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一问一答”第4期丨该不该用玩手机奖励孩子?
家庭教育“一问一答”系列

有句话说“孩子总是伴随着问题一路成长”,这些所谓的“问题”,有时会让家长为之烦恼;然而,如果家长能正确看待、智慧应对,这些“问题”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见证、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契机。

 

接下来,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各试点学校将贯彻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热点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期提问:
该不该用玩手机奖励孩子?

孩子平时总想玩手机,但是我们怕影响视力、耽误学习,所以限制了使用时间。孩子和我商量,可不可以在他表现好或者完成哪些事情后,增加玩手机的时间作为奖励。我想咨询一下,我应不应该答应呢?

金湾区虹晖小学心理科组回答:

家长您好,用玩手机的方式作为奖励肯定是不可取的,凡是通过物质奖励控制孩子行为表现的手段都存在一定弊端,不建议长期使用。

 

您描述的问题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玩手机的问题,二是应该如何奖励孩子的问题。

01

关于玩手机的问题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工具之一了,绝对地禁止孩子接触手机是做不到的,毕竟孩子还是需要社会化,杜绝接触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往来和开拓视野。但是又不能放纵孩子随意使用手机。

 

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讨论手机带来的利弊,然后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制定属于你家的手机使用规则。例如可以从“什么情况下玩手机”“玩什么”“玩多久时间”等几个方面入手做约定。原则是孩子年龄越小玩手机的时长应该越短,并且玩手机要放在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之后。同时也要制定“如果违背规则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但是规定的条款不要太多,后果要明确而且确保可以执行。执行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图源:央视新闻

02

关于奖励的问题

 

建议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比如孩子表现良好可以带孩子外出游玩、吃一顿美食、看一次电影或者获取某项权益等。奖励的给予是父母对孩子努力的看见和认可,父母提供奖励是为了向孩子传达爱意和鼓励,而不能变成双方的谈判筹码,这样只会破坏亲子关系,也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图源:金湾区领航小学

 

总之,作为父母要记住,凡是禁止的东西都会对孩子形成莫大的吸引力,所有的奖励措施都不要以破坏孩子的内驱力为代价,如何掌握这中间的分寸,则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成长。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课题。

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家庭教育“一问一答”

将持续更新,

敬请关注!

 

底图_副本.jpg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丹梅
家庭教育“一问一答”第4期丨该不该用玩手机奖励孩子?
珠海特区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05-17 21:56
家庭教育“一问一答”系列

有句话说“孩子总是伴随着问题一路成长”,这些所谓的“问题”,有时会让家长为之烦恼;然而,如果家长能正确看待、智慧应对,这些“问题”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见证、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契机。

 

接下来,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各试点学校将贯彻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热点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期提问:
该不该用玩手机奖励孩子?

孩子平时总想玩手机,但是我们怕影响视力、耽误学习,所以限制了使用时间。孩子和我商量,可不可以在他表现好或者完成哪些事情后,增加玩手机的时间作为奖励。我想咨询一下,我应不应该答应呢?

金湾区虹晖小学心理科组回答:

家长您好,用玩手机的方式作为奖励肯定是不可取的,凡是通过物质奖励控制孩子行为表现的手段都存在一定弊端,不建议长期使用。

 

您描述的问题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玩手机的问题,二是应该如何奖励孩子的问题。

01

关于玩手机的问题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工具之一了,绝对地禁止孩子接触手机是做不到的,毕竟孩子还是需要社会化,杜绝接触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往来和开拓视野。但是又不能放纵孩子随意使用手机。

 

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讨论手机带来的利弊,然后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制定属于你家的手机使用规则。例如可以从“什么情况下玩手机”“玩什么”“玩多久时间”等几个方面入手做约定。原则是孩子年龄越小玩手机的时长应该越短,并且玩手机要放在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之后。同时也要制定“如果违背规则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但是规定的条款不要太多,后果要明确而且确保可以执行。执行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图源:央视新闻

02

关于奖励的问题

 

建议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比如孩子表现良好可以带孩子外出游玩、吃一顿美食、看一次电影或者获取某项权益等。奖励的给予是父母对孩子努力的看见和认可,父母提供奖励是为了向孩子传达爱意和鼓励,而不能变成双方的谈判筹码,这样只会破坏亲子关系,也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图源:金湾区领航小学

 

总之,作为父母要记住,凡是禁止的东西都会对孩子形成莫大的吸引力,所有的奖励措施都不要以破坏孩子的内驱力为代价,如何掌握这中间的分寸,则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成长。

 

家庭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课题。

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家庭教育“一问一答”

将持续更新,

敬请关注!

 

底图_副本.jpg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