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潘飞玉:关中酒事
潘飞玉

1972年生,陕西华州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陆续在中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余篇首,获全国首届百名优秀诗词家、“凤凰杯·西凤酒”小小说全球征文大赛奖等奖项50余项。出版诗集《蒹葭的河流》等。

我好酒,和关中的其他人一样,把喝酒当成一次次神奇时刻,喝完一场能显摆念叨几天,若是场面经典了,那可就是一生可以念叨的事了。

 

关中喝酒的风气应该与粮食较为充足有关,酒是粮食酿的,粮食不够吃谁会咬紧牙关酿酒?关中的酒历史久远,东有白水杜康,据传是酒圣传下来的;西有西凤、太白,都是在全国有大名气的;中间还有泾阳特、龙窝酒;其他浩如繁星的特曲最盛时几乎每个县都有。关中富庶,关中人长期不缺吃,不必外出刨食,生活节奏舒适可称懒汉,可以悠闲地好吃懒做,你说喝酒的风气能不盛吗?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你说喝酒的诱惑能不大吗?米面夫妻,酒肉朋友,你说喝酒的责任能不神圣吗?《大秦帝国》里说的苦菜烈酒俱是本色没错,酒早就刻到秦人的胃里、骨头里。

 

酒是需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喝酒就离不开酒场。酒场基本都是志同道合者,一个酒场一般六到十人,太少了没气氛,太多了组织经营不易。当然也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起以酒为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了。酒场是要喝倒一两个人才算圆满,主家的心意才能达成。酒场一般准备酒“N-1”,八个人喝酒最少准备七瓶,依次类推,可以超量。酒场如战场,要让别人喝好,绝不能心慈手软。喝酒开始基本上先干六杯预热一下,同时也是观察,看谁的状态不佳,于是默契地对准开战,怂恿打关,一圈关打下来加重感情,输了拳的不服再捞几下,一阵组合下来,弱者就开始有些醉态了。我组织过场子,更多是参与,酒量都得是够得上的,否则一轮下来就倒了,岂不扫了大家的酒兴?

 

关中人爱喝酒,和陕南陕北比起来,酒量算是一般,更不能和新疆、东北、内蒙相比了。关中人的酒量基本都在一斤以下,超过斤半的就是海量,自己能拿住,可以场场不醉了。热闹的场子大家的酒量都差不了多少,拼状态,拼技巧,拼划拳,场面热烈非凡,也紧张。有的人可以喝猛酒,就尽量劝急酒;有的人拳高一筹,就尽量伸手,谢绝碰酒喝;有的人状态一般,就找更差的开战,让自己不第一个倒下就是胜利;有的人超常发挥,喝出了新水准,得乐好长时间。这是熟场子,如果生场子,有外人在场,就一致对外,把外人的“气焰”打下去,回去后就各自夸自己的拳、酒、劝酒技巧,自己贡献大,谁也不服谁。我年轻时状态好能喝一斤左右,偏偏状态时好时差,有一段时间不行,逢场必先醉,让人一直叫着倒倒麦,谁来都能割,简直让人伤心。泾阳县有一个同学,为人豪爽,酒量超过一斤半,每次都是我喝醉了,他再去赶场子应承,羡慕死我了。

 

关中人喝酒,对品种没要求,可以说来者不拒。除了五大名酒外,二十多年前,我们先后喝过太白、尖庄、沱牌、绵竹、秦池、河套、扳倒井、二锅头、伊力、小白杨,还喝过地瓜烧、苞谷烧,当地的泾阳特曲就更不用说了。一种酒兴起,一种酒衰落,见证兴衰就在觥筹交错中,似乎很有历史感。流传的段子就更多了。喝了泾阳特曲,谁都认不得谁,说的不仅是这个酒的生猛,也说出了泾阳冷娃的憨厚直爽,见酒就喝,绝不推辞,肯定逢场都喝好。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渭河水,越喝越貌美;酒是敌敌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像不像青春的火热激情?一盘素菜,一瓶普太,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求败。是不是夜色之下的一醉解千愁?记得有一次大醉,醒来觉得很幸福,张口就来:醉里不知乾坤大,抱得日月一起眠。酒就是这般神奇,不爱它,不深入关中酒场经历浮沉,你就没有深刻的感受,酒喝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关中人心知肚明。

 

酒场多且重要,见的自然不少。有一个同学酒量不错,有一回酒场上随口说了句“渗都渗八两”,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渗八两”。三原县有个女将,酒量好不说,关键是拳划得好,打过一关又一关,从来不输,只喝本庄酒,有一次我亲自经历,看得我目瞪口呆。男人喝酒其实最有意思,喝多了囫囵话反复说,有影没影东拉西扯,喝了酒的人听着有意思,没喝酒的人听了也有意思。到了永寿,敬酒是先干为敬,要让别人喝多少,你得先喝多少,而且不以杯为限,能喝一圈敬酒的都得有大气魄。我有一年下县去乡镇,看着敬酒的杯子越来越大,最后一个敬酒的足足二两,看得我舌头都掉到了肚子里,一圈六个人敬酒下来,就喝了半斤多,最后当然醉了。

 

时间像酒,喝酒得趁年轻,年龄大了酒量就不行了,酒胆也不行了,怯场是常有的事,慢慢地酒场就少了,酒场就小了,喝酒的心气就减退了。只是我嗜酒的毛病没有什么改变,闲暇时倒上二两,一个人慢慢品味,慢慢回溯过去的光阴,也是极好的。如果能凑个酒场,高朋满座,酣畅淋漓一回,就太美了,也太迷人了。关中大地,这里正开演着酒场,一个个身影神情专注,他们涨红着脸,高声划拳,低声交谈,一杯杯酒里满满都是这方土地的味道,火辣辣的。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潘飞玉:关中酒事
珠海特区报 2023-02-27 12:55
潘飞玉

1972年生,陕西华州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陆续在中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余篇首,获全国首届百名优秀诗词家、“凤凰杯·西凤酒”小小说全球征文大赛奖等奖项50余项。出版诗集《蒹葭的河流》等。

我好酒,和关中的其他人一样,把喝酒当成一次次神奇时刻,喝完一场能显摆念叨几天,若是场面经典了,那可就是一生可以念叨的事了。

 

关中喝酒的风气应该与粮食较为充足有关,酒是粮食酿的,粮食不够吃谁会咬紧牙关酿酒?关中的酒历史久远,东有白水杜康,据传是酒圣传下来的;西有西凤、太白,都是在全国有大名气的;中间还有泾阳特、龙窝酒;其他浩如繁星的特曲最盛时几乎每个县都有。关中富庶,关中人长期不缺吃,不必外出刨食,生活节奏舒适可称懒汉,可以悠闲地好吃懒做,你说喝酒的风气能不盛吗?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你说喝酒的诱惑能不大吗?米面夫妻,酒肉朋友,你说喝酒的责任能不神圣吗?《大秦帝国》里说的苦菜烈酒俱是本色没错,酒早就刻到秦人的胃里、骨头里。

 

酒是需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喝酒就离不开酒场。酒场基本都是志同道合者,一个酒场一般六到十人,太少了没气氛,太多了组织经营不易。当然也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起以酒为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了。酒场是要喝倒一两个人才算圆满,主家的心意才能达成。酒场一般准备酒“N-1”,八个人喝酒最少准备七瓶,依次类推,可以超量。酒场如战场,要让别人喝好,绝不能心慈手软。喝酒开始基本上先干六杯预热一下,同时也是观察,看谁的状态不佳,于是默契地对准开战,怂恿打关,一圈关打下来加重感情,输了拳的不服再捞几下,一阵组合下来,弱者就开始有些醉态了。我组织过场子,更多是参与,酒量都得是够得上的,否则一轮下来就倒了,岂不扫了大家的酒兴?

 

关中人爱喝酒,和陕南陕北比起来,酒量算是一般,更不能和新疆、东北、内蒙相比了。关中人的酒量基本都在一斤以下,超过斤半的就是海量,自己能拿住,可以场场不醉了。热闹的场子大家的酒量都差不了多少,拼状态,拼技巧,拼划拳,场面热烈非凡,也紧张。有的人可以喝猛酒,就尽量劝急酒;有的人拳高一筹,就尽量伸手,谢绝碰酒喝;有的人状态一般,就找更差的开战,让自己不第一个倒下就是胜利;有的人超常发挥,喝出了新水准,得乐好长时间。这是熟场子,如果生场子,有外人在场,就一致对外,把外人的“气焰”打下去,回去后就各自夸自己的拳、酒、劝酒技巧,自己贡献大,谁也不服谁。我年轻时状态好能喝一斤左右,偏偏状态时好时差,有一段时间不行,逢场必先醉,让人一直叫着倒倒麦,谁来都能割,简直让人伤心。泾阳县有一个同学,为人豪爽,酒量超过一斤半,每次都是我喝醉了,他再去赶场子应承,羡慕死我了。

 

关中人喝酒,对品种没要求,可以说来者不拒。除了五大名酒外,二十多年前,我们先后喝过太白、尖庄、沱牌、绵竹、秦池、河套、扳倒井、二锅头、伊力、小白杨,还喝过地瓜烧、苞谷烧,当地的泾阳特曲就更不用说了。一种酒兴起,一种酒衰落,见证兴衰就在觥筹交错中,似乎很有历史感。流传的段子就更多了。喝了泾阳特曲,谁都认不得谁,说的不仅是这个酒的生猛,也说出了泾阳冷娃的憨厚直爽,见酒就喝,绝不推辞,肯定逢场都喝好。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渭河水,越喝越貌美;酒是敌敌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像不像青春的火热激情?一盘素菜,一瓶普太,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求败。是不是夜色之下的一醉解千愁?记得有一次大醉,醒来觉得很幸福,张口就来:醉里不知乾坤大,抱得日月一起眠。酒就是这般神奇,不爱它,不深入关中酒场经历浮沉,你就没有深刻的感受,酒喝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关中人心知肚明。

 

酒场多且重要,见的自然不少。有一个同学酒量不错,有一回酒场上随口说了句“渗都渗八两”,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渗八两”。三原县有个女将,酒量好不说,关键是拳划得好,打过一关又一关,从来不输,只喝本庄酒,有一次我亲自经历,看得我目瞪口呆。男人喝酒其实最有意思,喝多了囫囵话反复说,有影没影东拉西扯,喝了酒的人听着有意思,没喝酒的人听了也有意思。到了永寿,敬酒是先干为敬,要让别人喝多少,你得先喝多少,而且不以杯为限,能喝一圈敬酒的都得有大气魄。我有一年下县去乡镇,看着敬酒的杯子越来越大,最后一个敬酒的足足二两,看得我舌头都掉到了肚子里,一圈六个人敬酒下来,就喝了半斤多,最后当然醉了。

 

时间像酒,喝酒得趁年轻,年龄大了酒量就不行了,酒胆也不行了,怯场是常有的事,慢慢地酒场就少了,酒场就小了,喝酒的心气就减退了。只是我嗜酒的毛病没有什么改变,闲暇时倒上二两,一个人慢慢品味,慢慢回溯过去的光阴,也是极好的。如果能凑个酒场,高朋满座,酣畅淋漓一回,就太美了,也太迷人了。关中大地,这里正开演着酒场,一个个身影神情专注,他们涨红着脸,高声划拳,低声交谈,一杯杯酒里满满都是这方土地的味道,火辣辣的。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