横琴潮·湾韵(2022年9月18日)
秋风敲开了我的窗(外二首)

■杨权

清晨睁开眼
面对板樟山,我后退了一大步
天空便宽了起来

深秋的风拂过草尖
露水坠入池塘,无影无踪
能收纳万物的
或许就是梅华路上的一滩积水
车轮驶过一次
万物就残缺一回
飞溅离去的,又顺势而来
试着复原

野狸岛知足地拥抱着日月贝
板樟山、石景山始终沉默不语
我们都将背着各自的山脉
等候在红灯的十字路口

昨夜,秋风敲开了我的窗
幸亏没有雨

三月,走过九洲大道

三月的花开了
一树的嫣红
惊艳了一季的春光
三月的花又落了
在洒脱和从容里,零落成泥
缤纷着红颜消陨的伤怀
只有香如故

三月的雨
打湿了城市的含蓄
舞动着优美的风姿
留下了如烟如雾如纱的倩影
雕刻了深夜里木棉树的孤寒
以及暮色街灯下的声声叹息

在这忧伤而明媚的三月
我喝干了新酿的春酒,带着七分醉意
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来
走过九洲大道,一路向西
走过珠海机场,走过珠海港
走过悲喜与无常

我不能回头,不能回头
回绝了渔女的凝盼和情侣路的呓语
让梦想在三月的雨里渐次生长
生活里蒙尘的身影
已被多情的雨丝洗得崭新透亮

七月,等风的季节

七月流火,花谢了
人也走了。如同此地
深深迷恋,却非故乡

那些一起走过的路,吹过的风
那些不问世事的晨昏
回望只剩下一地的苍茫

从板樟山到情侣路
那些苍翠和呢喃
那山间的路,潮涌日落
我是这人间的仓皇
无意中被裹挟

曾经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
从一段路走到另一段路
迎风奔跑,仿佛每一缕风都在哀鸣

光怪陆离的时光
我始终没有抓住,
始终在失去
端起酒杯的手剧烈颤抖
将我的窘迫显露无遗

七月,是台风的季节
风停了,在都市的缝隙里
我俯身捡拾遗落的夕阳和月光

 

十字门古战场遗址。珠海传媒集团 钟凡/绘
莫打枝头鸟

■华春婵

珠海的夏天多雨。接连几天大雨,小花园的草木长得更茂盛了。

这天雨歇了些。早晨醒来,我第一件事便是站在窗口看小花园。山稔花落了几瓣,又新开两朵;韭菜似有神助力,一夜长高了一大截;紫苏舒展着宽大的叶片,一丛丛密密的;木瓜果实累累,又有一个熟了……咦?那灰褐色的一小块是什么?

只见金色米兰树茂密的叶丛中,有一小块鹅卵石似的东西搁在枝丫间。我擦了擦双眼,还是看不出是什么。等我转完一圈再回来看的时候,那灰褐色的块状物位置变了,转动了一下,是小鸟?对了,白色是小鸟的胸腹部,灰色是它的背部。这大约是学飞前的幼鸟。

再仔细看,离它一尺来远的地方,有一个碗大的鸟巢。幼鸟孤身站在枝丫上干什么?这时,扑楞楞,一只大鸟飞来,一下又飞走了。一会再飞回一次,却不见做什么。第三次飞回时,嘴里叼着几只小虫子。幼鸟张开红色的嘴巴,大鸟将虫子小心翼翼地丢进幼鸟嘴里后又飞走了。这一瞬间,我对“嗷嗷待哺”和“无微不至”两个词有了最直观的了解。

金米兰树有了这一对母子鸟儿,顿时有了无限生趣。我猜想,大鸟频繁地飞回是担心幼鸟的安危,幼鸟站在巢外的枝丫是为了第一时间看见妈妈。那么,下大雨时,是幼鸟自己一步步小心地跳回去,还是大鸟把它轻轻叼回巢里?想象着这一幕,我嘴角露出笑意。

我小时候见过小鸟学飞,在低矮的小树上跳一下、飞一下。我那时候调皮,就会想办法去抓小鸟,但并不容易抓到。有时候刚刚靠近小鸟,就拼命地扑腾翅膀飞走了,那时就猜想原来它不会飞的样子是装出来骗我的,更多的时候是刚爬上树就被拿着棍子的长辈堵着了。

白居易有诗云:“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时光荏苒,当年喜欢抓鸟的孩子已经老了,那个小孩子爱爬树抓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谁还忍心打鸟呢?如今我身边的小孩子玩具不计其数、花样百出,且幼儿园的老师谆谆教导要爱护动物、保护自然。把我小时候的“劣迹”拿到现在,怕是会被“千夫所指”。

我想如今的鸟儿是幸福的,我生活在珠海也是幸福的。一年四季,我们的小区都绿树成荫,鸟儿落满枝头。宽阔的公园大草坪,随处可见各种正在散步的鸟儿,羽色各异,悠哉游哉。清晨,我们在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中醒来;夜晚,鸟儿陪我们安然入梦。

雨悄悄停了,湿润的空气中透着花香,一道彩虹挂在天边,海滨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时光深处的水松林

■梁冬霓

一艘小艇,激荡出白色的浪花,把我送到清波环绕的斗门区六乡竹洲岛上。风有些许冷凉,但眼前生机盎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身外的丝丝寒意。郁郁葱葱的竹洲岛,依托着20多万株水松的生命,在螺洲河悠然缱绻的水流中,与阳光一起凝固。时间会在这里静止,我更相信源于侏罗纪时代的神秘,会给我带来穿越时空的想象。

登上岛屿,水松林揭开朦胧的面纱,把偌大一片如屏青林展示在面前。深邃而幽静,秀颀而沧桑,遗世而独立。我相信它曾毫无保留地袒露内心,但世人的浮躁,曾经过度激情的步履,破坏了它的生长环境,以致今天它拒绝与世人交流,在这片冲积沙岛上,默默迎送着朝霞与落日,春风与白霜。这片水松林已不对外开放,而我有幸跟随地理资源协会的队员来学习交流,得以一睹这片宝林的容颜。因其珍贵与罕见,我不愿错漏它的每一处细节。

追溯恐龙长啸时树叶的震颤,一缕清风、一只虫豸的爬行,都让我的内心充满眷恋,继而把松懒、宁静从身体里的某个角落释放出来。谁说一亿多年前的物种,我们只能靠虚构来还原与描摹呢?水松,带着侏罗纪时代遥远的记忆,在地球的堆山积海、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一代代存活下来。7000多万年前,它是多么健硕的树种,曾在恐龙的欢笑声中悠扬地晃动着绿叶。然而随着冰川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开始恶劣,遍布欧洲、北美和我国东北部的水松,扼住咽喉,苦苦抗争着濒临灭绝的命运。如今,水松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种,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我国东南部。

上世纪80年代,人工种植的水松开始出现在磨刀门水道和螺洲河滩涂中。江水蜿蜒,水湄上的丽影组成一道道翠绿的屏障,绘出水乡特有的柔美风景。三年时间,这里多了121万棵水松,植林队用汗水孕育了1130亩的防护林。因为这些笔直秀丽的水松,河岸不再被河水冲刷,农作物得到良好的保护。然而水松毕竟是孑遗植物,气候环境对它的生长影响极大,经历30多年的环境变迁,活下来的仅有20多万株。即便如此,这座360亩的岛屿丛林,仍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水松林。

水松林的美,美在野性。正是退潮时间,肆意生长的根系裸露出原本的样子。滩涂上盘根错节的根系,像八爪鱼伸展触手,我们经过时瞬间吸住我们的神思。无拘无束的根系,有些庞大得可供几十人闲坐;有的如蟒蛇缠身,透露出原始的气息。芦苇凌乱地长成一大丛,芦花如雪飘飞,与草丛里的紫色、白色花朵随意搭配。各种植物张扬着不羁的性情,形态姿势不拘一格。我始知一种叫原始的东西,它不声张,却用那样的幽静扯出人内心的呐喊,类似于规整的世界被打破,所拥有的只是自在、豪迈与不羁。从条条框框的世界中进入此处,我忽然间感觉不到光阴的存在。

水松林的美,美在生态。水松、杜英、白蜡树、茳芏和各种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互不干扰,怡然自得。树林下层的草,织了一大席柔软的地毯。看着各种娇嫩,人也多情起来。这里是生物天堂。前行的路上,多种耐水湿植物探头而来:马兰、鳞花草、水蓼……富有诗意的名字,遇到恰到好处的土壤,也会滋长出真正诗意的生命。路上,有清脆鸟鸣、彩色蝴蝶、清新和风。不带一丝浑浊,不见一点刻意的人工痕迹。已近冬季,蟛蜞与螃蟹已不见踪迹,但滩涂上的无数小洞,就是它们自由出入的见证。在水松林里栖息的,还有上千只白鹭,起飞之时蔚为壮观。

水松林的美,美在幽微。石径环岛,阴翳蔽日。阳光从叶隙间漏下,斑斑驳驳,深深浅浅。偶有一丝落在脸上,便又恍惚迷离起来。河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水松的羽状叶子清晰又模糊,塔状的身形迎风静思,流露出宁静致远的境界。蕨类植物泛着青绿,在清幽处享受宁静。我走下滩涂,一阵风吹来,只见树底水波荡漾,暗处有粼粼之光,清影晃动,明处有清水拂岸,微微传递着节律与韵味。最动人的是苔藓。一处一处点染着泥土,温润、细腻,如青玉镶岸。有青苔的地方,必有古老的故事。看见它们,时间如被长河淘洗,只剩下纯粹与沉寂。

水松安然于风雪的记忆与辽阔的沧桑,而我并不打算惊扰它,放下所有的束缚,兀自营造闲庭信步的情绪。原来,彼此的尊重与爱护,才会获得彼此真实的自由。但愿它立于时光深处,也秀于以后祖祖辈辈所经过的河流中。登上小艇离开时,看着岸边一排排秀影,黄绿相间染尽层林,大家眼里泛起不一样的温柔。

《横琴潮》副刊锁定以琴澳融合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形式,反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火热的生产生活,欢迎赐稿!

(hqcwyfk@163.com)

所投稿作品一经使用,如被珠海传媒集团其他平台展示、转载,不再另付稿酬。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赵思华
横琴潮·湾韵(2022年9月18日)
珠海特区报 2022-09-18 07:25
秋风敲开了我的窗(外二首)

■杨权

清晨睁开眼
面对板樟山,我后退了一大步
天空便宽了起来

深秋的风拂过草尖
露水坠入池塘,无影无踪
能收纳万物的
或许就是梅华路上的一滩积水
车轮驶过一次
万物就残缺一回
飞溅离去的,又顺势而来
试着复原

野狸岛知足地拥抱着日月贝
板樟山、石景山始终沉默不语
我们都将背着各自的山脉
等候在红灯的十字路口

昨夜,秋风敲开了我的窗
幸亏没有雨

三月,走过九洲大道

三月的花开了
一树的嫣红
惊艳了一季的春光
三月的花又落了
在洒脱和从容里,零落成泥
缤纷着红颜消陨的伤怀
只有香如故

三月的雨
打湿了城市的含蓄
舞动着优美的风姿
留下了如烟如雾如纱的倩影
雕刻了深夜里木棉树的孤寒
以及暮色街灯下的声声叹息

在这忧伤而明媚的三月
我喝干了新酿的春酒,带着七分醉意
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来
走过九洲大道,一路向西
走过珠海机场,走过珠海港
走过悲喜与无常

我不能回头,不能回头
回绝了渔女的凝盼和情侣路的呓语
让梦想在三月的雨里渐次生长
生活里蒙尘的身影
已被多情的雨丝洗得崭新透亮

七月,等风的季节

七月流火,花谢了
人也走了。如同此地
深深迷恋,却非故乡

那些一起走过的路,吹过的风
那些不问世事的晨昏
回望只剩下一地的苍茫

从板樟山到情侣路
那些苍翠和呢喃
那山间的路,潮涌日落
我是这人间的仓皇
无意中被裹挟

曾经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
从一段路走到另一段路
迎风奔跑,仿佛每一缕风都在哀鸣

光怪陆离的时光
我始终没有抓住,
始终在失去
端起酒杯的手剧烈颤抖
将我的窘迫显露无遗

七月,是台风的季节
风停了,在都市的缝隙里
我俯身捡拾遗落的夕阳和月光

 

十字门古战场遗址。珠海传媒集团 钟凡/绘
莫打枝头鸟

■华春婵

珠海的夏天多雨。接连几天大雨,小花园的草木长得更茂盛了。

这天雨歇了些。早晨醒来,我第一件事便是站在窗口看小花园。山稔花落了几瓣,又新开两朵;韭菜似有神助力,一夜长高了一大截;紫苏舒展着宽大的叶片,一丛丛密密的;木瓜果实累累,又有一个熟了……咦?那灰褐色的一小块是什么?

只见金色米兰树茂密的叶丛中,有一小块鹅卵石似的东西搁在枝丫间。我擦了擦双眼,还是看不出是什么。等我转完一圈再回来看的时候,那灰褐色的块状物位置变了,转动了一下,是小鸟?对了,白色是小鸟的胸腹部,灰色是它的背部。这大约是学飞前的幼鸟。

再仔细看,离它一尺来远的地方,有一个碗大的鸟巢。幼鸟孤身站在枝丫上干什么?这时,扑楞楞,一只大鸟飞来,一下又飞走了。一会再飞回一次,却不见做什么。第三次飞回时,嘴里叼着几只小虫子。幼鸟张开红色的嘴巴,大鸟将虫子小心翼翼地丢进幼鸟嘴里后又飞走了。这一瞬间,我对“嗷嗷待哺”和“无微不至”两个词有了最直观的了解。

金米兰树有了这一对母子鸟儿,顿时有了无限生趣。我猜想,大鸟频繁地飞回是担心幼鸟的安危,幼鸟站在巢外的枝丫是为了第一时间看见妈妈。那么,下大雨时,是幼鸟自己一步步小心地跳回去,还是大鸟把它轻轻叼回巢里?想象着这一幕,我嘴角露出笑意。

我小时候见过小鸟学飞,在低矮的小树上跳一下、飞一下。我那时候调皮,就会想办法去抓小鸟,但并不容易抓到。有时候刚刚靠近小鸟,就拼命地扑腾翅膀飞走了,那时就猜想原来它不会飞的样子是装出来骗我的,更多的时候是刚爬上树就被拿着棍子的长辈堵着了。

白居易有诗云:“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时光荏苒,当年喜欢抓鸟的孩子已经老了,那个小孩子爱爬树抓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谁还忍心打鸟呢?如今我身边的小孩子玩具不计其数、花样百出,且幼儿园的老师谆谆教导要爱护动物、保护自然。把我小时候的“劣迹”拿到现在,怕是会被“千夫所指”。

我想如今的鸟儿是幸福的,我生活在珠海也是幸福的。一年四季,我们的小区都绿树成荫,鸟儿落满枝头。宽阔的公园大草坪,随处可见各种正在散步的鸟儿,羽色各异,悠哉游哉。清晨,我们在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中醒来;夜晚,鸟儿陪我们安然入梦。

雨悄悄停了,湿润的空气中透着花香,一道彩虹挂在天边,海滨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时光深处的水松林

■梁冬霓

一艘小艇,激荡出白色的浪花,把我送到清波环绕的斗门区六乡竹洲岛上。风有些许冷凉,但眼前生机盎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身外的丝丝寒意。郁郁葱葱的竹洲岛,依托着20多万株水松的生命,在螺洲河悠然缱绻的水流中,与阳光一起凝固。时间会在这里静止,我更相信源于侏罗纪时代的神秘,会给我带来穿越时空的想象。

登上岛屿,水松林揭开朦胧的面纱,把偌大一片如屏青林展示在面前。深邃而幽静,秀颀而沧桑,遗世而独立。我相信它曾毫无保留地袒露内心,但世人的浮躁,曾经过度激情的步履,破坏了它的生长环境,以致今天它拒绝与世人交流,在这片冲积沙岛上,默默迎送着朝霞与落日,春风与白霜。这片水松林已不对外开放,而我有幸跟随地理资源协会的队员来学习交流,得以一睹这片宝林的容颜。因其珍贵与罕见,我不愿错漏它的每一处细节。

追溯恐龙长啸时树叶的震颤,一缕清风、一只虫豸的爬行,都让我的内心充满眷恋,继而把松懒、宁静从身体里的某个角落释放出来。谁说一亿多年前的物种,我们只能靠虚构来还原与描摹呢?水松,带着侏罗纪时代遥远的记忆,在地球的堆山积海、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一代代存活下来。7000多万年前,它是多么健硕的树种,曾在恐龙的欢笑声中悠扬地晃动着绿叶。然而随着冰川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开始恶劣,遍布欧洲、北美和我国东北部的水松,扼住咽喉,苦苦抗争着濒临灭绝的命运。如今,水松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种,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我国东南部。

上世纪80年代,人工种植的水松开始出现在磨刀门水道和螺洲河滩涂中。江水蜿蜒,水湄上的丽影组成一道道翠绿的屏障,绘出水乡特有的柔美风景。三年时间,这里多了121万棵水松,植林队用汗水孕育了1130亩的防护林。因为这些笔直秀丽的水松,河岸不再被河水冲刷,农作物得到良好的保护。然而水松毕竟是孑遗植物,气候环境对它的生长影响极大,经历30多年的环境变迁,活下来的仅有20多万株。即便如此,这座360亩的岛屿丛林,仍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水松林。

水松林的美,美在野性。正是退潮时间,肆意生长的根系裸露出原本的样子。滩涂上盘根错节的根系,像八爪鱼伸展触手,我们经过时瞬间吸住我们的神思。无拘无束的根系,有些庞大得可供几十人闲坐;有的如蟒蛇缠身,透露出原始的气息。芦苇凌乱地长成一大丛,芦花如雪飘飞,与草丛里的紫色、白色花朵随意搭配。各种植物张扬着不羁的性情,形态姿势不拘一格。我始知一种叫原始的东西,它不声张,却用那样的幽静扯出人内心的呐喊,类似于规整的世界被打破,所拥有的只是自在、豪迈与不羁。从条条框框的世界中进入此处,我忽然间感觉不到光阴的存在。

水松林的美,美在生态。水松、杜英、白蜡树、茳芏和各种不知名的花草树木,互不干扰,怡然自得。树林下层的草,织了一大席柔软的地毯。看着各种娇嫩,人也多情起来。这里是生物天堂。前行的路上,多种耐水湿植物探头而来:马兰、鳞花草、水蓼……富有诗意的名字,遇到恰到好处的土壤,也会滋长出真正诗意的生命。路上,有清脆鸟鸣、彩色蝴蝶、清新和风。不带一丝浑浊,不见一点刻意的人工痕迹。已近冬季,蟛蜞与螃蟹已不见踪迹,但滩涂上的无数小洞,就是它们自由出入的见证。在水松林里栖息的,还有上千只白鹭,起飞之时蔚为壮观。

水松林的美,美在幽微。石径环岛,阴翳蔽日。阳光从叶隙间漏下,斑斑驳驳,深深浅浅。偶有一丝落在脸上,便又恍惚迷离起来。河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水松的羽状叶子清晰又模糊,塔状的身形迎风静思,流露出宁静致远的境界。蕨类植物泛着青绿,在清幽处享受宁静。我走下滩涂,一阵风吹来,只见树底水波荡漾,暗处有粼粼之光,清影晃动,明处有清水拂岸,微微传递着节律与韵味。最动人的是苔藓。一处一处点染着泥土,温润、细腻,如青玉镶岸。有青苔的地方,必有古老的故事。看见它们,时间如被长河淘洗,只剩下纯粹与沉寂。

水松安然于风雪的记忆与辽阔的沧桑,而我并不打算惊扰它,放下所有的束缚,兀自营造闲庭信步的情绪。原来,彼此的尊重与爱护,才会获得彼此真实的自由。但愿它立于时光深处,也秀于以后祖祖辈辈所经过的河流中。登上小艇离开时,看着岸边一排排秀影,黄绿相间染尽层林,大家眼里泛起不一样的温柔。

《横琴潮》副刊锁定以琴澳融合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形式,反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火热的生产生活,欢迎赐稿!

(hqcwyfk@163.com)

所投稿作品一经使用,如被珠海传媒集团其他平台展示、转载,不再另付稿酬。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