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夏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新拥有了一片清新典雅的荷塘!

那是一汪满眼碧色的池湾,
于无尽的绿丛中,
点缀各式纯洁的“精灵”。
有经过太空辐射诱变育种的
重瓣红莲“太空红旗”,
有以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命名的
花中美人“希陶飞雪”。
粉白,浅紫,嫩黄……
花朵像被画家精心调过颜色,
带着初晴的雨露,
展示出最娇嫩饱满的色泽。



大型池栽、盆栽
组合成“十里荷塘”,
塘中还有水上栈道作通道,
瀑布、假山作装饰,
伴随氤氲的人工水汽,
为荷塘晕染出一层云雾缭绕的
“仙界”滤镜。




一边是“碧水花池”,
一边则是“国风雅韵”。
荷花仙子在雾气中踏步而出,
充满诗情画意,
跟随她一路走来,
可以看到红彤彤的鱼灯造景,
为荷花园平添喜气,
也能看到竹篱合围成院,
构成如画的人间烟火。







如此景致,并不独美。
一水之隔的澳门,
第23届澳门荷花节正在举行,
龙环葡韵铺开
6.9万平方米的荷塘湿地,
与横琴的荷花园遥相呼应。
原来,作为探索
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合作区种下荷花,
也在为琴澳交流融合
做出一次有益探索。
抬眼再看荷池边,
一处名为“莲聚”的造景
立于花群之中,
它以澳门岗顶剧场
(中国最早的剧场建筑)
作为原型设计而成,
是一座充满葡韵的荷亭。
澳门古称“莲岛”,
荷花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在澳门居民心中
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横琴建一座荷花园,
在横琴办一场“荷花节”,
既展现横琴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好环境,
也在共叙两地交融互通的深情。



可以说,这个夏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不止新拥有了一片清新典雅的荷塘,
也将拥有一张
代表两地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
文丨陈子怡 图丨曾遥 执行监制丨杨秋敏、李建束 监制丨廖明山、李蓉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

这个夏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新拥有了一片清新典雅的荷塘!

那是一汪满眼碧色的池湾,
于无尽的绿丛中,
点缀各式纯洁的“精灵”。
有经过太空辐射诱变育种的
重瓣红莲“太空红旗”,
有以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命名的
花中美人“希陶飞雪”。
粉白,浅紫,嫩黄……
花朵像被画家精心调过颜色,
带着初晴的雨露,
展示出最娇嫩饱满的色泽。



大型池栽、盆栽
组合成“十里荷塘”,
塘中还有水上栈道作通道,
瀑布、假山作装饰,
伴随氤氲的人工水汽,
为荷塘晕染出一层云雾缭绕的
“仙界”滤镜。




一边是“碧水花池”,
一边则是“国风雅韵”。
荷花仙子在雾气中踏步而出,
充满诗情画意,
跟随她一路走来,
可以看到红彤彤的鱼灯造景,
为荷花园平添喜气,
也能看到竹篱合围成院,
构成如画的人间烟火。







如此景致,并不独美。
一水之隔的澳门,
第23届澳门荷花节正在举行,
龙环葡韵铺开
6.9万平方米的荷塘湿地,
与横琴的荷花园遥相呼应。
原来,作为探索
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场”,
合作区种下荷花,
也在为琴澳交流融合
做出一次有益探索。
抬眼再看荷池边,
一处名为“莲聚”的造景
立于花群之中,
它以澳门岗顶剧场
(中国最早的剧场建筑)
作为原型设计而成,
是一座充满葡韵的荷亭。
澳门古称“莲岛”,
荷花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在澳门居民心中
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横琴建一座荷花园,
在横琴办一场“荷花节”,
既展现横琴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好环境,
也在共叙两地交融互通的深情。



可以说,这个夏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不止新拥有了一片清新典雅的荷塘,
也将拥有一张
代表两地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
文丨陈子怡 图丨曾遥 执行监制丨杨秋敏、李建束 监制丨廖明山、李蓉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