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丨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压力再大,我们也要顶住!”

8月4日凌晨6时,在南屏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华发社区对华发新城135栋执行“封闭区”管理。

采取封闭管理以来,作为一名扎根社区基层20多年的社区工作者,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把工作中每件小事做细、把群众的服务做好、凡事自己带头做,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在“封闭区”楼层巡查隔离户情况。

让封闭区完全独立起来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华发新城4期135栋看到,整栋楼被长长的警戒线围起,周边设置了多个警戒区,每个警戒区均有两名保安人员驻点值守。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介绍,该栋楼现住有居民48户,共151人,按上级防疫部门要求,全部实行“封闭式”居家隔离健康管理14天,实行前七天每天核酸采样一次,第十天采样一次、第十四天采样一次的居家隔离。

记者了解到,在落实“封闭式”健康管理14天期间,社区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社区、公安、卫健、安保、物业、消杀等单位成立安全保卫组、物资后勤保障组、居民生活服务组、医疗健康服务组、环境卫生消杀组、居民垃圾清运组,严谨有序地落实封闭区防控工作。

李行贵告诉记者,现场划设为警戒区(外围)和核心区(大堂),警戒区由安保人员负责,做好进出人员的测温、登记工作,不让无关人员进入,让封闭区完全独立起来;核心区则由服务人员负责,主要是做好居民服务、医疗保障及垃圾清运等工作,让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目前来看,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严谨有序的。封闭6天来,居民对服务工作非常满意。”李行贵说。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左一)在华发新城135栋“封闭区”指挥部向现场工作人员设强调当天工作注意事项。

服务周到受到群众点赞

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小区工作人员时不时地用小拖车运送来一些生活物资,然后由专人运送到封闭区的每家每户。

和封控区管理规定的“居民可以在指定时间外出购置保障物资”不同,在封闭区管理区域,实行的是“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

“封闭管理区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配送物资和安抚情绪,最困难的就是做好居民服务,解决他们的医疗救助问题。”李行贵说道。

“你的脚现在怎样了?”“还需不需要再开些药?”……李行贵通过微信视频与居民陈先生了解情况。8月8日下午2时许,封闭区的业主陈先生(化名)不小心被家中的菜板砸到了脚,起初坚持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李行贵了解情况后,立即与辖区医院对接,随后建议陈先生进行线上会诊。最终,经过诊断和劝说,陈先生同意不去医院。由社区工作人员把患者所需要的药买来送到家里,目前患者症状基本缓解。

“社区的服务非常周到,虽然现在隔离在家,但是我们没有压力,生活上也很方便,感谢李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陈先生在视频中说道。

“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一线最危险,一线也最复杂,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社区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作为社区疫情防控“三人小组”的核心成员,无论是在小区门岗、物业管理处、工业区、商业街、楼栋间,还是核酸采样点、封闭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越是最危险的地方,他越是要亲力亲为。

“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顶住”。这是李行贵经常鼓励同事的一句话。“他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回家,他不仅这样说,也是带头这样做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大家都很辛苦,在服务好居民、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让我们平稳度过这14天封闭管理期。”李行贵说,“只要能够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疫情不去,我们不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李行贵的带领下,华发社区“战疫“仍在进行,社区防疫网仍在编织。他和社区干部群众正全力以赴、凝心聚力,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

文字:马涛 图片:赵梓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
微信
朋友圈
抗疫故事丨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压力再大,我们也要顶住!”
观海融媒 2021-08-09 20:44

8月4日凌晨6时,在南屏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华发社区对华发新城135栋执行“封闭区”管理。

采取封闭管理以来,作为一名扎根社区基层20多年的社区工作者,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把工作中每件小事做细、把群众的服务做好、凡事自己带头做,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在“封闭区”楼层巡查隔离户情况。

让封闭区完全独立起来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华发新城4期135栋看到,整栋楼被长长的警戒线围起,周边设置了多个警戒区,每个警戒区均有两名保安人员驻点值守。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介绍,该栋楼现住有居民48户,共151人,按上级防疫部门要求,全部实行“封闭式”居家隔离健康管理14天,实行前七天每天核酸采样一次,第十天采样一次、第十四天采样一次的居家隔离。

记者了解到,在落实“封闭式”健康管理14天期间,社区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社区、公安、卫健、安保、物业、消杀等单位成立安全保卫组、物资后勤保障组、居民生活服务组、医疗健康服务组、环境卫生消杀组、居民垃圾清运组,严谨有序地落实封闭区防控工作。

李行贵告诉记者,现场划设为警戒区(外围)和核心区(大堂),警戒区由安保人员负责,做好进出人员的测温、登记工作,不让无关人员进入,让封闭区完全独立起来;核心区则由服务人员负责,主要是做好居民服务、医疗保障及垃圾清运等工作,让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目前来看,现场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严谨有序的。封闭6天来,居民对服务工作非常满意。”李行贵说。

华发社区党委书记李行贵(左一)在华发新城135栋“封闭区”指挥部向现场工作人员设强调当天工作注意事项。

服务周到受到群众点赞

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小区工作人员时不时地用小拖车运送来一些生活物资,然后由专人运送到封闭区的每家每户。

和封控区管理规定的“居民可以在指定时间外出购置保障物资”不同,在封闭区管理区域,实行的是“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

“封闭管理区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配送物资和安抚情绪,最困难的就是做好居民服务,解决他们的医疗救助问题。”李行贵说道。

“你的脚现在怎样了?”“还需不需要再开些药?”……李行贵通过微信视频与居民陈先生了解情况。8月8日下午2时许,封闭区的业主陈先生(化名)不小心被家中的菜板砸到了脚,起初坚持要去医院接受治疗。李行贵了解情况后,立即与辖区医院对接,随后建议陈先生进行线上会诊。最终,经过诊断和劝说,陈先生同意不去医院。由社区工作人员把患者所需要的药买来送到家里,目前患者症状基本缓解。

“社区的服务非常周到,虽然现在隔离在家,但是我们没有压力,生活上也很方便,感谢李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陈先生在视频中说道。

“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一线最危险,一线也最复杂,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社区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作为社区疫情防控“三人小组”的核心成员,无论是在小区门岗、物业管理处、工业区、商业街、楼栋间,还是核酸采样点、封闭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越是最危险的地方,他越是要亲力亲为。

“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顶住”。这是李行贵经常鼓励同事的一句话。“他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回家,他不仅这样说,也是带头这样做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大家都很辛苦,在服务好居民、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让我们平稳度过这14天封闭管理期。”李行贵说,“只要能够做好社区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疫情不去,我们不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李行贵的带领下,华发社区“战疫“仍在进行,社区防疫网仍在编织。他和社区干部群众正全力以赴、凝心聚力,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

文字:马涛 图片:赵梓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