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3年11月6日)

到天边去

 □ 苗秀侠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对天边的方位感极其明显。顺着田野朝远处看,天和地连接的地方,就是天边。形容平原的辽阔,平原人最喜欢用“一马平川”这个词。连大鼓书艺人说书的时候,也把这个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只听得轰隆隆一声炮响,火龙顺着地垄沟跑,一马平川哪,挡都挡不住……

站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不关心一马平川,只一门心思探究,天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因此,从做小孩的时候起,就时刻梦想着到天边去。想亲手摸一摸天边的角角棱棱,试一试天和地相连的地方,是否牢靠?

四岁或五岁那年,有了去天边的机会。是货郎带来的,担着挑子走村串户的货郎,从天和地相连的地方晃晃悠悠走来,他不仅能带来各地的信息,还能把村人最需要的商品一起捎过来。这位最受村人欢迎的小商品营销者,一旦走进村里,村人就欢呼雀跃一拥而上,大姑娘、小媳妇仔细挑选针头线脑、头绳发卡、手绢香脂;小孩子则流着口水,贪婪地盯着货箱里的糖豆、糖糕、糖果,先让眼睛大饱一顿。这些好吃的甜蜜食物,大人是不会掏现钱购买的,往往把家里积攒的破铜烂铁或再无修补可能和利用价值的旧胶鞋拿来换。货郎对着小孩子都是眯眯笑的样子,接过小孩手里的物品,掂掂分量,随手抓过几颗糖,放在小孩的手掌心。货郎离开村子的时候,满载而归,身影迎着太阳朝前走,太阳就像他随身带的灯。村人就会问,还去哪里?货郎朗朗一笑,朝远处一指,喏,天边。货郎指的方向,就是天边的方向。所以,当那个长天白日头的夏季午后,货郎走出村子,朝天边走的时候,我尾随了他。

一定不要轻看四五岁小孩子的脚力,在短途跑动中,大人追撵起来都要费工夫的,因此,那货郎发现我尾随时,我已经跟出他二三里路了。

他一定听到了身后小兽急促的喘息,便吃惊地扭过头,放下挑子。站在一马平川上的货郎,身材居然无比高大,他身后的天边,倒被他映衬得狭窄了。货郎看看天上西斜的太阳,又看看路右边的一个村庄,眯眯笑了。他抓出一颗糖豆,温和地说:小孩,过来,抓着挑子,跟我走。

我笑得很乖,真的上前抓住了他的挑子,那颗糖豆也顺理成章地含进嘴里。货郎的挑子很大,一头一只杞柳编的大肚子筐篓,专门盛放交换来的破铜废铁,篓子上面才是货箱。担挑子的扁担是很高的,我抓住的,其实是货箱边的粗麻绳。小货箱最上面一层罩着玻璃,摇头晃脑的糖豆糖果,调皮地冲我挤眉弄眼。货郎说:小孩,跟紧了呀。

货郎没有先去天边,而是进了路右边的村子。村人围拢过来,一边挑选货物,一边看小孩。有人喊道,货郎啊,你从哪里带来的小孩呀。货郎说,苗大寨的啊,我还得送还回去噢。

我一听,直担心,我要到天边去,咋能再回苗大寨?立刻嘟囔道:我要去天边,我要去天边。

货郎完成了商品交易后,踏上归途。我扶着货郎的货箱,踢踏着小脚,跟着走。虽然是迷惘的,但我发现,前行的方向,就是去天边的方向。因为,远方的远方,天和地相合的样子,就是天边的样子啊。

是去天边吗,爷爷?吃了糖豆后,嘴变甜了。

是的啊。货郎直指前方,那不就是天边吗?

确实。四野之外,天与地相连接的地方,都是天边。虽然天边有些模糊,但分明感到,小手一伸就要触摸到天边的角角棱棱了,心下一阵欢喜。

小孩,要扶紧了呀。货郎走得很慢,生怕我跟不上。

天边在远方的远方,天与地相合的那道线,仿佛永远走不到的样子。但有了方向,就有了期许。朝天边走的感觉,真是一生不忘的宏阔壮观,仿佛提着太阳做的灯盏,诵唱着激越的诗歌,向前,向前。

然而货郎改变了方向,带我进到路边的一个大村子。一定是货郎销售商品必经的村庄,就跟着他进村,恋恋不舍地张望着天边。直至村庄里乱跑的人将我淹没,直至乱跑的人群中锐声喊叫着冲上前的母亲将我紧紧抱住,我还迷迷糊糊朝后张望着天边的方向,而未发觉这是我出生的村庄。

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拽着货郎挑,眼光炽热,直奔远方,那种雄壮的奔赴,那样带着理想和梦幻的不顾一切,全部种进我的生命中,以至若干年里,我总想获得到天边去的机会。终于,梦里一位使者,带走了我。背着青春的行囊,一箱书,一个帅哥,一枕热梦,天边张开了诱惑的怀抱。当然,共赴天边的,还有苦寒还有泪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天边的角角棱棱不就是这样硌手又绊脚吗?许多年后,每每从梦中醒来,仍然忍不住要感谢那个带我到天边的人。他赋予了我苍白青春里一枚坚强的爱,还有不切实际但让人热血沸腾的诗意。尽管共赴天边的伙伴另谋诗和远方,但爱却留下了,成了我私密空间里枝繁叶茂的园林。

到天边去,是我一生的执念和追逐。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我可随机遴选天边的方向。比如,下班骑行在五里墩立交桥下穿道时,就把坡道之上的出口,想成天边的样子,在奋力冲刺时,果真能看到霞光满天,而天边就在霞光里舞蹈。比如,认定大蜀山的背后,一定就是天边,就驱车沿着黄山路,一路向西奔赴。大蜀山宛若巨臂,在天与地之间傲然挺立,而山的西面,那片亮汪汪的湖水前方,天边正明眸皓齿温和有加地等待着我。

我一定能到天边去。

地铁2号线开通后,我的首乘就交给了天边——那个有几分亲切的末站地名。从终点站浮出地面时,我想象中天边的样子,果真是非同一般的样子。出口处还有土地的轮廓,地边几个南瓜顶着娇俏的黄花,长出该有的样貌;一株沧桑的构树伸展着枝丫,托举着厚实的鸟窝。而远方的远方,天边还站在那里,仍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就像当年温和善良的货郎。

苗秀侠 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在《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芳草》《作品》《长江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遍地庄稼》《迷惘的庄稼》及长篇小说《农民的眼睛》《皖北大地》《大浍水》等。曾获老舍散文奖、安徽省政府社科奖、北京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那一片叫王溱的海

□ 赵 凯

认识王溱是在文联组织的一次参观交流活动上。她三番五次劝我:如果您累了,就先回会议室吧。

知道她是好心,我拄着拐杖,点头微笑示意,好,但我不能听她的。第一次来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我想多看几眼。两排长长的走廊,一座长方连通楼,每个屋门牌上写着某某工作室。我听说过艺术家有工作室,想看看工作室都是啥模样。这里有著名作家庞贝和朱山坡的工作室,还有她——王溱的工作室,当时我并不知道她是谁。

她身材纤巧,就像长篇小说《同一片海》的主人公曹莹那样瘦小。或许她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就是以自己为模特儿。南方女孩娇小玲珑是普遍现象,她给我的印象很青春,却不料文笔够老到。

在自由交流环节,文研院作家们赠阅著作,起先看到她的书名,我想当然地以为是散文集。她坐在书桌后签名,我出于捧场,礼貌地问:“您这本书是什么体裁呀?”她笑说:“长篇小说。”“噢,这是我最喜欢的体裁,请您赠我一本吧。”她爽快地说:“好的,赵凯老师。”实际上她才是老师,此前在会议发言中,我说了自己是独行侠,她是文化单位的人,是专家级。

一个月了,忙于琐事,间或读庞贝的长篇小说《乌江引》、朱山坡的短篇小说集《萨赫勒荒原》,第三本才轮到她的大作,因为她的名气小嘛,她的书也宣传得不够。

一读,却欲罢不能了。

翻开,起句段落很美:

“这里是珠海,横琴。”

“珠江明明是江,流到这里入了海。”

“横琴真的就像一把琴,一把横在碧波上的古琴。”

“光是看名字,这里的海就该是诗意的,与那种为争点虾米鱼仔整天吆来喝去而存在的海显然不同。”

“眼前这片海蓝得有点太通透了,像加了滤镜拍出来的照片。”

接下来是主人公出场了:母女在沙滩上玩,遇到了太阳雨,当地叫“白撞雨”。曹莹坐在岸边想家事,小女儿跑丢差点被海卷走,一位老婆婆救了孩子。老婆婆叫杏芳,是当年参加珠海大小横琴岛中心沟围垦造田队伍的卫生员。“跨西江,越风浪,中心沟里穿梭忙,艇串艇,船拉船,气吞万里来开荒。”第二节就进入了上世纪70年代围垦队员登岛的叙事。好啊!我一下子兴奋了,这题材太棒啦,荷兰围海造田,《浮士德》围海造田,中国南海吹沙填海。杏芳拿两个石块摆在沙滩上,就是大小横琴岛,抓一把沙子放中间,就是“填海”,“这故事说来就一匹布那么长啰”,这描写和比喻真好!

我是北方内陆人,接触不到这种故事,但是我懂得这种题材非常有恒定性,千百年后,人们对向大海要土地的事,还会津津乐道。我以为填海造田是小说故事的主体,再看下去,这只是一条线,还有另一条线,就是当代人在当年填出来的土地上建设创业的故事,写到港珠澳大桥通车,我一下子有点泄气,因为我本身不喜欢在小说中写与现实生活太贴近的内容,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大制作。这34万字的篇幅,我是跳跃着阅读,重点看围垦,读成了一个精致的小长篇。目前这个版本,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也许作者的出发点就是想要改编拍摄。整本书干干净净,没有序言,没有后记,不设导读,靠读者自己去理解,说明作者很大胆,很有魄力。我很震撼,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骨里,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这些年,形成了看书爱挑毛病的习惯,夸赞很少,但是,能被我挑毛病,就证明我看重这部作品。有时候,还设想:如果是我写这个题材,我会怎么写?

先论论书名吧,《同一片海》,两代人的故事,光从字面上看有点空洞:哪片海?萧红把呼兰河、陈忠实把白鹿原、史铁生把地坛,都学王勃把滕王阁注册成了自己的。横琴岛也可以抢注成王溱的,将来会有读者按照阅读来横琴岛打卡。

《同一片海》叙事很震撼,写横琴围垦,这是以史事为大,事中见人。若是我写,我觉得还是以人带事更好。比如,我到网络上一查,小说中围垦队伍的刘书记原型是广州原市长黎子流。黎老前辈是改革先锋,令人崇敬。那么,重点写其人生故事,在小说中以其在晚年回忆的角度,把填海作为重点叙事主体岂不更好?就是“人”不能淹没在“事”里,要写出超越“事”的“人”。

目前这种两条线的结构,叙事重心是以曹莹代表的青年在横琴创业,详细繁琐,浓墨重彩。女作家写当前的人和事得心应手,甚至显得啰嗦,而写围垦旧事,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就写得薄,恰恰行文分寸感很好,简洁。曹莹这个主人公让小说显得青春,若把以杏芳婆婆为代表的填海升为主线,是否会更深厚一些?如果以黎子流的人生故事为主,这小说就厉害了。“刘书记”在亲眼目睹自己带领的青年人宁死也要选择“偷渡”,就意识到不仅要改造自然,还要改造社会。选择主人公对小说太重要了,小说的成败高低主要在于主人公的确立上。老年杏芳是厚重的、稳定的人物,青年曹莹是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人物。科技日新月异,生意瞬息万变,围海造田的故事恒久稳定。有变化也有恒定,构成本书底色,历史与当下互为关照。但我和王溱对艺术的规律认识有不同。我认为长篇小说精品巨著应多写历史恒定的内容,少写当下变化中的事物。倘若这小说压缩成以填海为主体的小篇幅,会在艺术成色上增灼光华。

数千人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围垦成功。也有个别不幸者“捱病痛,苦度日,心灰意冷厌生死;编竹筏,逐新生,听天由命盼奇迹”。围垦一线的男主人公田立,从出场就想到澳门去,最后在病危中仍然冒险下海,生死不明。结尾对情节安排很艺术,在曹莹的人文关怀下,通过高科技AR虚拟影像帮助孤守渔村几十年、等待情侣归来的老年杏芳,实现了她与所爱恋的弟弟田立在半个世纪后的“相会”,非常感人。

我们来欣赏小说最后一段:曹莹“继续往海中央的方向走,浪渐渐覆盖上脚背,又漫上膝盖。真暖呀。海真是奇怪,手脚初碰到的水都是冰冷的,当你把越来越多的身体浸泡进去时,水就变成暖的了。”

女作家太有才气了,我喜欢!从今以后,横琴的那一片海,在我心中就叫“王溱海”。

赵凯 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黄埔作协理事。著有长篇小说《马说》《蓝眼睛的中国人》、小说集《白马新娘》等。

霜降前夜

(组诗)

□ 符 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冬日

 

前天让毛衣领子立起来

贴着脖子。今日唤醒休眠了一冬的

手套和帽子

冷,玻璃咬着牙

窗棂支着霜花的清晨

天色阴沉,塔尖迷失在自身的疑虑中

我疲倦在日复一日的居家里

此时,我感觉到笑意在脸上

轻轻微微地荡漾

——雪在赶路,山桃花的乐队也在赶路

我没看见它们纷纷而来,我相信他们正在

纷纷而来。它们将在门外的枝杈上

重聚,再次认识胡同里的

灯火人家

 

霜降前夜

 

手机拨通了,才恍然想到——

这时,已是深更半夜

你问父亲的腿疾近日可好。你明明知道

他的陈年弊病,实在是

好转无望

父亲说他并无大碍,他说——

倒是你母亲,她这半年更容易忘事了

她消瘦得相当明显。她总是凌晨醒来

念念叨叨,天快亮时才眯了一会儿

通话结束时,寂静像潮水一样合回来

裹着你。你感到有些冷

——父亲的声音,不像来自南方老家

而是遥远的西伯利亚

 

初冬有忆

 

雪孩子坐在人行道边的矮墙上

一个,又一个。他们当中,也坐着或站着

好几个雪老头


这些小家伙、老家伙,大多数是情侣们堆成的

有的是年轻妈妈陪孩子捏成的

其中的一个,出自一位研究生之手

——他喜欢看画展,他拿十七份简历敲门

都没有听见回声


那是景山东街:黑沉沉的枝杈顶着白皑皑的积雪

上山赏雪的人摩肩接踵

抚摸雪人的那一瞬间,我触到了入夜前的寒冷的电流

 

如果灰雀不叫喊

 

从交叉路口到我寓居的小楼

十多分钟,那只灰雀转身,跳跃,抬头

唧唧叫喊,都在我的脑壳中

当我拾级上楼,洗菜做饭

当我在夜深时合了书本,熄了台灯

灰雀仍然在脑壳中唧唧地叫着


如果灰雀不叫喊,我就不会注意到

它也是一个谋生者:

小个子,小胆子,小小地抬头

小小地跳跃,小小地转身


如果那个家伙不叫喊,我早就忘了:

刚出小楼门口,我就把几只灰雀吓飞了

——它们在枯叶间觅食

我急于上班

它们嘴里的食物被吓丢了

它们眼中闪过的黑暗,亮得像一道光

那是早晨,十二月处处残雪

 

雪夜

 

夜色,并非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黑

也不是通道被堵死的那种暗

——此刻下着雪,树木和房屋

隐隐约约

 

是的,我醒了。三点四十七分

壶水尚存余温

我取出纸笔,写了几行文字

我没说整栋楼只有我醒了,

没说整个街区

只有我听见天庭来使的动静

 

水杯、时钟、暖气片,触手可及

它们是否看着我、听着我?

窗外的事物,远远近近,

我又能知之多少

好文不舍人世情

□ 王庆同

《中山南街47号》包括“本报讯/小故事”“通讯/特写”“人物/访谈”“评论/献词”“序言/手记”“散文/随笔”6辑。作者张强与普通人无异,有亲人、师友、同学、同事、领导和各色社会交往(采访)对象。在成长过程中,辛酸、拼搏、远方、步履、泪奔、童心……还有农事、职场、饭粥、书画、沙山、鱼虫、窑洞、桥头,等等,给他留下了印记。他与你我一样,都是寻常生命。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眼力。他眼里的人世间,他的散文、随笔、评论、通讯、特写、访谈、小故事、消息,流淌着时代、理念、感悟、情怀的江河,其中的思想性、趣味性,读者一旦接触,便不想放下。宁夏山里人说某人眼光深邃、独到,常说这人眼里有“水”。张强的眼力时透纸背,眼里有滴“水”。

张强的笔头有只“手”。他的文章长短随内容,语言凝练、简洁,间有俗语俚语入章,常有风趣幽默散出,表达放松而文气连贯。用语貌似随意,实则字里行间有只看不见的“手”,始终牵着那些跳跃的文字,使之有序起舞。所谓序,就是主旨,凝练、简洁、放松、随意、跳跃的字词句,只有契合主旨才是有意义的。张强的文章繁简适度、收放自如、软中有硬,盖因笔头操控精细,不让符号“放了羊”。这是他笔力强劲的表现。

张强是新闻专业毕业,记者、编辑出身,大江南北、宁夏山川留下了他的足迹。夜深人静之时,喧闹江湖之地,都不妨碍他“眼睛一眨点子出”。由于职业素养和习惯,他的脚力、脑力较好。

总之,张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功底,造就他的文章可读耐读。选读几篇《中山南街47号》的文章就可印证。

《周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没有只平而不坡,没有只往而不复)这是说事物是变化起伏的,丰富而不单一。又说“天地际也”,认为这是天地交流的现象。这在当时可理解,今天看来,与其说是“天地际”,不如说是人世情。智力正常者选文学、新闻方面的文章,会比较喜欢展现变化起伏丰富的文章。此所谓好文不舍人世情也。《中山南街47号》里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好文。

各种写作的培训班和个人写作练习,或许需要好文做参考。《中山南街 47号》应是可供选择的一本书。

王庆同 浙江人,193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出版专业著作四本、散文集六本。获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宁夏优秀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人物等荣誉。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湾韵|大家(2023年11月6日)
珠海特区报 2023-11-06 13:43

到天边去

 □ 苗秀侠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对天边的方位感极其明显。顺着田野朝远处看,天和地连接的地方,就是天边。形容平原的辽阔,平原人最喜欢用“一马平川”这个词。连大鼓书艺人说书的时候,也把这个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只听得轰隆隆一声炮响,火龙顺着地垄沟跑,一马平川哪,挡都挡不住……

站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不关心一马平川,只一门心思探究,天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因此,从做小孩的时候起,就时刻梦想着到天边去。想亲手摸一摸天边的角角棱棱,试一试天和地相连的地方,是否牢靠?

四岁或五岁那年,有了去天边的机会。是货郎带来的,担着挑子走村串户的货郎,从天和地相连的地方晃晃悠悠走来,他不仅能带来各地的信息,还能把村人最需要的商品一起捎过来。这位最受村人欢迎的小商品营销者,一旦走进村里,村人就欢呼雀跃一拥而上,大姑娘、小媳妇仔细挑选针头线脑、头绳发卡、手绢香脂;小孩子则流着口水,贪婪地盯着货箱里的糖豆、糖糕、糖果,先让眼睛大饱一顿。这些好吃的甜蜜食物,大人是不会掏现钱购买的,往往把家里积攒的破铜烂铁或再无修补可能和利用价值的旧胶鞋拿来换。货郎对着小孩子都是眯眯笑的样子,接过小孩手里的物品,掂掂分量,随手抓过几颗糖,放在小孩的手掌心。货郎离开村子的时候,满载而归,身影迎着太阳朝前走,太阳就像他随身带的灯。村人就会问,还去哪里?货郎朗朗一笑,朝远处一指,喏,天边。货郎指的方向,就是天边的方向。所以,当那个长天白日头的夏季午后,货郎走出村子,朝天边走的时候,我尾随了他。

一定不要轻看四五岁小孩子的脚力,在短途跑动中,大人追撵起来都要费工夫的,因此,那货郎发现我尾随时,我已经跟出他二三里路了。

他一定听到了身后小兽急促的喘息,便吃惊地扭过头,放下挑子。站在一马平川上的货郎,身材居然无比高大,他身后的天边,倒被他映衬得狭窄了。货郎看看天上西斜的太阳,又看看路右边的一个村庄,眯眯笑了。他抓出一颗糖豆,温和地说:小孩,过来,抓着挑子,跟我走。

我笑得很乖,真的上前抓住了他的挑子,那颗糖豆也顺理成章地含进嘴里。货郎的挑子很大,一头一只杞柳编的大肚子筐篓,专门盛放交换来的破铜废铁,篓子上面才是货箱。担挑子的扁担是很高的,我抓住的,其实是货箱边的粗麻绳。小货箱最上面一层罩着玻璃,摇头晃脑的糖豆糖果,调皮地冲我挤眉弄眼。货郎说:小孩,跟紧了呀。

货郎没有先去天边,而是进了路右边的村子。村人围拢过来,一边挑选货物,一边看小孩。有人喊道,货郎啊,你从哪里带来的小孩呀。货郎说,苗大寨的啊,我还得送还回去噢。

我一听,直担心,我要到天边去,咋能再回苗大寨?立刻嘟囔道:我要去天边,我要去天边。

货郎完成了商品交易后,踏上归途。我扶着货郎的货箱,踢踏着小脚,跟着走。虽然是迷惘的,但我发现,前行的方向,就是去天边的方向。因为,远方的远方,天和地相合的样子,就是天边的样子啊。

是去天边吗,爷爷?吃了糖豆后,嘴变甜了。

是的啊。货郎直指前方,那不就是天边吗?

确实。四野之外,天与地相连接的地方,都是天边。虽然天边有些模糊,但分明感到,小手一伸就要触摸到天边的角角棱棱了,心下一阵欢喜。

小孩,要扶紧了呀。货郎走得很慢,生怕我跟不上。

天边在远方的远方,天与地相合的那道线,仿佛永远走不到的样子。但有了方向,就有了期许。朝天边走的感觉,真是一生不忘的宏阔壮观,仿佛提着太阳做的灯盏,诵唱着激越的诗歌,向前,向前。

然而货郎改变了方向,带我进到路边的一个大村子。一定是货郎销售商品必经的村庄,就跟着他进村,恋恋不舍地张望着天边。直至村庄里乱跑的人将我淹没,直至乱跑的人群中锐声喊叫着冲上前的母亲将我紧紧抱住,我还迷迷糊糊朝后张望着天边的方向,而未发觉这是我出生的村庄。

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拽着货郎挑,眼光炽热,直奔远方,那种雄壮的奔赴,那样带着理想和梦幻的不顾一切,全部种进我的生命中,以至若干年里,我总想获得到天边去的机会。终于,梦里一位使者,带走了我。背着青春的行囊,一箱书,一个帅哥,一枕热梦,天边张开了诱惑的怀抱。当然,共赴天边的,还有苦寒还有泪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天边的角角棱棱不就是这样硌手又绊脚吗?许多年后,每每从梦中醒来,仍然忍不住要感谢那个带我到天边的人。他赋予了我苍白青春里一枚坚强的爱,还有不切实际但让人热血沸腾的诗意。尽管共赴天边的伙伴另谋诗和远方,但爱却留下了,成了我私密空间里枝繁叶茂的园林。

到天边去,是我一生的执念和追逐。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我可随机遴选天边的方向。比如,下班骑行在五里墩立交桥下穿道时,就把坡道之上的出口,想成天边的样子,在奋力冲刺时,果真能看到霞光满天,而天边就在霞光里舞蹈。比如,认定大蜀山的背后,一定就是天边,就驱车沿着黄山路,一路向西奔赴。大蜀山宛若巨臂,在天与地之间傲然挺立,而山的西面,那片亮汪汪的湖水前方,天边正明眸皓齿温和有加地等待着我。

我一定能到天边去。

地铁2号线开通后,我的首乘就交给了天边——那个有几分亲切的末站地名。从终点站浮出地面时,我想象中天边的样子,果真是非同一般的样子。出口处还有土地的轮廓,地边几个南瓜顶着娇俏的黄花,长出该有的样貌;一株沧桑的构树伸展着枝丫,托举着厚实的鸟窝。而远方的远方,天边还站在那里,仍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就像当年温和善良的货郎。

苗秀侠 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在《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芳草》《作品》《长江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遍地庄稼》《迷惘的庄稼》及长篇小说《农民的眼睛》《皖北大地》《大浍水》等。曾获老舍散文奖、安徽省政府社科奖、北京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那一片叫王溱的海

□ 赵 凯

认识王溱是在文联组织的一次参观交流活动上。她三番五次劝我:如果您累了,就先回会议室吧。

知道她是好心,我拄着拐杖,点头微笑示意,好,但我不能听她的。第一次来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我想多看几眼。两排长长的走廊,一座长方连通楼,每个屋门牌上写着某某工作室。我听说过艺术家有工作室,想看看工作室都是啥模样。这里有著名作家庞贝和朱山坡的工作室,还有她——王溱的工作室,当时我并不知道她是谁。

她身材纤巧,就像长篇小说《同一片海》的主人公曹莹那样瘦小。或许她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就是以自己为模特儿。南方女孩娇小玲珑是普遍现象,她给我的印象很青春,却不料文笔够老到。

在自由交流环节,文研院作家们赠阅著作,起先看到她的书名,我想当然地以为是散文集。她坐在书桌后签名,我出于捧场,礼貌地问:“您这本书是什么体裁呀?”她笑说:“长篇小说。”“噢,这是我最喜欢的体裁,请您赠我一本吧。”她爽快地说:“好的,赵凯老师。”实际上她才是老师,此前在会议发言中,我说了自己是独行侠,她是文化单位的人,是专家级。

一个月了,忙于琐事,间或读庞贝的长篇小说《乌江引》、朱山坡的短篇小说集《萨赫勒荒原》,第三本才轮到她的大作,因为她的名气小嘛,她的书也宣传得不够。

一读,却欲罢不能了。

翻开,起句段落很美:

“这里是珠海,横琴。”

“珠江明明是江,流到这里入了海。”

“横琴真的就像一把琴,一把横在碧波上的古琴。”

“光是看名字,这里的海就该是诗意的,与那种为争点虾米鱼仔整天吆来喝去而存在的海显然不同。”

“眼前这片海蓝得有点太通透了,像加了滤镜拍出来的照片。”

接下来是主人公出场了:母女在沙滩上玩,遇到了太阳雨,当地叫“白撞雨”。曹莹坐在岸边想家事,小女儿跑丢差点被海卷走,一位老婆婆救了孩子。老婆婆叫杏芳,是当年参加珠海大小横琴岛中心沟围垦造田队伍的卫生员。“跨西江,越风浪,中心沟里穿梭忙,艇串艇,船拉船,气吞万里来开荒。”第二节就进入了上世纪70年代围垦队员登岛的叙事。好啊!我一下子兴奋了,这题材太棒啦,荷兰围海造田,《浮士德》围海造田,中国南海吹沙填海。杏芳拿两个石块摆在沙滩上,就是大小横琴岛,抓一把沙子放中间,就是“填海”,“这故事说来就一匹布那么长啰”,这描写和比喻真好!

我是北方内陆人,接触不到这种故事,但是我懂得这种题材非常有恒定性,千百年后,人们对向大海要土地的事,还会津津乐道。我以为填海造田是小说故事的主体,再看下去,这只是一条线,还有另一条线,就是当代人在当年填出来的土地上建设创业的故事,写到港珠澳大桥通车,我一下子有点泄气,因为我本身不喜欢在小说中写与现实生活太贴近的内容,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大制作。这34万字的篇幅,我是跳跃着阅读,重点看围垦,读成了一个精致的小长篇。目前这个版本,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也许作者的出发点就是想要改编拍摄。整本书干干净净,没有序言,没有后记,不设导读,靠读者自己去理解,说明作者很大胆,很有魄力。我很震撼,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骨里,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

这些年,形成了看书爱挑毛病的习惯,夸赞很少,但是,能被我挑毛病,就证明我看重这部作品。有时候,还设想:如果是我写这个题材,我会怎么写?

先论论书名吧,《同一片海》,两代人的故事,光从字面上看有点空洞:哪片海?萧红把呼兰河、陈忠实把白鹿原、史铁生把地坛,都学王勃把滕王阁注册成了自己的。横琴岛也可以抢注成王溱的,将来会有读者按照阅读来横琴岛打卡。

《同一片海》叙事很震撼,写横琴围垦,这是以史事为大,事中见人。若是我写,我觉得还是以人带事更好。比如,我到网络上一查,小说中围垦队伍的刘书记原型是广州原市长黎子流。黎老前辈是改革先锋,令人崇敬。那么,重点写其人生故事,在小说中以其在晚年回忆的角度,把填海作为重点叙事主体岂不更好?就是“人”不能淹没在“事”里,要写出超越“事”的“人”。

目前这种两条线的结构,叙事重心是以曹莹代表的青年在横琴创业,详细繁琐,浓墨重彩。女作家写当前的人和事得心应手,甚至显得啰嗦,而写围垦旧事,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就写得薄,恰恰行文分寸感很好,简洁。曹莹这个主人公让小说显得青春,若把以杏芳婆婆为代表的填海升为主线,是否会更深厚一些?如果以黎子流的人生故事为主,这小说就厉害了。“刘书记”在亲眼目睹自己带领的青年人宁死也要选择“偷渡”,就意识到不仅要改造自然,还要改造社会。选择主人公对小说太重要了,小说的成败高低主要在于主人公的确立上。老年杏芳是厚重的、稳定的人物,青年曹莹是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人物。科技日新月异,生意瞬息万变,围海造田的故事恒久稳定。有变化也有恒定,构成本书底色,历史与当下互为关照。但我和王溱对艺术的规律认识有不同。我认为长篇小说精品巨著应多写历史恒定的内容,少写当下变化中的事物。倘若这小说压缩成以填海为主体的小篇幅,会在艺术成色上增灼光华。

数千人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围垦成功。也有个别不幸者“捱病痛,苦度日,心灰意冷厌生死;编竹筏,逐新生,听天由命盼奇迹”。围垦一线的男主人公田立,从出场就想到澳门去,最后在病危中仍然冒险下海,生死不明。结尾对情节安排很艺术,在曹莹的人文关怀下,通过高科技AR虚拟影像帮助孤守渔村几十年、等待情侣归来的老年杏芳,实现了她与所爱恋的弟弟田立在半个世纪后的“相会”,非常感人。

我们来欣赏小说最后一段:曹莹“继续往海中央的方向走,浪渐渐覆盖上脚背,又漫上膝盖。真暖呀。海真是奇怪,手脚初碰到的水都是冰冷的,当你把越来越多的身体浸泡进去时,水就变成暖的了。”

女作家太有才气了,我喜欢!从今以后,横琴的那一片海,在我心中就叫“王溱海”。

赵凯 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黄埔作协理事。著有长篇小说《马说》《蓝眼睛的中国人》、小说集《白马新娘》等。

霜降前夜

(组诗)

□ 符 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摄

冬日

 

前天让毛衣领子立起来

贴着脖子。今日唤醒休眠了一冬的

手套和帽子

冷,玻璃咬着牙

窗棂支着霜花的清晨

天色阴沉,塔尖迷失在自身的疑虑中

我疲倦在日复一日的居家里

此时,我感觉到笑意在脸上

轻轻微微地荡漾

——雪在赶路,山桃花的乐队也在赶路

我没看见它们纷纷而来,我相信他们正在

纷纷而来。它们将在门外的枝杈上

重聚,再次认识胡同里的

灯火人家

 

霜降前夜

 

手机拨通了,才恍然想到——

这时,已是深更半夜

你问父亲的腿疾近日可好。你明明知道

他的陈年弊病,实在是

好转无望

父亲说他并无大碍,他说——

倒是你母亲,她这半年更容易忘事了

她消瘦得相当明显。她总是凌晨醒来

念念叨叨,天快亮时才眯了一会儿

通话结束时,寂静像潮水一样合回来

裹着你。你感到有些冷

——父亲的声音,不像来自南方老家

而是遥远的西伯利亚

 

初冬有忆

 

雪孩子坐在人行道边的矮墙上

一个,又一个。他们当中,也坐着或站着

好几个雪老头


这些小家伙、老家伙,大多数是情侣们堆成的

有的是年轻妈妈陪孩子捏成的

其中的一个,出自一位研究生之手

——他喜欢看画展,他拿十七份简历敲门

都没有听见回声


那是景山东街:黑沉沉的枝杈顶着白皑皑的积雪

上山赏雪的人摩肩接踵

抚摸雪人的那一瞬间,我触到了入夜前的寒冷的电流

 

如果灰雀不叫喊

 

从交叉路口到我寓居的小楼

十多分钟,那只灰雀转身,跳跃,抬头

唧唧叫喊,都在我的脑壳中

当我拾级上楼,洗菜做饭

当我在夜深时合了书本,熄了台灯

灰雀仍然在脑壳中唧唧地叫着


如果灰雀不叫喊,我就不会注意到

它也是一个谋生者:

小个子,小胆子,小小地抬头

小小地跳跃,小小地转身


如果那个家伙不叫喊,我早就忘了:

刚出小楼门口,我就把几只灰雀吓飞了

——它们在枯叶间觅食

我急于上班

它们嘴里的食物被吓丢了

它们眼中闪过的黑暗,亮得像一道光

那是早晨,十二月处处残雪

 

雪夜

 

夜色,并非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黑

也不是通道被堵死的那种暗

——此刻下着雪,树木和房屋

隐隐约约

 

是的,我醒了。三点四十七分

壶水尚存余温

我取出纸笔,写了几行文字

我没说整栋楼只有我醒了,

没说整个街区

只有我听见天庭来使的动静

 

水杯、时钟、暖气片,触手可及

它们是否看着我、听着我?

窗外的事物,远远近近,

我又能知之多少

好文不舍人世情

□ 王庆同

《中山南街47号》包括“本报讯/小故事”“通讯/特写”“人物/访谈”“评论/献词”“序言/手记”“散文/随笔”6辑。作者张强与普通人无异,有亲人、师友、同学、同事、领导和各色社会交往(采访)对象。在成长过程中,辛酸、拼搏、远方、步履、泪奔、童心……还有农事、职场、饭粥、书画、沙山、鱼虫、窑洞、桥头,等等,给他留下了印记。他与你我一样,都是寻常生命。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眼力。他眼里的人世间,他的散文、随笔、评论、通讯、特写、访谈、小故事、消息,流淌着时代、理念、感悟、情怀的江河,其中的思想性、趣味性,读者一旦接触,便不想放下。宁夏山里人说某人眼光深邃、独到,常说这人眼里有“水”。张强的眼力时透纸背,眼里有滴“水”。

张强的笔头有只“手”。他的文章长短随内容,语言凝练、简洁,间有俗语俚语入章,常有风趣幽默散出,表达放松而文气连贯。用语貌似随意,实则字里行间有只看不见的“手”,始终牵着那些跳跃的文字,使之有序起舞。所谓序,就是主旨,凝练、简洁、放松、随意、跳跃的字词句,只有契合主旨才是有意义的。张强的文章繁简适度、收放自如、软中有硬,盖因笔头操控精细,不让符号“放了羊”。这是他笔力强劲的表现。

张强是新闻专业毕业,记者、编辑出身,大江南北、宁夏山川留下了他的足迹。夜深人静之时,喧闹江湖之地,都不妨碍他“眼睛一眨点子出”。由于职业素养和习惯,他的脚力、脑力较好。

总之,张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功底,造就他的文章可读耐读。选读几篇《中山南街47号》的文章就可印证。

《周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没有只平而不坡,没有只往而不复)这是说事物是变化起伏的,丰富而不单一。又说“天地际也”,认为这是天地交流的现象。这在当时可理解,今天看来,与其说是“天地际”,不如说是人世情。智力正常者选文学、新闻方面的文章,会比较喜欢展现变化起伏丰富的文章。此所谓好文不舍人世情也。《中山南街47号》里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好文。

各种写作的培训班和个人写作练习,或许需要好文做参考。《中山南街 47号》应是可供选择的一本书。

王庆同 浙江人,193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出版专业著作四本、散文集六本。获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宁夏优秀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人物等荣誉。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