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响应!金湾区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报告检出9例阳性病例。其后,成都、中山、张家界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本土疫情防控形势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疫情防控无小事,作为同时拥有机场和码头的区域交通枢纽,金湾区更是责任重大。在此期间,金湾紧密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调整疫情防控策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等级,始终将全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在获得南京疫情通报后,金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召开4次疫情研判专题会议,提前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22日、26日,中山、珠海分别报告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金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告》,科学指导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第一时间启动隔离酒店储备用房,做好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者的管控工作,并要求各镇制定“一图一表一清单”(排查人员分布图、人员管控分工表及密接、次密接人员清单),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监控及其流调管控工作,并相继开展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下一步,金湾区将继续加强机场、码头等重点区域的布控,并加快推进18岁以下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扎牢筑稳疫情防控阵线,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社会环境。

流调溯源
精准堵截风险人群
打出疫情源头监管“组合拳”

7月22日及26日,中山市、珠海市分别报告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多名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活动轨迹涉及金湾区多地,引起金湾市民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人员分散各地,在身份确认、行程追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直面困难,迅速响应。这是金湾区应对潜在疫情风险的有力回应——在接获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后,金湾区迅速组织公安、卫健、疾控和各镇工作人员,启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的“三同时”机制,确保2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报告,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此外,金湾区还派出一支由61名疾控专业人员、医疗机构骨干混编组队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队,由区疫情防控指挥办、区卫健局统一调度,分赴不同疫点迅速同时开展流调与处置,进一步提高流调溯源的效率。

通过不懈努力,金湾区迅速确认中山、珠海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53人,次级密切接触者232人。经多轮核酸检测后,所有人员的核酸样品均为阴性。同时,根据“人物通防”原则,金湾区还对这类人员的相关物品和环境开展了采样监测,共采集环境样品1737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流调溯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除了包含对目标人群的核酸检测外,还有后续的一系列保障事宜。”据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唐骏介绍,经流调发现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需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住宿、用餐等后勤保障成为新的难点。为此,金湾区于24日紧急征用两家酒店,为接受隔离观察的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流调溯源能力,建立更完整、更高效的流调网络,金湾区将继续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流调队伍建设、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打出源头监管“组合拳”,将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

核酸检测
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

7月26日上午,记者在红旗镇文体中心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不少市民早早地就来到现场排队,参与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在检测工作开始后,现场有六组医护人员同步行动,开放多个检测通道,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前来参与检测的刘先生,对现场工作的安排感到十分满意:“我只用了五分钟就完成了检测,效率非常高,体验非常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持有类似观点的市民不在少数。优质的服务,也提升了居民参与核酸检测的积极性。其间,不少市民在路过的时候,就同步完成了核酸检测。

事实上,红旗镇文体中心采样点的情形,是金湾区高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为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效率,方便市民参与核酸检测,金湾区成立核酸检测工作专班,统筹组建由400余人组成的区级核酸采样机动队,并保持紧急动员“待命状态”,开展人群核酸检测工作。

在23日至24日,26日至27日的两轮核酸检测中,金湾区在全区范围内开设了6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遍布全区多个社区及人流密集区域,让广大市民轻松实现在家门口完成检测。

据统计,在近两轮的核酸检测中,金湾区分别完成364210、372636人次,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98%以上,基本实现“应检尽检”。从检测结果来看,金湾区受检人员样本均呈阴性

值得一提的是金湾区拥有机场、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相关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也是金湾区重点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一。在7月24日的全员复检中,全体样品检测结果仍呈阴性,让进出港旅客更加安心、放心。

疫苗接种
推动目标人群接种
织密全民疫情防控“安全网”

降低病毒危害、减少病毒传播的关键,在于做好做实市民疫苗接种工作。事实上,开展疫苗接种,提高民众接种率,也一直是金湾区笃定的工作方向。

7月29日,金湾区正式启动15岁至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当天,记者在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看到,已提前完成信息登记的学生们统一返回校园内,有序地分批进入体育馆内的临时接种点,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后,感觉非常好,没有不良反应,学习、生活也更加安心了。”参与接种的王同学说道。

这样的情形并非个例。据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明杰介绍,金湾区共有3所高中、2所职业技能学校的6500余名学生参与到此次目标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中。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已联手各家学校,提前做好了接种流程设计、现场物资配备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现场接种高效、有序地进行。

青少年目标人群疫苗接种的有序推进,是金湾区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自今年3月21日以来,为完成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金湾区开设5个固定接种点、6个区域性临时接种点,组建5支接种机动队。金湾区助力珠海成为全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18岁至59岁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80%的地级市。

近期,金湾区还启动了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据杨明杰介绍,金湾区携手两个定点医疗机构,开办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组织社区用专车接送老年人前往接种点,并实行免预约检测。

此外,在各接种点,金湾区还将健康体检与疫苗筛查工作“合二为一”,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同步完成身体健康体检,吸引更多老年人主动参与疫苗接种,织密一道覆盖各年龄段的全民疫情防控的“安全网”。

文字:廖明山 甘丰恺 图片:张洲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迅速响应!金湾区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珠海特区报 2021-07-30 10:44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报告检出9例阳性病例。其后,成都、中山、张家界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本土疫情防控形势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疫情防控无小事,作为同时拥有机场和码头的区域交通枢纽,金湾区更是责任重大。在此期间,金湾紧密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多次调整疫情防控策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等级,始终将全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在获得南京疫情通报后,金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召开4次疫情研判专题会议,提前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22日、26日,中山、珠海分别报告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后,金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告》,科学指导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第一时间启动隔离酒店储备用房,做好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者的管控工作,并要求各镇制定“一图一表一清单”(排查人员分布图、人员管控分工表及密接、次密接人员清单),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监控及其流调管控工作,并相继开展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防控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下一步,金湾区将继续加强机场、码头等重点区域的布控,并加快推进18岁以下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扎牢筑稳疫情防控阵线,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社会环境。

流调溯源
精准堵截风险人群
打出疫情源头监管“组合拳”

7月22日及26日,中山市、珠海市分别报告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多名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活动轨迹涉及金湾区多地,引起金湾市民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人员分散各地,在身份确认、行程追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直面困难,迅速响应。这是金湾区应对潜在疫情风险的有力回应——在接获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后,金湾区迅速组织公安、卫健、疾控和各镇工作人员,启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的“三同时”机制,确保2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报告,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此外,金湾区还派出一支由61名疾控专业人员、医疗机构骨干混编组队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队,由区疫情防控指挥办、区卫健局统一调度,分赴不同疫点迅速同时开展流调与处置,进一步提高流调溯源的效率。

通过不懈努力,金湾区迅速确认中山、珠海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53人,次级密切接触者232人。经多轮核酸检测后,所有人员的核酸样品均为阴性。同时,根据“人物通防”原则,金湾区还对这类人员的相关物品和环境开展了采样监测,共采集环境样品1737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流调溯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除了包含对目标人群的核酸检测外,还有后续的一系列保障事宜。”据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唐骏介绍,经流调发现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需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住宿、用餐等后勤保障成为新的难点。为此,金湾区于24日紧急征用两家酒店,为接受隔离观察的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流调溯源能力,建立更完整、更高效的流调网络,金湾区将继续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流调队伍建设、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打出源头监管“组合拳”,将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

核酸检测
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

7月26日上午,记者在红旗镇文体中心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不少市民早早地就来到现场排队,参与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在检测工作开始后,现场有六组医护人员同步行动,开放多个检测通道,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前来参与检测的刘先生,对现场工作的安排感到十分满意:“我只用了五分钟就完成了检测,效率非常高,体验非常好!”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持有类似观点的市民不在少数。优质的服务,也提升了居民参与核酸检测的积极性。其间,不少市民在路过的时候,就同步完成了核酸检测。

事实上,红旗镇文体中心采样点的情形,是金湾区高效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为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效率,方便市民参与核酸检测,金湾区成立核酸检测工作专班,统筹组建由400余人组成的区级核酸采样机动队,并保持紧急动员“待命状态”,开展人群核酸检测工作。

在23日至24日,26日至27日的两轮核酸检测中,金湾区在全区范围内开设了6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遍布全区多个社区及人流密集区域,让广大市民轻松实现在家门口完成检测。

据统计,在近两轮的核酸检测中,金湾区分别完成364210、372636人次,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98%以上,基本实现“应检尽检”。从检测结果来看,金湾区受检人员样本均呈阴性

值得一提的是金湾区拥有机场、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相关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也是金湾区重点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一。在7月24日的全员复检中,全体样品检测结果仍呈阴性,让进出港旅客更加安心、放心。

疫苗接种
推动目标人群接种
织密全民疫情防控“安全网”

降低病毒危害、减少病毒传播的关键,在于做好做实市民疫苗接种工作。事实上,开展疫苗接种,提高民众接种率,也一直是金湾区笃定的工作方向。

7月29日,金湾区正式启动15岁至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当天,记者在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看到,已提前完成信息登记的学生们统一返回校园内,有序地分批进入体育馆内的临时接种点,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后,感觉非常好,没有不良反应,学习、生活也更加安心了。”参与接种的王同学说道。

这样的情形并非个例。据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杨明杰介绍,金湾区共有3所高中、2所职业技能学校的6500余名学生参与到此次目标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中。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金湾区卫生健康局已联手各家学校,提前做好了接种流程设计、现场物资配备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现场接种高效、有序地进行。

青少年目标人群疫苗接种的有序推进,是金湾区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自今年3月21日以来,为完成目标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金湾区开设5个固定接种点、6个区域性临时接种点,组建5支接种机动队。金湾区助力珠海成为全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18岁至59岁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80%的地级市。

近期,金湾区还启动了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据杨明杰介绍,金湾区携手两个定点医疗机构,开办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组织社区用专车接送老年人前往接种点,并实行免预约检测。

此外,在各接种点,金湾区还将健康体检与疫苗筛查工作“合二为一”,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同步完成身体健康体检,吸引更多老年人主动参与疫苗接种,织密一道覆盖各年龄段的全民疫情防控的“安全网”。

文字:廖明山 甘丰恺 图片:张洲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