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对接!再度圆梦的航天员费俊龙,跟珠海还有这样的故事……

11月29日,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
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
5时42分,
成功对接于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微信图片_20221130073045.jpg

还记得吗?
2005年神舟六号飞天,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踏雪出征。
17年过去了,
费俊龙再度圆梦。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本次发射任务中
担任指令长的费俊龙
与珠海早有渊源。
2006年,
费俊龙与杨利伟、聂海胜
一起现身
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简称“中国航展”),
在珠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航天印记”。

2006年,3位航天员出席在珠海电视台举办的媒体见面会。(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 摄)

接下来,
和小编一起回顾
费俊龙与珠海的故事。

 

 10多年前 

 与珠海结下深厚情谊  

2006年10月30日,第六届中国航展开幕前夕,“航天英雄”杨利伟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提前现身珠海宾馆,8名小学生代表珠海市民“先睹为快”,并向航天员们赠送了一幅10米长、印有1000多名学生签名的横幅。

2006年10月31日,应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航展二号馆——中国馆内集体亮相,参加“知名航天员风云际会”活动。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展位,3位航天员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前驻足观看。

2005年10月12日到17日,费俊龙、聂海胜曾一同乘坐这艘返回舱,在太空中完成了5天5夜的飞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多人多天飞行的突破。图为3位航天员在中国航展现场驻足观看这艘返回舱。

由于再入地球大气层时被高温烧灼,返回舱表面还留有许多黑斑。航展现场有观众好奇地问:“再入大气层时,你们是否热得难受?”费俊龙笑着回答:“我们的飞船技术非常过硬,在飞船里,我和聂海胜始终感觉四季如春。而且,飞船着地时非常平稳。”

2006年11月1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现身第六届中国航展开幕式,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情“围观”。当天下午4时,3位航天员一起来到了珠海电视台演播室,参加由珠海市专门为他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3位航天员在接受记者采访之余,还为珠海电视台留下了“创新声屏 追求卓越”的寄语和亲笔签名。

3位航天员为珠海电视台留下的寄语。

“航天英雄,我们的骄傲!”2006年11月3日上午,当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出现在珠海容闳学校大门口时,整个学校开始沸腾。

2006年,3位航天员来到容闳学校。(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 摄)

三位航天员走向孩子,一一满足孩子们签名留念的要求,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航天英雄的谆谆教导,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他们人生中生动的一课。

2006年11月3日,在太空中遨游15天、走过900多万千米的航展会旗正式回到珠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第六届中国航展现场向航展组委会正式移交航展会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面有着特殊经历与涵义的会旗已被珠海永久性珍藏。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正蓬勃发展 

当年,在珠海电视台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费俊龙还有些遗憾地表示,在国外很多中学都有航天课程,国外也开始出现了普通游客搭“船”上太空旅游;但是在我国,航天知识还没有进行大众化普及,目前还不具备普通人上太空旅游的条件。

10多年过去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月初,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如期组装完成,随着神舟十五号的飞天,6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共同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

与此同时,航天知识大众化普及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普通老百姓距离登上“神舟”飞船实现太空遨游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珠海传媒集团 赵梓 摄)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11月初,珠海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参展,展会期间签约总值达3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共吸引约21.5万人入场参观。 

一届又一届中国航展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爬坡过坎的自强之路。一系列中国航天的重磅创新成果在航展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航天报国的坚强信念,更铸就了中国屹立世界航空航天强国之林的稳固根基与强大底气。

按任务计划,
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这也是中国航天员
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

期待6名航天员会师!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珠海传媒集团过往报道
文字: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成功对接!再度圆梦的航天员费俊龙,跟珠海还有这样的故事……
观海融媒 2022-11-30 07:32

11月29日,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
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
5时42分,
成功对接于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微信图片_20221130073045.jpg

还记得吗?
2005年神舟六号飞天,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踏雪出征。
17年过去了,
费俊龙再度圆梦。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本次发射任务中
担任指令长的费俊龙
与珠海早有渊源。
2006年,
费俊龙与杨利伟、聂海胜
一起现身
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简称“中国航展”),
在珠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
“航天印记”。

2006年,3位航天员出席在珠海电视台举办的媒体见面会。(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 摄)

接下来,
和小编一起回顾
费俊龙与珠海的故事。

 

 10多年前 

 与珠海结下深厚情谊  

2006年10月30日,第六届中国航展开幕前夕,“航天英雄”杨利伟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提前现身珠海宾馆,8名小学生代表珠海市民“先睹为快”,并向航天员们赠送了一幅10米长、印有1000多名学生签名的横幅。

2006年10月31日,应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航展二号馆——中国馆内集体亮相,参加“知名航天员风云际会”活动。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展位,3位航天员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前驻足观看。

2005年10月12日到17日,费俊龙、聂海胜曾一同乘坐这艘返回舱,在太空中完成了5天5夜的飞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多人多天飞行的突破。图为3位航天员在中国航展现场驻足观看这艘返回舱。

由于再入地球大气层时被高温烧灼,返回舱表面还留有许多黑斑。航展现场有观众好奇地问:“再入大气层时,你们是否热得难受?”费俊龙笑着回答:“我们的飞船技术非常过硬,在飞船里,我和聂海胜始终感觉四季如春。而且,飞船着地时非常平稳。”

2006年11月1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现身第六届中国航展开幕式,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情“围观”。当天下午4时,3位航天员一起来到了珠海电视台演播室,参加由珠海市专门为他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3位航天员在接受记者采访之余,还为珠海电视台留下了“创新声屏 追求卓越”的寄语和亲笔签名。

3位航天员为珠海电视台留下的寄语。

“航天英雄,我们的骄傲!”2006年11月3日上午,当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出现在珠海容闳学校大门口时,整个学校开始沸腾。

2006年,3位航天员来到容闳学校。(珠海传媒集团 吴长赋 摄)

三位航天员走向孩子,一一满足孩子们签名留念的要求,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航天英雄的谆谆教导,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时间虽然短暂,却是他们人生中生动的一课。

2006年11月3日,在太空中遨游15天、走过900多万千米的航展会旗正式回到珠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第六届中国航展现场向航展组委会正式移交航展会旗,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旗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面有着特殊经历与涵义的会旗已被珠海永久性珍藏。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正蓬勃发展 

当年,在珠海电视台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费俊龙还有些遗憾地表示,在国外很多中学都有航天课程,国外也开始出现了普通游客搭“船”上太空旅游;但是在我国,航天知识还没有进行大众化普及,目前还不具备普通人上太空旅游的条件。

10多年过去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月初,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如期组装完成,随着神舟十五号的飞天,6名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共同完成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员乘组的在轨轮换。

与此同时,航天知识大众化普及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普通老百姓距离登上“神舟”飞船实现太空遨游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珠海传媒集团 赵梓 摄)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11月初,珠海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参展,展会期间签约总值达3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共吸引约21.5万人入场参观。 

一届又一届中国航展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爬坡过坎的自强之路。一系列中国航天的重磅创新成果在航展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航天报国的坚强信念,更铸就了中国屹立世界航空航天强国之林的稳固根基与强大底气。

按任务计划,
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这也是中国航天员
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

期待6名航天员会师!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珠海传媒集团过往报道
文字: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