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琴封关运作接连迎来重大进展!
随着横琴“分线管理”有关的海关监管办法及税收政策出台,横琴封关运作有了政策基础,“操作手册”已经明晰,封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建设方案》, 提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后,“封关”始终是人们热议的高频词汇。

△横琴“二线”通道横琴大桥车道卡口测试
那么,
封关后人员还能自由进出横琴岛吗?
“分线管理”就意味着“全岛免税”吗?
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01
横琴为什么要封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在跨境金融、市场准入、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提升开放水平。
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一线”: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
👉“二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内地)之间。
所以说,横琴封关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分线管理”政策,达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目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范围示意图
02
什么是“分线管理”?
“一线”放开

货物
对合作区与澳门之间经“一线”进出的货物(过境合作区货物除外)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和要素。
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货物,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或保税的货物外,在符合相关条件给予免税或保税。
⚠享受免税的进口主体名单由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会同拱北海关等有关部门确定,动态调整,并抄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进口主体可申请自愿缴税,主动放弃免税资格的,3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免税。

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
对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外,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免税放行后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可以正常消费使用。
“二线”管住

货物
经“二线”进入内地的免税或保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按照进口货物有关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其中内销的,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适用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
内地经“二线”进入合作区的有关货物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退税,涉及出口关税应税商品的征收出口关税。

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
对从横琴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参照自澳门进入内地的进境物品适用的有关规定监管、征税,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携带物品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含8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从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时,应当按照货物征管。

△横琴与澳门一河之隔
不过对于合作区与内地之间进出的国内流通货物、物品(包括已按规定缴纳进口税收的货物等),海关将不实施监管。
03
封关后还能自由进出吗?
此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在接受横琴潮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线”是对货物、物品最大限度免税放开。同时,对经“二线”进入内地的货物、物品则实施精准管理、研究制定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按规定进行监管,对人员进出则不作限制。
所以说,分线管理主要针对货物流动,人员出入境还是按照既有的政策来进行管理,但随着“一线”征税调整为“一线”放开,也将进一步便利琴澳之间人员进出,即使封关后,人员依旧可以在横琴岛内外自由出入。

△横琴“二线”通道横琴大桥车道卡口测试
▽横琴“分线管理”的“前世今生”▽
2009年
国务院批复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分线管理”的创新通关制度。
2011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明确横琴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线管理。
2013年
横琴建成全国首创的53公里环岛监控“电子围墙”,为实施“分线管理”打下了基础。
2021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2021年9月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发放了3个横琴“二线”海关查验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21年12月
合作区“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动工。
2022年9月
合作区“二线”通道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主体工程落成,包含5个通道共7个场所。
2023年9月
“一线”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查验部分车道开通试运行,整体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
2023年10月
“二线”通道开启首批车道卡口设备测试。
2023年12月
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监管办法》,明确了横琴封关运作后,对人员、货物、物品等进出合作区、澳门的监管规定。
2024年1月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合作区“分线管理”的税收细则。
04
“分线管理”意味“全岛免税”吗?
随着横琴封关运作在即,横琴将成为境内关外,即进出横琴的货物就相当于进口和出口。
那么,“分线管理”就意味着“全岛免税”吗?
从最新发布的《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两项政策来看,横琴封关运作后,只有满足条件的部分商品可以在岛上实现免税。

△横琴口岸。点击了解两项政策
在个人物品方面
根据合作区现行政策,进境居民旅客与非居民旅客分别可携带5000元以内及2000元以内的个人物品。
封关后,旅客在经“一线”进入合作区时,将不再设物品免税限额: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外)的个人物品,可经“一线”免税进入合作区。
从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时,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的物品免税限额从5000元上调至8000元,非居民旅客则继续按现行进境物品有关规定(2000元限额)执行。
此外,对短期内多次经“一线”来往澳门和合作区、以及经“二线”来往合作区和内地的旅客,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免税物品仅限个人使用,不得再次销售。
相比常被提及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2020年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规定了45种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合作区则未对“离岛免税”商品的具体品种作出规定,也未对每人每年的免税购物额度作出限制。
在进出口货物方面
封关后,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或保税的货物外,符合条件的货物经“一线”进入合作区免税,其他情形的货物予以保税。
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按规定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合作区内免税或保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销售给个人的,以及经“二线”进入内地内销的,按规定征收进口税收。
合作区加工增值30%“零关税”的免税政策,与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实施的《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海关实施暂行办法》一致,优惠幅度远大于传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以及区外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税收政策,含金量高。
此外,内地经“二线”进入合作区的有关货物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退税,涉及出口关税应税商品的征收出口关税;经“二线”进入合作区时已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经“一线”运往境外时,免征出口关税。
换句话说,货物从内地“出口”到横琴,等同出口到澳门。
值得注意的是,与合作区现行货物进口税收政策相比,封关后,享受免税或保税政策的主体和货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货物从“一线”放宽调整为“一线”放开;
同时优化完善“二线”管住政策,在此前政策基础上,增加了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鼓励企业在合作区内开展加工制造,推动产业发展。

△琴澳一水之隔
随着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可以预期合作区实现封关运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屡次传出消息的“封关”,也有望在各项条件成熟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让我们期待合作区
充满想象的未来~
近日,横琴封关运作接连迎来重大进展!
随着横琴“分线管理”有关的海关监管办法及税收政策出台,横琴封关运作有了政策基础,“操作手册”已经明晰,封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建设方案》, 提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后,“封关”始终是人们热议的高频词汇。

△横琴“二线”通道横琴大桥车道卡口测试
那么,
封关后人员还能自由进出横琴岛吗?
“分线管理”就意味着“全岛免税”吗?
我们为你一一解答
01
横琴为什么要封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在跨境金融、市场准入、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提升开放水平。
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一线”: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
👉“二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内地)之间。
所以说,横琴封关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分线管理”政策,达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目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范围示意图
02
什么是“分线管理”?
“一线”放开

货物
对合作区与澳门之间经“一线”进出的货物(过境合作区货物除外)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和要素。
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货物,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或保税的货物外,在符合相关条件给予免税或保税。
⚠享受免税的进口主体名单由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会同拱北海关等有关部门确定,动态调整,并抄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进口主体可申请自愿缴税,主动放弃免税资格的,36个月内不得再次申请免税。

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
对经“一线”进入合作区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外,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免税放行后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可以正常消费使用。
“二线”管住

货物
经“二线”进入内地的免税或保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按照进口货物有关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其中内销的,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适用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
内地经“二线”进入合作区的有关货物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退税,涉及出口关税应税商品的征收出口关税。

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
对从横琴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参照自澳门进入内地的进境物品适用的有关规定监管、征税,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携带物品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含8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从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时,应当按照货物征管。

△横琴与澳门一河之隔
不过对于合作区与内地之间进出的国内流通货物、物品(包括已按规定缴纳进口税收的货物等),海关将不实施监管。
03
封关后还能自由进出吗?
此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在接受横琴潮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线”是对货物、物品最大限度免税放开。同时,对经“二线”进入内地的货物、物品则实施精准管理、研究制定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按规定进行监管,对人员进出则不作限制。
所以说,分线管理主要针对货物流动,人员出入境还是按照既有的政策来进行管理,但随着“一线”征税调整为“一线”放开,也将进一步便利琴澳之间人员进出,即使封关后,人员依旧可以在横琴岛内外自由出入。

△横琴“二线”通道横琴大桥车道卡口测试
▽横琴“分线管理”的“前世今生”▽
2009年
国务院批复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分线管理”的创新通关制度。
2011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明确横琴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线管理。
2013年
横琴建成全国首创的53公里环岛监控“电子围墙”,为实施“分线管理”打下了基础。
2021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2021年9月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发放了3个横琴“二线”海关查验场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21年12月
合作区“二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动工。
2022年9月
合作区“二线”通道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主体工程落成,包含5个通道共7个场所。
2023年9月
“一线”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查验部分车道开通试运行,整体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
2023年10月
“二线”通道开启首批车道卡口设备测试。
2023年12月
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监管办法》,明确了横琴封关运作后,对人员、货物、物品等进出合作区、澳门的监管规定。
2024年1月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合作区“分线管理”的税收细则。
04
“分线管理”意味“全岛免税”吗?
随着横琴封关运作在即,横琴将成为境内关外,即进出横琴的货物就相当于进口和出口。
那么,“分线管理”就意味着“全岛免税”吗?
从最新发布的《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货物有关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两项政策来看,横琴封关运作后,只有满足条件的部分商品可以在岛上实现免税。

△横琴口岸。点击了解两项政策
在个人物品方面
根据合作区现行政策,进境居民旅客与非居民旅客分别可携带5000元以内及2000元以内的个人物品。
封关后,旅客在经“一线”进入合作区时,将不再设物品免税限额: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外)的个人物品,可经“一线”免税进入合作区。
从合作区经“二线”进入内地时,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的物品免税限额从5000元上调至8000元,非居民旅客则继续按现行进境物品有关规定(2000元限额)执行。
此外,对短期内多次经“一线”来往澳门和合作区、以及经“二线”来往合作区和内地的旅客,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
值得注意的是,免税物品仅限个人使用,不得再次销售。
相比常被提及的海南离岛免税政策(2020年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规定了45种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合作区则未对“离岛免税”商品的具体品种作出规定,也未对每人每年的免税购物额度作出限制。
在进出口货物方面
封关后,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予免税或保税的货物外,符合条件的货物经“一线”进入合作区免税,其他情形的货物予以保税。
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按规定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合作区内免税或保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销售给个人的,以及经“二线”进入内地内销的,按规定征收进口税收。
合作区加工增值30%“零关税”的免税政策,与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实施的《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海关实施暂行办法》一致,优惠幅度远大于传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以及区外加工贸易成品内销税收政策,含金量高。
此外,内地经“二线”进入合作区的有关货物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退税,涉及出口关税应税商品的征收出口关税;经“二线”进入合作区时已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经“一线”运往境外时,免征出口关税。
换句话说,货物从内地“出口”到横琴,等同出口到澳门。
值得注意的是,与合作区现行货物进口税收政策相比,封关后,享受免税或保税政策的主体和货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货物从“一线”放宽调整为“一线”放开;
同时优化完善“二线”管住政策,在此前政策基础上,增加了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鼓励企业在合作区内开展加工制造,推动产业发展。

△琴澳一水之隔
随着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可以预期合作区实现封关运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屡次传出消息的“封关”,也有望在各项条件成熟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让我们期待合作区
充满想象的未来~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