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升级版!珠海“烂尾楼”整治处理再出新规

4月27日上午,珠海举行《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政策吹风会。会上,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香洲区、金湾区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并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4月27日上午,珠海举行《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政策吹风会。

所谓“烂尾楼”项目,是指土地用途为商业、办公、酒店或住宅,已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并进行了部分地上建筑物建设,但于2011年12月31日以前已停工未续建,未办理规划条件核实和竣工验收的经营性开发项目。

近年来,珠海高度重视“烂尾楼”的盘活处置,梳理形成“烂尾楼”整治处理的系列政策,有效盘活了东方翠景台、达通大厦、拱北国际大厦等一批“烂尾楼”项目。目前,全市共计71个烂尾楼项目,已盘活15个,另外有香洲区商业城、巨人大厦、景山大厦等7个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这次新出台的《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于2021年4月20日正式印发实施,是珠海“烂尾楼”整治处理政策的3.0升级版。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建华介绍,本次修订升级主要在降低用地成本、规划方案调整、履约保证金核算、政策衔接处理等方面为烂尾楼的盘活处置给予了新的支持,进一步规范“烂尾楼”整治处理工作。

田建华表示,具体而言,在降低用地成本方面,对地价计收标准进行调整。对部分项目,由“按办理地价核准时的基准地价”调整为“按处置方案批复文件印发时点单宗土地市场评估价的30%”计收地价;在规划方案调整方面,对经批准盘活的“烂尾楼”项目,给予规划条件调整支持政策,在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前,允许变更规划条件;在履约保证金核算方面,取消了对履约保证金缴存金额的统一核算比例要求,改为由各区政府另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类研究制定;在政策衔接方面,增补了关于历史项目适用政策衔接处理规则,确保政策可平稳衔接过渡。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此次新政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扶持措施成体系,在规划调整、土地出让、规费补贴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二是审批、监管权责一致,将“烂尾楼”项目认定、规划方案申报受理、处置方案组织编制和审批、地价评估及核准等事权全部下放区级政府及部门,同时明确了区级部门的监管责任,要求各区制定适应辖区实际的监管协议、履约保证金核算及缴存、返还规则。

会上,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还透露,该区经盘活已建成项目4个,已申报盘活程序的项目9个。其中,新金都项目的原宗地是金都大厦、莲花楼和北园6栋住宅楼,目前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2亿,打造为集商业、办公、酒店为一体的高端综合服务体,成为金湾区三灶镇新的地标性建筑。

“烂尾楼”不仅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城市的市容市貌、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此次珠海重拳出击,政府给政策、定规划、做监管,市场注入资本、整合权益、开发建设和运营,双方共同发力,促进“烂尾楼”盘活处置开创新局面。

文字:戴丹梅 图片:陈佳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范鑫海
微信
朋友圈
3.0升级版!珠海“烂尾楼”整治处理再出新规
观海融媒 2021-04-27 10:47

4月27日上午,珠海举行《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政策吹风会。会上,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香洲区、金湾区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并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4月27日上午,珠海举行《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政策吹风会。

所谓“烂尾楼”项目,是指土地用途为商业、办公、酒店或住宅,已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并进行了部分地上建筑物建设,但于2011年12月31日以前已停工未续建,未办理规划条件核实和竣工验收的经营性开发项目。

近年来,珠海高度重视“烂尾楼”的盘活处置,梳理形成“烂尾楼”整治处理的系列政策,有效盘活了东方翠景台、达通大厦、拱北国际大厦等一批“烂尾楼”项目。目前,全市共计71个烂尾楼项目,已盘活15个,另外有香洲区商业城、巨人大厦、景山大厦等7个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这次新出台的《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于2021年4月20日正式印发实施,是珠海“烂尾楼”整治处理政策的3.0升级版。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建华介绍,本次修订升级主要在降低用地成本、规划方案调整、履约保证金核算、政策衔接处理等方面为烂尾楼的盘活处置给予了新的支持,进一步规范“烂尾楼”整治处理工作。

田建华表示,具体而言,在降低用地成本方面,对地价计收标准进行调整。对部分项目,由“按办理地价核准时的基准地价”调整为“按处置方案批复文件印发时点单宗土地市场评估价的30%”计收地价;在规划方案调整方面,对经批准盘活的“烂尾楼”项目,给予规划条件调整支持政策,在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前,允许变更规划条件;在履约保证金核算方面,取消了对履约保证金缴存金额的统一核算比例要求,改为由各区政府另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类研究制定;在政策衔接方面,增补了关于历史项目适用政策衔接处理规则,确保政策可平稳衔接过渡。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此次新政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扶持措施成体系,在规划调整、土地出让、规费补贴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二是审批、监管权责一致,将“烂尾楼”项目认定、规划方案申报受理、处置方案组织编制和审批、地价评估及核准等事权全部下放区级政府及部门,同时明确了区级部门的监管责任,要求各区制定适应辖区实际的监管协议、履约保证金核算及缴存、返还规则。

会上,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还透露,该区经盘活已建成项目4个,已申报盘活程序的项目9个。其中,新金都项目的原宗地是金都大厦、莲花楼和北园6栋住宅楼,目前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2亿,打造为集商业、办公、酒店为一体的高端综合服务体,成为金湾区三灶镇新的地标性建筑。

“烂尾楼”不仅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城市的市容市貌、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此次珠海重拳出击,政府给政策、定规划、做监管,市场注入资本、整合权益、开发建设和运营,双方共同发力,促进“烂尾楼”盘活处置开创新局面。

文字:戴丹梅 图片:陈佳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范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