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珠海博物馆三楼第八展厅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张照片,一个英俊少年穿着一件中国传统的宽大罩衣,旁边还有一封英文书信。这个英俊少年是张康仁——香洲区南屏人,容闳的同乡,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近日,记者采访了珠海市博物馆馆员唐越,了解这位首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的故事。

一波三折的执业道路
张康仁是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之一。1878年,张康仁入读美国名校菲利普斯安多福书院古典系,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1879年,张康仁进入耶鲁大学。1881年,清政府召回全部留美幼童,张康仁被迫缀学。回国后被分派到天津水师学堂学习。
1882年,张康仁搭乘前往檀香山的茶船去投靠其兄弟张茂疆。他在法官A. S. Hartwell手下做了8个月文员后,在该法官的建议下,由张茂疆赞助再次来到美国(当时夏威夷尚未并入美国)。他在没有学士学位的情况下,进入纽约市哥伦比亚法律学院学习,并于188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完成学业,张康仁剪掉辫子,准备在美国律师界大干一场。他立志要在美国挂牌执业。但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尽管张康仁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相关考试,但他在纽约州执业之路依然一波三折。
“在一名知名法官的协助下,张康仁把官司一直打到纽约高等法院。最终,纽约立法当局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为他扫除了障碍。这份法案正是由张康仁自己起草的。”唐越介绍,1888年5月17日,张康仁得以进入纽约州波基普希市律师界,成为首位在纽约州执业的华人律师。

崎岖坎坷的一生
张康仁在美生涯非常不易。1890年5月,张康仁聘请一名律师向加州最高法院动议,以准其进入该州做一名执业律师,但却遭到驳回。法院裁定他手持的纽约州的归化证明无效。因为187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归化只限于“自由的白人、非洲本土人及其后裔”,而张康仁无资格归化,所以不能被视为美国市民。张康仁最后只能留在檀香山做执业律师。
1907年,张康仁携带家眷回到中国。他先是任日本横浜正金银行旧金山分行司会(财务总监),同时兼任江南法政学堂总教习。据《大清留美幼童记》记录,张康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他的知识后来为国家所用,朝廷赐给他‘法科进士’身份”。
1908年年底,张康仁又受清政府派遣,供职于中国驻美使馆。两年后,张康仁又被任命为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1916年,他又被任命为中国海军学生教习,前后达一年时间。此后,他50多岁便告病退休。1926年8月4日,张康仁在美国伯克利心脏病突发,就此与世长辞,享年66岁。
迟到百余年的道歉
“自19世纪中叶起,大批广东人赴美谋生。”唐越告诉记者,华人赴美后,挖山开矿、伐木辟道、建桥铺路、引轨兴铁、捕鱼种地、植蔗种蕉……为美国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他们的辛劳却很快招来西方人的妒忌、排斥、指责,兴起一阵阵排华浪潮。
香山人率先起而抗争,三灶的袁生、唐家的唐茂枝先后与加州政府当局周旋,为旧金山华人争取合法权益。继而有留美幼童张康仁、李恩富为华人呐喊,奔走呼号。
“100多年来,加州最高法院作出1890年裁决的法律政策背景已不复存在,有利于重新审视张康仁案的因素越来越多。”唐越说。
1898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出生在美国的任何人,正常情况下都可以自动获得国籍;《排华法案》也于1943年寿终正寝。在2011年、2012年,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先后为《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
张康仁企盼的正义在125年后,终于姗姗来迟。
2011年,在戴维斯加州大学法学院华裔法学教授陈盖博的指导下,该校亚太美国法学生联会学生提请加州最高法院追认张康仁的加州律师资格。2015年3月16日,加州最高法院裁决作出裁定。法院在其公告中称“我们早就应该承认歧视张康仁进入加州法律界为严重错误。加州否认了张康仁的律师资格,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是法律专业的典范。我们追认张康仁为加州律师,认可他作为加州法院律师和法律顾问的合法地位。”2021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改名“张康仁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来纪念这位首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专家点评
珠海博物馆馆员唐越:
以张康仁为代表的香山人和其他华人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应有的法律裁决成果,这段历史意义深远。
2010年,留美幼童温秉忠的后代唐骝千来珠海参加纪念容闳教育计划启动140周年暨容闳与留美幼童后裔联谊会时,把张康仁毕业两周后写给母校菲利普斯安多福书院校长的信郑重地捐赠给市博物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将其展示给广大观众。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和研究价值。

在珠海博物馆三楼第八展厅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张照片,一个英俊少年穿着一件中国传统的宽大罩衣,旁边还有一封英文书信。这个英俊少年是张康仁——香洲区南屏人,容闳的同乡,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近日,记者采访了珠海市博物馆馆员唐越,了解这位首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的故事。

一波三折的执业道路
张康仁是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之一。1878年,张康仁入读美国名校菲利普斯安多福书院古典系,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1879年,张康仁进入耶鲁大学。1881年,清政府召回全部留美幼童,张康仁被迫缀学。回国后被分派到天津水师学堂学习。
1882年,张康仁搭乘前往檀香山的茶船去投靠其兄弟张茂疆。他在法官A. S. Hartwell手下做了8个月文员后,在该法官的建议下,由张茂疆赞助再次来到美国(当时夏威夷尚未并入美国)。他在没有学士学位的情况下,进入纽约市哥伦比亚法律学院学习,并于188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完成学业,张康仁剪掉辫子,准备在美国律师界大干一场。他立志要在美国挂牌执业。但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尽管张康仁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相关考试,但他在纽约州执业之路依然一波三折。
“在一名知名法官的协助下,张康仁把官司一直打到纽约高等法院。最终,纽约立法当局通过了一项特别法案,为他扫除了障碍。这份法案正是由张康仁自己起草的。”唐越介绍,1888年5月17日,张康仁得以进入纽约州波基普希市律师界,成为首位在纽约州执业的华人律师。

崎岖坎坷的一生
张康仁在美生涯非常不易。1890年5月,张康仁聘请一名律师向加州最高法院动议,以准其进入该州做一名执业律师,但却遭到驳回。法院裁定他手持的纽约州的归化证明无效。因为187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归化只限于“自由的白人、非洲本土人及其后裔”,而张康仁无资格归化,所以不能被视为美国市民。张康仁最后只能留在檀香山做执业律师。
1907年,张康仁携带家眷回到中国。他先是任日本横浜正金银行旧金山分行司会(财务总监),同时兼任江南法政学堂总教习。据《大清留美幼童记》记录,张康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他的知识后来为国家所用,朝廷赐给他‘法科进士’身份”。
1908年年底,张康仁又受清政府派遣,供职于中国驻美使馆。两年后,张康仁又被任命为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1916年,他又被任命为中国海军学生教习,前后达一年时间。此后,他50多岁便告病退休。1926年8月4日,张康仁在美国伯克利心脏病突发,就此与世长辞,享年66岁。
迟到百余年的道歉
“自19世纪中叶起,大批广东人赴美谋生。”唐越告诉记者,华人赴美后,挖山开矿、伐木辟道、建桥铺路、引轨兴铁、捕鱼种地、植蔗种蕉……为美国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他们的辛劳却很快招来西方人的妒忌、排斥、指责,兴起一阵阵排华浪潮。
香山人率先起而抗争,三灶的袁生、唐家的唐茂枝先后与加州政府当局周旋,为旧金山华人争取合法权益。继而有留美幼童张康仁、李恩富为华人呐喊,奔走呼号。
“100多年来,加州最高法院作出1890年裁决的法律政策背景已不复存在,有利于重新审视张康仁案的因素越来越多。”唐越说。
1898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出生在美国的任何人,正常情况下都可以自动获得国籍;《排华法案》也于1943年寿终正寝。在2011年、2012年,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先后为《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
张康仁企盼的正义在125年后,终于姗姗来迟。
2011年,在戴维斯加州大学法学院华裔法学教授陈盖博的指导下,该校亚太美国法学生联会学生提请加州最高法院追认张康仁的加州律师资格。2015年3月16日,加州最高法院裁决作出裁定。法院在其公告中称“我们早就应该承认歧视张康仁进入加州法律界为严重错误。加州否认了张康仁的律师资格,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是法律专业的典范。我们追认张康仁为加州律师,认可他作为加州法院律师和法律顾问的合法地位。”2021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改名“张康仁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来纪念这位首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专家点评
珠海博物馆馆员唐越:
以张康仁为代表的香山人和其他华人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应有的法律裁决成果,这段历史意义深远。
2010年,留美幼童温秉忠的后代唐骝千来珠海参加纪念容闳教育计划启动140周年暨容闳与留美幼童后裔联谊会时,把张康仁毕业两周后写给母校菲利普斯安多福书院校长的信郑重地捐赠给市博物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将其展示给广大观众。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和研究价值。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