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万澳门居民在珠海参加居民医保、首批53名澳门医生入驻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坐诊、珠澳医疗团队协力完成同一个手术、珠澳携手构建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一项项珠澳携手助力健康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正在珠海不断落地实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密切医疗卫生合作,塑造健康湾区。近年来,珠海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探索与澳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医疗同质”“教学融合”“科研协同”“产业互促”“健康共建”“文化交融”等六大板块融合发展,促进双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保障两地居民健康,助力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创新制度保障 主动服务前移
年服务澳门居民超26万人次
近年来,珠海着眼珠澳两地居民就医同城化,在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互动、医保联通上不断探索建立新机制,提升澳门居民来珠海看病就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制度保障方面,珠海出台相关文件落实澳门居民在珠海就医时享受预约诊疗、高层次人才就医保健、老年人及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等与珠海居民同等待遇。
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年服务澳门居民26万余人次。
为便利澳门居民就医,珠海将服务前移,于2019年12月5日建立并启用的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横琴医院,通过一年来的正式运行,已经基本实现两地居民到医院可以常态化享受珠澳医生提供的多元化医疗服务。
此外,珠海已于 2019 年 7 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常住横琴的非就业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保试点工作,自 2020 年 1 月起又扩大到全市范围内持居住证的非就业港澳台居民,为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20年底,澳门居民在珠海参加居民医保达 1.08 万人。
打破跨境人才流动壁垒,是推动健康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珠海近年来不断简化手续,便利港澳医务人员在珠执业,推动人才便捷流动。
首批 53 名澳门医生已入驻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坐诊,4 家港澳企业已在珠海举办独(合)资医疗机构,横琴首家由澳门执业医师开设的诊所已注册开业。

在建立技术共享平台方面,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师联盟”。搭建智慧医疗平台,珠海作为北京-澳门主要中转对接服务平台,实现北京-珠海-澳门三地远程医疗协同。
珠澳医疗服务互动不断强化。珠海全城助力,仅用 11 分钟将澳门一心脏受伤建筑工人送达医院并实施紧急手术。澳门银葵医院、澳门科技大学医院消化科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联合开展横琴医院首例无痛胃肠镜手术。
市妇幼保健院与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心理研究学会合作成立“珠澳妇儿心理研究实习基地”,2020 年接诊香港籍患者 10人、澳门籍患者 8 人。

探索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推动两地高水平医院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就在上月25日,珠澳医疗合作又迈出新步伐。“珠澳医疗共融,建设健康湾区”签约仪式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与澳门镜湖医院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分别与澳门镜湖医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珠澳双方还互聘专家作为特聘专家顾问。

珠澳两地一衣带水,关系亲密,创立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的镜湖医院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高水平医疗机构,多年来与珠海一直有着交流合作,此次与珠海两家最大的高水平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珠澳医疗优势互补、产学研协作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按照战略协议的部署,下一步中大五院将与镜湖医院在生殖医学、生物样本、医学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聘请对方生殖医学专家为顾问医生,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合作。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与澳门镜湖医院开展推动医疗合作创新改革,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合作,互认临床教学培训基地,探索医疗保健及康养产业、珠澳医护跨境执业的新模式,构建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
两地三家医疗机构将通过建立互聘机制,会诊、转诊机制等方式,促进双方专科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珠澳两地居民的健康需求。
协议签订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就在3月11日上午,澳门镜湖医院院长助理潘宝全、外科主任罗光辉、脑外科副主任廖挺带队来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在介入诊疗中心手术室,珠澳多位专家进行了深层次的学科交流,并共同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介入微创手术。
潘宝全表示:“专家‘互聘’必须要落到实处。”他希望组建两院介入诊疗专家团队,每个月定期交流手术、服务,让珠澳患者享受到两地专家的最佳服务,同时落实珠澳医护跨境执业,培养更多优秀珠澳医护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探索教育新模式
推动珠澳医疗人才共育提质
近年来,珠澳充分利用两地医疗人才教育资源,加强双向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方面互通专家坐诊。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在市人民医院设名医工作室。自 2011 年以来,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先后派出针灸、推拿、肿瘤等专业高级人才前往澳门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交流,推广中医针灸推拿和中医药防治肿瘤等相关技术。
另一方面为澳门医学生实习进修提供平台。中大五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慢病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承担澳门学 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了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市慢病防治中心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精神临床护理学习协议。

此外,珠澳还在探索医疗人才共育新模式。珠海市人民医院将作为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及学位后专科深造课程的临床实习基地,联合培养护理专才、养老专业人才、临床带教老师,推动珠海在职护士报考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护理硕士班,护理本科生联动招生。
每年联合举办珠澳两地护理学术交流活动,启动珠澳职务双聘制,共同探讨大湾区珠澳联合养老模式等。
中大五院也将与镜湖医院开展联合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联合培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学习、临床实践、科研实验、学位论文等方式,其中重点将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内地生源学生和澳门生源赴澳进行联合培养。
同时,依托中大五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础,为镜湖医院提供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参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的摸拟考试等,联合开展人员培训。

探索科研协作创新机制
推动珠澳医疗科技发展
为切实提高两地基础医疗质量和临床诊疗水平,珠海近年来不断创新推进珠澳科研协作机制,探索提出珠澳两地临床新理念。
一是探索“一专家一院校多机构搭建平台”的合作模式。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学科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优势,推动珠海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研究领域深入合作,建立药物作用靶点与分子影像、风湿与免疫相关疾病和“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等联合研究中心。

二是多个研究平台落户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心脏研究院、“珠澳妇儿心理研究实习基地”“珠澳中医药协作创新基地”等平台相继落户珠海。
三是珠澳合作共育科研硕果。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及澳门城市大学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与澳门大学王春明团队建立合作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海外名师”立项。
探索医工融合新路径
推动珠澳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珠海充分发挥横琴自贸区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的优势,扩大珠澳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推动珠澳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珠澳中医药产业合作,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首个医疗机构制剂——益气甘露颗粒通过备案审批,目前正式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探索公共卫生联动机制
守望相助协同战“疫”
多年来,珠海和澳门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紧急医疗救援等多方面紧密合作,不断探索联动机制。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珠澳建立了双向信息通报、救援协助和医疗资源调配等联防联控机制,为两地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开展疫情风险研判、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和疫情信息通报机制、 强化口岸医疗卫生保障、搭建“卫健核酸信息库”......疫情发生以来,珠海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出各项针对性措施,助力珠澳联防联控不断取得新成效。
针对疫情防控重要时间节点,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珠澳疫情风险评估,提出防控措施建议。珠海市疾控中心牵头建立了包含珠澳两地多个部门以及拱北海关在内的“珠澳疫情研判”微信工作群,定期就两地疫情形势、防控措施、存在问题、政策效果等进行全方位交流。

随着推进粤澳两地人员正常往来相关政策的落地,核酸检测证明成为两地居民日常通关的必备“通行证”之一。为进一步便利两地居民往来,市卫生健康局积极推动我市各定点检测机构建成前置核酸检测专区,2020年完成特定人员前置核酸检测近500万人次。
同时,在短短一周内建成以“健康珠海”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平台的“卫健核酸信息库”,实现了预约、缴费、结果查询一体化。“健康珠海”还设置了“澳门跨境学生核酸检测专用预约入口”,已服务澳门学生近4000人。
作为口岸大市,口岸地区是珠海疫情防控的关键一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卫生健康局组建了口岸防控医疗卫生保障队伍,各公立医疗机构对各口岸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分片包干,派驻医务人员协助口岸部门开展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和核酸检测,以及对口岸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等工作。
探索开展多层级学术交流
推动珠澳健康文化深度交融
珠澳在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学院、民间组织等多个层面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是聚焦健康湾区举办各类论坛。珠港澳健康城市论坛、首届中国(珠澳)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以及连续两届举办的中国老年健康国际论坛均有澳门专家、学者出席。

二是加强政务交流增进部门了解互信。珠海市卫健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深化珠澳合作专题研讨班,带队赴澳门科技大学交流访问。接待澳门公务员来珠开展主题交流。

三是定期开展专题活动交流。进一步固化珠澳应急救援培训机制,2018-2021 年举办珠中江三市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珠海市紧急医学救援队野外演练竞赛和珠海市区联动大规模人群筛查核酸采样检测应急演练等活动,均邀请澳门参与并进行现场交流,增进相互交流与了解。

下一步,珠海还将通过深化珠澳间医疗健康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珠澳高校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交流、服务横琴加快建设粤澳合作新特区、加强珠澳两地各类卫生人才交流、多元文化下推动中医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加强珠澳医疗卫生方面的深度融合,发挥两地优势充分互补,联手搭建两地医疗卫生健康合作平台。

上万澳门居民在珠海参加居民医保、首批53名澳门医生入驻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坐诊、珠澳医疗团队协力完成同一个手术、珠澳携手构建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一项项珠澳携手助力健康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正在珠海不断落地实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密切医疗卫生合作,塑造健康湾区。近年来,珠海市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探索与澳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医疗同质”“教学融合”“科研协同”“产业互促”“健康共建”“文化交融”等六大板块融合发展,促进双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保障两地居民健康,助力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创新制度保障 主动服务前移
年服务澳门居民超26万人次
近年来,珠海着眼珠澳两地居民就医同城化,在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互动、医保联通上不断探索建立新机制,提升澳门居民来珠海看病就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制度保障方面,珠海出台相关文件落实澳门居民在珠海就医时享受预约诊疗、高层次人才就医保健、老年人及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等与珠海居民同等待遇。
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年服务澳门居民26万余人次。
为便利澳门居民就医,珠海将服务前移,于2019年12月5日建立并启用的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横琴医院,通过一年来的正式运行,已经基本实现两地居民到医院可以常态化享受珠澳医生提供的多元化医疗服务。
此外,珠海已于 2019 年 7 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常住横琴的非就业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保试点工作,自 2020 年 1 月起又扩大到全市范围内持居住证的非就业港澳台居民,为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20年底,澳门居民在珠海参加居民医保达 1.08 万人。
打破跨境人才流动壁垒,是推动健康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珠海近年来不断简化手续,便利港澳医务人员在珠执业,推动人才便捷流动。
首批 53 名澳门医生已入驻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坐诊,4 家港澳企业已在珠海举办独(合)资医疗机构,横琴首家由澳门执业医师开设的诊所已注册开业。

在建立技术共享平台方面,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师联盟”。搭建智慧医疗平台,珠海作为北京-澳门主要中转对接服务平台,实现北京-珠海-澳门三地远程医疗协同。
珠澳医疗服务互动不断强化。珠海全城助力,仅用 11 分钟将澳门一心脏受伤建筑工人送达医院并实施紧急手术。澳门银葵医院、澳门科技大学医院消化科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联合开展横琴医院首例无痛胃肠镜手术。
市妇幼保健院与澳门城市大学、澳门心理研究学会合作成立“珠澳妇儿心理研究实习基地”,2020 年接诊香港籍患者 10人、澳门籍患者 8 人。

探索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推动两地高水平医院强强联手合作共赢
就在上月25日,珠澳医疗合作又迈出新步伐。“珠澳医疗共融,建设健康湾区”签约仪式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与澳门镜湖医院签订了友好合作框架协议。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分别与澳门镜湖医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珠澳双方还互聘专家作为特聘专家顾问。

珠澳两地一衣带水,关系亲密,创立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的镜湖医院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高水平医疗机构,多年来与珠海一直有着交流合作,此次与珠海两家最大的高水平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珠澳医疗优势互补、产学研协作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按照战略协议的部署,下一步中大五院将与镜湖医院在生殖医学、生物样本、医学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聘请对方生殖医学专家为顾问医生,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合作。
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将与澳门镜湖医院开展推动医疗合作创新改革,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合作,互认临床教学培训基地,探索医疗保健及康养产业、珠澳医护跨境执业的新模式,构建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
两地三家医疗机构将通过建立互聘机制,会诊、转诊机制等方式,促进双方专科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珠澳两地居民的健康需求。
协议签订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就在3月11日上午,澳门镜湖医院院长助理潘宝全、外科主任罗光辉、脑外科副主任廖挺带队来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在介入诊疗中心手术室,珠澳多位专家进行了深层次的学科交流,并共同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介入微创手术。
潘宝全表示:“专家‘互聘’必须要落到实处。”他希望组建两院介入诊疗专家团队,每个月定期交流手术、服务,让珠澳患者享受到两地专家的最佳服务,同时落实珠澳医护跨境执业,培养更多优秀珠澳医护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探索教育新模式
推动珠澳医疗人才共育提质
近年来,珠澳充分利用两地医疗人才教育资源,加强双向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方面互通专家坐诊。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在市人民医院设名医工作室。自 2011 年以来,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先后派出针灸、推拿、肿瘤等专业高级人才前往澳门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交流,推广中医针灸推拿和中医药防治肿瘤等相关技术。
另一方面为澳门医学生实习进修提供平台。中大五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慢病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承担澳门学 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了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市慢病防治中心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精神临床护理学习协议。

此外,珠澳还在探索医疗人才共育新模式。珠海市人民医院将作为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及学位后专科深造课程的临床实习基地,联合培养护理专才、养老专业人才、临床带教老师,推动珠海在职护士报考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护理硕士班,护理本科生联动招生。
每年联合举办珠澳两地护理学术交流活动,启动珠澳职务双聘制,共同探讨大湾区珠澳联合养老模式等。
中大五院也将与镜湖医院开展联合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联合培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学习、临床实践、科研实验、学位论文等方式,其中重点将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内地生源学生和澳门生源赴澳进行联合培养。
同时,依托中大五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础,为镜湖医院提供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参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的摸拟考试等,联合开展人员培训。

探索科研协作创新机制
推动珠澳医疗科技发展
为切实提高两地基础医疗质量和临床诊疗水平,珠海近年来不断创新推进珠澳科研协作机制,探索提出珠澳两地临床新理念。
一是探索“一专家一院校多机构搭建平台”的合作模式。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学科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澳门科技大学科研优势,推动珠海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研究领域深入合作,建立药物作用靶点与分子影像、风湿与免疫相关疾病和“澳门科技大学临床教研中心”等联合研究中心。

二是多个研究平台落户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心脏研究院、“珠澳妇儿心理研究实习基地”“珠澳中医药协作创新基地”等平台相继落户珠海。
三是珠澳合作共育科研硕果。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及澳门城市大学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与澳门大学王春明团队建立合作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海外名师”立项。
探索医工融合新路径
推动珠澳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珠海充分发挥横琴自贸区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的优势,扩大珠澳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推动珠澳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珠澳中医药产业合作,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首个医疗机构制剂——益气甘露颗粒通过备案审批,目前正式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探索公共卫生联动机制
守望相助协同战“疫”
多年来,珠海和澳门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紧急医疗救援等多方面紧密合作,不断探索联动机制。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珠澳建立了双向信息通报、救援协助和医疗资源调配等联防联控机制,为两地以“双统筹”实现“双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开展疫情风险研判、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和疫情信息通报机制、 强化口岸医疗卫生保障、搭建“卫健核酸信息库”......疫情发生以来,珠海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出各项针对性措施,助力珠澳联防联控不断取得新成效。
针对疫情防控重要时间节点,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珠澳疫情风险评估,提出防控措施建议。珠海市疾控中心牵头建立了包含珠澳两地多个部门以及拱北海关在内的“珠澳疫情研判”微信工作群,定期就两地疫情形势、防控措施、存在问题、政策效果等进行全方位交流。

随着推进粤澳两地人员正常往来相关政策的落地,核酸检测证明成为两地居民日常通关的必备“通行证”之一。为进一步便利两地居民往来,市卫生健康局积极推动我市各定点检测机构建成前置核酸检测专区,2020年完成特定人员前置核酸检测近500万人次。
同时,在短短一周内建成以“健康珠海”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平台的“卫健核酸信息库”,实现了预约、缴费、结果查询一体化。“健康珠海”还设置了“澳门跨境学生核酸检测专用预约入口”,已服务澳门学生近4000人。
作为口岸大市,口岸地区是珠海疫情防控的关键一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卫生健康局组建了口岸防控医疗卫生保障队伍,各公立医疗机构对各口岸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分片包干,派驻医务人员协助口岸部门开展入境人员卫生检疫和核酸检测,以及对口岸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等工作。
探索开展多层级学术交流
推动珠澳健康文化深度交融
珠澳在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学院、民间组织等多个层面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一是聚焦健康湾区举办各类论坛。珠港澳健康城市论坛、首届中国(珠澳)国际中医药博览会以及连续两届举办的中国老年健康国际论坛均有澳门专家、学者出席。

二是加强政务交流增进部门了解互信。珠海市卫健局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深化珠澳合作专题研讨班,带队赴澳门科技大学交流访问。接待澳门公务员来珠开展主题交流。

三是定期开展专题活动交流。进一步固化珠澳应急救援培训机制,2018-2021 年举办珠中江三市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珠海市紧急医学救援队野外演练竞赛和珠海市区联动大规模人群筛查核酸采样检测应急演练等活动,均邀请澳门参与并进行现场交流,增进相互交流与了解。

下一步,珠海还将通过深化珠澳间医疗健康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珠澳高校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交流、服务横琴加快建设粤澳合作新特区、加强珠澳两地各类卫生人才交流、多元文化下推动中医传承与创新等多方面加强珠澳医疗卫生方面的深度融合,发挥两地优势充分互补,联手搭建两地医疗卫生健康合作平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