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实体稳固,年内降准有空间

《经济参考报》11月12日刊发记者张莫、向家莹采写的文章《金融支持实体稳固 年内降准有空间》。文章称,11月11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初步统计,2024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06万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5%。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展望未来,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进一步降准仍有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持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信贷投放整体平稳、结构呈现亮点,且利率稳中有降。

——从总量看,10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54.1万亿元,同比增长8%;1至10月,各项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

——从结构上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成效持续显现。10月末,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另外,10月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明显好于前9个月月均减少690亿元的水平,也好于前两年同期的水平。

——从利率上看,10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企稳回升。另外,狭义货币(M1)增速在连续6个月负增长后首次出现回升。业内人士分析,M1增速边际回升,既反映出增量政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有所改善,也反映出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随着一揽子货币、财政、地产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地显效,货币活化程度明显提升,居民端信用向好改善,金融数据呈现结构性亮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降准仍有空间。而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框架将持续优化,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1月11日的消息,潘功胜最新表示,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从总量政策来看,专家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继续下行,预计年底前存款准备金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潘功胜此前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至0.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年底前两个月将出现政府债券发行高峰,预计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与此同时,结构性政策也将继续发挥精准支持的作用。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生效。

而从长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报告》指出,未来,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能够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莫海晖
金融支持实体稳固,年内降准有空间
新华社 2024-11-12 23:53

《经济参考报》11月12日刊发记者张莫、向家莹采写的文章《金融支持实体稳固 年内降准有空间》。文章称,11月11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初步统计,2024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06万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5%。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展望未来,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进一步降准仍有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持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信贷投放整体平稳、结构呈现亮点,且利率稳中有降。

——从总量看,10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54.1万亿元,同比增长8%;1至10月,各项贷款增加16.52万亿元。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

——从结构上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成效持续显现。10月末,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另外,10月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明显好于前9个月月均减少690亿元的水平,也好于前两年同期的水平。

——从利率上看,10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5%,增速继续企稳回升。另外,狭义货币(M1)增速在连续6个月负增长后首次出现回升。业内人士分析,M1增速边际回升,既反映出增量政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有所改善,也反映出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稳固。“随着一揽子货币、财政、地产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地显效,货币活化程度明显提升,居民端信用向好改善,金融数据呈现结构性亮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一步降准仍有空间。而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框架将持续优化,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1月11日的消息,潘功胜最新表示,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从总量政策来看,专家预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继续下行,预计年底前存款准备金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潘功胜此前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至0.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年底前两个月将出现政府债券发行高峰,预计年底前央行有可能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与此同时,结构性政策也将继续发挥精准支持的作用。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生效。

而从长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报告》指出,未来,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能够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