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4年4月26日)

tqb-20240426-008.jpg

木刻流年,时代风华

——读《刀与木:我的版画之路》

□邓勤

tqb0426008_001_01_b.jpg

“一把土养育的是他那片沉甸甸的情,一本书记录的是那颗滚烫的心,他让民间美术登堂入室,超越时空,滋润炎黄子孙的心灵。”2021年2月26日,杨先让当选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当主持人念出这段揭晓词时,全场掌声雷动。对于91岁的杨先让来说,这项荣誉可谓实至名归。然而,杨先让对此已经看得很淡:“九十余岁了,世上有你一个不显多,少你一个不显少,老老实实做个人是了。”其实,做名人难,做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也难。与时俱进,能够傲立潮头的先锋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为衣食而终日奔波的凡夫俗子。

 

要在众生喧哗的俗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且能够坚守初心有所成就,这并不容易。1930年生于山东省牟平的杨先让,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从1955年开始,杨先让创作了大批木刻作品。早在1957年,杨先让创作的木刻《出圈》就获得了全国青年美展奖。其主要作品有《晌午》《渔村》《延安组画》《刘胡兰与六烈士》《纪念周总理》等,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巴黎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地。主要著作有《杨先让木刻选集》《杨先让彩绘选集》《杨先让文集》《中国乡土艺术》《黄河十四走民艺考》《艺苑随笔》等。

 

杨先让出版的《刀与木:我的版画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主要记述了其版画创作的艺术之旅。杨先让以西洋画、油画作为他艺术之路的起点,通过版画记录那个时代的风貌,表达自身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书中涉及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面貌、民风民俗、文学插图、名人肖像、动植物小品、风景等六种题材,不仅讲述版画创作的艺术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创作出的《梨渊》《恩师徐悲鸿》《梁漱溟》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版画艺术作品。

 

关于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杨先让指出在于黑白处理和刀法运用,如同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一般。本书除了精美的画作以体现画家的艺术水准外,还附带了画家的创作谈,这就为读者乃至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杨先让的木刻名人肖像非常出彩,其作品包括冼星海、鲁迅、周恩来、白求恩等。杨先让认为,一幅木刻肖像,除了能刻画出其传神的形象外,剩下的就看你黑白对比的处理、刀法巧妙的应用了。在木刻《鲁迅在“厦大”讲话》这幅作品中,杨先让强化了木刻的黑白效果,让窗外的阳光照射在平民学校那些穷孩子身上。我们似乎能听见鲁迅的殷切教诲,“你们贫穷的只是金钱,聪明与智慧你们并不缺乏。”这就凸显了鲁迅对少年的关爱和思想上的引领。

 

木刻流年,时代风华。杨先让的版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感。杨先让的木刻版画制作,大都面向生活,牢守写实手法。在这两个方面,他尽力去发现真善美。在艺术气质上,杨先让追求朴实二字;在刀法技巧上,他根据所表现的对象善于巧用对比、烘托、讽喻、含蓄等艺术手法,使内容与形式协调和谐。杨先让主张要富于感情地以刀代笔地刻画,线条的粗细、轻重以及刀子根据形体的走向都要认真研究,使得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出走,是为了另一种回归

——读韩松落《晚春情话》

□李钊

tqb0426008_003_01_b.jpg

“出走”是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的母题,无论是身体上的原型,还是精神上的漫游,无论出走多久多远,都不能改变回归的脚步和意志。《晚春情话》是作家韩松落继《春山夜行》后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收录有《鱼缸与霞光》《写给雷米杨的情歌》《雷米杨的黄金时代》《我父亲的奇想之屋》《晚春情话》《孤独猎手》六部中短篇小说,六个不同故事或温馨、或荒诞、或悲凉、或压抑,但都围绕着“出走”的主题展开,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怀揣不同目的各自出走,奔向难以找到答案、也未必有终点的远方,但出走无疑是必须去完成的精神仪式。小说呈现了人物的身份焦虑与精神突围,作者的启蒙心态和救赎意识,这份对“出走”冷静思考和深刻叙写,是对“出走”文学母题书写的一脉相承又有所突破,并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出走”往往带有逃避和无奈的意味,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当流动成为日常,出走的文学母题也更为人所关注,引发更多共鸣。《晚春情话》中讲述了六个不同“出走”的故事,主人公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小人物,经历着各自的悲欢喜乐,作者以其凛冽清冷的笔触和冷峻细腻的视角,讲述着他们的过往和现在,剖解着不同的来路和归途,呈现出每一个普通人在寻常生活里所面临的抉择和命运。《鱼缸与霞光》中李志良的“出走”就像平静湖面掉落的一颗石子,在生活里激起阵阵涟漪,不断向外扩散,当鱼缸里传出的低频噪音、心理医生的对话等细小因素的注入,迎来蝴蝶的翅膀轻轻扇动,最终将所有人的命运带入共同的结局:出走,踏入一条难见未来、难寻归途的漫漫长路。

 

《我父亲的奇想之屋》将我们引入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奇幻空间,年少时父亲的突然“出走”,召唤着“我”穿行于现实和虚幻之间,一次次走入父亲设计的那座楼,“我”虽未能揭开父亲出走留下的谜题,但他刻在“我”心里的背影,一直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孤独猎手》所呈现的是一颗孤独心灵漫无目的地出走,“她”的内心被极致的孤独所包裹,借着暮色遮蔽,肆意拨打凭空臆造的电话号码,没有预定目的,未曾越界逾矩,只为发泄无处安放的情绪,当通话结束,夜空未留下任何痕迹。无论是“我”还是“她”,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能在生活里找到原型,如作者所说的那般:“我,也许是他,也许是那个打电话的人,也许他们都是我,这都有可能。”

 

“出走,或许是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回归;但回归,从来不是一种庸俗的选择。”诚然,《晚春情话》一书中所有人都走上了“出走”的路程,可仔细审视,他们又何尝不是走向了“回归”,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但一定有精神上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雷米杨的黄金时代》《写给雷米杨的情歌》出现了同一个名字“雷米杨”,一个是小说里的年轻主人公,一个是写入歌里的青春符号,这或许是作者无意为之的巧合,但我更愿意将两个故事连接在一起。

 

年轻时的我们往往都想冲破家庭的桎梏,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美丽新世界,而一旦“出走”,尚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我们往往陷入生活或精神上的困局,直到换位而处,从他者视角审视自我经历,在一次次从荒野出走中认清世间的真相,才找回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就像小说中的“雷米杨”一样。人生的每一次回望,都会品出不同的味道。被称为一代乐坛记忆的秦芳明,经历过娱乐界的起伏沉落、暗流潜涌,早已带上厚厚的生活面具,但沿着隐秘的心灵通道,看到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拥有同样的心灵悸动,需要走过布满艰难挣扎和抉择的坎坷心路。《晚春情话》是以蒲一林的归家为开篇的,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被拐多年的孩子回家,应该是件温暖的事,可被割裂二十多年的亲情,又岂是容易弥合的?即便如此,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对回家的路充满向往。

 

谁也无法逃离又想出走、又想回归的永恒张力,只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本质始终未变。每个人都在努力“出走”,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和妥协,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可当历经千帆,却发现自己一直走在回归的路上,惟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个汉代“美食博主”寻味的背后

——读马伯庸《食南之徒》

□胡胜盼

tqb0426008_005_01_b.jpg

“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作家马伯庸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寻找出一位汉代“美食博主”唐蒙的岭南寻味之旅,推出小说新作《食南之徒》。

 

《食南之徒》以西汉时期南越国为背景,整个故事以一味不知来历的酱料、一枚跨越南北的枣核勾连出了中华版图变迁的一段隐秘传奇。该书涵盖了美食、朝堂、探案、地理等元素,作者行笔节奏工整,有张有弛,人物鲜活,文采斐然。书中处处隐藏真知灼见,又不乏幽默诙谐。唐蒙,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一个真正的“吃货”,无意中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破局之法也是坚持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故事不仅展现了食物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启迪读者对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美食不会骗人,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露出本性。”马伯庸说,自己从十多年前就很想写一个关于美食的故事,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次参观南越王博物院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于是有了《食南之徒》。新书主角是个“吃货”,书中自然也就有着马伯庸饱满昂扬的“舌尖上的感情”。如此,便有口感:“这黄糊糊口感非常顺滑,甘甜绵软,还带有一丝丝酸味来调腻,热乎乎地落入胃袋,十分舒服。他细细品味了一番,应该是用薯蓣掏碎成泥,再拿甘蔗汁和五敛子汁调匀去涩。”有制作技艺:“他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求足够精细,譬如良姜要去皮再攃,猪棒骨焯的时候必须随时撇沫,不要见半点血水在上面……总之这十来个帮厨都被支使得团团转,每个人都忙得无暇他顾。”甚至,书中人物的名字也带着水果味:“所有人都意识到,朝堂即将发生剧变,他们在喧嚷,在议论,在寻找着新的立足之地。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只有甘蔗怀抱着小白罐,孤独地站在枯壶枣树下,没人在意这个瘦弱女孩。”

 

如果仅仅是写美食,自然没有多大看头。马伯庸深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趣。岭南食材丰富,的确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食南之徒》小说主角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本是一个逍遥散淡的人,各种政治之争他都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寻找美食,因意外被选中作为副使出使南越国,又意外发现前南越王赵佗死因蹊跷,为了一瓶枸酱,他决心一查到底,“无心插柳”中又意外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版图认知。悬疑,算计,博弈,融历史与演义故事于一体,揭秘美食对地理环境和政治版图的影响。作者写来一气呵成,读者读来酣畅淋漓。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窥测背后官场之道与叵测人心。就像是《长安的荔枝》里的小小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账本上的一笔数据,在《食南之徒》里,则是“什么都能吃的岭南”里的一味小小酱料。

 

《食南之徒》情节跌宕起伏,反复反转,极具戏剧性。可以说,又是一部适合改编影视剧的范本历史小说。事实上,同名电视剧已在制作中。流量时代,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互联网文化冲击解构了传统的叙事结构。马伯庸的小说是有意回应文本叙事结构在媒介融合的碰撞下产生新变的趋势的。不过,马伯庸并非靠哗众取宠“吸粉”又值得我们称赞。书中涉及的各种南越风土、掌故、生活日常都有考古佐证,亦古亦今、亦庄亦谐的行文风格以及有据可考的成文严谨性,作者做足了功课。近几年,马伯庸的创作处于井喷状态。对于高产的“秘诀”,他曾表示,一是庞杂的阅读,二是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日常的海量积累,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也帮助他实现了穿凿出一片新的文学天地。

 

《史记》中的零星记载,一个小人物对美味的追逐,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从历史的缝隙入手,把史书的寥寥数行记载演化成一个别样的历史时空。小人物大历史,小故事大思考。这是马伯庸“历史可能性”小说独特的风格魅力。

四季阅读

□赵娜

读书如品茶,细细品味其中滋味,方可渐入佳境。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喜欢阅读,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随时随地读书皆是最好的时光。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携带一本好书,坐于花影斑驳下,绿草如茵,风儿淡淡,鸟鸣诉说着春天的故事。翻开一本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穿越时间的荒野,领略书中不一样的人生。遇到和自己心灵相契合的地方,不觉抬头品味,读他人,也是在看自己,细数每一个素年锦时,如眼前春日的阳光洒落心底。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喜欢读书的人,往往通过“夏练三伏”来磨练心性。告别白天的喧嚣与忙碌,沉浸于文字里,欣赏一首豪放的唐诗,品味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认识一位古书中的历史人物……夏日读书自得一份清凉、清醒。“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如果像李清照一样,挑一个夏雨淋漓的午后,捧卷靠枕,任门外雨飘,清越的雨声如潺潺的溪声,真是韵味悠长。

 

秋季“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月光洒满山谷,虫鸣唧唧,一本书,灯如豆,一杯母亲晒好的花茶,漫游在文字里的山川大河间,整个人被诗情画意萦绕。一卷读到深夜,目光在文字里停留,身心于书香里放松,秋夜愈加美好,秋风飒飒,秋叶轻轻飘落到窗台,捡拾一片夹在读到的页码,合书入梦,梦境也氤氲书香的气息,温暖清雅。

 

冬夜读书暖心。屋外寒风呼啸,墙角的梅花安静地绽放,拥被而读,享受清闲时光。一位古人张生从书中走来,他特别爱看书。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正在旧油灯下读书,忽闻敲门声,原来是逃难中的年轻人来借宿。发现张生在读《诗经》,年轻人也喜欢这本书,他们津津有味地讨论起古老的诗文,直到东方渐白。天寒地冻,他们双脚冻得麻木,却感觉不到冷。书中的意蕴和两颗爱诗歌之心,已化成一团暖暖的春气,包围在他们四周,使之忘记了寒冬的苦楚。千百年过去,穷书生读书的故事经久流传,雪夜论诗的美好画面,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窝。

 

读书,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春的嫩绿、夏的热烈、秋的沉静还是冬的素雅,书中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风景。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心灵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四季变换的美妙,用书香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正如毛姆所言,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珍惜光阴,以书为伴,温暖四季,享受阅读的乐趣。

最不费神是读书

□龙建雄

看书读字,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费神的事。

 

每每看到好文章引人入胜,我会有一种前后矛盾的感觉,似乎觉得每一句都看得懂,每一篇章也能写出来,遗憾的是这已经被人写过。“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却无”,这或许也是世界上最让人不解的事。有一段时间,朋友们调侃“没有想到你还会写点小文章”,对此,我是颇有微词却从不表露。此刻转念一想,所有文字不经过“妙手”偶得,那世间便永远不会出现成篇的好文章。我如是想,这大概是作家们的使命,也是我这个普通作者的一点天分吧。

 

我经常和两三个旧同事坐在食堂的一个角落里就餐,轻声地闲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我们过去在机关时的年轻气盛,后来仕途里遇到的各种意外,如今看淡过去、笑迎当下……确实,我们现在比以前要更加的敏锐洞察,比年少时要更加的沉稳豁达。读宋代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不禁让我心灵一颤,这何尝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共同心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这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一天夜里,我读到黄庭坚写给自己师傅的诗句:“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细品之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曾经在自己文章里写过一句话:“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地活着。”活着,适者生存是第一位。依我看来,生活的意义并不是人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也不完全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活在朗朗乾坤里有自我认知上的觉悟和觉醒,活出一个更精彩的自己。苏东坡首先是一名“公务员”,虽命运多舛,但仍然体察民情,参政议政,擅于公文,所存世的诗词多为闲情小文,如今皆受大众追捧,但他的大量史论、策问、表状、奏议、代制敕诏、口宣、碑铭、书信等等,同等重要,理性严谨,我们今人避重就轻只谈苏东坡的“闲文”“闲情”“豁达”,这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喜欢苏东坡,有时会发问我“你心中的苏东坡到底是什么样”?读了十多本写苏的书,我渐悟出,“苏海”人生犹如浩瀚海洋,我们所见所闻仅仅是时见一斑,拜读一两本书甚至更多本书,只是进一步熟悉苏东坡的故事,更近一点追随他的精神世界而已,真正还原已然不得而知。林语堂、李一冰等先生用长篇来阐述心目中的“苏东坡”,然,何谓“苏东坡之路”呢?我喜欢作家蒋蓝这样中肯的评价:苏东坡从官场事务里提纯有益的救世思想,从世俗生活中淬就生活真味,从历史的积淀中托举映照未来的灵智水光。他一度在入世、出世、遗世之间悲叹、犹疑和游走,在下降升腾与百折不回的过程里,他俯身民众、扎根大地的秉性,成为他曲折艰险人生的路标,构成了一条鲜花与荆棘丛生、荣耀与失落并在、才气与胆气共酿的“苏东坡之路”。

 

最不费神是读书,“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生活才最有生命力。”我告诉自己,把你看到最有意思的东西,写进你现在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里,两者完美地结合到一块,就会构成此刻你完美呈现的“现实生活”。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悦读(2024年4月26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4-26 10:10

tqb-20240426-008.jpg

木刻流年,时代风华

——读《刀与木:我的版画之路》

□邓勤

tqb0426008_001_01_b.jpg

“一把土养育的是他那片沉甸甸的情,一本书记录的是那颗滚烫的心,他让民间美术登堂入室,超越时空,滋润炎黄子孙的心灵。”2021年2月26日,杨先让当选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当主持人念出这段揭晓词时,全场掌声雷动。对于91岁的杨先让来说,这项荣誉可谓实至名归。然而,杨先让对此已经看得很淡:“九十余岁了,世上有你一个不显多,少你一个不显少,老老实实做个人是了。”其实,做名人难,做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也难。与时俱进,能够傲立潮头的先锋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为衣食而终日奔波的凡夫俗子。

 

要在众生喧哗的俗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且能够坚守初心有所成就,这并不容易。1930年生于山东省牟平的杨先让,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从1955年开始,杨先让创作了大批木刻作品。早在1957年,杨先让创作的木刻《出圈》就获得了全国青年美展奖。其主要作品有《晌午》《渔村》《延安组画》《刘胡兰与六烈士》《纪念周总理》等,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巴黎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地。主要著作有《杨先让木刻选集》《杨先让彩绘选集》《杨先让文集》《中国乡土艺术》《黄河十四走民艺考》《艺苑随笔》等。

 

杨先让出版的《刀与木:我的版画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主要记述了其版画创作的艺术之旅。杨先让以西洋画、油画作为他艺术之路的起点,通过版画记录那个时代的风貌,表达自身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书中涉及作者所处历史时代的面貌、民风民俗、文学插图、名人肖像、动植物小品、风景等六种题材,不仅讲述版画创作的艺术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创作出的《梨渊》《恩师徐悲鸿》《梁漱溟》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版画艺术作品。

 

关于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杨先让指出在于黑白处理和刀法运用,如同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一般。本书除了精美的画作以体现画家的艺术水准外,还附带了画家的创作谈,这就为读者乃至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杨先让的木刻名人肖像非常出彩,其作品包括冼星海、鲁迅、周恩来、白求恩等。杨先让认为,一幅木刻肖像,除了能刻画出其传神的形象外,剩下的就看你黑白对比的处理、刀法巧妙的应用了。在木刻《鲁迅在“厦大”讲话》这幅作品中,杨先让强化了木刻的黑白效果,让窗外的阳光照射在平民学校那些穷孩子身上。我们似乎能听见鲁迅的殷切教诲,“你们贫穷的只是金钱,聪明与智慧你们并不缺乏。”这就凸显了鲁迅对少年的关爱和思想上的引领。

 

木刻流年,时代风华。杨先让的版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感。杨先让的木刻版画制作,大都面向生活,牢守写实手法。在这两个方面,他尽力去发现真善美。在艺术气质上,杨先让追求朴实二字;在刀法技巧上,他根据所表现的对象善于巧用对比、烘托、讽喻、含蓄等艺术手法,使内容与形式协调和谐。杨先让主张要富于感情地以刀代笔地刻画,线条的粗细、轻重以及刀子根据形体的走向都要认真研究,使得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出走,是为了另一种回归

——读韩松落《晚春情话》

□李钊

tqb0426008_003_01_b.jpg

“出走”是文学作品普遍存在的母题,无论是身体上的原型,还是精神上的漫游,无论出走多久多远,都不能改变回归的脚步和意志。《晚春情话》是作家韩松落继《春山夜行》后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收录有《鱼缸与霞光》《写给雷米杨的情歌》《雷米杨的黄金时代》《我父亲的奇想之屋》《晚春情话》《孤独猎手》六部中短篇小说,六个不同故事或温馨、或荒诞、或悲凉、或压抑,但都围绕着“出走”的主题展开,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怀揣不同目的各自出走,奔向难以找到答案、也未必有终点的远方,但出走无疑是必须去完成的精神仪式。小说呈现了人物的身份焦虑与精神突围,作者的启蒙心态和救赎意识,这份对“出走”冷静思考和深刻叙写,是对“出走”文学母题书写的一脉相承又有所突破,并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出走”往往带有逃避和无奈的意味,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当流动成为日常,出走的文学母题也更为人所关注,引发更多共鸣。《晚春情话》中讲述了六个不同“出走”的故事,主人公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小人物,经历着各自的悲欢喜乐,作者以其凛冽清冷的笔触和冷峻细腻的视角,讲述着他们的过往和现在,剖解着不同的来路和归途,呈现出每一个普通人在寻常生活里所面临的抉择和命运。《鱼缸与霞光》中李志良的“出走”就像平静湖面掉落的一颗石子,在生活里激起阵阵涟漪,不断向外扩散,当鱼缸里传出的低频噪音、心理医生的对话等细小因素的注入,迎来蝴蝶的翅膀轻轻扇动,最终将所有人的命运带入共同的结局:出走,踏入一条难见未来、难寻归途的漫漫长路。

 

《我父亲的奇想之屋》将我们引入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奇幻空间,年少时父亲的突然“出走”,召唤着“我”穿行于现实和虚幻之间,一次次走入父亲设计的那座楼,“我”虽未能揭开父亲出走留下的谜题,但他刻在“我”心里的背影,一直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孤独猎手》所呈现的是一颗孤独心灵漫无目的地出走,“她”的内心被极致的孤独所包裹,借着暮色遮蔽,肆意拨打凭空臆造的电话号码,没有预定目的,未曾越界逾矩,只为发泄无处安放的情绪,当通话结束,夜空未留下任何痕迹。无论是“我”还是“她”,小说里的每个人物都能在生活里找到原型,如作者所说的那般:“我,也许是他,也许是那个打电话的人,也许他们都是我,这都有可能。”

 

“出走,或许是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回归;但回归,从来不是一种庸俗的选择。”诚然,《晚春情话》一书中所有人都走上了“出走”的路程,可仔细审视,他们又何尝不是走向了“回归”,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但一定有精神上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雷米杨的黄金时代》《写给雷米杨的情歌》出现了同一个名字“雷米杨”,一个是小说里的年轻主人公,一个是写入歌里的青春符号,这或许是作者无意为之的巧合,但我更愿意将两个故事连接在一起。

 

年轻时的我们往往都想冲破家庭的桎梏,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美丽新世界,而一旦“出走”,尚不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我们往往陷入生活或精神上的困局,直到换位而处,从他者视角审视自我经历,在一次次从荒野出走中认清世间的真相,才找回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就像小说中的“雷米杨”一样。人生的每一次回望,都会品出不同的味道。被称为一代乐坛记忆的秦芳明,经历过娱乐界的起伏沉落、暗流潜涌,早已带上厚厚的生活面具,但沿着隐秘的心灵通道,看到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拥有同样的心灵悸动,需要走过布满艰难挣扎和抉择的坎坷心路。《晚春情话》是以蒲一林的归家为开篇的,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被拐多年的孩子回家,应该是件温暖的事,可被割裂二十多年的亲情,又岂是容易弥合的?即便如此,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对回家的路充满向往。

 

谁也无法逃离又想出走、又想回归的永恒张力,只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本质始终未变。每个人都在努力“出走”,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和妥协,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可当历经千帆,却发现自己一直走在回归的路上,惟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个汉代“美食博主”寻味的背后

——读马伯庸《食南之徒》

□胡胜盼

tqb0426008_005_01_b.jpg

“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作家马伯庸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寻找出一位汉代“美食博主”唐蒙的岭南寻味之旅,推出小说新作《食南之徒》。

 

《食南之徒》以西汉时期南越国为背景,整个故事以一味不知来历的酱料、一枚跨越南北的枣核勾连出了中华版图变迁的一段隐秘传奇。该书涵盖了美食、朝堂、探案、地理等元素,作者行笔节奏工整,有张有弛,人物鲜活,文采斐然。书中处处隐藏真知灼见,又不乏幽默诙谐。唐蒙,这个懒散的大汉使者,一个真正的“吃货”,无意中身陷岭南的政争漩涡。他唯一能信赖的伙伴,只有食物;破局之法也是坚持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故事不仅展现了食物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启迪读者对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美食不会骗人,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会露出本性。”马伯庸说,自己从十多年前就很想写一个关于美食的故事,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次参观南越王博物院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于是有了《食南之徒》。新书主角是个“吃货”,书中自然也就有着马伯庸饱满昂扬的“舌尖上的感情”。如此,便有口感:“这黄糊糊口感非常顺滑,甘甜绵软,还带有一丝丝酸味来调腻,热乎乎地落入胃袋,十分舒服。他细细品味了一番,应该是用薯蓣掏碎成泥,再拿甘蔗汁和五敛子汁调匀去涩。”有制作技艺:“他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求足够精细,譬如良姜要去皮再攃,猪棒骨焯的时候必须随时撇沫,不要见半点血水在上面……总之这十来个帮厨都被支使得团团转,每个人都忙得无暇他顾。”甚至,书中人物的名字也带着水果味:“所有人都意识到,朝堂即将发生剧变,他们在喧嚷,在议论,在寻找着新的立足之地。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只有甘蔗怀抱着小白罐,孤独地站在枯壶枣树下,没人在意这个瘦弱女孩。”

 

如果仅仅是写美食,自然没有多大看头。马伯庸深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趣。岭南食材丰富,的确是饕餮之徒的梦想之地。然而,在美食背后,却涌动着南北对峙、族群隔阂、权位争斗、国策兴废……种种波谲云诡,竟比岭南食材的风味更加复杂。《食南之徒》小说主角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本是一个逍遥散淡的人,各种政治之争他都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寻找美食,因意外被选中作为副使出使南越国,又意外发现前南越王赵佗死因蹊跷,为了一瓶枸酱,他决心一查到底,“无心插柳”中又意外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版图认知。悬疑,算计,博弈,融历史与演义故事于一体,揭秘美食对地理环境和政治版图的影响。作者写来一气呵成,读者读来酣畅淋漓。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窥测背后官场之道与叵测人心。就像是《长安的荔枝》里的小小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账本上的一笔数据,在《食南之徒》里,则是“什么都能吃的岭南”里的一味小小酱料。

 

《食南之徒》情节跌宕起伏,反复反转,极具戏剧性。可以说,又是一部适合改编影视剧的范本历史小说。事实上,同名电视剧已在制作中。流量时代,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互联网文化冲击解构了传统的叙事结构。马伯庸的小说是有意回应文本叙事结构在媒介融合的碰撞下产生新变的趋势的。不过,马伯庸并非靠哗众取宠“吸粉”又值得我们称赞。书中涉及的各种南越风土、掌故、生活日常都有考古佐证,亦古亦今、亦庄亦谐的行文风格以及有据可考的成文严谨性,作者做足了功课。近几年,马伯庸的创作处于井喷状态。对于高产的“秘诀”,他曾表示,一是庞杂的阅读,二是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日常的海量积累,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也帮助他实现了穿凿出一片新的文学天地。

 

《史记》中的零星记载,一个小人物对美味的追逐,谁都没想到,那一缕微妙滋味,竟关乎大汉与南越国运,乃至于整个中华版图。从历史的缝隙入手,把史书的寥寥数行记载演化成一个别样的历史时空。小人物大历史,小故事大思考。这是马伯庸“历史可能性”小说独特的风格魅力。

四季阅读

□赵娜

读书如品茶,细细品味其中滋味,方可渐入佳境。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喜欢阅读,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随时随地读书皆是最好的时光。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携带一本好书,坐于花影斑驳下,绿草如茵,风儿淡淡,鸟鸣诉说着春天的故事。翻开一本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穿越时间的荒野,领略书中不一样的人生。遇到和自己心灵相契合的地方,不觉抬头品味,读他人,也是在看自己,细数每一个素年锦时,如眼前春日的阳光洒落心底。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喜欢读书的人,往往通过“夏练三伏”来磨练心性。告别白天的喧嚣与忙碌,沉浸于文字里,欣赏一首豪放的唐诗,品味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认识一位古书中的历史人物……夏日读书自得一份清凉、清醒。“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如果像李清照一样,挑一个夏雨淋漓的午后,捧卷靠枕,任门外雨飘,清越的雨声如潺潺的溪声,真是韵味悠长。

 

秋季“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月光洒满山谷,虫鸣唧唧,一本书,灯如豆,一杯母亲晒好的花茶,漫游在文字里的山川大河间,整个人被诗情画意萦绕。一卷读到深夜,目光在文字里停留,身心于书香里放松,秋夜愈加美好,秋风飒飒,秋叶轻轻飘落到窗台,捡拾一片夹在读到的页码,合书入梦,梦境也氤氲书香的气息,温暖清雅。

 

冬夜读书暖心。屋外寒风呼啸,墙角的梅花安静地绽放,拥被而读,享受清闲时光。一位古人张生从书中走来,他特别爱看书。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正在旧油灯下读书,忽闻敲门声,原来是逃难中的年轻人来借宿。发现张生在读《诗经》,年轻人也喜欢这本书,他们津津有味地讨论起古老的诗文,直到东方渐白。天寒地冻,他们双脚冻得麻木,却感觉不到冷。书中的意蕴和两颗爱诗歌之心,已化成一团暖暖的春气,包围在他们四周,使之忘记了寒冬的苦楚。千百年过去,穷书生读书的故事经久流传,雪夜论诗的美好画面,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窝。

 

读书,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春的嫩绿、夏的热烈、秋的沉静还是冬的素雅,书中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风景。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心灵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四季变换的美妙,用书香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正如毛姆所言,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是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珍惜光阴,以书为伴,温暖四季,享受阅读的乐趣。

最不费神是读书

□龙建雄

看书读字,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费神的事。

 

每每看到好文章引人入胜,我会有一种前后矛盾的感觉,似乎觉得每一句都看得懂,每一篇章也能写出来,遗憾的是这已经被人写过。“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却无”,这或许也是世界上最让人不解的事。有一段时间,朋友们调侃“没有想到你还会写点小文章”,对此,我是颇有微词却从不表露。此刻转念一想,所有文字不经过“妙手”偶得,那世间便永远不会出现成篇的好文章。我如是想,这大概是作家们的使命,也是我这个普通作者的一点天分吧。

 

我经常和两三个旧同事坐在食堂的一个角落里就餐,轻声地闲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谈我们过去在机关时的年轻气盛,后来仕途里遇到的各种意外,如今看淡过去、笑迎当下……确实,我们现在比以前要更加的敏锐洞察,比年少时要更加的沉稳豁达。读宋代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不禁让我心灵一颤,这何尝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共同心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这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一天夜里,我读到黄庭坚写给自己师傅的诗句:“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细品之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曾经在自己文章里写过一句话:“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地活着。”活着,适者生存是第一位。依我看来,生活的意义并不是人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也不完全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活在朗朗乾坤里有自我认知上的觉悟和觉醒,活出一个更精彩的自己。苏东坡首先是一名“公务员”,虽命运多舛,但仍然体察民情,参政议政,擅于公文,所存世的诗词多为闲情小文,如今皆受大众追捧,但他的大量史论、策问、表状、奏议、代制敕诏、口宣、碑铭、书信等等,同等重要,理性严谨,我们今人避重就轻只谈苏东坡的“闲文”“闲情”“豁达”,这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喜欢苏东坡,有时会发问我“你心中的苏东坡到底是什么样”?读了十多本写苏的书,我渐悟出,“苏海”人生犹如浩瀚海洋,我们所见所闻仅仅是时见一斑,拜读一两本书甚至更多本书,只是进一步熟悉苏东坡的故事,更近一点追随他的精神世界而已,真正还原已然不得而知。林语堂、李一冰等先生用长篇来阐述心目中的“苏东坡”,然,何谓“苏东坡之路”呢?我喜欢作家蒋蓝这样中肯的评价:苏东坡从官场事务里提纯有益的救世思想,从世俗生活中淬就生活真味,从历史的积淀中托举映照未来的灵智水光。他一度在入世、出世、遗世之间悲叹、犹疑和游走,在下降升腾与百折不回的过程里,他俯身民众、扎根大地的秉性,成为他曲折艰险人生的路标,构成了一条鲜花与荆棘丛生、荣耀与失落并在、才气与胆气共酿的“苏东坡之路”。

 

最不费神是读书,“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生活才最有生命力。”我告诉自己,把你看到最有意思的东西,写进你现在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得里,两者完美地结合到一块,就会构成此刻你完美呈现的“现实生活”。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