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乾务镇虎山村妇女学“织鱼笼”
妇女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织鱼笼。

4月27日,由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乾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乾务镇文化站、虎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办,斗门区心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织鱼笼”非遗主题活动在虎山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此次活动是斗门区“民生微实事”——虎山村“虎虎生威 巧手惠心”妇女儿童提素项目的其中一环,共吸引18位村居妇女参加。

鱼笼是装泥鱼的必备工具之一,由笼口、笼须、笼体、笼尾等几部分组成。本次活动邀请到了虎山村泥鱼笼编织带头人黄庭超、黄裕方进行授课。在展示活动中,两位老师熟练地完成开篾、编扎倒刺、编制笼身、封口等步骤,不一会儿就编织好了做工精细的鱼笼。在体验活动中,虎山村的妇女们个个手脑并用,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学习织鱼笼。很快,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鱼笼便出现在大家眼前。

据了解,装泥鱼习俗是国家级非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更好地传承和展示这项非遗习俗,虎山村“虎虎生威 巧手惠心”妇女儿童提素项目着力在村内打造非遗文化学习传承的平台,积极推进装泥鱼习俗传承和保护工作。

妇女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织鱼笼。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余浩然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
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乾务镇虎山村妇女学“织鱼笼”
观海融媒 2022-04-28 19:49
妇女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织鱼笼。

4月27日,由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乾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乾务镇文化站、虎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办,斗门区心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织鱼笼”非遗主题活动在虎山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此次活动是斗门区“民生微实事”——虎山村“虎虎生威 巧手惠心”妇女儿童提素项目的其中一环,共吸引18位村居妇女参加。

鱼笼是装泥鱼的必备工具之一,由笼口、笼须、笼体、笼尾等几部分组成。本次活动邀请到了虎山村泥鱼笼编织带头人黄庭超、黄裕方进行授课。在展示活动中,两位老师熟练地完成开篾、编扎倒刺、编制笼身、封口等步骤,不一会儿就编织好了做工精细的鱼笼。在体验活动中,虎山村的妇女们个个手脑并用,在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学习织鱼笼。很快,一个个各具特色的鱼笼便出现在大家眼前。

据了解,装泥鱼习俗是国家级非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更好地传承和展示这项非遗习俗,虎山村“虎虎生威 巧手惠心”妇女儿童提素项目着力在村内打造非遗文化学习传承的平台,积极推进装泥鱼习俗传承和保护工作。

妇女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织鱼笼。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余浩然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