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丨至美爱情模样:我们身着防护服肩并肩作战

有一种爱叫并肩作战,有一种信念叫为民服务。

在抗疫战场上,一批批身穿白衣铠甲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舍下家庭小爱,怀揣家国大爱,不分昼夜地守护这座城市,其中不乏一些夫妻“战友”。七夕前夕,记者采访了香洲区人民医院、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几对“夫妻档”,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他们彼此牵挂又互相鼓励,用实际行动演绎“抗疫夫妻档”的最美篇章,担负起守护健康的职责和使命。

龚睿 李杨艺:一个眼神相遇便已胜过千言万语

8月10日6时,拱北街道封控区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紧急组织医务人员支援封控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其中,一对默契的“夫妻档”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龚睿和社管办副主任李杨艺。

龚睿、李杨艺夫妇。
生活中的龚睿、李杨艺夫妇。

 

“加油,我先上了”,李杨艺与队员拥抱后,迅速换上防护服,有条不紊地为封控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不远处,丈夫龚睿同样穿着防护服准备为居家隔离的红码群众入户采样。虽然相隔不远,但是夫妻俩在忙碌之余,也只能通过眼神给对方打气,一个眼神相遇便已胜过千言万语,收到彼此的鼓励,夫妻俩又重新投入新的战斗。

现场下着大雨,采集点虽有风扇,但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是闷热难耐,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时间稍长就感到心慌、恶心,但李杨艺心里却荡漾着一丝幸福。因为不在一个科室,平时能够和丈夫在同一岗位上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和丈夫并肩作战,他一定能感受到我与他同在,也一定充满了信心。”

岳修杰 赖金凤: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有意义

香洲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组组长、主管检验师岳修杰和湾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检验师赖金凤是大学同学,在大学就相识,2012年的“七夕”,他们牵手走在了一起。赖金凤是珠海本地人,岳修杰来自安徽,为了守护这段感情,岳修杰选择留在珠海工作。

岳修杰。
赖金凤。
生活中的岳修杰、赖金凤夫妇。

自疫情发生以来,赖金凤忙碌在抗疫第一线,负责抗疫素材的收集、通讯稿撰写,在高速路口驻点、新冠疫苗接种资料登记和全员核酸采样等现场都能见到她加班加点的身影。岳修杰则以单位为家不舍昼夜地工作,从PCR实验室筹备建设、基因扩增技术培训到室内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都参与其中,身为生化实验室的组长还要兼顾生化试剂的采购、仪器保养和质量评价管理。疫情紧张时,为了让群众尽快拿到检测结果,岳修杰曾经连续工作23天,最高峰时单日工作23小时。而他们未满三岁的孩子常常因为晚上见不到爸爸妈妈而迟迟不肯入睡。

夫妻俩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有意义的,给孩子做个榜样,相信孩子长大后也会理解。

陈浩 廖晓春:医生爸爸、社工妈妈携手抗疫

陈浩是香洲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生,妻子廖晓春是凤山街道东坑社区的党委副书记。这对“医生、社工”组合夫妻档,由于工作的原因,本就聚少离多,自疫情出现以来,夫妻俩便一直扎根在各自岗位上,相聚的时间就更少了,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也只能交由年迈的奶奶照顾。

陈浩为群众做核酸检测。
廖晓春解答群众疑问。
生活中的陈浩、廖晓春夫妇。

看着周围同样埋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事,看着和孩子妈妈一样守护这座城市的“逆行者”,陈浩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更是责无旁贷。“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夫妻俩心里充满了愧疚,但是我们夫妻俩都是党员,疫情当前,接到指令,我们应该冲在前线,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家人。”

两个孩子很理解医生爸爸和社工妈妈的辛苦,也变得更为懂事和坚强。7岁的大宝常常晚上带着二宝讲故事、学认字、哄睡觉……陈浩默默地在心里对两个孩子说:“爸爸妈妈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今年全家一定能在一起过一个愉快的七夕节”。

文字:马涛 通讯员邱文卿 图片:赵梓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抗疫故事丨至美爱情模样:我们身着防护服肩并肩作战
观海融媒 2021-08-12 20:41

有一种爱叫并肩作战,有一种信念叫为民服务。

在抗疫战场上,一批批身穿白衣铠甲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舍下家庭小爱,怀揣家国大爱,不分昼夜地守护这座城市,其中不乏一些夫妻“战友”。七夕前夕,记者采访了香洲区人民医院、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几对“夫妻档”,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他们彼此牵挂又互相鼓励,用实际行动演绎“抗疫夫妻档”的最美篇章,担负起守护健康的职责和使命。

龚睿 李杨艺:一个眼神相遇便已胜过千言万语

8月10日6时,拱北街道封控区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紧急组织医务人员支援封控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其中,一对默契的“夫妻档”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任龚睿和社管办副主任李杨艺。

龚睿、李杨艺夫妇。
生活中的龚睿、李杨艺夫妇。

 

“加油,我先上了”,李杨艺与队员拥抱后,迅速换上防护服,有条不紊地为封控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不远处,丈夫龚睿同样穿着防护服准备为居家隔离的红码群众入户采样。虽然相隔不远,但是夫妻俩在忙碌之余,也只能通过眼神给对方打气,一个眼神相遇便已胜过千言万语,收到彼此的鼓励,夫妻俩又重新投入新的战斗。

现场下着大雨,采集点虽有风扇,但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是闷热难耐,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时间稍长就感到心慌、恶心,但李杨艺心里却荡漾着一丝幸福。因为不在一个科室,平时能够和丈夫在同一岗位上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和丈夫并肩作战,他一定能感受到我与他同在,也一定充满了信心。”

岳修杰 赖金凤: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有意义

香洲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组组长、主管检验师岳修杰和湾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检验师赖金凤是大学同学,在大学就相识,2012年的“七夕”,他们牵手走在了一起。赖金凤是珠海本地人,岳修杰来自安徽,为了守护这段感情,岳修杰选择留在珠海工作。

岳修杰。
赖金凤。
生活中的岳修杰、赖金凤夫妇。

自疫情发生以来,赖金凤忙碌在抗疫第一线,负责抗疫素材的收集、通讯稿撰写,在高速路口驻点、新冠疫苗接种资料登记和全员核酸采样等现场都能见到她加班加点的身影。岳修杰则以单位为家不舍昼夜地工作,从PCR实验室筹备建设、基因扩增技术培训到室内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都参与其中,身为生化实验室的组长还要兼顾生化试剂的采购、仪器保养和质量评价管理。疫情紧张时,为了让群众尽快拿到检测结果,岳修杰曾经连续工作23天,最高峰时单日工作23小时。而他们未满三岁的孩子常常因为晚上见不到爸爸妈妈而迟迟不肯入睡。

夫妻俩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有意义的,给孩子做个榜样,相信孩子长大后也会理解。

陈浩 廖晓春:医生爸爸、社工妈妈携手抗疫

陈浩是香洲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生,妻子廖晓春是凤山街道东坑社区的党委副书记。这对“医生、社工”组合夫妻档,由于工作的原因,本就聚少离多,自疫情出现以来,夫妻俩便一直扎根在各自岗位上,相聚的时间就更少了,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也只能交由年迈的奶奶照顾。

陈浩为群众做核酸检测。
廖晓春解答群众疑问。
生活中的陈浩、廖晓春夫妇。

看着周围同样埋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事,看着和孩子妈妈一样守护这座城市的“逆行者”,陈浩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更是责无旁贷。“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夫妻俩心里充满了愧疚,但是我们夫妻俩都是党员,疫情当前,接到指令,我们应该冲在前线,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家人。”

两个孩子很理解医生爸爸和社工妈妈的辛苦,也变得更为懂事和坚强。7岁的大宝常常晚上带着二宝讲故事、学认字、哄睡觉……陈浩默默地在心里对两个孩子说:“爸爸妈妈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今年全家一定能在一起过一个愉快的七夕节”。

文字:马涛 通讯员邱文卿 图片:赵梓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