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热点问答”系列
有句话说“孩子总是伴随着问题一路成长”,这些所谓的“问题”,有时会让家长为之烦恼;然而,如果家长能正确看待、智慧应对,这些“问题”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见证、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契机。
接下来,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各试点学校将贯彻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热点问题,通过“家长分享”“学校解答”“专家观点”三个版块,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期提问:
我的孩子经常发脾气,
我该怎么办?
【家长分享】
金湾区四季学校学生家长回答:
孩子爱发脾气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是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保持冷静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化的漩涡。用平静、温和的语气回应,不要加重孩子的情绪负担。
观察并理解
观察孩子发脾气的状态和表现,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和触发点,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生气,这有助于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设定明确的界限
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同时,要告诉孩子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教孩子换位思考
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孩子产生同理心,从而全面看待问题。
提供情绪管理的工具
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数数、暂时离开现场、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在情绪激动时慢慢冷静下来。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树立榜样
家长自己的行为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家长要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脾气问题非常严重,在发脾气时行为状态非常极端和偏执,例如会暴力对待他人和自己(打人、自残等),且上述方法无法改善,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最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关爱,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面对这个问题。
【学校解答】
金湾区四季学校执行校长李波回答:
孩子发脾气、大吵大闹、反叛等时刻,很多家长都会觉得烦躁,见不得孩子情绪失控。殊不知,情绪的发生是我们无法也无须去压制的。饱满鲜活的情绪、情感正是我们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座两层小楼:下层大脑负责与生俱来的反应、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上层大脑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当外界出现危险、压力信号时,正常人都会立刻启动下层大脑,做出本能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而孩子的情绪比成人会更加表现出“说来就来、不受控”的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物本能比较强。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和孩子的情绪大战,变成一个比孩子还要崩溃的家长,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选对时机。我们把孩子的情绪视为大敌,孩子就会把我们看作敌人。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解除了孩子的危机警报,双方就有机会平和地探讨引起情绪的事件本身。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重在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事件,乐观地解释事件,建立起心理的免疫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用“困难是暂时的”“这种困难谁都会遇到”去解释,愿意多尝试一次。养育出一个具有乐观性情的孩子,才是我们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
给家长的建议
✍ 情绪的ABC理论告诉我们,事件并不会直接决定行动,在事件和行动之间,存在着我们的认知和信念。想改善孩子面对事件的情绪和行动,应该从改善孩子对生活的认知和信念入手。
✍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乐观的解释风格会塑造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 家长应从创设温暖、关切、安全的家庭氛围开始,做一对理性、善于倾听、积极乐观的父母,给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
【专家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左璜回答: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孩子经常发脾气,应该是存在不同的类型以及原因。因此,作为家长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脾气发作类型及可能的原因。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或愿望时会出现。例如玩具坏了,或者做不成一个拼图等。而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常见原因就是两个:需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又或者是孩子畏惧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要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帮助,鼓励孩子表达不满的原因,引导孩子耐心面对问题。
这是孩子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发脾气,特别是当家长忙碌或注意力分散时。判断的方法就是看看孩子发脾气时是否会不断观察大人的反应。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孩子渴望得到更多关爱和关注,他(她)感觉到被忽视了。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就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积极关注,忽略其负面行为。
这是孩子为了反抗大人的指令或获得更多控制权而发脾气。这种发脾气常会发生在孩子被告知做某事或不允许做某事时。导致的原因是孩子想要寻求自主、独立并可能想要测试界限和规则。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就要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同时给予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许多孩子会由于身体不适,如饥饿、疲倦、生病等,导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孩子在身体状态改善后行为就会恢复正常。导致的原因常有睡眠不足、饥饿或生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确保孩子的基本身体需求得到满足,如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05
孩子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压力而引起的脾气发作,如换环境、学校压力等。这种类型的发脾气常常会伴随孩子的焦虑或退缩行为。常见原因就是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面临过大的学习或社交压力。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要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减轻压力。
孩子发脾气可能是模仿家中其他孩子或电视上的行为。这种发脾气的行为往往和所模仿的行为有高度相似性。面对这种发脾气行为,一方面家长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榜样示范;另一方面,就是监控孩子观看的一些视频内容。
有些孩子会对过强的感官刺激(如声音、光线)反应敏感而引发的脾气发作。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想要逃离当前环境的行为。因此,家长只要改变下环境,减少刺激就可以了。
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不宜一概而论,也不需要过度焦虑,防止负面情绪的扩大化。
家庭教育“热点问答”系列
有句话说“孩子总是伴随着问题一路成长”,这些所谓的“问题”,有时会让家长为之烦恼;然而,如果家长能正确看待、智慧应对,这些“问题”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见证、增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契机。
接下来,珠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各试点学校将贯彻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热点问题,通过“家长分享”“学校解答”“专家观点”三个版块,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期提问:
我的孩子经常发脾气,
我该怎么办?
【家长分享】
金湾区四季学校学生家长回答:
孩子爱发脾气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是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保持冷静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和孩子一起陷入情绪化的漩涡。用平静、温和的语气回应,不要加重孩子的情绪负担。
观察并理解
观察孩子发脾气的状态和表现,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和触发点,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生气,这有助于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设定明确的界限
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同时,要告诉孩子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教孩子换位思考
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孩子产生同理心,从而全面看待问题。
提供情绪管理的工具
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数数、暂时离开现场、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别的事情上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在情绪激动时慢慢冷静下来。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树立榜样
家长自己的行为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家长要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脾气问题非常严重,在发脾气时行为状态非常极端和偏执,例如会暴力对待他人和自己(打人、自残等),且上述方法无法改善,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最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关爱,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面对这个问题。
【学校解答】
金湾区四季学校执行校长李波回答:
孩子发脾气、大吵大闹、反叛等时刻,很多家长都会觉得烦躁,见不得孩子情绪失控。殊不知,情绪的发生是我们无法也无须去压制的。饱满鲜活的情绪、情感正是我们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座两层小楼:下层大脑负责与生俱来的反应、冲动以及强烈的情感,上层大脑控制着一些重要的高级分析思维功能;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十分发达,而上层大脑要到一个人二十几岁时才能够完全发育成熟。当外界出现危险、压力信号时,正常人都会立刻启动下层大脑,做出本能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而孩子的情绪比成人会更加表现出“说来就来、不受控”的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物本能比较强。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和孩子的情绪大战,变成一个比孩子还要崩溃的家长,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选对时机。我们把孩子的情绪视为大敌,孩子就会把我们看作敌人。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解除了孩子的危机警报,双方就有机会平和地探讨引起情绪的事件本身。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重在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事件,乐观地解释事件,建立起心理的免疫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用“困难是暂时的”“这种困难谁都会遇到”去解释,愿意多尝试一次。养育出一个具有乐观性情的孩子,才是我们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
给家长的建议
✍ 情绪的ABC理论告诉我们,事件并不会直接决定行动,在事件和行动之间,存在着我们的认知和信念。想改善孩子面对事件的情绪和行动,应该从改善孩子对生活的认知和信念入手。
✍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乐观的解释风格会塑造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 家长应从创设温暖、关切、安全的家庭氛围开始,做一对理性、善于倾听、积极乐观的父母,给孩子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
【专家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左璜回答: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孩子经常发脾气,应该是存在不同的类型以及原因。因此,作为家长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脾气发作类型及可能的原因。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或愿望时会出现。例如玩具坏了,或者做不成一个拼图等。而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常见原因就是两个:需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又或者是孩子畏惧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要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帮助,鼓励孩子表达不满的原因,引导孩子耐心面对问题。
这是孩子为了引起他人注意而发脾气,特别是当家长忙碌或注意力分散时。判断的方法就是看看孩子发脾气时是否会不断观察大人的反应。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孩子渴望得到更多关爱和关注,他(她)感觉到被忽视了。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就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积极关注,忽略其负面行为。
这是孩子为了反抗大人的指令或获得更多控制权而发脾气。这种发脾气常会发生在孩子被告知做某事或不允许做某事时。导致的原因是孩子想要寻求自主、独立并可能想要测试界限和规则。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家长就要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限,同时给予一定的选择空间,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图源:钱志亮工作室
许多孩子会由于身体不适,如饥饿、疲倦、生病等,导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孩子在身体状态改善后行为就会恢复正常。导致的原因常有睡眠不足、饥饿或生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确保孩子的基本身体需求得到满足,如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05
孩子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压力而引起的脾气发作,如换环境、学校压力等。这种类型的发脾气常常会伴随孩子的焦虑或退缩行为。常见原因就是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面临过大的学习或社交压力。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要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减轻压力。
孩子发脾气可能是模仿家中其他孩子或电视上的行为。这种发脾气的行为往往和所模仿的行为有高度相似性。面对这种发脾气行为,一方面家长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榜样示范;另一方面,就是监控孩子观看的一些视频内容。
有些孩子会对过强的感官刺激(如声音、光线)反应敏感而引发的脾气发作。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想要逃离当前环境的行为。因此,家长只要改变下环境,减少刺激就可以了。
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不宜一概而论,也不需要过度焦虑,防止负面情绪的扩大化。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