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喜收获,欢乐汇金湾。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动丰收节成风化俗,由中共珠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办,金湾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珠海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美食节将于9月22日在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成太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展销、展演、游乐活动将在这里一一上演。农业企业现场展销,农民摆摊售卖农特产品,还有三灶鹤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并举办龙舟表演赛,岭南风情的秋收画卷将全方位呈现。
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颜、荣获“中国黄立鱼之乡”称号、三灶鹤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薪火相传……作为2020年珠海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乘“东道主”东风,金湾区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成果。

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金湾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生活富裕、造福百姓为根本出发点,高起点规划、高效率统筹、高水平投入,补短板,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金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解决问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金湾区制定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方案》和《金湾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指导性文件。
同时,金湾区积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区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区镇两级党委副书记直接抓。成立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设置5个专项组,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印发工作规则、工作细则、设置方案等,形成坚强的领导组织架构和完善的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实行区领导挂点联系村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乡村振兴挂钩帮扶机制,有效发动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挂钩帮扶。先后召开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等一系列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对标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抓部署落实。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各镇村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分组落实,明确任务完成时限。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金湾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发挥资金引领作用。2017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投入约3.1亿元(2020年已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省、市资金约1.6亿元,形成乡村振兴工作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机制。
金湾区先后打造的示范点三灶镇海澄村、红旗镇三板村被省委农办评为“广东省美丽乡村特色村”,2019年12月金湾区荣膺“中国黄立鱼之乡”,红旗镇三板村“金湾水乡田园生态游”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
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颜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金湾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让全区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貌。
本届丰收节的主办地三板村,位于金湾区红旗镇,村民依水而居,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岭南水乡风貌。近年来,通过水乡文化的打造,三板村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生态养殖基地,开发保护完好的百亩生态园更成为千鸟翔集的乐园、远近闻名的观鸟胜地。
走进三板村,静静流淌的三板河穿村而过,河水清澈,两岸芳菲,一栋栋民宅傍河而立,田野平阔、河流蜿蜒、民居错落、鱼塘连环、白鹤掠影……一幅绝美的岭南山水画呈现眼前。
近两年,三板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旅游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三板村成太广场就在河道旁,标志性的水风车日夜旋转。9月22日,这里将变身为丰收节龙舟表演赛的赛场,运动健儿们相聚在水乡,在人群的呐喊助威声中千帆竞渡,感受三板村村民们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深入体验三板村乡村旅游的乐趣。
以上乡村美景,得益于近年来金湾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三板村为首的村落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2019年,金湾区以三板村、木头冲村、海澄村、沙脊村等4个示范村为重点,从人居环境提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全力打造金湾都市农业示范区,推动农村地区持续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农民生活的幸福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通过以点带面,金湾区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全域推进。”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金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而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从去年年底开始,金湾区先后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针对主动清拆的村民,金湾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镇、村,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奖励。同时,对符合干净、文明等标准的农户进行“评星”,并对达到一定星级的农户予以奖励。
一时间,通过“三线下地”“外立面改造”“道路升级”等工程,一座座具有岭南水乡风情的“网红村”相继建成,金湾区乡村振兴战略结出硕果。近期,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2019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在全省45个县(市、区、镇街)抽查考核中,金湾区排名珠三角第二,综合评价为“优秀”。
按照计划,金湾区将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板,带动全区乡村振兴建设。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示范点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结硕果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也助推了乡风文明新貌加快形成。
金湾区制定《金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示范点建设。
截至目前,金湾区有两名非遗传承人被评为珠海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获评珠海市“非遗能人”;“三灶鹤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编织”“三灶歌谣”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已建有村居文化服务中心21个,社区体育公园12个、城市书屋示范点3个,体育公园覆盖率达81%,体育公园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8%;金湾区图书馆建成开馆,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标。短短数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金湾区结出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金湾区还扎实做好迎考工作。
第一次大考是我市考核金湾区 “三清三拆三整治”图斑整改完成情况。2019年7月,市委农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到金湾区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厕所革命”“公共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村庄规划”共八个方面进行摸底和信息采集,并录入市乡村振兴战略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平台。金湾区17个村(社区)存在问题2486处,需整改图斑4580个。金湾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整治,截至2019年12月31日,4580个图斑已整改完毕,完成率100%。
第二次大考是金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大检查和省考核。截至目前,省考核的12个村(社区)、70个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完成率100%,村庄规划完成率100%,村道路面硬化完成率100%,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100%,集中供水完成率100%;自然村均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设立村民理事会,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共设垃圾收集点170个,配备保洁员194人;61个自然村已完成雨污管网建设;69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其中51个自然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成26座污水处理设施。
慎始如终,善作善成。4月24日,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三方评估组对金湾区进行了考核,在金湾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考核反馈结果良好。金湾区圆满完成2019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

金秋喜收获,欢乐汇金湾。为贯彻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动丰收节成风化俗,由中共珠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办,金湾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珠海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美食节将于9月22日在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成太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展销、展演、游乐活动将在这里一一上演。农业企业现场展销,农民摆摊售卖农特产品,还有三灶鹤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并举办龙舟表演赛,岭南风情的秋收画卷将全方位呈现。
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颜、荣获“中国黄立鱼之乡”称号、三灶鹤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薪火相传……作为2020年珠海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乘“东道主”东风,金湾区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成果。

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金湾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生活富裕、造福百姓为根本出发点,高起点规划、高效率统筹、高水平投入,补短板,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金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协调解决问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金湾区制定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方案》和《金湾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系列指导性文件。
同时,金湾区积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区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区镇两级党委副书记直接抓。成立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设置5个专项组,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印发工作规则、工作细则、设置方案等,形成坚强的领导组织架构和完善的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实行区领导挂点联系村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乡村振兴挂钩帮扶机制,有效发动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挂钩帮扶。先后召开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等一系列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对标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抓部署落实。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各镇村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分组落实,明确任务完成时限。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金湾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发挥资金引领作用。2017年以来,金湾区累计投入约3.1亿元(2020年已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省、市资金约1.6亿元,形成乡村振兴工作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机制。
金湾区先后打造的示范点三灶镇海澄村、红旗镇三板村被省委农办评为“广东省美丽乡村特色村”,2019年12月金湾区荣膺“中国黄立鱼之乡”,红旗镇三板村“金湾水乡田园生态游”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
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颜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金湾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让全区163个自然村旧貌换新貌。
本届丰收节的主办地三板村,位于金湾区红旗镇,村民依水而居,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岭南水乡风貌。近年来,通过水乡文化的打造,三板村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生态养殖基地,开发保护完好的百亩生态园更成为千鸟翔集的乐园、远近闻名的观鸟胜地。
走进三板村,静静流淌的三板河穿村而过,河水清澈,两岸芳菲,一栋栋民宅傍河而立,田野平阔、河流蜿蜒、民居错落、鱼塘连环、白鹤掠影……一幅绝美的岭南山水画呈现眼前。
近两年,三板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旅游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三板村成太广场就在河道旁,标志性的水风车日夜旋转。9月22日,这里将变身为丰收节龙舟表演赛的赛场,运动健儿们相聚在水乡,在人群的呐喊助威声中千帆竞渡,感受三板村村民们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深入体验三板村乡村旅游的乐趣。
以上乡村美景,得益于近年来金湾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三板村为首的村落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2019年,金湾区以三板村、木头冲村、海澄村、沙脊村等4个示范村为重点,从人居环境提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全力打造金湾都市农业示范区,推动农村地区持续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农民生活的幸福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通过以点带面,金湾区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全域推进。”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金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而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从去年年底开始,金湾区先后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针对主动清拆的村民,金湾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镇、村,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奖励。同时,对符合干净、文明等标准的农户进行“评星”,并对达到一定星级的农户予以奖励。
一时间,通过“三线下地”“外立面改造”“道路升级”等工程,一座座具有岭南水乡风情的“网红村”相继建成,金湾区乡村振兴战略结出硕果。近期,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2019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在全省45个县(市、区、镇街)抽查考核中,金湾区排名珠三角第二,综合评价为“优秀”。
按照计划,金湾区将持续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示范样板,带动全区乡村振兴建设。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示范点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结硕果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也助推了乡风文明新貌加快形成。
金湾区制定《金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示范点建设。
截至目前,金湾区有两名非遗传承人被评为珠海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获评珠海市“非遗能人”;“三灶鹤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编织”“三灶歌谣”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区已建有村居文化服务中心21个,社区体育公园12个、城市书屋示范点3个,体育公园覆盖率达81%,体育公园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8%;金湾区图书馆建成开馆,成为全市公共文化新地标。短短数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金湾区结出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金湾区还扎实做好迎考工作。
第一次大考是我市考核金湾区 “三清三拆三整治”图斑整改完成情况。2019年7月,市委农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到金湾区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厕所革命”“公共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村庄规划”共八个方面进行摸底和信息采集,并录入市乡村振兴战略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平台。金湾区17个村(社区)存在问题2486处,需整改图斑4580个。金湾区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整治,截至2019年12月31日,4580个图斑已整改完毕,完成率100%。
第二次大考是金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大检查和省考核。截至目前,省考核的12个村(社区)、70个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完成率100%,村庄规划完成率100%,村道路面硬化完成率100%,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100%,集中供水完成率100%;自然村均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设立村民理事会,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共设垃圾收集点170个,配备保洁员194人;61个自然村已完成雨污管网建设;69个自然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其中51个自然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成26座污水处理设施。
慎始如终,善作善成。4月24日,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三方评估组对金湾区进行了考核,在金湾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考核反馈结果良好。金湾区圆满完成2019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