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日喀则!镜头里的“光明格桑花”之行,令人动容……

 

“格桑”

在藏语中意为

“吉祥”“美好时光”

格桑花盛开的时候,

就是幸福到来的时候。

 

六月的西藏日喀则

是被阳光吻透的高原秘境。

可这片美景,

有一些藏族同胞却难以看清。

由于海拔高、紫外线强等因素

白内障等眼疾发病率高,

部分患者长期受视力障碍困扰。

 

 

6月13日,珠海台风蓝色预警,

第九期珠海“光明格桑花”

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医疗队

冒雨启程!

⬇️

目的地:

西藏日喀则。

使命:

守护光明。

 

珠海“光明格桑花”医疗队启程前往机场

 

6月17日至30日,

珠海、西藏医疗队联合组成

“光明格桑花”医疗队

日喀则市亚东县、桑珠孜区

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及“带教”工作。

7月1日至17日,

西藏医疗队

昂仁县、聂拉木县继续行程。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陈佳哲

随队采访,

记录下这些温暖动人的瞬间。

序号标题地产楼盘简约小字公众号文章标题.jpg

跋涉千里,跨越山海,

只为在雪域高原,

续写“光明”“幸福”新的故事。

 

▲飞机越过连绵的雪山前往西藏。

 

6月16日,晨曦微露, 

拉萨还笼罩在静谧之中,

珠海医疗队已整装出发,

先后前往亚东县、桑珠孜区

 

一路翻过雪山、越过戈壁。

 

10小时车程,

不断攀升的海拔,

愈发稀薄的氧气,

悄然带来高原的考验。

 

DJI_20250623123535_0581_D_1752596504891.png▲4000、4200、4600米……海拔逐渐升高。

 

16 高反.gif

 

高反症状相继袭来。

但队员们相互鼓励,

心中信念始终未曾动摇:

“快些,再快些,

让等待光明的眼睛早日被照亮!”

序号标题地产楼盘简约小字公众号文章标题 (2).jpg

▲群山环绕的亚东县县城。

 

 

“尽快为西藏同胞开展筛查和手术!”

刚抵达亚东县

珠海“光明格桑花”活动领队高平

便带着珠海医疗队与

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次央

带领的西藏医疗队会师,

迅速进入“作战”状态。

 

18 排队.gif

▲许多藏族同胞一早来到筛查点排队。

 

 

6月17日,

亚东县藏医院临时搭建的筛查点,

长长的队伍静静延伸,

藏族同胞们用无声的等待,

诉说着对“重见光明”的深深渴望。

 

 

▲医疗队员为眼疾群众测视力。

 

“已经有一年多看不清了,非常难受……”

83岁的多布杰家住昂仁县,

由于视力模糊,生活无法自理。

家人带着他长途跋涉600多公里赶来,

在家人搀扶下拄着拐杖缓缓挪步,

浑浊的眼眸里,

藏着太多太多的期盼。

 

14 多布杰.gif

▲多布杰(右)在家人搀扶下前往筛查点。

 

“妈妈,爷爷奶奶很快又能看见我,是吗?”

孩子的眼睛,

像纳木错湖一样清澈明亮,

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同样充满期盼。

 

02 小孩.gif

▲陪同家人进行筛查的藏族孩子。

 

“努力让更多藏族同胞重见光明”的承诺,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副主任邓建华

已经坚持了六年。

“2017年,珠海市人大常委会

教科文卫外侨宗工委原主任高平、

珠海市红十字会

联合发起‘光明格桑花’活动。

2019年,在农工党珠海市委会的组织下,

作为农工党党员,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主任祁勇军

开始赴高原参与活动,

并积极发动我们参与。”邓建华说。

 

image.png

▲2019年第三期“光明格桑花”活动,祁勇军为藏族同胞检查。(资料图)

 

2022年,邓建华接过“光明接力棒”

在开展免费手术的同时,

他不遗余力将技术传授给西藏医生,

只为在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

培育出更多守护光明的“格桑花”

 

CJZ04535.JPG

▲ 邓建华、莫婷医生仔细为藏族同胞检查眼睛。

 

“高原牧区特有的紫外线性眼炎

反复发作导致角膜透明度严重下降,

角膜斑翳形成。”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莫婷专注地检视着每一双眼睛。

俯下身子,只为凑得再近些,

瞧得更细些,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变。

 

CJZ04610.JPG

▲莫婷医生正在检查藏族同胞眼睛情况。

 

CJZ04380.JPG

▲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原主任阿旺(已退休)主动加入协助筛查。

 

相较于亚东县,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海拔更高,人口更密。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6月24日,

桑珠孜区人民医院筛查点,

聚集着更多渴望光明的藏族同胞,

年逾古稀的老人,

正值壮年的牧民,

还有被倒睫困扰许久的孩子……

 

46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中心医院筛查点人头攒动.JPG

筛查点人头攒动。

 

▲“红马甲”忙碌的身影。

 

一位女孩搀扶着一位老人匆匆走来,

她们早上6点就从白朗县出发,

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来到筛查点。

眼睛是两年前开始模糊的,

一开始只是看不清针脚,

后来连孙女递过来的酥油茶都接不住了。

72岁的仓吉是女孩片多的外婆,

她缓缓地说。

 

不久前,

片多带外婆去找当地村医看眼睛。

村医反复检查,最后摇头说道:

“我能力有限,你们赶紧去找

珠海来的眼科专家。

 

52 片多带外婆仓吉前往筛查点检查。.JPG

▲片多带外婆仓吉在筛查点检查。

 

连日来的持续忙碌,

让队员们喉咙干涩、腰背酸痛。

但疲惫很快被一种力量驱散,

“努力完成更多筛查,

让更多的藏族同胞有机会复明!

珠海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张占生

在午餐时勉励医疗队员。

 image48.jpeg

▲趁着繁忙工作的间隙,队员们匆匆吃上午餐。张占生(左一)为大家鼓劲。 

03.jpg

手术室长廊,

萦绕着无声的期盼。

 

▲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待。

 

爸爸今天要手术,还是有点紧张,

但我很放心医生的技术。”

其美加措盯着手术室说。

患者与家属的目光织成一张网,

悬着的心,是对清晰世界的千般渴求

 

▲吉隆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普布次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室的灯光从早上9时便亮起,

一直延续到21时30分

超过12小时的高强度作战中,

手术室内不仅有器械的精准交响,

更有一场静默而热烈的“光明课堂”

——“光明格桑花”活动不仅联合

西藏医生共同实施手术,

同时重点开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临床带教,

努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眼科队伍。

 

▲术前准备。

 

81岁拉吉老奶奶在祈祷手术顺利。.JPG

▲81岁的老奶奶拉吉祈祷手术顺利。

 

手术室里,

邓建华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慢一点,不着急……”

“针头再往里一点……很棒!”

这声音,成了西藏眼科医生手术台上

最踏实的依靠。

 

▲珠海光明行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家出资培养的3位藏族眼科医生,扎西次仁(中)、普布次仁(右二)、索朗次仁(右一)协助手术并现场学习。

 

邓建华以“手把手”现场带教模式,

高质量完成了几十台手术。

高原反应让他有时都得吸上氧气,

但他手中的操作依然精准,

晶状体核乳化,

白色乳糜状物质随着负压管流出,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医生精心手术.gif

▲医疗队精心对待每一台手术。

 

莫婷的身影同样穿梭不息。

作为邓建华的主要助手,

她不仅是位技术娴熟的主刀医生,

还是位“暖心”医生。

手术前,会俯身轻拍患者肩头,

用温和的话语讲解流程,

指尖拂过纱布时总带着安抚的力量,

悄然化解术前的紧张。

 

CJZ04822.JPG

▲莫婷协助邓建华做手术。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手术室护士何金梅,

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小旋风”

她的操作像精准雷达,

预判着医生的“闪电速度”。

主刀医生无需开口,

她就读懂了无影灯下的“暗号”,

与手术刀共享同步节奏。

 

CJZ06400.jpg

▲何金梅准备手术所需物料。

 

这不仅是精准操作的协作,

更是光明的接力,

是希望的传递,

是医者仁心最动人的诗行。

 

▲手术前,次央鼓励患者放松心情。

 

持续几天高强度忙碌,

手术台前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圆满: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

疲惫悄然爬上眉梢,

但想到患者即将重获光明,

欣慰的笑容如格桑花般,

在医疗队员们的脸上绽放。

 

▲珠海、西藏眼科医生默契协作。

 

年近花甲的阿妈,

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从手术台下来,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

抱着医生的头开心地用藏语念叨:

“突及其!突及其!”(意为:谢谢!谢谢!)

 

15 感谢医生.gif

▲手术成功,阿妈难掩心中感激之情。

 

image.png▲藏族同胞术后为医疗队点赞。

 

近几天的手术人数激增,

医院的床位饱和,

许多患者自带床垫、被褥席地而睡,

走廊成了临时的“康复港湾”。

 

2 临时的“康复港湾”。.JPG

临时的“康复港湾”。

 

 

“我奶奶和姨奶都患有白内障,

这次她们相约一起做手术,

特意嘱咐我要带床垫过来,

尽量不麻烦医生。

72岁的巴桑普赤孙子说。

席地而睡,

他们没有委屈,只有踏实。

他们知道,

身边是守护光明的医疗队。

 

▲手术后的医院走廊。大家互相关心,充满生活的气息。

 

79岁的德吉奶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

行动不便的她,术后复查成了难题。

“我们一起去她家……”

次央带领西藏团队来到老奶奶家中,

轮流“公主抱”,到医院、做检查……

复查顺利完成,

德吉奶奶眼中泪光闪烁。

 

11公主抱.gif

12公主抱.gif

▲暖心的“公主抱”。

 

即将重见光明,

眼科检查室外,

藏族同胞在家人的搀扶下坐成一排,

万分期待揭开纱布的瞬间。

 

CJZ07403.JPGCJZ07414.JPG

▲揭开纱布,重见光明。

 

“看见了!谢谢你们!”

一位藏族阿妈突然抓住医生的手,

皱纹里的笑意像水波一样漾开。

 

▲拉吉开心地感谢医疗队。

 

▲阿旺紧握医生双手感谢。

 

医疗队贴心地送上“护眼小礼包”

——眼药水和防紫外线墨镜。

当墨镜滑上鼻梁的瞬间,

他们眼里有光,

是格桑花绽放的光彩。

 

04 戴眼镜.gif

▲藏族同胞墨镜上映着“光明格桑花”队员们的身影。

 

“看见了!我能看见了!”

“看清了!我能看清雪山了!”

“乖孙女,你的样子真可爱!”

……

那些发自肺腑的喜悦,

正是医疗队千里奔赴的意义。

 

CJZ05419.JPG

 

亚东县、桑珠孜区共计筛查680人

开展免费手术137例

其中,白内障手术133例

倒睫手术3例、翼状胬肉1例

这份“成绩单”,

没有辜负藏族同胞对光明的期盼。

 

CJZ07514.JPG
CJZ07457.JPG
CJZ07467.JPG
CJZ07474.JPG
CJZ07451.JPG
CJZ07495.JPG
CJZ07559.JPG
CJZ07521.JPG
CJZ07527.JPG
CJZ07525.JPG
CJZ07534.JPG
CJZ07528.JPG

这背后的一切,

是跨越山海的坚守。

 

坚持6年赴高原统筹“光明格桑花”活动的

农工党珠海市委会主委刘芳,

今年因临时公务未能成行。

她委派农工党珠海市委会

办公室主任曹振飞

赴藏并保持实时联系,

时刻关注医疗队动态,

协调各方面事宜。

 

image119.png

▲农工党珠海市委会主委刘芳与邓建华视频连线。

 

image.png

▲2024年第八期“光明格桑花”活动,刘芳为藏族同胞戴上防紫外线墨镜。(资料图)

 

连续多日忙碌后,

珠海市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陈海蓉

突然心跳加速并出现抽搐,

队友紧急将其送往急诊。

醒来时,她说:

“我没事,吸吸氧休息一下,

明天还能继续。”

 

image121.png

▲陈海蓉在急诊室。

 

长达12个小时,全天手术结束,
邓建华刚起身走下手术台,
就累得瘫坐在地上……

 

image.png

▲一天手术过后,邓建华累得瘫坐在地上。

 

莫婷扶着墙缓了好半天,

还是顺着墙壁滑坐在地,

疲惫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image122.png

▲莫婷(左)和便携式超声乳化仪工程师王秀梅互相依靠着休息。

 

藏族医生索朗次仁

原本古铜色的双手

被手套裹得发白起皱,令人心疼。

image126.jpeg

CJZ06911.JPG

▲卸下手术手套,索朗次仁医生的双手。

 

珠海平衡疼痛诊所医生李彭要,

协助诊疗眼科筛查中发现的疼痛难题。

他一边吸氧、一边诊治,

遇到疑难杂症,

则视频连线在珠海的

诊所负责人、知名疼痛科专家李蕴麟

开展远程视频会诊,

精准诊疗藏族同胞困扰太久的病痛。

 

image.png

▲李彭要一边吸氧,一边为藏族同胞细致诊疗

 

image.png

▲知名疼痛科专家李蕴麟远程视频会诊。

 

活动的背后,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红十字会带领

志愿者贴心暖心守护,

一场场手术的组织、

一句句藏语的翻译、

一瓶瓶氧气罐的关怀

……

他们用细致入微的行动,

为这场 “光明之约” 筑牢后盾。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陈佳哲吸着氧气写稿。

 

自发前来献哈达的藏族同胞,

洁白的丝绸上没有任何图案,

却写满了最质朴的情感。

这份情感,

比雪更纯净、比山更厚重。

 

09 献哈达.gif

10 拜拜-min.gif

▲藏族同胞依依不舍欢送珠海医疗队。

 

从珠海启程、跨越山海的

“光明格桑花”,

带着爱与希望的基因,

正以蓬勃的生命力

在西藏的土地上扎根、绽放……

 

25 合影.gif

 

6月13日至30日,第九期珠海“光明格桑花”白内障复明行动医疗队跨越4000余公里,赴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桑珠孜区开展公益手术,为当地眼疾患者点燃重见光明的希望。

 

活动由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中共珠海市委统战部农工党珠海市委会珠海市红十字会主办,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日喀则市红十字会承办。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派出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团队,携带先进设备支援;健帆生物连续6年支持活动,累计捐赠250万元;苏州威视健医疗仪器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无偿提供便携式超声乳化仪等先进设备;珠海平衡疼痛诊所派出专科医生,协助诊疗疼痛难题。多方联动形成“政府引导+医疗支援+企业助力”的高效帮扶模式。

 

作为深耕西藏9年的公益品牌,“光明格桑花”已成为粤藏医疗合作的重要纽带,获当地政府与群众高度赞誉。截至目前,该活动累计筛查眼疾患者超8000人次,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600余例

 

 

文字:陈佳哲 孙宁 图片:陈佳哲 编辑:陈佳哲 责任编辑:孙宁 孟鑫
珠海→日喀则!镜头里的“光明格桑花”之行,令人动容……
观海融媒 2025-07-19 08:30

 

“格桑”

在藏语中意为

“吉祥”“美好时光”

格桑花盛开的时候,

就是幸福到来的时候。

 

六月的西藏日喀则

是被阳光吻透的高原秘境。

可这片美景,

有一些藏族同胞却难以看清。

由于海拔高、紫外线强等因素

白内障等眼疾发病率高,

部分患者长期受视力障碍困扰。

 

 

6月13日,珠海台风蓝色预警,

第九期珠海“光明格桑花”

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医疗队

冒雨启程!

⬇️

目的地:

西藏日喀则。

使命:

守护光明。

 

珠海“光明格桑花”医疗队启程前往机场

 

6月17日至30日,

珠海、西藏医疗队联合组成

“光明格桑花”医疗队

日喀则市亚东县、桑珠孜区

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及“带教”工作。

7月1日至17日,

西藏医疗队

昂仁县、聂拉木县继续行程。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陈佳哲

随队采访,

记录下这些温暖动人的瞬间。

序号标题地产楼盘简约小字公众号文章标题.jpg

跋涉千里,跨越山海,

只为在雪域高原,

续写“光明”“幸福”新的故事。

 

▲飞机越过连绵的雪山前往西藏。

 

6月16日,晨曦微露, 

拉萨还笼罩在静谧之中,

珠海医疗队已整装出发,

先后前往亚东县、桑珠孜区

 

一路翻过雪山、越过戈壁。

 

10小时车程,

不断攀升的海拔,

愈发稀薄的氧气,

悄然带来高原的考验。

 

DJI_20250623123535_0581_D_1752596504891.png▲4000、4200、4600米……海拔逐渐升高。

 

16 高反.gif

 

高反症状相继袭来。

但队员们相互鼓励,

心中信念始终未曾动摇:

“快些,再快些,

让等待光明的眼睛早日被照亮!”

序号标题地产楼盘简约小字公众号文章标题 (2).jpg

▲群山环绕的亚东县县城。

 

 

“尽快为西藏同胞开展筛查和手术!”

刚抵达亚东县

珠海“光明格桑花”活动领队高平

便带着珠海医疗队与

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次央

带领的西藏医疗队会师,

迅速进入“作战”状态。

 

18 排队.gif

▲许多藏族同胞一早来到筛查点排队。

 

 

6月17日,

亚东县藏医院临时搭建的筛查点,

长长的队伍静静延伸,

藏族同胞们用无声的等待,

诉说着对“重见光明”的深深渴望。

 

 

▲医疗队员为眼疾群众测视力。

 

“已经有一年多看不清了,非常难受……”

83岁的多布杰家住昂仁县,

由于视力模糊,生活无法自理。

家人带着他长途跋涉600多公里赶来,

在家人搀扶下拄着拐杖缓缓挪步,

浑浊的眼眸里,

藏着太多太多的期盼。

 

14 多布杰.gif

▲多布杰(右)在家人搀扶下前往筛查点。

 

“妈妈,爷爷奶奶很快又能看见我,是吗?”

孩子的眼睛,

像纳木错湖一样清澈明亮,

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同样充满期盼。

 

02 小孩.gif

▲陪同家人进行筛查的藏族孩子。

 

“努力让更多藏族同胞重见光明”的承诺,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副主任邓建华

已经坚持了六年。

“2017年,珠海市人大常委会

教科文卫外侨宗工委原主任高平、

珠海市红十字会

联合发起‘光明格桑花’活动。

2019年,在农工党珠海市委会的组织下,

作为农工党党员,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主任祁勇军

开始赴高原参与活动,

并积极发动我们参与。”邓建华说。

 

image.png

▲2019年第三期“光明格桑花”活动,祁勇军为藏族同胞检查。(资料图)

 

2022年,邓建华接过“光明接力棒”

在开展免费手术的同时,

他不遗余力将技术传授给西藏医生,

只为在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

培育出更多守护光明的“格桑花”

 

CJZ04535.JPG

▲ 邓建华、莫婷医生仔细为藏族同胞检查眼睛。

 

“高原牧区特有的紫外线性眼炎

反复发作导致角膜透明度严重下降,

角膜斑翳形成。”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莫婷专注地检视着每一双眼睛。

俯下身子,只为凑得再近些,

瞧得更细些,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变。

 

CJZ04610.JPG

▲莫婷医生正在检查藏族同胞眼睛情况。

 

CJZ04380.JPG

▲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眼科原主任阿旺(已退休)主动加入协助筛查。

 

相较于亚东县,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海拔更高,人口更密。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

 

6月24日,

桑珠孜区人民医院筛查点,

聚集着更多渴望光明的藏族同胞,

年逾古稀的老人,

正值壮年的牧民,

还有被倒睫困扰许久的孩子……

 

46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中心医院筛查点人头攒动.JPG

筛查点人头攒动。

 

▲“红马甲”忙碌的身影。

 

一位女孩搀扶着一位老人匆匆走来,

她们早上6点就从白朗县出发,

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来到筛查点。

眼睛是两年前开始模糊的,

一开始只是看不清针脚,

后来连孙女递过来的酥油茶都接不住了。

72岁的仓吉是女孩片多的外婆,

她缓缓地说。

 

不久前,

片多带外婆去找当地村医看眼睛。

村医反复检查,最后摇头说道:

“我能力有限,你们赶紧去找

珠海来的眼科专家。

 

52 片多带外婆仓吉前往筛查点检查。.JPG

▲片多带外婆仓吉在筛查点检查。

 

连日来的持续忙碌,

让队员们喉咙干涩、腰背酸痛。

但疲惫很快被一种力量驱散,

“努力完成更多筛查,

让更多的藏族同胞有机会复明!

珠海市红十字会四级调研员张占生

在午餐时勉励医疗队员。

 image48.jpeg

▲趁着繁忙工作的间隙,队员们匆匆吃上午餐。张占生(左一)为大家鼓劲。 

03.jpg

手术室长廊,

萦绕着无声的期盼。

 

▲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待。

 

爸爸今天要手术,还是有点紧张,

但我很放心医生的技术。”

其美加措盯着手术室说。

患者与家属的目光织成一张网,

悬着的心,是对清晰世界的千般渴求

 

▲吉隆县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普布次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室的灯光从早上9时便亮起,

一直延续到21时30分

超过12小时的高强度作战中,

手术室内不仅有器械的精准交响,

更有一场静默而热烈的“光明课堂”

——“光明格桑花”活动不仅联合

西藏医生共同实施手术,

同时重点开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临床带教,

努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眼科队伍。

 

▲术前准备。

 

81岁拉吉老奶奶在祈祷手术顺利。.JPG

▲81岁的老奶奶拉吉祈祷手术顺利。

 

手术室里,

邓建华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慢一点,不着急……”

“针头再往里一点……很棒!”

这声音,成了西藏眼科医生手术台上

最踏实的依靠。

 

▲珠海光明行慈善基金会、爱心企业家出资培养的3位藏族眼科医生,扎西次仁(中)、普布次仁(右二)、索朗次仁(右一)协助手术并现场学习。

 

邓建华以“手把手”现场带教模式,

高质量完成了几十台手术。

高原反应让他有时都得吸上氧气,

但他手中的操作依然精准,

晶状体核乳化,

白色乳糜状物质随着负压管流出,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医生精心手术.gif

▲医疗队精心对待每一台手术。

 

莫婷的身影同样穿梭不息。

作为邓建华的主要助手,

她不仅是位技术娴熟的主刀医生,

还是位“暖心”医生。

手术前,会俯身轻拍患者肩头,

用温和的话语讲解流程,

指尖拂过纱布时总带着安抚的力量,

悄然化解术前的紧张。

 

CJZ04822.JPG

▲莫婷协助邓建华做手术。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手术室护士何金梅,

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小旋风”

她的操作像精准雷达,

预判着医生的“闪电速度”。

主刀医生无需开口,

她就读懂了无影灯下的“暗号”,

与手术刀共享同步节奏。

 

CJZ06400.jpg

▲何金梅准备手术所需物料。

 

这不仅是精准操作的协作,

更是光明的接力,

是希望的传递,

是医者仁心最动人的诗行。

 

▲手术前,次央鼓励患者放松心情。

 

持续几天高强度忙碌,

手术台前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圆满: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

疲惫悄然爬上眉梢,

但想到患者即将重获光明,

欣慰的笑容如格桑花般,

在医疗队员们的脸上绽放。

 

▲珠海、西藏眼科医生默契协作。

 

年近花甲的阿妈,

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从手术台下来,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

抱着医生的头开心地用藏语念叨:

“突及其!突及其!”(意为:谢谢!谢谢!)

 

15 感谢医生.gif

▲手术成功,阿妈难掩心中感激之情。

 

image.png▲藏族同胞术后为医疗队点赞。

 

近几天的手术人数激增,

医院的床位饱和,

许多患者自带床垫、被褥席地而睡,

走廊成了临时的“康复港湾”。

 

2 临时的“康复港湾”。.JPG

临时的“康复港湾”。

 

 

“我奶奶和姨奶都患有白内障,

这次她们相约一起做手术,

特意嘱咐我要带床垫过来,

尽量不麻烦医生。

72岁的巴桑普赤孙子说。

席地而睡,

他们没有委屈,只有踏实。

他们知道,

身边是守护光明的医疗队。

 

▲手术后的医院走廊。大家互相关心,充满生活的气息。

 

79岁的德吉奶奶患有严重的关节炎,

行动不便的她,术后复查成了难题。

“我们一起去她家……”

次央带领西藏团队来到老奶奶家中,

轮流“公主抱”,到医院、做检查……

复查顺利完成,

德吉奶奶眼中泪光闪烁。

 

11公主抱.gif

12公主抱.gif

▲暖心的“公主抱”。

 

即将重见光明,

眼科检查室外,

藏族同胞在家人的搀扶下坐成一排,

万分期待揭开纱布的瞬间。

 

CJZ07403.JPGCJZ07414.JPG

▲揭开纱布,重见光明。

 

“看见了!谢谢你们!”

一位藏族阿妈突然抓住医生的手,

皱纹里的笑意像水波一样漾开。

 

▲拉吉开心地感谢医疗队。

 

▲阿旺紧握医生双手感谢。

 

医疗队贴心地送上“护眼小礼包”

——眼药水和防紫外线墨镜。

当墨镜滑上鼻梁的瞬间,

他们眼里有光,

是格桑花绽放的光彩。

 

04 戴眼镜.gif

▲藏族同胞墨镜上映着“光明格桑花”队员们的身影。

 

“看见了!我能看见了!”

“看清了!我能看清雪山了!”

“乖孙女,你的样子真可爱!”

……

那些发自肺腑的喜悦,

正是医疗队千里奔赴的意义。

 

CJZ05419.JPG

 

亚东县、桑珠孜区共计筛查680人

开展免费手术137例

其中,白内障手术133例

倒睫手术3例、翼状胬肉1例

这份“成绩单”,

没有辜负藏族同胞对光明的期盼。

 

CJZ07514.JPG
CJZ07457.JPG
CJZ07467.JPG
CJZ07474.JPG
CJZ07451.JPG
CJZ07495.JPG
CJZ07559.JPG
CJZ07521.JPG
CJZ07527.JPG
CJZ07525.JPG
CJZ07534.JPG
CJZ07528.JPG

这背后的一切,

是跨越山海的坚守。

 

坚持6年赴高原统筹“光明格桑花”活动的

农工党珠海市委会主委刘芳,

今年因临时公务未能成行。

她委派农工党珠海市委会

办公室主任曹振飞

赴藏并保持实时联系,

时刻关注医疗队动态,

协调各方面事宜。

 

image119.png

▲农工党珠海市委会主委刘芳与邓建华视频连线。

 

image.png

▲2024年第八期“光明格桑花”活动,刘芳为藏族同胞戴上防紫外线墨镜。(资料图)

 

连续多日忙碌后,

珠海市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陈海蓉

突然心跳加速并出现抽搐,

队友紧急将其送往急诊。

醒来时,她说:

“我没事,吸吸氧休息一下,

明天还能继续。”

 

image121.png

▲陈海蓉在急诊室。

 

长达12个小时,全天手术结束,
邓建华刚起身走下手术台,
就累得瘫坐在地上……

 

image.png

▲一天手术过后,邓建华累得瘫坐在地上。

 

莫婷扶着墙缓了好半天,

还是顺着墙壁滑坐在地,

疲惫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image122.png

▲莫婷(左)和便携式超声乳化仪工程师王秀梅互相依靠着休息。

 

藏族医生索朗次仁

原本古铜色的双手

被手套裹得发白起皱,令人心疼。

image126.jpeg

CJZ06911.JPG

▲卸下手术手套,索朗次仁医生的双手。

 

珠海平衡疼痛诊所医生李彭要,

协助诊疗眼科筛查中发现的疼痛难题。

他一边吸氧、一边诊治,

遇到疑难杂症,

则视频连线在珠海的

诊所负责人、知名疼痛科专家李蕴麟

开展远程视频会诊,

精准诊疗藏族同胞困扰太久的病痛。

 

image.png

▲李彭要一边吸氧,一边为藏族同胞细致诊疗

 

image.png

▲知名疼痛科专家李蕴麟远程视频会诊。

 

活动的背后,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红十字会带领

志愿者贴心暖心守护,

一场场手术的组织、

一句句藏语的翻译、

一瓶瓶氧气罐的关怀

……

他们用细致入微的行动,

为这场 “光明之约” 筑牢后盾。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陈佳哲吸着氧气写稿。

 

自发前来献哈达的藏族同胞,

洁白的丝绸上没有任何图案,

却写满了最质朴的情感。

这份情感,

比雪更纯净、比山更厚重。

 

09 献哈达.gif

10 拜拜-min.gif

▲藏族同胞依依不舍欢送珠海医疗队。

 

从珠海启程、跨越山海的

“光明格桑花”,

带着爱与希望的基因,

正以蓬勃的生命力

在西藏的土地上扎根、绽放……

 

25 合影.gif

 

6月13日至30日,第九期珠海“光明格桑花”白内障复明行动医疗队跨越4000余公里,赴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桑珠孜区开展公益手术,为当地眼疾患者点燃重见光明的希望。

 

活动由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中共珠海市委统战部农工党珠海市委会珠海市红十字会主办,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日喀则市红十字会承办。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派出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团队,携带先进设备支援;健帆生物连续6年支持活动,累计捐赠250万元;苏州威视健医疗仪器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无偿提供便携式超声乳化仪等先进设备;珠海平衡疼痛诊所派出专科医生,协助诊疗疼痛难题。多方联动形成“政府引导+医疗支援+企业助力”的高效帮扶模式。

 

作为深耕西藏9年的公益品牌,“光明格桑花”已成为粤藏医疗合作的重要纽带,获当地政府与群众高度赞誉。截至目前,该活动累计筛查眼疾患者超8000人次,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600余例

 

 

文字:陈佳哲 孙宁 图片:陈佳哲 编辑:陈佳哲 责任编辑:孙宁 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