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香港贸易发展局召开线上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报告,显示大湾区营商信心进一步改善,生产/销售、新订单和利润指数均显示出强劲改善,为大湾区今年下半年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调查显示,在企业未来三年的拓展计划中,深圳、东莞和珠海最受企业青睐。
GBAI是一项由香港贸发局合作与渣打银行联合进行的季度调查,也是市场首个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进行的前瞻性季度调查。该项调查每季度访问至少1000 家大湾区各城市主要行业的企业,了解他们当前的经营及信贷状况,以及对下一季度的展望。
此次GBAI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1000多间公司、5个主要行业的企业进行季度调查后显示,今年第二季营商信心进一步改善,GBAI由第一季度的53.0上升至第二季度的58.7,新冠疫情后复苏势头持续强劲。
经营指数中,领跑的是生产╱零售,上升15.6点,其次是新订单,上升12.7点,利润亦上升8.5点。成品和服务价格保持最高水准66.3,其余指数则稳居50以上。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第三季预期指标会比第二季度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通胀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增长或会较上半年强劲势头有所放缓。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科技业今年第二季度表现强劲;从城市来看,深圳表现优于广州,分析认为主因深圳经济包含更高的创新和金融成分,广州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势头不及深圳。约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其运营成本有所上升,首当其冲的是制造商。调查显示,推动大湾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三大因素是人才、基础设施和人口规模。
调查还显示,在未来三年有计划拓展业务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受访企业中,深圳、东莞和珠海是最受青睐的城市。从行业来看,“创新和技术”“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行业受访者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三年,都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和香港发展,东莞颇受科技公司青睐,澳门在零售和批发行业受访者中有相对优势自,而珠海是新兴的专业服务公司聚集地。
当被问及大湾区城市吸引企业发展的要素时,受访者最看重的三大要素分别是人才库的质量和流动性;基础设施和运输连通性;人口和消费能力。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劳动力素质和人才可用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受访者的优先考虑因素,此次,它也是唯一一个在所有五个行业类别中同时排在前三位的回答。特别是,近一半(48%)的技术受访者将人才可用性排在首位,这使得人才可用性成为大湾区长期创新愿景的关键长期驱动因素。制造商则将基础设施排在首位,而零售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将人口规模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有趣的是,金融开放和能力因素仅排在“金融服务”行业的第二位,占比为39.5%,排在第一位的是“政策优惠和激励”因素,占比高达43.4%。

7月5日,香港贸易发展局召开线上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GBAI)报告,显示大湾区营商信心进一步改善,生产/销售、新订单和利润指数均显示出强劲改善,为大湾区今年下半年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调查显示,在企业未来三年的拓展计划中,深圳、东莞和珠海最受企业青睐。
GBAI是一项由香港贸发局合作与渣打银行联合进行的季度调查,也是市场首个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进行的前瞻性季度调查。该项调查每季度访问至少1000 家大湾区各城市主要行业的企业,了解他们当前的经营及信贷状况,以及对下一季度的展望。
此次GBAI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1000多间公司、5个主要行业的企业进行季度调查后显示,今年第二季营商信心进一步改善,GBAI由第一季度的53.0上升至第二季度的58.7,新冠疫情后复苏势头持续强劲。
经营指数中,领跑的是生产╱零售,上升15.6点,其次是新订单,上升12.7点,利润亦上升8.5点。成品和服务价格保持最高水准66.3,其余指数则稳居50以上。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第三季预期指标会比第二季度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通胀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增长或会较上半年强劲势头有所放缓。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科技业今年第二季度表现强劲;从城市来看,深圳表现优于广州,分析认为主因深圳经济包含更高的创新和金融成分,广州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势头不及深圳。约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其运营成本有所上升,首当其冲的是制造商。调查显示,推动大湾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三大因素是人才、基础设施和人口规模。
调查还显示,在未来三年有计划拓展业务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受访企业中,深圳、东莞和珠海是最受青睐的城市。从行业来看,“创新和技术”“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行业受访者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三年,都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和香港发展,东莞颇受科技公司青睐,澳门在零售和批发行业受访者中有相对优势自,而珠海是新兴的专业服务公司聚集地。
当被问及大湾区城市吸引企业发展的要素时,受访者最看重的三大要素分别是人才库的质量和流动性;基础设施和运输连通性;人口和消费能力。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劳动力素质和人才可用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受访者的优先考虑因素,此次,它也是唯一一个在所有五个行业类别中同时排在前三位的回答。特别是,近一半(48%)的技术受访者将人才可用性排在首位,这使得人才可用性成为大湾区长期创新愿景的关键长期驱动因素。制造商则将基础设施排在首位,而零售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将人口规模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有趣的是,金融开放和能力因素仅排在“金融服务”行业的第二位,占比为39.5%,排在第一位的是“政策优惠和激励”因素,占比高达43.4%。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