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年获评“一级公安派出所”!井岸派出所“牛”在哪?

建所50年,从3名民警到49名民警;自主研发的“执法智能管家”系统获得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三等奖;积极探索“融合式党建”新模式,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示范点”;连续11年被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

26日,珠海市公安局斗门分局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辖区50名代表获邀参与,“零距离”了解井岸派出所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在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带领、支持下,永葆为民初心,为辖区群众“遮风挡雨”,为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保驾护航的历程。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50年传承为民初心
26日上午,在井岸派出所“警营开放日”活动中,辖区50名代表通过现场观摩、互动参与等形式,“零距离”了解派出所的日常运行、建设情况,以及接处警流程等,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价值认同感。

井岸派出所民警警容严整,整装待发。

井岸派出所地处斗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7月成立。
“变化很大,软硬件都得到了加强提升。”今年64岁的曾健波在井岸派出所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啧啧夸赞。曾健波介绍,“1980年我到井岸派出所工作,之前是一名医院职工,当时为加强队伍建设,从各单位选调了一批年轻、肯干的人员进入公安队伍。”10年后,曾健波成为井岸派出所的第三任所长,2016年退休。

曾健波介绍,当年的办公条件很艰苦,所里只有两辆摩托车,没有其他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民警是如何破案的呢?“平时的工作就是要跟群众搞好关系,上班都是下到辖区里面,跟群众谈心、拉家常,走群众路线,从群众那里很快就能找到破案线索。
曾健波表示,上世纪80年代的斗门交通不是很便利,周边的渡江路、朝南路、朝阳路、中兴路等全是泥土路。去白蕉办案,需要在井岸渡口坐轮渡。《斗门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发行)记载:1979年,井岸渡口通渡,配有3车4车平板船各1艘、拖头2艘。

曾健波接受媒体采访。

1988年1月19日,井岸大桥通车,将井岸城区与白蕉连为一体,井岸渡口随即停运。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斗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井岸派出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数据显示:2019年斗门区地区生产总值427.41亿元,是1980年的432.5倍;人均GDP9.27万元,是1980年的179倍。

1978年井岸派出所接管东岸大队以及白蕉糖厂、农机一厂、县造船厂等区域。

50年来,井岸派出所依靠群众、初心不改。2009年,井岸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至今连续11年保持这份崇高荣誉。在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带领、支持下,井岸派出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打、防、管、控、建”能力,为辖区的繁荣稳定保驾护航。“截至11月17日,今年辖区无违法犯罪天数为118天。”井岸派出所教导员廖志明说。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探索“融合式党建”
冼柏荣是井岸派出所的一名党员民警,从警20多年来始终扎根基层。
此前,石塘小区一名两岁多幼儿因无人照看,从三楼阳台掉出窗外,头部被卡在防盗网上,身体悬在半空。当孩子发生危险时,在场的群众第一时间不是拨打110,而是先给冼柏荣打电话。正在辖区巡逻的冼柏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有困难找警察,有困难找党员警察,当地群众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党员民警陈诗伟在侦破严重影响群众满意度的“小案”上坚持不懈,认真梳理研判,对辖区发生的盗抢案件努力做到有案必破,全力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井岸派出所党支部现有党员民警46人,是市公安局第一批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廖志明介绍,井岸派出所党支部以创建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为契机,按照“五好六有”的标准,结合基层实际探索“融合式党建”新模式,以7个党小组分别融入村居、学校、企业等,有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促进,将党的建设转化为基层治理成效,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融合式党建”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井岸派出所在全市42个、全区11个派出所年度考核中,分别取得第四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井岸派出所党支部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示范点”。

文字:张帆 图片:赵梓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彭赞峰
微信
朋友圈
连续11年获评“一级公安派出所”!井岸派出所“牛”在哪?
观海融媒 2020-11-29 22:13

建所50年,从3名民警到49名民警;自主研发的“执法智能管家”系统获得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奖三等奖;积极探索“融合式党建”新模式,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示范点”;连续11年被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

26日,珠海市公安局斗门分局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辖区50名代表获邀参与,“零距离”了解井岸派出所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在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带领、支持下,永葆为民初心,为辖区群众“遮风挡雨”,为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保驾护航的历程。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50年传承为民初心
26日上午,在井岸派出所“警营开放日”活动中,辖区50名代表通过现场观摩、互动参与等形式,“零距离”了解派出所的日常运行、建设情况,以及接处警流程等,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价值认同感。

井岸派出所民警警容严整,整装待发。

井岸派出所地处斗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7月成立。
“变化很大,软硬件都得到了加强提升。”今年64岁的曾健波在井岸派出所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啧啧夸赞。曾健波介绍,“1980年我到井岸派出所工作,之前是一名医院职工,当时为加强队伍建设,从各单位选调了一批年轻、肯干的人员进入公安队伍。”10年后,曾健波成为井岸派出所的第三任所长,2016年退休。

曾健波介绍,当年的办公条件很艰苦,所里只有两辆摩托车,没有其他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民警是如何破案的呢?“平时的工作就是要跟群众搞好关系,上班都是下到辖区里面,跟群众谈心、拉家常,走群众路线,从群众那里很快就能找到破案线索。
曾健波表示,上世纪80年代的斗门交通不是很便利,周边的渡江路、朝南路、朝阳路、中兴路等全是泥土路。去白蕉办案,需要在井岸渡口坐轮渡。《斗门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发行)记载:1979年,井岸渡口通渡,配有3车4车平板船各1艘、拖头2艘。

曾健波接受媒体采访。

1988年1月19日,井岸大桥通车,将井岸城区与白蕉连为一体,井岸渡口随即停运。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斗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井岸派出所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见证。”数据显示:2019年斗门区地区生产总值427.41亿元,是1980年的432.5倍;人均GDP9.27万元,是1980年的179倍。

1978年井岸派出所接管东岸大队以及白蕉糖厂、农机一厂、县造船厂等区域。

50年来,井岸派出所依靠群众、初心不改。2009年,井岸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至今连续11年保持这份崇高荣誉。在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带领、支持下,井岸派出所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打、防、管、控、建”能力,为辖区的繁荣稳定保驾护航。“截至11月17日,今年辖区无违法犯罪天数为118天。”井岸派出所教导员廖志明说。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探索“融合式党建”
冼柏荣是井岸派出所的一名党员民警,从警20多年来始终扎根基层。
此前,石塘小区一名两岁多幼儿因无人照看,从三楼阳台掉出窗外,头部被卡在防盗网上,身体悬在半空。当孩子发生危险时,在场的群众第一时间不是拨打110,而是先给冼柏荣打电话。正在辖区巡逻的冼柏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有困难找警察,有困难找党员警察,当地群众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井岸派出所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党员民警陈诗伟在侦破严重影响群众满意度的“小案”上坚持不懈,认真梳理研判,对辖区发生的盗抢案件努力做到有案必破,全力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井岸派出所党支部现有党员民警46人,是市公安局第一批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廖志明介绍,井岸派出所党支部以创建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为契机,按照“五好六有”的标准,结合基层实际探索“融合式党建”新模式,以7个党小组分别融入村居、学校、企业等,有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促进,将党的建设转化为基层治理成效,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融合式党建”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井岸派出所在全市42个、全区11个派出所年度考核中,分别取得第四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井岸派出所党支部获评“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示范点”。

文字:张帆 图片:赵梓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彭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