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林伟光:偶思留痕

林伟光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理事。作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广东省副刊优秀作品奖等。著有《纸上雕虫》等作品集10部。

山居

人真的是奇怪的动物,群居怕吵,老希望跳脱红尘,到深山去隐居。想到这里,心中好一阵欢悦。四围青岚,一溪清流,唯闻鸟鸣,唯见花海,沉寂的是人声,喧哗的是自然的天籁。太阳出来,躺倒在松树下,看云卷云舒,数流泉叮咚,何等惬意。下雨呢,在古庙里读书最好,是泛黄的线装书,唐诗或宋词,《庄子》亦佳,不是单纯地用眼睛去读,是用声音曼吟,这声音似乎很与雨的潺然合拍……

 

这样山居的生活自然有幻想的成分,在遥远的古代或者可能,可如今的社会,即使有这种机缘,谁又有这份宁静如水的心情?

 

被机械文明折磨得伤痕累累的心,渴望大自然的抚慰,可是一旦真的闲起来,又会耐不住这寂寞,无端地生出许多不耐烦来。

 

宁静真好。可是天天对着这宁静,天天听鸟鸣、泉声叮咚,即使多么悦耳,终会厌倦,并嫌其太单调了,而格外地怀念起山外的喧嚣和多重的鼓吹。虽说山花、松柏、流泉、古庙、白云很富诗意,可看久了,眼睛渐渐失却了飞扬的神采,渐渐感到那色彩其实不够丰富和斑斓。至于那颗心静倒是够静,只是太静了就变成枯寂的古井,而古井的荒芜却是令人恐惧的。

 

结果呢,山居的日子开始成了痛苦熬煎的日子,尽快结束这种生活,复归山外的人寰就成了迫切的渴求。而一朝走出山来,看到远远的袅娜炊烟,听到人籁、鸡犬之声,嗅到那种久违的人间气息,一种兴奋的欢欣就把我们的心烧灼得格外舒坦。

 

寂寞

有时寂寞如蛇咬啃着我们的心,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而摆脱这寂寞的影子就成了我们内心的渴求。

 

寂寞其实是一种情绪,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等待,是一段可怕的空白: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明暗。它似乎无时不在——或夜阑灯灺,或独处孤栖,它会悄然袭来;有时于欢乐场,于繁华地,也会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寂寞。

 

其实,人是最害怕寂寞的,例如,夜静更深,晚归的人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为了驱除寂寞的恐惧,会唱歌,尽管其声音如狼嚎,令人不敢恭维,但躲在温暖被窝里的人都会原谅他的,因为他是多么寂寞,多么值得同情。

 

似乎寂寞是人才有的情绪,孤雁横空,独鸟凄鸣,人谓寂寞,是真寂寞乎?只有天晓得。

 

说到寂寞,我有切肤之痛。一段时间我卧病医院,空对着白的墙,白的天花板,尽管窗外阳光灿烂,春花盛开,鸟鸣鹂唱,仿佛与我没什么相干,恶劣的情绪使我陷入难耐的寂寞。幸喜有善解人意的好友,送来一瓶花,送来一抹动人的笑靥,聊解寂寞,给我枯槁的心唤回了几许春色。

 

人情

人情冷暖其实如纸一样的薄,但一冷一暖予人的感觉竟然如此的天渊有别。

 

记得曾看过有关郑板桥的一则故事:有一次,他去某寺游玩,方丈不识,只当一般游客,仅敷衍之说:“坐、茶、吃茶。”后来知是板桥,态度陡变,恭谨地请道:“请坐!清茶!请吃茶!”前后的冷热足见人情之态。自诩不在五行中的高僧尚且不免于俗,况庸常之芸芸众生乎?所以,我们对门庭若市车马云集,与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当一样看待,因为这是人情之常,看透了,便也看淡了,热固不必喜,冷亦何所伤?

 

其实,想想并不奇怪,所谓人情不过以利为杠杆,利则人情热,无利则人情冷。

 

大约只有愚昧之辈,心存天真,罔视利与不利,一味率性而为,结果是处处碰壁,不为人所喜,因为聪明者会评曰:不晓人情。最终混得灰溜溜便怨不得人了。

 

曹雪芹有一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此中学问大着呢。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林伟光:偶思留痕
珠海特区报 2024-05-20 13:40

林伟光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理事。作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广东省副刊优秀作品奖等。著有《纸上雕虫》等作品集10部。

山居

人真的是奇怪的动物,群居怕吵,老希望跳脱红尘,到深山去隐居。想到这里,心中好一阵欢悦。四围青岚,一溪清流,唯闻鸟鸣,唯见花海,沉寂的是人声,喧哗的是自然的天籁。太阳出来,躺倒在松树下,看云卷云舒,数流泉叮咚,何等惬意。下雨呢,在古庙里读书最好,是泛黄的线装书,唐诗或宋词,《庄子》亦佳,不是单纯地用眼睛去读,是用声音曼吟,这声音似乎很与雨的潺然合拍……

 

这样山居的生活自然有幻想的成分,在遥远的古代或者可能,可如今的社会,即使有这种机缘,谁又有这份宁静如水的心情?

 

被机械文明折磨得伤痕累累的心,渴望大自然的抚慰,可是一旦真的闲起来,又会耐不住这寂寞,无端地生出许多不耐烦来。

 

宁静真好。可是天天对着这宁静,天天听鸟鸣、泉声叮咚,即使多么悦耳,终会厌倦,并嫌其太单调了,而格外地怀念起山外的喧嚣和多重的鼓吹。虽说山花、松柏、流泉、古庙、白云很富诗意,可看久了,眼睛渐渐失却了飞扬的神采,渐渐感到那色彩其实不够丰富和斑斓。至于那颗心静倒是够静,只是太静了就变成枯寂的古井,而古井的荒芜却是令人恐惧的。

 

结果呢,山居的日子开始成了痛苦熬煎的日子,尽快结束这种生活,复归山外的人寰就成了迫切的渴求。而一朝走出山来,看到远远的袅娜炊烟,听到人籁、鸡犬之声,嗅到那种久违的人间气息,一种兴奋的欢欣就把我们的心烧灼得格外舒坦。

 

寂寞

有时寂寞如蛇咬啃着我们的心,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而摆脱这寂寞的影子就成了我们内心的渴求。

 

寂寞其实是一种情绪,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等待,是一段可怕的空白: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明暗。它似乎无时不在——或夜阑灯灺,或独处孤栖,它会悄然袭来;有时于欢乐场,于繁华地,也会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寂寞。

 

其实,人是最害怕寂寞的,例如,夜静更深,晚归的人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为了驱除寂寞的恐惧,会唱歌,尽管其声音如狼嚎,令人不敢恭维,但躲在温暖被窝里的人都会原谅他的,因为他是多么寂寞,多么值得同情。

 

似乎寂寞是人才有的情绪,孤雁横空,独鸟凄鸣,人谓寂寞,是真寂寞乎?只有天晓得。

 

说到寂寞,我有切肤之痛。一段时间我卧病医院,空对着白的墙,白的天花板,尽管窗外阳光灿烂,春花盛开,鸟鸣鹂唱,仿佛与我没什么相干,恶劣的情绪使我陷入难耐的寂寞。幸喜有善解人意的好友,送来一瓶花,送来一抹动人的笑靥,聊解寂寞,给我枯槁的心唤回了几许春色。

 

人情

人情冷暖其实如纸一样的薄,但一冷一暖予人的感觉竟然如此的天渊有别。

 

记得曾看过有关郑板桥的一则故事:有一次,他去某寺游玩,方丈不识,只当一般游客,仅敷衍之说:“坐、茶、吃茶。”后来知是板桥,态度陡变,恭谨地请道:“请坐!清茶!请吃茶!”前后的冷热足见人情之态。自诩不在五行中的高僧尚且不免于俗,况庸常之芸芸众生乎?所以,我们对门庭若市车马云集,与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当一样看待,因为这是人情之常,看透了,便也看淡了,热固不必喜,冷亦何所伤?

 

其实,想想并不奇怪,所谓人情不过以利为杠杆,利则人情热,无利则人情冷。

 

大约只有愚昧之辈,心存天真,罔视利与不利,一味率性而为,结果是处处碰壁,不为人所喜,因为聪明者会评曰:不晓人情。最终混得灰溜溜便怨不得人了。

 

曹雪芹有一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此中学问大着呢。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