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第三季度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25个项目投资209亿元

8月20日,一场主题为“携手高新,点亮未来”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高新区南方软件园举办。本次签约仪式为高新区第三季度25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20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560亿元,涵盖深珠合作、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

此次重点项目签约,是高新区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的一次重要行动,是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推动高新区谋划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对优质项目强大吸引力的体现,为高新区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集创北方华南总部和新型显示集群项目效果图。

精准招商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近年来,高新区作为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培育壮大“3+X”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协同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围绕这一区域产业定位,高新区先后印发实施《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珠海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战略性支柱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连推《珠海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扶持办法(修订)》《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珠海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三大新政;成立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办公室、协会及产业联盟;首建产业人才库,形成“引、留、育”全方位人才扶持政策……

一系列规划、计划、政策的持续推出,高新区再次引起了业界投资者青睐的目光。为了更好服务企业落户,高新区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挂牌成立珠海高新区(深圳)产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先后让来自深圳的中科先进院创新科技园等43个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均为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引的优质项目,既有集创北方华南总部和新型显示集群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又有重链生物诊断科技产业园、粤知芯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开发及设计服务项目等行业领先、前景广阔的芯片产业项目。

重链生物诊断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深圳重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克湖表示,珠海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人居环境优势等非常明显,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和横琴的优势,可以为企业产品出口节约时间,“高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参与本次签约的北京树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恩培则对高新区的优质营商环境、专业高效的行政服务、产业配套政策、对招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刘恩培称,在落户高新区的过程中,让企业家们深刻感受到高新区一心一意抓项目,一言一行抓发展的付出和努力。

“本次签约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必将为高新区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虎表示。

深珠合作示范区从“蓝图”走向现实

深化深珠两地合作交流,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在新起点上开创珠海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大而优”的转型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地处深珠合作区最前沿地带,唐家湾主园区距深中通道落脚点仅20公里,珠海高新区在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高新区主动出击。一方面积极探索畅通的深珠创新对接、产业链接、空间衔接机制,建设“两化三型”(现代化、国际化和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的珠海中央创智区;另一方面以金星湾“一水两岸”为核心区,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实现更高水平空间联通、资源畅通、政策融通,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畅通融通发展共同体。

记者从本次签约项目中了解到,基克纳电子雾化装备产业园、晶存科技总部基地、大道智创机器人项目等8个深珠合作类项目正式落户珠海高新区,加上之前落户高新区的35个深圳项目,投资落地高新区的深圳项目已达43个,目前已初步形成“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深圳总部(窗口)+深珠合作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做好和深圳产业对接、支持科技成果到珠海转移转化工作。“这意味着深珠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小彬称。

联东U谷先进装备制造园项目效果图。

以更优政策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据了解,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4项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充分展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超强韧性和创新活力。

苏虎在签约仪式致辞中表示,高新区将以更优的政策促创新、强产业,以更大的力度引项目、聚人才,以更强的举措惠企业、优服务,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珠海加快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贡献高新力量。

所谓以更优的政策促创新、强产业,就是以“一个办公室、一个规划、一个专项政策、一个基金、一个园区”“五个一”模式打造主导产业航母群。以“成长期配租、壮大期配售、成熟期供地”方式高质量保障产业载体供给。

所谓以更大的力度引项目、聚人才,就是强化“一区多园”产业布局、联动招商和资源共享,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制定“凤凰计划”人才政策升级版,大力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3年再建1万套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和人才公寓,建设基础教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高地。

所谓以更强的举措惠企业、优服务,就是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设立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大力培育专利布局、科技转化、高企申报等科技服务机构,持续优化“掌上办”“一次办”“一站办”智慧政务服务,建立健全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环境友好型、文化包容型的发展环境。

8月22日,记者从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了解到,“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2021)”正式发布,珠海高新区位列第33名。据悉,这是高新区继位列2020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19名之后,再次上榜全国百强。

文字:陈新年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田海
微信
朋友圈
高新区第三季度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25个项目投资209亿元
珠海特区报 2021-08-24 12:34

8月20日,一场主题为“携手高新,点亮未来”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高新区南方软件园举办。本次签约仪式为高新区第三季度25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20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560亿元,涵盖深珠合作、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总部经济等多个领域。

此次重点项目签约,是高新区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的一次重要行动,是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推动高新区谋划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对优质项目强大吸引力的体现,为高新区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集创北方华南总部和新型显示集群项目效果图。

精准招商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近年来,高新区作为珠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引擎、主阵地、主战场,围绕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培育壮大“3+X”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协同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围绕这一区域产业定位,高新区先后印发实施《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珠海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战略性支柱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连推《珠海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扶持办法(修订)》《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珠海高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三大新政;成立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办公室、协会及产业联盟;首建产业人才库,形成“引、留、育”全方位人才扶持政策……

一系列规划、计划、政策的持续推出,高新区再次引起了业界投资者青睐的目光。为了更好服务企业落户,高新区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挂牌成立珠海高新区(深圳)产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先后让来自深圳的中科先进院创新科技园等43个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均为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引的优质项目,既有集创北方华南总部和新型显示集群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又有重链生物诊断科技产业园、粤知芯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开发及设计服务项目等行业领先、前景广阔的芯片产业项目。

重链生物诊断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深圳重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克湖表示,珠海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人居环境优势等非常明显,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和横琴的优势,可以为企业产品出口节约时间,“高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参与本次签约的北京树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恩培则对高新区的优质营商环境、专业高效的行政服务、产业配套政策、对招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刘恩培称,在落户高新区的过程中,让企业家们深刻感受到高新区一心一意抓项目,一言一行抓发展的付出和努力。

“本次签约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必将为高新区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虎表示。

深珠合作示范区从“蓝图”走向现实

深化深珠两地合作交流,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在新起点上开创珠海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大而优”的转型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地处深珠合作区最前沿地带,唐家湾主园区距深中通道落脚点仅20公里,珠海高新区在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高新区主动出击。一方面积极探索畅通的深珠创新对接、产业链接、空间衔接机制,建设“两化三型”(现代化、国际化和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的珠海中央创智区;另一方面以金星湾“一水两岸”为核心区,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实现更高水平空间联通、资源畅通、政策融通,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畅通融通发展共同体。

记者从本次签约项目中了解到,基克纳电子雾化装备产业园、晶存科技总部基地、大道智创机器人项目等8个深珠合作类项目正式落户珠海高新区,加上之前落户高新区的35个深圳项目,投资落地高新区的深圳项目已达43个,目前已初步形成“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深圳总部(窗口)+深珠合作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做好和深圳产业对接、支持科技成果到珠海转移转化工作。“这意味着深珠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小彬称。

联东U谷先进装备制造园项目效果图。

以更优政策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据了解,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4项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充分展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超强韧性和创新活力。

苏虎在签约仪式致辞中表示,高新区将以更优的政策促创新、强产业,以更大的力度引项目、聚人才,以更强的举措惠企业、优服务,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珠海加快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实现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贡献高新力量。

所谓以更优的政策促创新、强产业,就是以“一个办公室、一个规划、一个专项政策、一个基金、一个园区”“五个一”模式打造主导产业航母群。以“成长期配租、壮大期配售、成熟期供地”方式高质量保障产业载体供给。

所谓以更大的力度引项目、聚人才,就是强化“一区多园”产业布局、联动招商和资源共享,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制定“凤凰计划”人才政策升级版,大力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3年再建1万套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和人才公寓,建设基础教育品牌学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高地。

所谓以更强的举措惠企业、优服务,就是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设立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大力培育专利布局、科技转化、高企申报等科技服务机构,持续优化“掌上办”“一次办”“一站办”智慧政务服务,建立健全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环境友好型、文化包容型的发展环境。

8月22日,记者从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了解到,“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2021)”正式发布,珠海高新区位列第33名。据悉,这是高新区继位列2020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19名之后,再次上榜全国百强。

文字:陈新年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