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大家(2023年4月17日)

海滨过山车

□ 曾维浩

 

珍珠乐园即将消失了,据悉将改造为教育、科创综合体。游客个人的独特体验不会消失,有些记忆历久弥新。

1985年5月,我出席湖南省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后,被批准到经济特区去参观。由于通讯和交通极不方便,从武冈县城到邵阳市城区要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其他人到齐了,就我一个人还在武冈至邵阳的汽车上摇晃。他们联系不上我,又弄不清我什么时候到,怕赶不上衡阳往广州的火车,就先乘邵阳至衡阳的汽车走了。我到邵阳一问,队伍走了个把小时,我的“特区通行证”也被带走了。我不甘心打回转,只得在邵阳多呆一天试试看。第二天,市公安局给我重新办了“特区通行证”。

临走,邵阳市文联主席鲁之洛看到只我一个人,就给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的瞿琮先生和时任珠海守备师政委的肖时照先生各写了一封信,叮嘱我:“你还小,没出过远门,一个人去,到广州先找瞿琮,就是那个写《我爱您,中国》的人。让他安排你去珠海,找到肖政委。再让肖政委安排你去深圳。”他在信中均称我是他的得意门生,以期让我获得瞿琮、肖时照二位先生的关照。父辈一样的真切关怀,大抵就是这样。一个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子,居然能一路碰到好人!这同样可能出于传统。在古代,如果一个年轻人到远方去,有名望的前辈会给他写一封信,托朋友照顾。中国如此,中世纪的欧洲似乎亦如此。

在广州站下了火车,我第一时间买一张广州地图,坐公共汽车找到农林下路的瞿琮先生家。我在瞿琮先生家里吃了顿饭。请他打电话与肖政委联络。我从流花车站坐车往珠海。上午9点多的车,到唐家已是下午5点多。肖时照先生安排我住在守备师的招待所里,住宿加餐费每天收3元。那时的珠海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是推土机,是建设者的脚手架,在路边任意地方,只要招手,就有乳白色的丰田小面包车在你身边停下来,年轻人拉开车门问:“冰岛?”我总听成这么两个字。许久后才弄清楚是问到哪里去。上车是一块钱或两块钱。车上有人造革的气味。到目的地便急刹车。大多数路上尘土飞扬。人们有一股少有的朝气,在别的地方,看不到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尘土都有一股鲜味儿。可能只有少数国家能这样干,它有足够广阔的腹地,可以用一块位置独特的地方来做试验。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湾仔,我看到赫然标着“夜总会”的牌子,吓了一大跳。在内地,跳舞仅限于朋友相约,周末娱乐。人们需要自带录放机,找一个会议室,搬开办公桌椅。没有人去经营一个让人跳舞而自己坐着收钱的场所。而特区正在这么干。

珍珠乐园离守备十一师师部不远。丰田小汽车上的年轻人告诉我,那是一个专门供游乐的场所,我肯定从未见过,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乐园,日本人投资的,刚开业,所有设施都是进口的。我决定去看看。坐一块钱的车到珍珠乐园门口。我非常惊讶!陌生的童话屋一样的门,门栅栏漆成乳白色。有很多游客在买票。我排队到窗口一问,套票要75元。我一个月工资还不够玩,再说,我也没带这么多钱出来。我正要尴尬地退回去,售票员说:“你也可以只买进门的票,5元。进去后单项,一样一样地玩,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5元钱我花得起。我决定进去看看。最重要的是,我都已经从湘西坐那么久的车,从1800里外来到这里,不看我也会觉得亏。

园内响着欢快的音乐,我看着那些指示牌,一样一样地去辩认:过山车、空中快速滑车、激流滑板、摩天轮、魔鬼屋、旋转木马。红色的路面。红、蓝、黄、白的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在青山和海水的衬托下,每一样都那么新鲜。我兴奋地在园内逆时针走一转,又顺时针走一转,最后决定花7元钱坐一次过山车。我觉得这个够刺激。我坐进过山车里,双手抓紧卡枷。钢铁的轨道伸向空中、弯曲、旋扭、颠倒……身子失重下坠,蓝天白云在脚下,人快速砸向地面,在钢铁的轨道上倒悬……

傍晚,我一个人来到唐家湾的沙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潮水一圈一圈地涌来。对面就是香港,是时尚、快节奏、高效率、高收入、高消费、先进而奢华的象征。一水之隔,那是一个奇幻的地方。老祖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在沙滩上只一省:我是否该到珍珠乐园去消费?一个湘西南某县委机关的年轻干部,花12元钱去纯粹玩一趟,可以吗?12元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买一担谷,可以买300斤白菜,可以买120个鸡蛋。那些一次花75元买全票进去玩的,应该都是香港、澳门的客人。内地人不可能这么有钱。我不知道让外人或者我们的后代理解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当年消费的转型升级有多困难。那是怎样的羞涩、迷惘、尴尬、彷徨。也许不是口袋里没钱,而是心理上有重重的坎,迈过去,一道又一道,很艰难。在沙滩上,我心酸地想起十年前采野蓖麻籽卖,老是攒不够1元钱的日子,想起母亲还在责任田里劳作……我不断地问能不能不花掉这12元钱?要是母亲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198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39.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97.60元。过山车上的一分钟,花去当年一个城镇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1%。我进珍珠乐园玩一趟过山车,花去一个农村居民年收入的3%。

望着海浪,我尽量说服自己:日子总是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

曾维浩

 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弑父》《离骚》、中短篇小说集《凉快》、非虚构作品《一个公民的成长笔记》等。

面朝大海 吴长赋/摄

时间深处的香

□ 映 铮

处暑过后,秋天就理直气壮了。蝉的声音有些沙哑,绿意深处那些为夏天执守的花朵,也渐生了羞涩。落在银杏上的阳光,犹如碎金,透出旖旎婉约的光。细密连绵的风,撩动了隐匿在窗外那些明媚安然的桂花醉人的芬芳。

立秋前,妈妈讲起那只矫健壮硕的秋老虎时,就觉得热浪滚滚,让人昏昏欲睡。好在今年立秋在凌晨,“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凝结于荷叶上的露水,欢快地在晨曦里打了个滚,再裹一身花草的雍容之气,落进我的玉色茶壶。荷塘蛙声处,取下一本书,点燃一炉火。待壶中泛起缕缕禅意,等楼上南风再起,泡一杯轻盈芳香的茶。饮一口心境安稳,啜一缕呼吸平和。岁月凉薄时,红尘也缱绻。若得缘与君对饮,喝下的是山重水复处,也是幽然百花谷。如此清欢时刻,笑看远处一对两小无猜的小伙伴,在绿意交错的小径嬉戏追逐。时光顿然悠远,素心亦然清澈。再看隔壁楼上安详的老人,眼含深海,胸装苍穹,于窗前提壶喷灌他的海棠和月季。此时,空气和水就是眷顾与恩赐,就是慈悲与宽恕。

立秋后,风也调整了呼吸。把梦的平仄吹落到丰满的荷塘,溅起一片片涟漪。海棠被扫落一地,野花也开始沉默不语,但满山还有让人震颤的绿。我坐在风中,守着不愿被洞穿的秘密,寻找一个慢下来的理由。虽然花儿失了她的仪容和姿势,风也不再有英雄的暧昧和豪气,但是,落叶的旋转却不是叹息。你看,远山黛色依然深隆,轻水遥遥长及天边。云在水上飞,水在云间流。深浅底色晕染出的,正是岁月的水墨青瓷。

该来一场带着秋意的雨了,像云朵的睫毛,也像鹊桥边的星星,一眨一闪间把世界刷成一幅绝美的油画。一粒成长的果子,悄悄清洗着自己体香饱胀的身体,一朵花也借此溺死在自己馥郁的香气里。而我和秋雨,早已知己知彼,给了一个完整的拥抱后,就正式宣布分离。也许此时,隔岸花正相思雨正柔。若是心有灵犀,你伸左手我出右手,捻一缕袖底的南风,轻颤着抚摸昭昭原野,闭上双眼听一声雁儿的鸣叫。然后,举樽遥对烟雨楼,眼看花儿逐水流。问君可知,岁月深处相思如酒,云雾深处,雨休人已瘦!

真的是秋天了,当我发现时,它已比我想象的深刻,且渐渐有些肆无忌惮了。当然不是再去破坏杜大哥的茅屋,而是集合了万千色调,四处涂鸦,锦绣遍地。怎么能无关风月?那条叫做红尘的丝巾,被它涂鸦得飘逸而不缥缈,优柔而不妖媚。如何形容它?沉稳又张扬,古朴又艳丽,沉默又高调,并且,深刻又柔情。就好似一个眼神清澈的女子,和一个智慧通达的男子。他们是这个季节的全世界,于最浅的陌上,去相逢那份不可复制的深情。

都说秋天花会谢,其实也有花正开,比如心花。有栀子的淡雅,茉莉的玉润,君子兰的温良,开的是诗意、含蓄和风雅之气。有顾盼生辉的灵动,也有暗香浮动的挑逗,结了丁香般的愁怨,含了静水流深的心意。这朵花,积淀了岁月的妩媚,不褪色的等待。灵魂于此栖息,容颜也更加精致,最重要的是,你能嗅到时光深处,那些恣意流淌的香气。

原来这个季节,真的能感知时光倏忽而逝,就像岸边的芦苇,经不起一阵风的追求。可我仍然想告诉你,我有多爱这丰润的季节啊!即使你看出了我的惆怅,也并不影响我换上长裙,踩着桂花树下日日经过的阳光,踏过年轮刻下的悲欢,与美人蕉擦肩而过,和白衣少年相视一笑。“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花都落得波澜不惊,人也应当安然无恙。极美的岁月就在于它会流逝,相爱之后不叹息,皆因最好的全都在记忆里,像酿了又酿的葡萄酒,盛进夜光杯,挂在镜框里。

其实,到了这个季节,岁有暮色。那白驹过隙的芬芳略带忧伤,那风与落花的缠绵也有些疏离,有些心绪或者铭刻,或者无痕,终是失了路标。金风玉露间,镜中常坐的地方,菊黄洒了一地。花瓣上皈依的过往,无端地,叫人疼惜。能不能与那些通透的云朵行歌并辔,马不停蹄奔赴深藏心中的你。于桂花树下与你细数件件往事,慢讲来年心愿。一缕月光也斑斓奂美,一杯卡布奇诺也温婉恬静。饮下这一季的香,路过唐诗宋词,许我在一缕魅影之后,种一地将离。待雪花覆过,一层深刻一层暖,紫芍深处,终有一缕烟火温暖新的流年。

映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开江文联副主席,《魅力开江》执行主编。作品见于国内外16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有《欲望书香》《独品》《惟慕此时》《但是》等文集。

也是风情画(组诗)

□ 叶延滨

书生误

每天盯住一架子书
做白日梦如见众贤雅聚
羡东坡贬官四处公费漫游
有明月为伴,有红袖添香真好
唤李白上船同去长安
春风疾,酒醒处桃红柳绿……
其实,陋室里发呆
如同隔壁的婆婆木然不看书
只是拿遥控器换频道而已

也曾热血如过河之卒
当过兵,红袖章,没扛枪
下过乡,没扎根,回了城
就喜欢演谏官忠臣
戏台上朗朗上口的角儿
说一些白说也要说的道理
其实,陋室里安坐
自媒体喋喋不休假装有人听
只是手指与键盘共舞而已

衣锦还乡与落魄飘零
李白杜甫与陋室书生
只是前世今生
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抛币者,只是你自己!

喜欢

说是喜欢读书
其实就是怕夜太长
点一盏灯就往文人堆里凑
听故事,说古今
讲道理,论天地
如今满书架都是旧知己
却不知欲与谁同行
对月亮,数星星,无语
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喜欢孤独

就像舞台上又蹦又跳
早成了习惯当角儿
突然下到后场
是谁说了跑龙套也无妨
笑笑,手一摆
一把椅子加半杯凉茶
自己给自己搭台
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心里敲着鼓点儿
喜欢自在

齐物思

蓝天之下的一块船板
不是浩波湛蓝的大海

船板搁在烈日下的沙滩
燃烧的空气灼烤一只蚂蚁

船板下指甲盖大的阴影
蚂蚁今天能够得到的绿洲

一只蚂蚁爬过这片沙滩
它勇敢和坚韧赛过非洲骆驼

船板失败于风暴而流落沙滩
失意的船板却成了救赎的圣地

而这只蚂蚁让我看到了自己
一定有另一双眼睛在我的头顶

船板也许是我,蚂蚁也许是我
大海和沙滩都是这个世界赠与 

心飞翔

梦中飞了起来
我正躺在床上
不是一个最古老的寓言
这是我经历的最新故事
人没有翅膀
心却在飞翔

手机上航旅软件
说我飞行了百万公里
我飞过吗?只是坐着
安全带捆在机舱座位
一百个不远万里
只因为心在飞翔

心儿永远飞翔
怎么飞不重要

飞翔的心让眼中世界明朗
像诗一样地追赶着远方
飞翔真好,左看月光
飞翔真好,右看太阳! 

方窗记

望窗子裁出的天空
方形的天空引我无尽仰望
一群鸟从左框飞入
又从右框悄然离去
一片云从底框自起
又飘浮出窗的上方……|
它们来去自由

引我久久仰望

窗子裁出的方形天空
一定还有我没看到的
要员和商人的机要电话
游人情人们相约的微信
网络传递着图表和文件
视频和照片在飞速掠过……
看见它们的人
没有仰望天空

天变了,人们不再仰望
低下头,对着一部手机
天被人握在手心里了
手心里小小方形天! 

盐与糖

盐是大海的故事
是早于人类的自然
为人类到来施展法术
盐是一本生活之书
潮汐推进如游龙戏凤
阳光灼烤欲望与梦想
霓虹与霞彩被海风吹尽
生命的舍利子
铺满海滩的盐

糖是大地的故事
是孕育人类的大地
为人类繁衍施展魔法

糖是一本历史之书
从种植开始培植希望
刀斧收割是无休止的战争
榨机屠场是蔗田奥斯维辛
大地献出乳汁
蔗田是启蒙书

那在海滩上孤独守望的礁石
是我兄弟,他等海平面
属于我明天的太阳……
那在田原上秋风瑟瑟的野草
是我姐妹,枯枝下的根
攥着春天给我的信……

叶延滨

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历任四川《星星》主编、中国作协《诗刊》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有诗集、文集共54部。代表诗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1980年)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1986年)第三届新诗集奖,其余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近百种文学奖。作品先后被收入国内外600余种选集。

山房路街景(油画)黄剑波 作品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丨大家(2023年4月17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4-17 10:48

海滨过山车

□ 曾维浩

 

珍珠乐园即将消失了,据悉将改造为教育、科创综合体。游客个人的独特体验不会消失,有些记忆历久弥新。

1985年5月,我出席湖南省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后,被批准到经济特区去参观。由于通讯和交通极不方便,从武冈县城到邵阳市城区要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其他人到齐了,就我一个人还在武冈至邵阳的汽车上摇晃。他们联系不上我,又弄不清我什么时候到,怕赶不上衡阳往广州的火车,就先乘邵阳至衡阳的汽车走了。我到邵阳一问,队伍走了个把小时,我的“特区通行证”也被带走了。我不甘心打回转,只得在邵阳多呆一天试试看。第二天,市公安局给我重新办了“特区通行证”。

临走,邵阳市文联主席鲁之洛看到只我一个人,就给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的瞿琮先生和时任珠海守备师政委的肖时照先生各写了一封信,叮嘱我:“你还小,没出过远门,一个人去,到广州先找瞿琮,就是那个写《我爱您,中国》的人。让他安排你去珠海,找到肖政委。再让肖政委安排你去深圳。”他在信中均称我是他的得意门生,以期让我获得瞿琮、肖时照二位先生的关照。父辈一样的真切关怀,大抵就是这样。一个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子,居然能一路碰到好人!这同样可能出于传统。在古代,如果一个年轻人到远方去,有名望的前辈会给他写一封信,托朋友照顾。中国如此,中世纪的欧洲似乎亦如此。

在广州站下了火车,我第一时间买一张广州地图,坐公共汽车找到农林下路的瞿琮先生家。我在瞿琮先生家里吃了顿饭。请他打电话与肖政委联络。我从流花车站坐车往珠海。上午9点多的车,到唐家已是下午5点多。肖时照先生安排我住在守备师的招待所里,住宿加餐费每天收3元。那时的珠海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是推土机,是建设者的脚手架,在路边任意地方,只要招手,就有乳白色的丰田小面包车在你身边停下来,年轻人拉开车门问:“冰岛?”我总听成这么两个字。许久后才弄清楚是问到哪里去。上车是一块钱或两块钱。车上有人造革的气味。到目的地便急刹车。大多数路上尘土飞扬。人们有一股少有的朝气,在别的地方,看不到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尘土都有一股鲜味儿。可能只有少数国家能这样干,它有足够广阔的腹地,可以用一块位置独特的地方来做试验。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湾仔,我看到赫然标着“夜总会”的牌子,吓了一大跳。在内地,跳舞仅限于朋友相约,周末娱乐。人们需要自带录放机,找一个会议室,搬开办公桌椅。没有人去经营一个让人跳舞而自己坐着收钱的场所。而特区正在这么干。

珍珠乐园离守备十一师师部不远。丰田小汽车上的年轻人告诉我,那是一个专门供游乐的场所,我肯定从未见过,因为它是中国第一个乐园,日本人投资的,刚开业,所有设施都是进口的。我决定去看看。坐一块钱的车到珍珠乐园门口。我非常惊讶!陌生的童话屋一样的门,门栅栏漆成乳白色。有很多游客在买票。我排队到窗口一问,套票要75元。我一个月工资还不够玩,再说,我也没带这么多钱出来。我正要尴尬地退回去,售票员说:“你也可以只买进门的票,5元。进去后单项,一样一样地玩,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5元钱我花得起。我决定进去看看。最重要的是,我都已经从湘西坐那么久的车,从1800里外来到这里,不看我也会觉得亏。

园内响着欢快的音乐,我看着那些指示牌,一样一样地去辩认:过山车、空中快速滑车、激流滑板、摩天轮、魔鬼屋、旋转木马。红色的路面。红、蓝、黄、白的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在青山和海水的衬托下,每一样都那么新鲜。我兴奋地在园内逆时针走一转,又顺时针走一转,最后决定花7元钱坐一次过山车。我觉得这个够刺激。我坐进过山车里,双手抓紧卡枷。钢铁的轨道伸向空中、弯曲、旋扭、颠倒……身子失重下坠,蓝天白云在脚下,人快速砸向地面,在钢铁的轨道上倒悬……

傍晚,我一个人来到唐家湾的沙滩上,望着远处的海面,潮水一圈一圈地涌来。对面就是香港,是时尚、快节奏、高效率、高收入、高消费、先进而奢华的象征。一水之隔,那是一个奇幻的地方。老祖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在沙滩上只一省:我是否该到珍珠乐园去消费?一个湘西南某县委机关的年轻干部,花12元钱去纯粹玩一趟,可以吗?12元钱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买一担谷,可以买300斤白菜,可以买120个鸡蛋。那些一次花75元买全票进去玩的,应该都是香港、澳门的客人。内地人不可能这么有钱。我不知道让外人或者我们的后代理解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当年消费的转型升级有多困难。那是怎样的羞涩、迷惘、尴尬、彷徨。也许不是口袋里没钱,而是心理上有重重的坎,迈过去,一道又一道,很艰难。在沙滩上,我心酸地想起十年前采野蓖麻籽卖,老是攒不够1元钱的日子,想起母亲还在责任田里劳作……我不断地问能不能不花掉这12元钱?要是母亲知道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198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39.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97.60元。过山车上的一分钟,花去当年一个城镇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1%。我进珍珠乐园玩一趟过山车,花去一个农村居民年收入的3%。

望着海浪,我尽量说服自己:日子总是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

曾维浩

 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弑父》《离骚》、中短篇小说集《凉快》、非虚构作品《一个公民的成长笔记》等。

面朝大海 吴长赋/摄

时间深处的香

□ 映 铮

处暑过后,秋天就理直气壮了。蝉的声音有些沙哑,绿意深处那些为夏天执守的花朵,也渐生了羞涩。落在银杏上的阳光,犹如碎金,透出旖旎婉约的光。细密连绵的风,撩动了隐匿在窗外那些明媚安然的桂花醉人的芬芳。

立秋前,妈妈讲起那只矫健壮硕的秋老虎时,就觉得热浪滚滚,让人昏昏欲睡。好在今年立秋在凌晨,“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凝结于荷叶上的露水,欢快地在晨曦里打了个滚,再裹一身花草的雍容之气,落进我的玉色茶壶。荷塘蛙声处,取下一本书,点燃一炉火。待壶中泛起缕缕禅意,等楼上南风再起,泡一杯轻盈芳香的茶。饮一口心境安稳,啜一缕呼吸平和。岁月凉薄时,红尘也缱绻。若得缘与君对饮,喝下的是山重水复处,也是幽然百花谷。如此清欢时刻,笑看远处一对两小无猜的小伙伴,在绿意交错的小径嬉戏追逐。时光顿然悠远,素心亦然清澈。再看隔壁楼上安详的老人,眼含深海,胸装苍穹,于窗前提壶喷灌他的海棠和月季。此时,空气和水就是眷顾与恩赐,就是慈悲与宽恕。

立秋后,风也调整了呼吸。把梦的平仄吹落到丰满的荷塘,溅起一片片涟漪。海棠被扫落一地,野花也开始沉默不语,但满山还有让人震颤的绿。我坐在风中,守着不愿被洞穿的秘密,寻找一个慢下来的理由。虽然花儿失了她的仪容和姿势,风也不再有英雄的暧昧和豪气,但是,落叶的旋转却不是叹息。你看,远山黛色依然深隆,轻水遥遥长及天边。云在水上飞,水在云间流。深浅底色晕染出的,正是岁月的水墨青瓷。

该来一场带着秋意的雨了,像云朵的睫毛,也像鹊桥边的星星,一眨一闪间把世界刷成一幅绝美的油画。一粒成长的果子,悄悄清洗着自己体香饱胀的身体,一朵花也借此溺死在自己馥郁的香气里。而我和秋雨,早已知己知彼,给了一个完整的拥抱后,就正式宣布分离。也许此时,隔岸花正相思雨正柔。若是心有灵犀,你伸左手我出右手,捻一缕袖底的南风,轻颤着抚摸昭昭原野,闭上双眼听一声雁儿的鸣叫。然后,举樽遥对烟雨楼,眼看花儿逐水流。问君可知,岁月深处相思如酒,云雾深处,雨休人已瘦!

真的是秋天了,当我发现时,它已比我想象的深刻,且渐渐有些肆无忌惮了。当然不是再去破坏杜大哥的茅屋,而是集合了万千色调,四处涂鸦,锦绣遍地。怎么能无关风月?那条叫做红尘的丝巾,被它涂鸦得飘逸而不缥缈,优柔而不妖媚。如何形容它?沉稳又张扬,古朴又艳丽,沉默又高调,并且,深刻又柔情。就好似一个眼神清澈的女子,和一个智慧通达的男子。他们是这个季节的全世界,于最浅的陌上,去相逢那份不可复制的深情。

都说秋天花会谢,其实也有花正开,比如心花。有栀子的淡雅,茉莉的玉润,君子兰的温良,开的是诗意、含蓄和风雅之气。有顾盼生辉的灵动,也有暗香浮动的挑逗,结了丁香般的愁怨,含了静水流深的心意。这朵花,积淀了岁月的妩媚,不褪色的等待。灵魂于此栖息,容颜也更加精致,最重要的是,你能嗅到时光深处,那些恣意流淌的香气。

原来这个季节,真的能感知时光倏忽而逝,就像岸边的芦苇,经不起一阵风的追求。可我仍然想告诉你,我有多爱这丰润的季节啊!即使你看出了我的惆怅,也并不影响我换上长裙,踩着桂花树下日日经过的阳光,踏过年轮刻下的悲欢,与美人蕉擦肩而过,和白衣少年相视一笑。“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花都落得波澜不惊,人也应当安然无恙。极美的岁月就在于它会流逝,相爱之后不叹息,皆因最好的全都在记忆里,像酿了又酿的葡萄酒,盛进夜光杯,挂在镜框里。

其实,到了这个季节,岁有暮色。那白驹过隙的芬芳略带忧伤,那风与落花的缠绵也有些疏离,有些心绪或者铭刻,或者无痕,终是失了路标。金风玉露间,镜中常坐的地方,菊黄洒了一地。花瓣上皈依的过往,无端地,叫人疼惜。能不能与那些通透的云朵行歌并辔,马不停蹄奔赴深藏心中的你。于桂花树下与你细数件件往事,慢讲来年心愿。一缕月光也斑斓奂美,一杯卡布奇诺也温婉恬静。饮下这一季的香,路过唐诗宋词,许我在一缕魅影之后,种一地将离。待雪花覆过,一层深刻一层暖,紫芍深处,终有一缕烟火温暖新的流年。

映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开江文联副主席,《魅力开江》执行主编。作品见于国内外16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有《欲望书香》《独品》《惟慕此时》《但是》等文集。

也是风情画(组诗)

□ 叶延滨

书生误

每天盯住一架子书
做白日梦如见众贤雅聚
羡东坡贬官四处公费漫游
有明月为伴,有红袖添香真好
唤李白上船同去长安
春风疾,酒醒处桃红柳绿……
其实,陋室里发呆
如同隔壁的婆婆木然不看书
只是拿遥控器换频道而已

也曾热血如过河之卒
当过兵,红袖章,没扛枪
下过乡,没扎根,回了城
就喜欢演谏官忠臣
戏台上朗朗上口的角儿
说一些白说也要说的道理
其实,陋室里安坐
自媒体喋喋不休假装有人听
只是手指与键盘共舞而已

衣锦还乡与落魄飘零
李白杜甫与陋室书生
只是前世今生
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抛币者,只是你自己!

喜欢

说是喜欢读书
其实就是怕夜太长
点一盏灯就往文人堆里凑
听故事,说古今
讲道理,论天地
如今满书架都是旧知己
却不知欲与谁同行
对月亮,数星星,无语
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喜欢孤独

就像舞台上又蹦又跳
早成了习惯当角儿
突然下到后场
是谁说了跑龙套也无妨
笑笑,手一摆
一把椅子加半杯凉茶
自己给自己搭台
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心里敲着鼓点儿
喜欢自在

齐物思

蓝天之下的一块船板
不是浩波湛蓝的大海

船板搁在烈日下的沙滩
燃烧的空气灼烤一只蚂蚁

船板下指甲盖大的阴影
蚂蚁今天能够得到的绿洲

一只蚂蚁爬过这片沙滩
它勇敢和坚韧赛过非洲骆驼

船板失败于风暴而流落沙滩
失意的船板却成了救赎的圣地

而这只蚂蚁让我看到了自己
一定有另一双眼睛在我的头顶

船板也许是我,蚂蚁也许是我
大海和沙滩都是这个世界赠与 

心飞翔

梦中飞了起来
我正躺在床上
不是一个最古老的寓言
这是我经历的最新故事
人没有翅膀
心却在飞翔

手机上航旅软件
说我飞行了百万公里
我飞过吗?只是坐着
安全带捆在机舱座位
一百个不远万里
只因为心在飞翔

心儿永远飞翔
怎么飞不重要

飞翔的心让眼中世界明朗
像诗一样地追赶着远方
飞翔真好,左看月光
飞翔真好,右看太阳! 

方窗记

望窗子裁出的天空
方形的天空引我无尽仰望
一群鸟从左框飞入
又从右框悄然离去
一片云从底框自起
又飘浮出窗的上方……|
它们来去自由

引我久久仰望

窗子裁出的方形天空
一定还有我没看到的
要员和商人的机要电话
游人情人们相约的微信
网络传递着图表和文件
视频和照片在飞速掠过……
看见它们的人
没有仰望天空

天变了,人们不再仰望
低下头,对着一部手机
天被人握在手心里了
手心里小小方形天! 

盐与糖

盐是大海的故事
是早于人类的自然
为人类到来施展法术
盐是一本生活之书
潮汐推进如游龙戏凤
阳光灼烤欲望与梦想
霓虹与霞彩被海风吹尽
生命的舍利子
铺满海滩的盐

糖是大地的故事
是孕育人类的大地
为人类繁衍施展魔法

糖是一本历史之书
从种植开始培植希望
刀斧收割是无休止的战争
榨机屠场是蔗田奥斯维辛
大地献出乳汁
蔗田是启蒙书

那在海滩上孤独守望的礁石
是我兄弟,他等海平面
属于我明天的太阳……
那在田原上秋风瑟瑟的野草
是我姐妹,枯枝下的根
攥着春天给我的信……

叶延滨

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历任四川《星星》主编、中国作协《诗刊》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有诗集、文集共54部。代表诗作《干妈》获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1980年)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诗集《二重奏》获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1986年)第三届新诗集奖,其余诗歌、散文、杂文分别先后获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近百种文学奖。作品先后被收入国内外600余种选集。

山房路街景(油画)黄剑波 作品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