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70年 | 忆万山英雄,展特区风华
观海融媒 2020-07-30 18:44

1950年5月25日凌晨,夜空中星光闪烁,伶仃洋上浪潮汹涌,一声雷鸣般的炮响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拉开了解放万山群岛战役的序幕。

那场战役,双方鏖战72天,首次联合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军势如破竹,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毛泽东主席说:“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役,应以学习和表扬”。

70年风云激荡,70年岁月峥嵘。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屹立于万山,用热血和生命捍卫海岛,凭智慧和才干挥斥方遒,以初心与实干团结奋进,在各自领域奉献青春力量,为万山解放改革、建设大业添砖加瓦,赋予万山海战精神新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适逢万山海战胜利70周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万山区特邀亲历战争的耄耋老兵、烈士后人口述海战历史,以及不同年代的万山建设者分享那些年拼搏奋斗的故事,缅怀海战先烈,传习革命精神,见证万山跨越腾飞的每一步。

打了70多发炮弹,首发击中!

——“福林”号炮手朱德兴回忆万山海战细节

当年一场恶战,敌我力量悬殊,70年后, 92岁高龄的老兵朱德兴仍依稀记得在三门岛海域向敌军开炮的那个清晨,“当时一共打了70多发炮弹,指挥员要求一定要快!准!用炮火压制住敌军。”

朱德兴生于1928年农历10月28日,广东信宜人,1945年8月跟随国民党62军到台湾执行受降任务。1949年1月北京解放后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两广纵队炮兵团二营四连(下称炮四连),赴广东及万山群岛等地继续战斗。

敌强我弱,战役一触即发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中央军委和中南军区决定开展歼灭珠江三角洲的国民党残部及解放万山群岛战役,由四野两广纵队及四野44军131师、广东军区江防部队(炮兵及步兵等)等担任此次解放任务。

初创的人民海军力量十分薄弱,参加万山群岛作战的舰队,像样的舰艇只有几艘,包括5艘炮艇、11艘登陆艇、8艘运输船,舰艇总吨位不足千吨。其中,朱德兴所在的“福林”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坦克登陆舰,由广东支前委员会从商人手中购买,约600多吨,安装了一个山炮连的火炮(75毫米的陆军山炮),架设了四门日造“九四”式75毫米火炮,作为主要火力突击船,其它都是20吨至30吨的小炮艇和登陆舰。兵力方面包括第44军第131师2个团、广东军区江防部队、珠江军分区炮兵团、第132师炮兵营、中南军区炮兵100毫米加农炮连、第50军无坐力炮连、第130师步炮连,总计兵力约1万人。

而国民党方面为了守住万山群岛,封锁珠江入海口,以控制进出香港、澳门的主要航线,派出的军备力量堪称豪华,共有舰艇30多艘,舰队总吨位超过2万吨。兵力方面,派出海军第3舰队、海军陆战队1个团和青年军第208师1个营、其他步兵6个连以及原驻该群岛的“广东突击军”等共4000余人。

首发击中,鏖战5小时解放三门岛

年事已高的朱德兴,已难以讲述完整的语句,听着儿子在一旁代为转述当年的作战经过,他目光炯炯,时不时点点头,或回以只言片语作为补充解释。

首战溃败的国民党军队退守三门岛,惊魂未定。1950年6月26日晚上,“福林”号、“琼林”号、“国础”号及“509”号从隘洲隐蔽出航,把步兵、炮兵送上三门岛,担任侦察和诱敌任务。同时岛上炮兵掩护军舰,以加大舰艇作战距离。

翌日清晨7时收到作战指令后,“福林”号立即高速前进,火力全开,向敌军锚泊在外伶仃岛荷包湾西北角附近的战舰射击,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首发即命中敌舰,接着又在齐射中命中另一敌舰。

“父亲虽然没怎么接受过文化教育,但是曾向黄埔军校的教官学习如何打炮作战,会通过三角几何计算射击目标、距离,所以打得很准。”朱德兴儿子的语气中透露出骄傲。

当时敌军万万没有想到,弱小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敢主动出击,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三艘敌舰立即起锚后撤,摆开战斗队形,集中火力向“福林”号攻击。紧接着,敌军“信阳”号驱逐舰和几艘护卫舰赶来反扑。

敌军的“信阳”号驱逐舰排水量达2000多吨,装备有射程达20000米的四寸舰炮,与之相比,“福林”号不过是一艘陈旧的中型坦克登陆舰,排水量不过500吨,前进速度慢,火炮射击距离只有8000米,两者相差甚远。两舰相遇后,面对敌舰的凶猛攻势,“福林”号佯装怯阵,按计划伺机后撤,将敌引诱至三门列岛附近。

迷蒙的雾色中,敌舰接二连三的弹群击落在“福林”号周围,爆炸的火球、硝烟、水柱把“福林”号完全笼罩住了,只能听见雷鸣般的爆炸声。当时三门岛上的队友都捏了一把汗,紧张地注视着海面,只见“福林”号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从浓烟中露了出来,鼓足马力,破浪前进,迫近敌舰,猛烈射击。

朱德兴与队友又一次击中敌舰,敌军慌忙退到“福林”号火力范围外,远距离进行射击。“福林”号灵活地退回三门岛炮兵火力范围之内,诱敌舰进攻,敌退后又再次追击,进行新一轮激烈炮战。至6月27日上午11时左右,人民解放军主动结束了拉锯战,撤回竹湾岛、横岗洲岛以北海域作片刻休整。

下午3时左右,3艘敌舰向竹湾岛、横岗洲岛进行炮击,不久又来了两艘增援的敌舰,人民解放军海上编队指挥所立即命令“福林”号、“国础”号及“509”号陆续出击,在海上再次展开激烈的炮战。在反复拉锯作战中,敌舰“信阳”号再次被击中起火,其他敌舰见状,大惊失色,一艘舰艇在报话机中呼喊“没有面包了”,仓皇逃向担杆列岛海域。此战,人民解放军击伤敌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各一艘。

立功受奖,辗转驻守海岛10年

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外伶仃岛。

8月3日,解放担杆列岛。

8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直湾岛、北尖岛、佳蓬岛各岛,整个万山群岛(除蚊尾洲岛外)全部解放。

万山群岛作战历时72天,人民解放军步兵、炮兵、海军舰艇部队密切协同,共计进行海战、登陆作战、守岛防御作战、运输护航作战等数十次,解放岛屿45座;重创敌海军第二、第三和第一舰队,击沉敌舰艇5艘、击伤12艘、俘2艘及木船多艘;缴获火炮14门及各类物资一大批;毙伤溺敌500余人,俘敌193人。

万山群岛的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海上封锁,对于巩固华南海防、保证海上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6月27日三门海战作为全面解放万山群岛的关键一战,朱德兴及所在炮四连战士、与“福林”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炮兵团里召开的庆功大会上,授予炮四连“威震万山”红旗一面,授予炮一排“首发命中”奖旗一面,不少干部战士立功受奖,朱德兴获三等功。

当年立功受奖的证书、旧照片都一一被朱德兴完好保存着,此刻重新翻阅,他难掩内心激动,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这是(参加)万山(海战)拿了三等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经此战役后,朱德兴转业炮兵教练员,辗转万山4个海岛,为部队培养年轻炮兵,坚守海岛10年,立二等功。

性格低调的朱德兴甚少在家人面前提起当年英勇作战的过往,更从未自诩为英雄。而在儿子眼中,那个年代当兵打仗十分平常,并未觉得父亲很了不起。

在他记忆中,每回父亲提起当兵打仗,都是说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诸如“有一次在深圳附近打仗,部队给每位战士发了一袋冰糖,他吃得很开心”。至于那些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都被父亲珍藏在记忆深处。

直到有一次,朱德兴受邀到儿子所在学校讲述万山海战历史,他才对这段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后来通过父亲战友陈森记录的万山群岛战役经历书册,方知这场战役全貌。

如今的伶仃洋,一碧万顷,舳舻千里,川流不息的船舶使珠江口航道成为国际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在距珠海不过30分钟航程的桂山岛,前来瞻仰万山海战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的游客络绎不绝。朱德兴感慨道,“革命烈士用鲜血守护了珠江口这一经济、军事要塞,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确实是很伟大的一件事。希望这种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精神能够被后世传承、发扬光大。”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范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