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5:50,入秋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珠海边检总站拱北边检站的出境车道的民警早已穿戴整齐,准备迎接全天的第一场硬仗。6时整,随着一声“叮咚”的开闸声,拱北口岸开关,清晨的安静瞬间被供澳鲜活产品运输车的启动声淹没。

自8月3日澳门出现本土病例以来,澳门政府呼吁市民非必要不离境,澳门市民日常采买需求量骤增。每日从拱北口岸来往珠澳两地的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增至日均130余辆次。
为保障此类车辆通关顺畅,拱北边检站积极谋划,深入落实“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和“货车司机自助验放”等便利举措,缩短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候检时间及验放时间。同时,科学调配警力,进一步增加车道查验警力,有效提升车辆查验效率。顺利实现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开关即检、随到随检的目标。
起了个大早的陈昶福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先整理好警服,确认无误后便开始穿戴防护装备。戴上口罩、手套和头罩,从包装袋里取出一套隔离衣,抖落两下,双臂从衣袖伸入,严严实实得套在身上后扎紧,最后再将护目镜戴好压实,这才完成。还没开始执勤,年近50的陈昶福背上、手套里、口罩里都渗出了细密汗珠。
陈昶福是执勤九队民警,工作31年了。执勤九队主要负责出境方向车辆查验、监护等任务,“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灰,四季都是汗,皮肤个个黑”是工作的真实写照。8月4日,珠海市紧急调整珠澳通关政策,而作为联接珠澳两地的重要枢纽,拱北口岸压力剧增,供澳鲜活产品的货车查验任务更是不减反增。政策刚一下来,明知道查验强度会成倍增加的陈昶福,第一时间就向组织申请,担负供澳鲜活产品货车查验工作,他说“自己经验丰富,经常锻炼、身体结实,绝对能出色完成任务”。
就这样,穿上厚实的防护装备,这几天陈昶福都摸着黑来到拱北口岸,一干就是近10个小时。每天的状态不仅是“汗湿”,更像是“潜水”,隔离衣外是烈日或者雨水,隔离衣内永远是汗水伴着热气。
5点50分,穿戴整齐的陈昶福抵达岗位。6点整,拱北口岸开关,陈昶福赶忙走前两步,伸手引导眼前的车辆到达指定位置,简单询问司机几句,他便开始绕车一周检查,随后顺着车上的落脚点,爬上驾驶舱、车厢顶、后车厢……仔细检查无误后比对放行。一趟下来虽然程序多,但陈昶福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不到半分钟就完成了查验任务,开始迎接下一辆货车。
陈昶福一直是队里民警的标杆榜样。平时遇到急任务,他总能冲在前,学习业务时也是认真积极,能力本领突出;再加上曾是有着8年军龄的军人,优良过硬的作风一直留在身上。队里每次有新警,都放心的让他去带,准能训练成“行家里手”。做事靠谱、任劳任怨的他,虽然年纪在队里不算最大,但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他一声“福哥”。

转眼时间逼近8点,整整两个多小时的不停走动、攀爬、比对、查看、指引。在陈昶福和同事的努力下,满载着肉类、蔬菜、豆制品等鲜活产品的货车一辆连着一辆从查验通道通过,无须排队、即到即检,从高处俯瞰,连着的车队像是一列缓缓驶向澳门的火车。
8点40,看着自己通道内最后一辆鲜活产品货车驶向澳门,陈昶福心里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突然间竟然有些脱力。接到交班下岗的指令后,他拖着湿热和疲惫,缓步走向了备勤室。在指定区域,他又慢慢地将将一件件防护装备逐个脱下,做完消杀后终于能在椅子上坐下休息。拿起桌上同事打包的早餐,温热感散去了大半,此时浓浓的困意也冲散了一些饥饿感,陈昶福简单地应付了下,便抓紧时间趴在桌子渐渐睡去。他知道,短暂的休息后,将迎来投新一轮客车查验大忙。
受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调整,该站车辆出入境通道的早班备勤时间从每天5:30调整为每天5:00,要求执勤民警必须在穿戴全套防护装备的基础上,才能开始验放工作。“早高峰通常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上下货车有四五百次,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能拧出水来是常态。”执勤民警范健彬说。
“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只要有我们在,澳门的鲜活产品就不会断,澳门同胞就不会饿着!”看着一辆辆满载着各类水果、蔬菜、水产品、活禽等鲜活产品的运输车辆缓缓驶向澳门,执勤民警的眼神坚定而又温和。

8月9日5:50,入秋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珠海边检总站拱北边检站的出境车道的民警早已穿戴整齐,准备迎接全天的第一场硬仗。6时整,随着一声“叮咚”的开闸声,拱北口岸开关,清晨的安静瞬间被供澳鲜活产品运输车的启动声淹没。

自8月3日澳门出现本土病例以来,澳门政府呼吁市民非必要不离境,澳门市民日常采买需求量骤增。每日从拱北口岸来往珠澳两地的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增至日均130余辆次。
为保障此类车辆通关顺畅,拱北边检站积极谋划,深入落实“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和“货车司机自助验放”等便利举措,缩短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候检时间及验放时间。同时,科学调配警力,进一步增加车道查验警力,有效提升车辆查验效率。顺利实现鲜活产品运输车辆开关即检、随到随检的目标。
起了个大早的陈昶福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先整理好警服,确认无误后便开始穿戴防护装备。戴上口罩、手套和头罩,从包装袋里取出一套隔离衣,抖落两下,双臂从衣袖伸入,严严实实得套在身上后扎紧,最后再将护目镜戴好压实,这才完成。还没开始执勤,年近50的陈昶福背上、手套里、口罩里都渗出了细密汗珠。
陈昶福是执勤九队民警,工作31年了。执勤九队主要负责出境方向车辆查验、监护等任务,“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灰,四季都是汗,皮肤个个黑”是工作的真实写照。8月4日,珠海市紧急调整珠澳通关政策,而作为联接珠澳两地的重要枢纽,拱北口岸压力剧增,供澳鲜活产品的货车查验任务更是不减反增。政策刚一下来,明知道查验强度会成倍增加的陈昶福,第一时间就向组织申请,担负供澳鲜活产品货车查验工作,他说“自己经验丰富,经常锻炼、身体结实,绝对能出色完成任务”。
就这样,穿上厚实的防护装备,这几天陈昶福都摸着黑来到拱北口岸,一干就是近10个小时。每天的状态不仅是“汗湿”,更像是“潜水”,隔离衣外是烈日或者雨水,隔离衣内永远是汗水伴着热气。
5点50分,穿戴整齐的陈昶福抵达岗位。6点整,拱北口岸开关,陈昶福赶忙走前两步,伸手引导眼前的车辆到达指定位置,简单询问司机几句,他便开始绕车一周检查,随后顺着车上的落脚点,爬上驾驶舱、车厢顶、后车厢……仔细检查无误后比对放行。一趟下来虽然程序多,但陈昶福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不到半分钟就完成了查验任务,开始迎接下一辆货车。
陈昶福一直是队里民警的标杆榜样。平时遇到急任务,他总能冲在前,学习业务时也是认真积极,能力本领突出;再加上曾是有着8年军龄的军人,优良过硬的作风一直留在身上。队里每次有新警,都放心的让他去带,准能训练成“行家里手”。做事靠谱、任劳任怨的他,虽然年纪在队里不算最大,但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他一声“福哥”。

转眼时间逼近8点,整整两个多小时的不停走动、攀爬、比对、查看、指引。在陈昶福和同事的努力下,满载着肉类、蔬菜、豆制品等鲜活产品的货车一辆连着一辆从查验通道通过,无须排队、即到即检,从高处俯瞰,连着的车队像是一列缓缓驶向澳门的火车。
8点40,看着自己通道内最后一辆鲜活产品货车驶向澳门,陈昶福心里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下来,突然间竟然有些脱力。接到交班下岗的指令后,他拖着湿热和疲惫,缓步走向了备勤室。在指定区域,他又慢慢地将将一件件防护装备逐个脱下,做完消杀后终于能在椅子上坐下休息。拿起桌上同事打包的早餐,温热感散去了大半,此时浓浓的困意也冲散了一些饥饿感,陈昶福简单地应付了下,便抓紧时间趴在桌子渐渐睡去。他知道,短暂的休息后,将迎来投新一轮客车查验大忙。
受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调整,该站车辆出入境通道的早班备勤时间从每天5:30调整为每天5:00,要求执勤民警必须在穿戴全套防护装备的基础上,才能开始验放工作。“早高峰通常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上下货车有四五百次,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能拧出水来是常态。”执勤民警范健彬说。
“疫情虽然严重,但是只要有我们在,澳门的鲜活产品就不会断,澳门同胞就不会饿着!”看着一辆辆满载着各类水果、蔬菜、水产品、活禽等鲜活产品的运输车辆缓缓驶向澳门,执勤民警的眼神坚定而又温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