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曦,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作人员。上午9时,她来到横琴公安分局报到,换上制服,戴好“装备”,开始了当天的志愿服务岗工作。】

推开横琴派出所的大门,澳门志愿服务岗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您好,您先准备好资料,耐心等一会,多谢!”见到她时,程曦正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粤语接待着前来派出所咨询业务的澳门人。
程曦所在的志愿警察澳门中队于今年8月成立,是珠海横琴公安分局探索横琴—澳门两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的一大创新举措。通过珠澳两地的广泛发动,17名澳门居民加入,成立了珠海首支由澳门籍人员组成的志愿警察中队。他们制服端正、姿态挺拔,粤语、普通话流利,在横琴口岸、横琴镇、各大产业园区、长隆海洋王国,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程曦来到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作,当得知可以申请志愿服务岗工作时,她一秒钟都没有犹豫地就报了名,这也是她的第一份志愿者工作。“在澳门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参与到警察志愿者服务中,所以很欣喜也很期待。”程曦说。如今,她这份志愿者工作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
以往,加入珠海志愿警察队伍的大多是珠海本地市民,澳门居民加入珠海志愿警察队伍,这还是头一回。2014年开始,珠海公安借鉴新加坡“志愿警察”和香港“辅警”的做法,在全国率先招募志愿警察。今年8月,横琴公安分局大胆探索创新,让澳门籍人士参与到公安工作中来,成为了横琴公安分局推动琴澳两地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组建这支志愿警察队伍时,横琴公安分局充分听取了在横琴工作、生活的澳门居民意见,并对珠澳两地的警务模式、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首批加入的澳门居民中,有教师、大学生、社工、企业高管、律师……有的常居澳门,有的在横琴工作、澳门居住。中队成立后,他们以志愿警察的身份随同横琴的日常警力一起出现在大街小巷,一起承担巡逻、治安防控,这也成为了横琴与澳门深度互动、彼此交融的一个缩影。
制服、帽子、臂章、腰带是志愿警察上班的基本配备,再把警棍、手电筒、对讲机、手铐等“装备”围一圈在腰间,“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正式上岗前,这17名志愿警察集体接受了横琴公安为他们 “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从体能、队列到单警装备的规范使用等,全方位进行培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每当“志愿警察工作群”内发布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带队出勤负责人时,中队成员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接单”,每个月每个人需要完成8个小时的志愿服务。

程曦清楚地记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单任务是8月18日,也就是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的那天,横琴口岸采用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通关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最快5秒,为粤澳往来架起了一座便捷的“连心桥”。这天也是澳门中队首次参与安保任务,程曦与中队的其他成员配合民警开展岗点执勤,配合完成活动仪式现场车辆通道、人员入口、防疫安检、证件识别、记者管理、会场秩序管控工作。“被大家热情地称呼为阿sir,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程曦说。
作为来自澳门的志愿警察,程曦很熟悉澳门居民的语言、思维习惯,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当然身份角色的互换,让程曦也多了一份忐忑,“最开始怕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也快速地适应了,现在我很享受这份志愿者工作。它能够让我发挥自身的优势,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澳门居民了解横琴,融入横琴。”
小小的一份志愿者工作,让琴澳两地人民联系更紧密,也让澳门居民对横琴有了更多了解与关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珠澳两地合作更加紧密,并持续深入社会民生领域,下一步志愿警察澳门中队将在横琴公安分局民警的指导、带领下,在横琴重点区域协助执勤,同时辅助公安民警从事辖区大型活动安保、治安巡逻防范、接处警、维护公共秩序、服务群众等警务工作。
从澳门到横琴,志愿者们跨过环岛路,让琴澳两地人民联系更紧密,也让澳门居民对横琴有了更多了解与关注,新实践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程曦,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作人员。上午9时,她来到横琴公安分局报到,换上制服,戴好“装备”,开始了当天的志愿服务岗工作。】

推开横琴派出所的大门,澳门志愿服务岗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您好,您先准备好资料,耐心等一会,多谢!”见到她时,程曦正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粤语接待着前来派出所咨询业务的澳门人。
程曦所在的志愿警察澳门中队于今年8月成立,是珠海横琴公安分局探索横琴—澳门两地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的一大创新举措。通过珠澳两地的广泛发动,17名澳门居民加入,成立了珠海首支由澳门籍人员组成的志愿警察中队。他们制服端正、姿态挺拔,粤语、普通话流利,在横琴口岸、横琴镇、各大产业园区、长隆海洋王国,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程曦来到珠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作,当得知可以申请志愿服务岗工作时,她一秒钟都没有犹豫地就报了名,这也是她的第一份志愿者工作。“在澳门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参与到警察志愿者服务中,所以很欣喜也很期待。”程曦说。如今,她这份志愿者工作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
以往,加入珠海志愿警察队伍的大多是珠海本地市民,澳门居民加入珠海志愿警察队伍,这还是头一回。2014年开始,珠海公安借鉴新加坡“志愿警察”和香港“辅警”的做法,在全国率先招募志愿警察。今年8月,横琴公安分局大胆探索创新,让澳门籍人士参与到公安工作中来,成为了横琴公安分局推动琴澳两地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组建这支志愿警察队伍时,横琴公安分局充分听取了在横琴工作、生活的澳门居民意见,并对珠澳两地的警务模式、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首批加入的澳门居民中,有教师、大学生、社工、企业高管、律师……有的常居澳门,有的在横琴工作、澳门居住。中队成立后,他们以志愿警察的身份随同横琴的日常警力一起出现在大街小巷,一起承担巡逻、治安防控,这也成为了横琴与澳门深度互动、彼此交融的一个缩影。
制服、帽子、臂章、腰带是志愿警察上班的基本配备,再把警棍、手电筒、对讲机、手铐等“装备”围一圈在腰间,“穿上制服的那一刻,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正式上岗前,这17名志愿警察集体接受了横琴公安为他们 “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从体能、队列到单警装备的规范使用等,全方位进行培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每当“志愿警察工作群”内发布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和带队出勤负责人时,中队成员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接单”,每个月每个人需要完成8个小时的志愿服务。

程曦清楚地记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单任务是8月18日,也就是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的那天,横琴口岸采用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通关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最快5秒,为粤澳往来架起了一座便捷的“连心桥”。这天也是澳门中队首次参与安保任务,程曦与中队的其他成员配合民警开展岗点执勤,配合完成活动仪式现场车辆通道、人员入口、防疫安检、证件识别、记者管理、会场秩序管控工作。“被大家热情地称呼为阿sir,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程曦说。
作为来自澳门的志愿警察,程曦很熟悉澳门居民的语言、思维习惯,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当然身份角色的互换,让程曦也多了一份忐忑,“最开始怕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也快速地适应了,现在我很享受这份志愿者工作。它能够让我发挥自身的优势,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澳门居民了解横琴,融入横琴。”
小小的一份志愿者工作,让琴澳两地人民联系更紧密,也让澳门居民对横琴有了更多了解与关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珠澳两地合作更加紧密,并持续深入社会民生领域,下一步志愿警察澳门中队将在横琴公安分局民警的指导、带领下,在横琴重点区域协助执勤,同时辅助公安民警从事辖区大型活动安保、治安巡逻防范、接处警、维护公共秩序、服务群众等警务工作。
从澳门到横琴,志愿者们跨过环岛路,让琴澳两地人民联系更紧密,也让澳门居民对横琴有了更多了解与关注,新实践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