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茂名市大石冲村第一书记)
“张书记,橡草明天又可以割了。”“张书记,这一批鹿这个月可以出栏了。”走进梅花鹿场,看到鹿群茁壮成长,大石冲村民喜笑颜开。三年前,珠海市应急管理局张增勇来到茂名市高州长坡镇大石冲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通过探索培育梅花鹿养殖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属于大石冲的致富“鹿”,走进了全村577户农户心中。
2021年7月,刚刚结束5年扶贫工作的张增勇又主动请缨,申请赴高州长坡镇大石冲村继续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刚脱贫摘帽的大石冲村,村容村貌和基础建设还相对落后,集体收入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内有效劳动力不足……张增勇深知,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他面临的将是做好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一场硬仗。
乡村要振兴,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在对长坡镇30多个村子开展调研后,张增勇基本摸清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他发现,大石冲村地理位置较佳、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村民致富积极性高。凭借之前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考虑梅花鹿广阔的药用价值前景,他和村“两委”最终确定与农牧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养殖特种动物梅花鹿为主导的产业规划,探索大石冲村以“鹿”生财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为了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更好地支持梅花鹿养殖产业落地,他借助镇党委打造的“树下讲堂”多次召开板凳会议,详细讲解梅花鹿养殖产业园建设项目细节,逐一解答群众疑问,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听好“致富经”,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经与多方协调沟通,张增勇提出了“分红+托管+认养”三种模式:年纪较大、想省时省力的村民及有意向投资的公司可以选取分红、托管的方式,按年领取报酬;资金量少、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可以选择小数量认养的方式进行自主养殖,村内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合作社产品回收,最大限度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为解决村民自主养殖的场地问题,张增勇专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修建鹿舍。同时成功争取支持,推动村内主干道扩改项目落地,将全长2612米、宽3.5米的村内主干道路面拓宽到6米,保障了产品运输的畅通。经过一年多的谋划,达成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园建设项目合作意向后,仅三个月就成功流转土地500多亩,项目正式落户。
目前,集养殖、预制菜、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园一期已在大石冲村正式建成投产,梅花鹿养殖规模近300头,年产值达到150万元。产业园还与珠海市某餐饮公司签订产销意向书,完全消化鹿茸、鹿血等梅花鹿制品,产销渠道稳定。同时,产业园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园+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民就业岗位60多个。鼓励农户利用自家的荔枝林及附属房单独散、圈养梅花鹿,梅花鹿产出后又由合作社定价回收鹿茸、鹿血等产品。这一双驱动模式大大加快了村民增收速度,现在户均年增收可达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展望未来,张增勇和村“两委”准备持续扩大梅花鹿养殖规模,进一步完善梅花鹿养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当地知名药企、工厂合作,开拓合作渠道,将售卖鹿茸、鹿血等梅花鹿制品的单一销售模式逐步扩展为药品、保健品原料加工、梅花鹿观赏等多种复合模式,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致富途径,打造一个景美、业兴、人和的美好鹿园。
张增勇坚持服务为民,努力拓展扶贫攻坚新成果。他积极奔走、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大石冲村农产品储运中心;投入30多万元改造大石冲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建设村内农产品储运交易中心;为村民安装一批路灯和应急设备等等。
谈到三年多来的驻村工作体会,张增勇表示,乡村振兴帮扶难,是因为帮扶资源、地理位置、人文环境都会制约帮扶效果,但也不难,只要我们带着一颗“好心”,融入村民,以“好心”换“真心”,把一个人的帮扶变成全村人的奋斗,那再难的阻碍都会被克服。接下来,他将继续和全村党员群众一起,深入挖掘产业服务新潜力,用汗水和努力践行好庄严承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百千万工程”赋能续航。

珠海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四级调研员(茂名市大石冲村第一书记)
“张书记,橡草明天又可以割了。”“张书记,这一批鹿这个月可以出栏了。”走进梅花鹿场,看到鹿群茁壮成长,大石冲村民喜笑颜开。三年前,珠海市应急管理局张增勇来到茂名市高州长坡镇大石冲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通过探索培育梅花鹿养殖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属于大石冲的致富“鹿”,走进了全村577户农户心中。
2021年7月,刚刚结束5年扶贫工作的张增勇又主动请缨,申请赴高州长坡镇大石冲村继续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刚脱贫摘帽的大石冲村,村容村貌和基础建设还相对落后,集体收入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内有效劳动力不足……张增勇深知,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他面临的将是做好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一场硬仗。
乡村要振兴,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在对长坡镇30多个村子开展调研后,张增勇基本摸清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他发现,大石冲村地理位置较佳、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村民致富积极性高。凭借之前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考虑梅花鹿广阔的药用价值前景,他和村“两委”最终确定与农牧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进行养殖特种动物梅花鹿为主导的产业规划,探索大石冲村以“鹿”生财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为了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更好地支持梅花鹿养殖产业落地,他借助镇党委打造的“树下讲堂”多次召开板凳会议,详细讲解梅花鹿养殖产业园建设项目细节,逐一解答群众疑问,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听好“致富经”,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经与多方协调沟通,张增勇提出了“分红+托管+认养”三种模式:年纪较大、想省时省力的村民及有意向投资的公司可以选取分红、托管的方式,按年领取报酬;资金量少、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可以选择小数量认养的方式进行自主养殖,村内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合作社产品回收,最大限度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为解决村民自主养殖的场地问题,张增勇专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修建鹿舍。同时成功争取支持,推动村内主干道扩改项目落地,将全长2612米、宽3.5米的村内主干道路面拓宽到6米,保障了产品运输的畅通。经过一年多的谋划,达成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园建设项目合作意向后,仅三个月就成功流转土地500多亩,项目正式落户。
目前,集养殖、预制菜、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梅花鹿特色养殖产业园一期已在大石冲村正式建成投产,梅花鹿养殖规模近300头,年产值达到150万元。产业园还与珠海市某餐饮公司签订产销意向书,完全消化鹿茸、鹿血等梅花鹿制品,产销渠道稳定。同时,产业园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园+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民就业岗位60多个。鼓励农户利用自家的荔枝林及附属房单独散、圈养梅花鹿,梅花鹿产出后又由合作社定价回收鹿茸、鹿血等产品。这一双驱动模式大大加快了村民增收速度,现在户均年增收可达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展望未来,张增勇和村“两委”准备持续扩大梅花鹿养殖规模,进一步完善梅花鹿养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当地知名药企、工厂合作,开拓合作渠道,将售卖鹿茸、鹿血等梅花鹿制品的单一销售模式逐步扩展为药品、保健品原料加工、梅花鹿观赏等多种复合模式,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致富途径,打造一个景美、业兴、人和的美好鹿园。
张增勇坚持服务为民,努力拓展扶贫攻坚新成果。他积极奔走、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大石冲村农产品储运中心;投入30多万元改造大石冲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建设村内农产品储运交易中心;为村民安装一批路灯和应急设备等等。
谈到三年多来的驻村工作体会,张增勇表示,乡村振兴帮扶难,是因为帮扶资源、地理位置、人文环境都会制约帮扶效果,但也不难,只要我们带着一颗“好心”,融入村民,以“好心”换“真心”,把一个人的帮扶变成全村人的奋斗,那再难的阻碍都会被克服。接下来,他将继续和全村党员群众一起,深入挖掘产业服务新潜力,用汗水和努力践行好庄严承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百千万工程”赋能续航。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