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魏振强:湖边的慢时光

魏振强 1966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在《山花》《延河》《滇池》《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茶峒的歌声》《村庄令》,有作品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冬日的太阳温和,有耐心,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睁着昏黄的眼,望着尘世。趴在过江轮渡的窗口伸头看,看不清江水是静止还是流动,但能看到阳光随波浪漂浮、荡漾,荡成一个个亮亮的圈,又碎成一条条弯弯曲曲发光的线。我指着江上慢悠悠的船对陈鹰说,你瞧那些船是不是踩着阳光在走?陈鹰淡淡地笑,没搭话。

陈鹰和我要去的是升金湖。升金,“一升湖水一升金”。前人真是厉害,一句话就把一座湖的价值提炼出来。我去升金湖很多次,每次都是去保护站那边,要是碰上站里的朋友,可以听他们讲解,可以借用他们的高倍望远镜观察远方模糊的身影。但这回陈鹰说保护站的人出差了,可以去杨鹅头那边看看,他上周去过一次,看到不少鸟,还看到不少人在那边搭帐篷,看鸟、拍鸟。

杨鹅头是升金湖的一个观鸟点,陈鹰每年要去四五次。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他独自驾车赶到杨鹅头。下午突降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扑向湖面,扑向湖滩,扑到他的眼前,他攥着一把伞,在湖边胡乱地走,风胡乱地刮,好像专门跟他作对,抢走他的伞,又把它在空中掀翻好几圈,最后一巴掌把它拍进湖水中。傍晚,陈鹰走到车子跟前,身子差不多冻僵了,在一家小店吃了碗肉丝面,赶紧往家赶。雪也跟他作对,越下越大,越来越厚,车轮像被冻僵,压在雪地上,老是压不住,他小心翼翼地开着最低档,让轮子往前滚,终于在半夜“滚”回了家。

那次经历后来被陈鹰叙述过好几次,说来说去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人在湖边大雪中“漫步”,天地一白,一白间只有他这么一粒人在移动,风跟他开玩笑,雪跟他开玩笑,好玩极了……他描述时有些激动:“风和雪是不是有意思?比人有趣吧?”

我喜欢跟陈鹰玩,也是因为他比别人有趣。趣味这玩意基本上是天生的,藏在骨头缝里,不经意间会冒出来,心里长草长毛的人是看不出来的。老天会赋予某些人才华,赋予某些人趣味,赋予才华又赋予趣味的,很少,大抵只有苏东波、张宗子等极少数被老天吻过的幸运儿才有。

去杨鹅头的路弯弯扭扭。路边的田野早被收割一空,但并不空荡,有阳光照耀,有鸟雀觅食,还有我们的目光落在上面。村庄的树高高瘦瘦,伸展着枝桠,在空中作画。我对陈鹰说,这地方的田地、房屋还有那些其貌不扬的树,跟我老家的非常相似。我其实还有句话没说——一个人要在异地找到故乡的影子,多似在人海中邂逅一位故交。

一群人正在盖房子,十几间毛坯房快成形了。陈鹰停下车,对着正拿水管往砖头上喷水的妇女问:“你是中建家的吗?”妇女笑眯眯地说:“是的,中建到县城去了,你们晚上来我家吃饭。”陈鹰回道:“你晓得我是哪个哟,就让我到你家吃饭?不吃了,去湖里看一会就走。”中建是村干部,陈鹰前几年拍照时认识了他,那时还没有禁渔,陈鹰买了一些菜带到中建的船上,中建用湖水煮了一大锅湖鱼,喊来旁边船上的几位渔民,大家坐在一个大网罩子里喝酒,但虫子和蚊子还是不停地钻进来,往人的身上叮,往菜上扑,几个人一边噼噼啪啪打蚊子,打虫子,一边把酒往嘴里倒。渔民们看着陈鹰随性自在的样子,也不跟他客套,隔三差五喊他去湖上喝酒。

到了杨鹅头,陈鹰把车子停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坡上,带我绕过一块坡地,一片辽阔的湖滩豁然打开,升金湖仰卧在旁边,像是卧了几万年。

站在湖滩上,湖草依然碧绿如春,但细细看,草尖枯黄,果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草丛蹚过,深一脚浅一脚,举目四望,望了好一会,没看到黑压压的鸟群掠过天空的盛大场面。有点失望,但没有惊讶。在升金湖,除一两次看到天空沸腾,看到几千只上万只鸟儿在天空狂欢,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几只鸟儿在天空飞起、落下,像在跟天空嬉闹,天空慈悲亦有趣,任孩子在自己的怀抱里撒娇、撒欢。

湖那边的天空有几个黑点,是黑鹳,绕着湖汊来回飞,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射向空中,这几个“愣头青”在炫耀自己的飞行姿态和技艺。一只白色的鸟,孤单单的,在湖汊上方不停地划出弧线,翅膀在阳光下发出银色的光,飞一会,就停在湖汊边的岸上,伸着脖子,如一位矜持、孤傲的少女对镜自怜。还有大雁,上百只,呈人字形从空中列队飞过,飞着飞着,飞进无穷的远方。

立在湖滩上,看湖水,看天空,看自己的影子。七八头牛在远处安静地吃草。夕阳如金,洒在它们身上。一位老人牵着一头小牛、赶着几头老牛走过来。一头体形硕大的牛见我立在前面,悄然躲开,立住,瞪着大眼睛看我,目光里满是幼儿般的好奇与惊恐。动物大抵对人都怀有恐惧,是不是人类给它们留下太多的阴影?我赶紧让开。老人牵着那头小牛从我身边过去,小牛的脖子上套着根红色的带子,带子上还系着个铃铛,一路铛铛铛,像个惯宝宝在蹒跚学步。老人慢腾腾地走,那群牛也慢腾腾地走,都这么慢腾腾,估计走到家正好天黑。

老人和他的牛从湖水边慢吞吞地走过,又慢腾腾地走远,快走上坡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对陈鹰说:“你瞧,像不像爷爷带着着自己的一群孙子?”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魏振强:湖边的慢时光
珠海特区报 2024-01-29 11:09

魏振强 1966年生。中国作协会员。在《山花》《延河》《滇池》《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茶峒的歌声》《村庄令》,有作品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冬日的太阳温和,有耐心,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睁着昏黄的眼,望着尘世。趴在过江轮渡的窗口伸头看,看不清江水是静止还是流动,但能看到阳光随波浪漂浮、荡漾,荡成一个个亮亮的圈,又碎成一条条弯弯曲曲发光的线。我指着江上慢悠悠的船对陈鹰说,你瞧那些船是不是踩着阳光在走?陈鹰淡淡地笑,没搭话。

陈鹰和我要去的是升金湖。升金,“一升湖水一升金”。前人真是厉害,一句话就把一座湖的价值提炼出来。我去升金湖很多次,每次都是去保护站那边,要是碰上站里的朋友,可以听他们讲解,可以借用他们的高倍望远镜观察远方模糊的身影。但这回陈鹰说保护站的人出差了,可以去杨鹅头那边看看,他上周去过一次,看到不少鸟,还看到不少人在那边搭帐篷,看鸟、拍鸟。

杨鹅头是升金湖的一个观鸟点,陈鹰每年要去四五次。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他独自驾车赶到杨鹅头。下午突降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扑向湖面,扑向湖滩,扑到他的眼前,他攥着一把伞,在湖边胡乱地走,风胡乱地刮,好像专门跟他作对,抢走他的伞,又把它在空中掀翻好几圈,最后一巴掌把它拍进湖水中。傍晚,陈鹰走到车子跟前,身子差不多冻僵了,在一家小店吃了碗肉丝面,赶紧往家赶。雪也跟他作对,越下越大,越来越厚,车轮像被冻僵,压在雪地上,老是压不住,他小心翼翼地开着最低档,让轮子往前滚,终于在半夜“滚”回了家。

那次经历后来被陈鹰叙述过好几次,说来说去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人在湖边大雪中“漫步”,天地一白,一白间只有他这么一粒人在移动,风跟他开玩笑,雪跟他开玩笑,好玩极了……他描述时有些激动:“风和雪是不是有意思?比人有趣吧?”

我喜欢跟陈鹰玩,也是因为他比别人有趣。趣味这玩意基本上是天生的,藏在骨头缝里,不经意间会冒出来,心里长草长毛的人是看不出来的。老天会赋予某些人才华,赋予某些人趣味,赋予才华又赋予趣味的,很少,大抵只有苏东波、张宗子等极少数被老天吻过的幸运儿才有。

去杨鹅头的路弯弯扭扭。路边的田野早被收割一空,但并不空荡,有阳光照耀,有鸟雀觅食,还有我们的目光落在上面。村庄的树高高瘦瘦,伸展着枝桠,在空中作画。我对陈鹰说,这地方的田地、房屋还有那些其貌不扬的树,跟我老家的非常相似。我其实还有句话没说——一个人要在异地找到故乡的影子,多似在人海中邂逅一位故交。

一群人正在盖房子,十几间毛坯房快成形了。陈鹰停下车,对着正拿水管往砖头上喷水的妇女问:“你是中建家的吗?”妇女笑眯眯地说:“是的,中建到县城去了,你们晚上来我家吃饭。”陈鹰回道:“你晓得我是哪个哟,就让我到你家吃饭?不吃了,去湖里看一会就走。”中建是村干部,陈鹰前几年拍照时认识了他,那时还没有禁渔,陈鹰买了一些菜带到中建的船上,中建用湖水煮了一大锅湖鱼,喊来旁边船上的几位渔民,大家坐在一个大网罩子里喝酒,但虫子和蚊子还是不停地钻进来,往人的身上叮,往菜上扑,几个人一边噼噼啪啪打蚊子,打虫子,一边把酒往嘴里倒。渔民们看着陈鹰随性自在的样子,也不跟他客套,隔三差五喊他去湖上喝酒。

到了杨鹅头,陈鹰把车子停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坡上,带我绕过一块坡地,一片辽阔的湖滩豁然打开,升金湖仰卧在旁边,像是卧了几万年。

站在湖滩上,湖草依然碧绿如春,但细细看,草尖枯黄,果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草丛蹚过,深一脚浅一脚,举目四望,望了好一会,没看到黑压压的鸟群掠过天空的盛大场面。有点失望,但没有惊讶。在升金湖,除一两次看到天空沸腾,看到几千只上万只鸟儿在天空狂欢,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几只鸟儿在天空飞起、落下,像在跟天空嬉闹,天空慈悲亦有趣,任孩子在自己的怀抱里撒娇、撒欢。

湖那边的天空有几个黑点,是黑鹳,绕着湖汊来回飞,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射向空中,这几个“愣头青”在炫耀自己的飞行姿态和技艺。一只白色的鸟,孤单单的,在湖汊上方不停地划出弧线,翅膀在阳光下发出银色的光,飞一会,就停在湖汊边的岸上,伸着脖子,如一位矜持、孤傲的少女对镜自怜。还有大雁,上百只,呈人字形从空中列队飞过,飞着飞着,飞进无穷的远方。

立在湖滩上,看湖水,看天空,看自己的影子。七八头牛在远处安静地吃草。夕阳如金,洒在它们身上。一位老人牵着一头小牛、赶着几头老牛走过来。一头体形硕大的牛见我立在前面,悄然躲开,立住,瞪着大眼睛看我,目光里满是幼儿般的好奇与惊恐。动物大抵对人都怀有恐惧,是不是人类给它们留下太多的阴影?我赶紧让开。老人牵着那头小牛从我身边过去,小牛的脖子上套着根红色的带子,带子上还系着个铃铛,一路铛铛铛,像个惯宝宝在蹒跚学步。老人慢腾腾地走,那群牛也慢腾腾地走,都这么慢腾腾,估计走到家正好天黑。

老人和他的牛从湖水边慢吞吞地走过,又慢腾腾地走远,快走上坡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对陈鹰说:“你瞧,像不像爷爷带着着自己的一群孙子?”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