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下午6时,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受西南气流加强影响,5月31日夜晚到6月1日早晨,我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香洲区和横琴新区。此次特大暴雨雨量打破我市降雨历史记录,并造成全市39处水浸点,目前主要水浸点基本排除。
据5月31日20时00分至6月1日8时00分资料统计,全市超过100毫米降水的雨量站点有25个,横琴新区(含保税区)207.7毫米,香洲区197.4毫米。最大雨量341毫米(香洲区梅华街道)。
此次降雨强度大,其中1小时雨量和3小时雨量均打破我市降雨历史记录。我市原有记录为1小时最大降雨129毫米,3小时最大降雨303.7毫米,而6月1日当天降雨1小时最大降雨148.6毫米(设计降雨约为50年一遇),3小时最大降雨303.8毫米(设计降雨约为50年一遇)。
受强降雨影响,截至6月1日8时,全市东部城区水浸点共39处,其中香洲区36处,分别为珠海大桥底、南泉路南屏医院与工地之间、南泰明湾、中盛路、屏东六路、南屏碧湾酒店停车场、景华路、南屏大桥底下掉头位、屏西三路、屏东四路掉头、丰华路、前山气库、105国道东顺物流园、蓝盾路、紫荆路、香洲区府、文园路、华威路、昌盛路交昌平路、前山立交、银发路、香华路交迎宾北路、翠屏路、人民西路兴业快线工地门口、九洲二巷、情侣中路城市阳台、同华路交迎宾北路、翠微西交明珠路、港三路交粤海中路、港口三巷、兴业路交香华路、105南溪天桥、莲花路、南沙湾、南洋铺、白莲路;横琴新区3处,分别为连屏村、海贝桥六号泵站、十字门大道。至当天上午10时,全市交通基本恢复正常,主要的水浸点基本排除,过程中南洋铺、连平村地势低洼水浸实施了人员转移,前山河右岸在北山渠出口段河堤出现滑塌,长度约100米。目前市水务局暂未收到伤亡情况报告。
此外,6月1日,全市各江河水位正常,水库未超汛限水位运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此次降雨强度打破了我市历史记录,此次内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城区。”市三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降雨资料,5月31日20时00分至6月1日8时00分,横琴新区(含保税区)207.7毫米,香洲区197.4毫米,其中香洲区梅华街道测得降雨量更是达到341毫米,降雨历时短,强度大,对城区排水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当前我市在市政、交通建设项目、旧村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排水设施造成内涝隐患。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28日,该局提前发出《珠海市水务局关于切实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水务部门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研判、预警和防范,落实应急处置机制,尽早做好应急响应及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加强海堤、水闸巡查,重点关注历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新老堤防结合部、水毁设施、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做好洪水防御和避险准备措施等。6月1日当天,该局组织珠海水控集团全力开展防御工作,累计出动巡查人员520人,出动巡查车辆103台,备勤及出动移动泵车60台,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工作,督导落实在建水务工地暴雨期间停止作业。
据悉,接下来,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山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石角咀水闸等前山河流域七座水闸的联防联调,完善前山河流域精细化调度方案,汛期暴雨期间,实施前山河水位精准调度。同时,要求各区对未完成的内涝点要加快系统化治理,并要求各区对辖区范围内内涝点实行动态整治,发现一宗,上报一宗,整治一宗。对尚未完成整治的,需按“一点一案”的要求完善应急预案,落实每处水浸点的区属行业部门责任人、镇街责任人、管养单位责任人。
此外,市水务局还将防汛抢险物资、队伍预置到位,对下穿通道、历史水浸点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布防,做好河道、水库、湖泊的预排水工作,做好在建工程应急排水工作,并将抓紧清理城乡排洪渠、管网、排水口、雨水篦等,确保排水畅通,全面排查水浸“黑点”、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等安全隐患。加快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排水系统完善和改造进度,加强排水设施值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月1日下午6时,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受西南气流加强影响,5月31日夜晚到6月1日早晨,我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雨主要集中在香洲区和横琴新区。此次特大暴雨雨量打破我市降雨历史记录,并造成全市39处水浸点,目前主要水浸点基本排除。
据5月31日20时00分至6月1日8时00分资料统计,全市超过100毫米降水的雨量站点有25个,横琴新区(含保税区)207.7毫米,香洲区197.4毫米。最大雨量341毫米(香洲区梅华街道)。
此次降雨强度大,其中1小时雨量和3小时雨量均打破我市降雨历史记录。我市原有记录为1小时最大降雨129毫米,3小时最大降雨303.7毫米,而6月1日当天降雨1小时最大降雨148.6毫米(设计降雨约为50年一遇),3小时最大降雨303.8毫米(设计降雨约为50年一遇)。
受强降雨影响,截至6月1日8时,全市东部城区水浸点共39处,其中香洲区36处,分别为珠海大桥底、南泉路南屏医院与工地之间、南泰明湾、中盛路、屏东六路、南屏碧湾酒店停车场、景华路、南屏大桥底下掉头位、屏西三路、屏东四路掉头、丰华路、前山气库、105国道东顺物流园、蓝盾路、紫荆路、香洲区府、文园路、华威路、昌盛路交昌平路、前山立交、银发路、香华路交迎宾北路、翠屏路、人民西路兴业快线工地门口、九洲二巷、情侣中路城市阳台、同华路交迎宾北路、翠微西交明珠路、港三路交粤海中路、港口三巷、兴业路交香华路、105南溪天桥、莲花路、南沙湾、南洋铺、白莲路;横琴新区3处,分别为连屏村、海贝桥六号泵站、十字门大道。至当天上午10时,全市交通基本恢复正常,主要的水浸点基本排除,过程中南洋铺、连平村地势低洼水浸实施了人员转移,前山河右岸在北山渠出口段河堤出现滑塌,长度约100米。目前市水务局暂未收到伤亡情况报告。
此外,6月1日,全市各江河水位正常,水库未超汛限水位运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此次降雨强度打破了我市历史记录,此次内涝主要发生在东部城区。”市三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降雨资料,5月31日20时00分至6月1日8时00分,横琴新区(含保税区)207.7毫米,香洲区197.4毫米,其中香洲区梅华街道测得降雨量更是达到341毫米,降雨历时短,强度大,对城区排水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当前我市在市政、交通建设项目、旧村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排水设施造成内涝隐患。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28日,该局提前发出《珠海市水务局关于切实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水务部门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加强研判、预警和防范,落实应急处置机制,尽早做好应急响应及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加强海堤、水闸巡查,重点关注历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新老堤防结合部、水毁设施、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值守,做好洪水防御和避险准备措施等。6月1日当天,该局组织珠海水控集团全力开展防御工作,累计出动巡查人员520人,出动巡查车辆103台,备勤及出动移动泵车60台,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工作,督导落实在建水务工地暴雨期间停止作业。
据悉,接下来,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山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石角咀水闸等前山河流域七座水闸的联防联调,完善前山河流域精细化调度方案,汛期暴雨期间,实施前山河水位精准调度。同时,要求各区对未完成的内涝点要加快系统化治理,并要求各区对辖区范围内内涝点实行动态整治,发现一宗,上报一宗,整治一宗。对尚未完成整治的,需按“一点一案”的要求完善应急预案,落实每处水浸点的区属行业部门责任人、镇街责任人、管养单位责任人。
此外,市水务局还将防汛抢险物资、队伍预置到位,对下穿通道、历史水浸点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布防,做好河道、水库、湖泊的预排水工作,做好在建工程应急排水工作,并将抓紧清理城乡排洪渠、管网、排水口、雨水篦等,确保排水畅通,全面排查水浸“黑点”、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等安全隐患。加快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排水系统完善和改造进度,加强排水设施值班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