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2024年6月2日)


渔女之城舞丝带

□ 马 达

香山云道。珠海传媒集团 赵梓摄

 

珠海美,胜地早知闻。漫道湾仔过氹仔,一出家门便澳门,天然聚宝盆!珠海妙,如今旧貌换新颜,最美渔女城! ——题记

每当有朋友初来珠海,我总会带他们去情侣路漫步,去野狸岛转悠,去圆明新园荡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今我却可以自豪地说:“走!我带你们去栈道走走!”

近几年,随着珠海城市形象升级改造工程实施,渔女之城的海畔绿山中修建了好几条栈道,有景山道、香山云道、海天驿站栈道等,登上这些栈道可观城市新貌,可瞰山海胜景。它们如同为这座渔女之城的腰间增添了几条“丝带”,于是渔女仙子衣袂飘飘,挥动“丝带”起舞,这座城市因此多了几分灵动飘逸,显得更加美丽迷人。尤其是动工于2020年5月、全线贯通于2022年10月的景山道最具代表性。作为珠海首条山地景观栈道,景山道主线路8.4公里,共分为串园、揽山、观海三段,自西向东串起了珠海数座公园,衔接吉柠路东西相隔的板樟山,直至城市阳台。景山道一步一景,三段线路各有不同风光,无疑是珠海最佳的观景平台。

约上三五好友,选个碧空如洗、海风轻拂的傍晚时分,从景山道的最西端出发,沿着栈道,会发现栈道自西向东串起了圆明新园、澳门回归公园、白莲洞公园、吉大水库、景山公园。当我们经过此栈道,放慢脚步,便可赏城市风光,澳门、珠海的城市胜景一览无余。珠海吉大的环球金融中心大楼、格力广场、拱北口岸大楼、横琴会展中心大厦以及与它隔岸相望的澳门地标——高高耸立的澳门塔、莲花形的葡京大酒店恢宏矗立。如果在夜晚时分,华灯初上,伫立眺望,看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真是美不胜收!此栈道无疑是体验这南国滨海城景的最好地方,而栈道护栏也在夜晚亮起了灯带,成为珠海美丽夜景的一部分,远看如渔女仙子乌丝叠髻中闪闪发光的金簪银钗,真是一线穿珠闪华彩!

趁着天色还未暗,和朋友沿着栈道继续往东走。刚走没多远,就会奇妙地发现眼前的城市景色瞬间切换成了山色胜景,就如同上天之手将大自然的画册轻轻拨弄了一下,便已是另一幅景象。此时展现在眼前的是板樟山作为主城区最南端的山脉风景,山谷沟壑相通,山貌壮丽,除了生机勃勃、蓊蓊郁郁的苍翠树林灌木外,最令人称奇的便是山中巨石,山石大多为花岗岩,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似刚蒸出来热气腾腾的馒头,有的似雨后绽放的浅黄蘑菇,有的似在缓缓爬动的乌龟,有的似欲啄虫的鸟嘴,还有的似被激怒想要向人冲来的野牛……真可谓翠山奇石出神笔!站在此栈道上,欣赏着珠海城中绝妙的山景,令人叹为观止!

继续向东漫步,转过山坳,来到景山公园段,视野陡然开阔,在此可观赏到景山道的精华部分:只见波澜壮阔的大海迎面而来,远处翠绿的岛屿星罗棋布;飞架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如海中的一条白龙腾伏迤逦,蜿蜒伸向大海深处;全长37公里经典浪漫的情侣路为海岸镶上了一条旖旎动人的花边;在情侣路中段的香炉湾有象征城市灵魂的标志性建筑——珠海渔女,几十年来她双手捧着珍珠,仿佛在为过往的人们诉说着珠海的历史沧桑,又在为新时代人们晓谕着通往光明和幸福的道路;还有坐落在野狸岛的日月贝造型的建筑,是珠海的新地标——珠海大剧院,那洁白的一大一小的贝壳以蓝天白云为背景,以大海小岛为衬托,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海湾胜景美如画!

每当我与亲友漫步于珠海这条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栈道,醉赏翠山奇石,俯瞰海湾胜景,饱览美丽风光时,不由为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发展中发生的蜕变而感到自豪。这一条条丝带不仅舞出了渔女之城的活力,更舞出了浪漫之都美好的未来!

 

香山云道

钟凡 绘

守一袭纯蓝入梦

□ 朱兴泽

滔漩浪奔,潮语纷争,如千万次梦寻轻扣心门。这个腹广岸宽的沙滩,就是珠海十大景观之一的高栏港飞沙滩。

高栏港飞沙滩位于珠海西部高栏岛的东南部。今天是个难得的周末,约上几个友人,由祥哥带队,开车直驱弯弯曲曲的林荫车道,来到一处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水云间。

坐在飞沙滩上,恍惚了光阴。看云朵的倒影,思日落月起,梦白帆在海中追鱼,听风轻吟着古往今来的神秘,细数层层涟漪来了又去。

“你还记得我吗?”问树、问浪、问海鸥,问山、问水、问沙滩和岛屿,我的心一阵阵激动得像停不下来的风。

二十多年前,我随爱人来过这里。年轻的我们站在惊涛扑岸的海中,小伙子们光着膀子,坚实伟岸的身躯筑起一道“新岸”,为好奇而胆小的女友们挡着海浪凶猛的拍击,尖叫声、浪碎的喧哗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此起彼伏。我个子矮小,海水一掌又一掌地扑打在我的脸上,我惊恐地喊叫着爱人的名字,两手紧紧搂着爱人的腰。现在忆起,方觉年少轻狂,爱的浪漫和海的淘气何其相似。

海中高高的安全守望架上,一位穿着救身衣的男子警惕地观察着海中的人们。他就是专业的救生员。

沙很干净,细密,结实。祥哥说,很多年前,人们看着这里的浪推着白沙向前滚,像层层白浪一样在飞速移动,于是大家叫这里为飞沙滩。刘老师最明智,穿着沙滩鞋,不怕脏了鞋子。有人干脆光着脚踩在沙滩上……

我放眼四顾,回想起刚入沙滩前的那片林区,种了很多防风树,其中一种很特别的树叫木麻黄,因为当时它们的叶子像缺水一样干渴蔫黄,像老人顶着干枯的头发一样,给我一种奄奄一息的感觉。这时林老师说,这个木麻黄不是干枯了,而是前段时间遇到台风受伤了,但它们是防沙固堤的坚强卫士,过一段时间又会返青。听完,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再转头凝眸眼前涌动的海,遥望两岸的崖石,有的绿,有的黄,有的雄壮,有的伟岸,有的站立,有的横卧,有的盘踞,它们也像这片海域的卫士,护守着这里的碧波万顷。山与水,刚与柔,美美与共,与日月争辉。

在高高的左边崖顶上,一尊好大的妈祖石像,遥望着这方水域同时也守护着出海人的平安。他们出海前举香拜圣母,出海的人们心中便增了一种勇敢,守望的妻子也多了一份安详和坚定。

时间的年轮转得真快,我再次来这个飞沙滩,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和情感的风雨之后,人生百味重叠交集。面对辽阔的大海,那些解不开的千千结如云化雨般纷纷落下,汪洋成为内心澄澈的水泽。

海纳百川,人经百事,心胸和格局渐渐大了起来,意志也更加坚韧了。细数和海礁上一样的心灵创伤,它们不正像枚枚勋章吗?

来飞沙滩看海吧。把心交与海,守一袭纯蓝入梦,一切会变得纯净和安宁。

 

□ 薛 斌

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摄

我来自北方,却喜欢南方的雨,如今站在窗前,目睹雨后的宁静。

屋檐上,雨丝断续,似乎舍不得雨停。它们自屋檐跌落,在石板上激起阵阵涟漪。雨后的空气要更清新,带着泥土和树叶交融的气息。每场雨后的气息不尽相同,但都美好,仿佛只吸一口,便洗净心灵的灰尘 。

我喜欢在这样的空气中漫步,感受雨后的一切。

虽在雨后行走,但思绪不免回到雨中。印象里的雨天似乎是青蓝色。白墙黑瓦,绿水青山,各样的色彩在雨幕调和下,不再分明,却更和谐,都成了温柔的青。其间行人很少,没有路灯,也没有汽车的鸣笛声。雨水激起的白雾,让一切变得朦胧;水天一色,看不清楚什么。但不远的桥却很明显,静静地横跨在水面上,极适合在窗沿遥望。我总觉得若在桥上走过,便要发现至美。

这美,不仅在于桥的本身,更在于走过的心情——那静谧中与自我对话的体验。雨,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足以在繁忙中找到只属于自己的宁静。我走过石路,摸着栏杆上未落的雨滴,经雨水冲刷的石板格外干净,反射着淡淡的光。两旁的花草,在雨水的浸润后,更显清新、旺盛。我不禁放慢脚步,细细端详自然铺就的一砖一瓦那活着的建筑。它们是否足够古老,是否攒够了故事与行人诉说?

终于,我来到了桥上,远远望去,景色尽收眼底。桥边的湖水在雨后变得愈加清澈。先前修葺时倒在湖边的石块,终于要和湖水连成一体,上面生着一些青苔。水面上漂有几片青翠的落叶,似乎并不为自己的早夭懊悔而在水中嬉戏。恍惚间,我好像听见它们欢快的歌声在阳光下生辉。对岸的矮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活泼,常有鸟鸣传出。几只白鹅在湖边的草坪徘徊,寻着雨后大自然的馈赠。

我总喜欢雨中漫步,也不撑伞,任凭雨滴打湿肩膀以至全身。这次却因事务繁忙,只得在天晴后出来。未能亲身经历这场夏雨,总归是有些遗憾的。但如今的静谧,却弥补了这些,我喜欢这样的静谧,我常进行这样的漫步,这使我获益良多。即便遇见的每场雨似乎都不似印象里的青绿,汽车的鸣笛也很嘈杂,但雨天总归给了我独处的机会,雨水仿佛将纷扰的世界与自己分隔。这是我极喜欢的事,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可是,外出总要回归,雨天也要放晴。忍受争吵是难免的事,终究不能撑伞活在雨里。我们是要自雨中醒来的,说实话,醒来其实不是什么太艰难的事。即便推脱,我们依旧要不情愿地起身,去迎接天晴。因为我们总知道,更多的风景,要等到天晴后才可以遇见。

母亲的难日

□ 李春鹏

记忆中,自己每次过生日,母亲都是记在心头的。

曾经听祖母说起,我生下不久,就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那么小一个婴儿,头上却长出一个特别巨大的肿块。这肿块不是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形成,随后可以自然消失的那种“包”。一开始,父母亲还没意识到这个包块的危害。有人说我家来了个包拯,祖母和父母亲并无责备,只是觉得人家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

不久,一家人开始着急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头上的肿块未见减小,而且伴着明显的身体不适,哭闹、发热、呕吐等等。黄泥医院、潜山医院、怀宁医院……父母亲抱着我,一家一家跑,也没有得到希望的效果。他们到处问人,只要有人提到某个民间医生,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特长,就会放下活计抱着我赶过去,根本不会考虑路程的远近。那段时间,这个普通家庭的工作中心就是挽救我的健康和生命上。

我的身体最后在名医小老苏堪称神奇的医术作用下,得以完全康复。后来就这件事问起父母亲,他们说就连苏医生也不清楚病因,只是连称幸运。

小时的这个劫难,在我一岁生日之后才过去。可想而知,在我周岁生日的时候,父母亲还有祖母,他们还在为我担忧为我揪心,那时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多么紧张、焦虑甚至无助的状态。母亲曾经跟我说过,那段时间他们就是不断赶路,急急地走,慢慢地跑。怀里抱着我,有时是母亲和祖母,有时是母亲和父亲,有时可能就是母亲一个人,怀揣那一点微薄的希望,作着百分之一千一万的努力。只要有一点空,就去赶路,赶往下一个医院,或者寻找另一位医生。

我现在闭着眼睛,周围只剩下他们赶路的样子。风里,雪里,阳光下,不停地赶路,我只怨那个时候自己太小,完全没有记忆,躺在祖母、母亲或者父亲怀里,与自己最亲的人贴身——近距离甚至没有距离,却不曾记得他们对我说了些什么。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母亲一个人说了些什么,一句也不记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想正是家人坚决不放弃的意志感动了医生,正是医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赢回了我的生命。

大些以后,自己开始有了关于生日的记忆。那时家里非常贫困,每到生日总能吃到奶奶煮的长寿面,当然是放糖的,甜到入骨的古巴产黑泥巴红糖!

除了吃长寿面,还得到一个涂了红颜色的煮鸡蛋,放衣袋或书包里。小小年纪的我,开心地把玩着那涂红的鸡蛋,有意无意朝身边同学显摆一下,就像他们过生日时跟我所做的那样。这涂红的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一直留着,都记不得后来是怎么吃掉的,是在第几天吃掉的。

这样的待遇,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大些的姐姐没有,小些的弟弟妹妹也没有。这是我专有的,只因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反之也一样,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面条和鸡蛋,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我挑起一根面条,朝围坐桌旁的弟妹做鬼脸,笑着逗弄他们。在他们艳羡的目光里,我缓缓将面条送入口中,完全不理会他们的感受。端坐四方桌前,我尽情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这份荣耀。小小年纪的我,埋着头或者偏着头,津津有味地吃甜甜的长寿面,而上了年纪的祖母,比我年纪大得多的父亲母亲,就在一旁开心地看着我,他们好像比我还高兴,好像是他们自己过生日。

这样的待遇,我一直享用着,一年又一年,都成为习惯了。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自己去县城读高中。我从未想过,过去岁月里,这看似简单的一碗面条一个鸡蛋,需要父母亲还有祖母付出怎样的努力。

上大学,参加工作,调来珠海,距离生我养我的那个家越来越远。奶奶走了,父母亲不在身边,他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给我过生日,我也就无法吃到小时候那样的生日面条和鸡蛋。幸运的是,我总能收到父母亲书信送达的生日问候与祝福。而我总是匆匆看过,便随意丢开,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后来有了电话,生日这天一抓起话筒,母亲那句“你的生日哟,自己记得买点好吃的”,再一次通过话筒热热地传过来,无一例外。

儿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之日。现在,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在老家。她习惯了老家的生活,每次接来珠海也呆不了多久。每次回去探望,我总是来去匆匆。这几年,工作似乎更为忙碌,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更为短暂。

我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又一个生日即将到来,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心里一阵悸动,忽就生出一个念想来,想为母亲做点什么。

过去了就过去了

    (组诗)

□ 房鉴皓

我不准备说话

 

我不准备说话

因为喧闹的轰鸣

都来自风花雪月

却没有人在听

 

如果靡靡之音

能让大众沉浸在其中

那一定不是标准

仅仅因为是非皆空

 

窃笑剩下的醉意

谁会关心一颗石头的划痕

遍地都是慵懒的刀片

临刑的语言却四散狂奔

 

光芒不会一直照耀

但即使真的微弱了

总能指引人间

难道这星芒点点,只是幻觉?

还是我想多了

 

仿佛看到白云之上

还有梦

过往的斑驳

都成了一场空

 

插曲

 

车辆如同流水一样

来来回回

起起落落,也波光粼粼

翻开世界的衣领

看到的不过是外壳

 

行驶在途中会发笑

原来一只猫跳到了我的玻璃上

妖娆的尾巴缠住雨刮

要我给它来一场直播

 

这是洞悉了规则的生物

还是被扭曲的灵魂

存在即合理的衣冠解释

真理即正义的道德面孔

还不如一支烟的花火

 

打开手机

点燃了时间的流逝

我就笑笑不说话

呼噜声随之响起

 

待到车流继续奔腾

我一脚油门

不奢望甩下什么

把烟灰弹进空气中

 

过去了就过去了

 

上班了就不年轻了

宴请成熟的笑脸

与周遭世故寒暄

握着手同时还说再见

这真是美好的画卷

 

臆想青春还能接续

金钱的魔力就是万能定局

哪怕放弃温暖的情欲

也要至死不渝地追求成功与事业

旁人眼里应该是了无生趣

 

不去怀念童年的快乐

不追寻生活的本色

等一切形成风化的悲歌

再想要抚摸干涸的河

抚摸嘴角的悱恻

 

美好结局肯定是不可能

梦想都会击成碎片

妄图再次拼凑,还是

干脆揉成一团

模糊了就过去了

过去了就过去了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家园(2024年6月2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6-02 08:30


渔女之城舞丝带

□ 马 达

香山云道。珠海传媒集团 赵梓摄

 

珠海美,胜地早知闻。漫道湾仔过氹仔,一出家门便澳门,天然聚宝盆!珠海妙,如今旧貌换新颜,最美渔女城! ——题记

每当有朋友初来珠海,我总会带他们去情侣路漫步,去野狸岛转悠,去圆明新园荡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今我却可以自豪地说:“走!我带你们去栈道走走!”

近几年,随着珠海城市形象升级改造工程实施,渔女之城的海畔绿山中修建了好几条栈道,有景山道、香山云道、海天驿站栈道等,登上这些栈道可观城市新貌,可瞰山海胜景。它们如同为这座渔女之城的腰间增添了几条“丝带”,于是渔女仙子衣袂飘飘,挥动“丝带”起舞,这座城市因此多了几分灵动飘逸,显得更加美丽迷人。尤其是动工于2020年5月、全线贯通于2022年10月的景山道最具代表性。作为珠海首条山地景观栈道,景山道主线路8.4公里,共分为串园、揽山、观海三段,自西向东串起了珠海数座公园,衔接吉柠路东西相隔的板樟山,直至城市阳台。景山道一步一景,三段线路各有不同风光,无疑是珠海最佳的观景平台。

约上三五好友,选个碧空如洗、海风轻拂的傍晚时分,从景山道的最西端出发,沿着栈道,会发现栈道自西向东串起了圆明新园、澳门回归公园、白莲洞公园、吉大水库、景山公园。当我们经过此栈道,放慢脚步,便可赏城市风光,澳门、珠海的城市胜景一览无余。珠海吉大的环球金融中心大楼、格力广场、拱北口岸大楼、横琴会展中心大厦以及与它隔岸相望的澳门地标——高高耸立的澳门塔、莲花形的葡京大酒店恢宏矗立。如果在夜晚时分,华灯初上,伫立眺望,看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真是美不胜收!此栈道无疑是体验这南国滨海城景的最好地方,而栈道护栏也在夜晚亮起了灯带,成为珠海美丽夜景的一部分,远看如渔女仙子乌丝叠髻中闪闪发光的金簪银钗,真是一线穿珠闪华彩!

趁着天色还未暗,和朋友沿着栈道继续往东走。刚走没多远,就会奇妙地发现眼前的城市景色瞬间切换成了山色胜景,就如同上天之手将大自然的画册轻轻拨弄了一下,便已是另一幅景象。此时展现在眼前的是板樟山作为主城区最南端的山脉风景,山谷沟壑相通,山貌壮丽,除了生机勃勃、蓊蓊郁郁的苍翠树林灌木外,最令人称奇的便是山中巨石,山石大多为花岗岩,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的似刚蒸出来热气腾腾的馒头,有的似雨后绽放的浅黄蘑菇,有的似在缓缓爬动的乌龟,有的似欲啄虫的鸟嘴,还有的似被激怒想要向人冲来的野牛……真可谓翠山奇石出神笔!站在此栈道上,欣赏着珠海城中绝妙的山景,令人叹为观止!

继续向东漫步,转过山坳,来到景山公园段,视野陡然开阔,在此可观赏到景山道的精华部分:只见波澜壮阔的大海迎面而来,远处翠绿的岛屿星罗棋布;飞架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如海中的一条白龙腾伏迤逦,蜿蜒伸向大海深处;全长37公里经典浪漫的情侣路为海岸镶上了一条旖旎动人的花边;在情侣路中段的香炉湾有象征城市灵魂的标志性建筑——珠海渔女,几十年来她双手捧着珍珠,仿佛在为过往的人们诉说着珠海的历史沧桑,又在为新时代人们晓谕着通往光明和幸福的道路;还有坐落在野狸岛的日月贝造型的建筑,是珠海的新地标——珠海大剧院,那洁白的一大一小的贝壳以蓝天白云为背景,以大海小岛为衬托,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海湾胜景美如画!

每当我与亲友漫步于珠海这条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栈道,醉赏翠山奇石,俯瞰海湾胜景,饱览美丽风光时,不由为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发展中发生的蜕变而感到自豪。这一条条丝带不仅舞出了渔女之城的活力,更舞出了浪漫之都美好的未来!

 

香山云道

钟凡 绘

守一袭纯蓝入梦

□ 朱兴泽

滔漩浪奔,潮语纷争,如千万次梦寻轻扣心门。这个腹广岸宽的沙滩,就是珠海十大景观之一的高栏港飞沙滩。

高栏港飞沙滩位于珠海西部高栏岛的东南部。今天是个难得的周末,约上几个友人,由祥哥带队,开车直驱弯弯曲曲的林荫车道,来到一处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水云间。

坐在飞沙滩上,恍惚了光阴。看云朵的倒影,思日落月起,梦白帆在海中追鱼,听风轻吟着古往今来的神秘,细数层层涟漪来了又去。

“你还记得我吗?”问树、问浪、问海鸥,问山、问水、问沙滩和岛屿,我的心一阵阵激动得像停不下来的风。

二十多年前,我随爱人来过这里。年轻的我们站在惊涛扑岸的海中,小伙子们光着膀子,坚实伟岸的身躯筑起一道“新岸”,为好奇而胆小的女友们挡着海浪凶猛的拍击,尖叫声、浪碎的喧哗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此起彼伏。我个子矮小,海水一掌又一掌地扑打在我的脸上,我惊恐地喊叫着爱人的名字,两手紧紧搂着爱人的腰。现在忆起,方觉年少轻狂,爱的浪漫和海的淘气何其相似。

海中高高的安全守望架上,一位穿着救身衣的男子警惕地观察着海中的人们。他就是专业的救生员。

沙很干净,细密,结实。祥哥说,很多年前,人们看着这里的浪推着白沙向前滚,像层层白浪一样在飞速移动,于是大家叫这里为飞沙滩。刘老师最明智,穿着沙滩鞋,不怕脏了鞋子。有人干脆光着脚踩在沙滩上……

我放眼四顾,回想起刚入沙滩前的那片林区,种了很多防风树,其中一种很特别的树叫木麻黄,因为当时它们的叶子像缺水一样干渴蔫黄,像老人顶着干枯的头发一样,给我一种奄奄一息的感觉。这时林老师说,这个木麻黄不是干枯了,而是前段时间遇到台风受伤了,但它们是防沙固堤的坚强卫士,过一段时间又会返青。听完,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再转头凝眸眼前涌动的海,遥望两岸的崖石,有的绿,有的黄,有的雄壮,有的伟岸,有的站立,有的横卧,有的盘踞,它们也像这片海域的卫士,护守着这里的碧波万顷。山与水,刚与柔,美美与共,与日月争辉。

在高高的左边崖顶上,一尊好大的妈祖石像,遥望着这方水域同时也守护着出海人的平安。他们出海前举香拜圣母,出海的人们心中便增了一种勇敢,守望的妻子也多了一份安详和坚定。

时间的年轮转得真快,我再次来这个飞沙滩,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和情感的风雨之后,人生百味重叠交集。面对辽阔的大海,那些解不开的千千结如云化雨般纷纷落下,汪洋成为内心澄澈的水泽。

海纳百川,人经百事,心胸和格局渐渐大了起来,意志也更加坚韧了。细数和海礁上一样的心灵创伤,它们不正像枚枚勋章吗?

来飞沙滩看海吧。把心交与海,守一袭纯蓝入梦,一切会变得纯净和安宁。

 

□ 薛 斌

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摄

我来自北方,却喜欢南方的雨,如今站在窗前,目睹雨后的宁静。

屋檐上,雨丝断续,似乎舍不得雨停。它们自屋檐跌落,在石板上激起阵阵涟漪。雨后的空气要更清新,带着泥土和树叶交融的气息。每场雨后的气息不尽相同,但都美好,仿佛只吸一口,便洗净心灵的灰尘 。

我喜欢在这样的空气中漫步,感受雨后的一切。

虽在雨后行走,但思绪不免回到雨中。印象里的雨天似乎是青蓝色。白墙黑瓦,绿水青山,各样的色彩在雨幕调和下,不再分明,却更和谐,都成了温柔的青。其间行人很少,没有路灯,也没有汽车的鸣笛声。雨水激起的白雾,让一切变得朦胧;水天一色,看不清楚什么。但不远的桥却很明显,静静地横跨在水面上,极适合在窗沿遥望。我总觉得若在桥上走过,便要发现至美。

这美,不仅在于桥的本身,更在于走过的心情——那静谧中与自我对话的体验。雨,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足以在繁忙中找到只属于自己的宁静。我走过石路,摸着栏杆上未落的雨滴,经雨水冲刷的石板格外干净,反射着淡淡的光。两旁的花草,在雨水的浸润后,更显清新、旺盛。我不禁放慢脚步,细细端详自然铺就的一砖一瓦那活着的建筑。它们是否足够古老,是否攒够了故事与行人诉说?

终于,我来到了桥上,远远望去,景色尽收眼底。桥边的湖水在雨后变得愈加清澈。先前修葺时倒在湖边的石块,终于要和湖水连成一体,上面生着一些青苔。水面上漂有几片青翠的落叶,似乎并不为自己的早夭懊悔而在水中嬉戏。恍惚间,我好像听见它们欢快的歌声在阳光下生辉。对岸的矮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活泼,常有鸟鸣传出。几只白鹅在湖边的草坪徘徊,寻着雨后大自然的馈赠。

我总喜欢雨中漫步,也不撑伞,任凭雨滴打湿肩膀以至全身。这次却因事务繁忙,只得在天晴后出来。未能亲身经历这场夏雨,总归是有些遗憾的。但如今的静谧,却弥补了这些,我喜欢这样的静谧,我常进行这样的漫步,这使我获益良多。即便遇见的每场雨似乎都不似印象里的青绿,汽车的鸣笛也很嘈杂,但雨天总归给了我独处的机会,雨水仿佛将纷扰的世界与自己分隔。这是我极喜欢的事,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可是,外出总要回归,雨天也要放晴。忍受争吵是难免的事,终究不能撑伞活在雨里。我们是要自雨中醒来的,说实话,醒来其实不是什么太艰难的事。即便推脱,我们依旧要不情愿地起身,去迎接天晴。因为我们总知道,更多的风景,要等到天晴后才可以遇见。

母亲的难日

□ 李春鹏

记忆中,自己每次过生日,母亲都是记在心头的。

曾经听祖母说起,我生下不久,就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那么小一个婴儿,头上却长出一个特别巨大的肿块。这肿块不是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形成,随后可以自然消失的那种“包”。一开始,父母亲还没意识到这个包块的危害。有人说我家来了个包拯,祖母和父母亲并无责备,只是觉得人家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

不久,一家人开始着急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头上的肿块未见减小,而且伴着明显的身体不适,哭闹、发热、呕吐等等。黄泥医院、潜山医院、怀宁医院……父母亲抱着我,一家一家跑,也没有得到希望的效果。他们到处问人,只要有人提到某个民间医生,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特长,就会放下活计抱着我赶过去,根本不会考虑路程的远近。那段时间,这个普通家庭的工作中心就是挽救我的健康和生命上。

我的身体最后在名医小老苏堪称神奇的医术作用下,得以完全康复。后来就这件事问起父母亲,他们说就连苏医生也不清楚病因,只是连称幸运。

小时的这个劫难,在我一岁生日之后才过去。可想而知,在我周岁生日的时候,父母亲还有祖母,他们还在为我担忧为我揪心,那时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多么紧张、焦虑甚至无助的状态。母亲曾经跟我说过,那段时间他们就是不断赶路,急急地走,慢慢地跑。怀里抱着我,有时是母亲和祖母,有时是母亲和父亲,有时可能就是母亲一个人,怀揣那一点微薄的希望,作着百分之一千一万的努力。只要有一点空,就去赶路,赶往下一个医院,或者寻找另一位医生。

我现在闭着眼睛,周围只剩下他们赶路的样子。风里,雪里,阳光下,不停地赶路,我只怨那个时候自己太小,完全没有记忆,躺在祖母、母亲或者父亲怀里,与自己最亲的人贴身——近距离甚至没有距离,却不曾记得他们对我说了些什么。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母亲一个人说了些什么,一句也不记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想正是家人坚决不放弃的意志感动了医生,正是医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赢回了我的生命。

大些以后,自己开始有了关于生日的记忆。那时家里非常贫困,每到生日总能吃到奶奶煮的长寿面,当然是放糖的,甜到入骨的古巴产黑泥巴红糖!

除了吃长寿面,还得到一个涂了红颜色的煮鸡蛋,放衣袋或书包里。小小年纪的我,开心地把玩着那涂红的鸡蛋,有意无意朝身边同学显摆一下,就像他们过生日时跟我所做的那样。这涂红的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一直留着,都记不得后来是怎么吃掉的,是在第几天吃掉的。

这样的待遇,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大些的姐姐没有,小些的弟弟妹妹也没有。这是我专有的,只因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反之也一样,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面条和鸡蛋,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我挑起一根面条,朝围坐桌旁的弟妹做鬼脸,笑着逗弄他们。在他们艳羡的目光里,我缓缓将面条送入口中,完全不理会他们的感受。端坐四方桌前,我尽情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这份荣耀。小小年纪的我,埋着头或者偏着头,津津有味地吃甜甜的长寿面,而上了年纪的祖母,比我年纪大得多的父亲母亲,就在一旁开心地看着我,他们好像比我还高兴,好像是他们自己过生日。

这样的待遇,我一直享用着,一年又一年,都成为习惯了。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自己去县城读高中。我从未想过,过去岁月里,这看似简单的一碗面条一个鸡蛋,需要父母亲还有祖母付出怎样的努力。

上大学,参加工作,调来珠海,距离生我养我的那个家越来越远。奶奶走了,父母亲不在身边,他们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给我过生日,我也就无法吃到小时候那样的生日面条和鸡蛋。幸运的是,我总能收到父母亲书信送达的生日问候与祝福。而我总是匆匆看过,便随意丢开,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后来有了电话,生日这天一抓起话筒,母亲那句“你的生日哟,自己记得买点好吃的”,再一次通过话筒热热地传过来,无一例外。

儿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之日。现在,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在老家。她习惯了老家的生活,每次接来珠海也呆不了多久。每次回去探望,我总是来去匆匆。这几年,工作似乎更为忙碌,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更为短暂。

我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又一个生日即将到来,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心里一阵悸动,忽就生出一个念想来,想为母亲做点什么。

过去了就过去了

    (组诗)

□ 房鉴皓

我不准备说话

 

我不准备说话

因为喧闹的轰鸣

都来自风花雪月

却没有人在听

 

如果靡靡之音

能让大众沉浸在其中

那一定不是标准

仅仅因为是非皆空

 

窃笑剩下的醉意

谁会关心一颗石头的划痕

遍地都是慵懒的刀片

临刑的语言却四散狂奔

 

光芒不会一直照耀

但即使真的微弱了

总能指引人间

难道这星芒点点,只是幻觉?

还是我想多了

 

仿佛看到白云之上

还有梦

过往的斑驳

都成了一场空

 

插曲

 

车辆如同流水一样

来来回回

起起落落,也波光粼粼

翻开世界的衣领

看到的不过是外壳

 

行驶在途中会发笑

原来一只猫跳到了我的玻璃上

妖娆的尾巴缠住雨刮

要我给它来一场直播

 

这是洞悉了规则的生物

还是被扭曲的灵魂

存在即合理的衣冠解释

真理即正义的道德面孔

还不如一支烟的花火

 

打开手机

点燃了时间的流逝

我就笑笑不说话

呼噜声随之响起

 

待到车流继续奔腾

我一脚油门

不奢望甩下什么

把烟灰弹进空气中

 

过去了就过去了

 

上班了就不年轻了

宴请成熟的笑脸

与周遭世故寒暄

握着手同时还说再见

这真是美好的画卷

 

臆想青春还能接续

金钱的魔力就是万能定局

哪怕放弃温暖的情欲

也要至死不渝地追求成功与事业

旁人眼里应该是了无生趣

 

不去怀念童年的快乐

不追寻生活的本色

等一切形成风化的悲歌

再想要抚摸干涸的河

抚摸嘴角的悱恻

 

美好结局肯定是不可能

梦想都会击成碎片

妄图再次拼凑,还是

干脆揉成一团

模糊了就过去了

过去了就过去了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