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香洲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逾816亿元,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01亿元,同比增长34.6%,总量、增速均排全市第一;“一园一镇一廊一带”蓝图已定,正开足马力全面推进;一批百亿级项目正加快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香洲区抢抓机遇、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时期。香洲区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创新发展、突破重围,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切实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开创香洲发展新局面,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为珠海经济特区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贡献香洲力量。

有力举措
狠抓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区1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园区8家规模以上智能家电类企业累计产值288.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8月13日上午,记者在当日召开的香洲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疫情不确定性的反复考验,作为香洲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南屏科技工业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洲区按照“有叫必到、有求必应、有需必供”的要求,全力以赴推动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格力系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支持格力电器做大做强。加快推动构建以格力电器为首的千亿集群,以及纳思达、丽珠试剂、先导智能、杰理科技等为首的百亿产业集群,培育产业梯队,成长更多头部企业。
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香洲区通过建立健全挂图作战、“拿地即开工”等工作机制,推动凤凰谷、世茂港珠澳合作创新(珠海)中心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率先布局、签约落地、加快开工,形成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1年,香洲区通过发挥实体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盘星作用,防止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着力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全区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加快城市更新,在抢抓机遇中再造空间
“激动!开心!终于等到了!”8月1日上午,南屏镇广昌旧村签约现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道。当天上午,广昌旧村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村民房屋拆迁补偿签约工作,意味着这个珠海最大的旧改项目将进入回迁房建设阶段。
城市更新是香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群众居住质量、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拓展产业空间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运转、保民生的重要保障。
香洲区在全区掀起更新改造热潮。推动南溪等5条旧村确认实施主体,广昌、红东、里神前等旧村改造项目尽早动工,北山、翠微、联安等7个在建项目全面提速。香洲北工业区、香洲科技工业园连片改造,加快推进国维中央广场等14个在建改造项目,动工永晟等16个旧改项目。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两个重点片区的更新发展。推进前山-环板樟山片区建设,加快暨大科技园、圆明新园和夏村改造提升等项目,连通九洲大道南中央商务区,打造全市最具活力和人气的九洲西中央活力区;全力打造情侣中路魅力滨海活力带,加快香洲渔港改造、城市阳台、菱角咀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景观打造、城市功能与开发价值“三提升”,让老香洲脱胎换骨、加快蝶变。
“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为主城区发展腾挪空间,用土地的收益保障对未来产业、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把发展之路走稳、走远、走好。”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如是说。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香洲
“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海滨风光好美呀!”游客张女士惊喜地说道。7月1日,备受市民、游客期待的香山云道鸡公山示范段开放试运营。站在栈道上,旁侧的瀑布飞流磅礴而泻,水潭和石间流水幽曲别致,涓涓溪流顺流而下。

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水、观城、瞰海、乐山等多视角实现一步一景,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对提升城市品质、助推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香洲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区。加快建成香山湖四期、城市阳台、儿童公园和香山云道、景山道。加快九洲观光塔、洲仔桥等景观节点建设,继续管养好现有141座城市公园,持续推进美丽街角行动,全力打造“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花中”的城市景观。
坚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持续擦亮文明城市“金招牌”。充分发挥香洲区深化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作用,统筹协调城市环境、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五大工作,形成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香洲区从全国数千(县)区中脱颖而出,在“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一,正朝着“国际品质、美丽智慧”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区稳步迈进。
初步成果
“一园一镇”建设提速 加快城区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香洲区抢抓机遇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之年。2021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南屏科技生态城(旧指南屏科技工业园)等载体,打造产城融合创新特色园区。
今年以来,南屏科技生态城始终认真落实“一园一镇一廊一带”重大谋划,按照“规划引领、联动开发、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批新建产业项目陆续完成建安工程,即将进入试投产收获期;园区投资9.18亿元用于37条市政道路的改造建设,园区“智慧园区”“生态+”理念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建成35个5G基站,为园区数字化、智慧化插上翅膀。
园区增加优质学校供给,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聚集中的显著作用,建设南屏小学和容国团中学。投资5.77亿元建设沿河路示范段和屏北二路综合改造岸线提升工程;为破解园区城中旧村片区分布阻隔,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将全面加快广昌旧村、北山旧村等6处旧村更新改造。将南屏科技生态城打造成为高端产业新引擎、产城融合新城区、生态珠海新窗口的一幅幅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城市的另一头,三溪科创小镇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也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上半年,小镇加快推动力合光电产业园、示范园和中俄国际创新港等项目落地,目前拟入驻示范园的首批16个重点项目已签约。
一批在建项目如火如荼。金邦达金融科技中心、香港满记集团数据中心、东晟投资总部完成规划验收,正邦物流产业园四期、粤淇实业研发中心进入规划验收阶段;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全面封顶。
小镇优先规划建设9所幼儿园、4所小学、4所中学,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题。其中,三溪幼儿园、三溪小学于7月举行动工仪式,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
市政建设方面,园区今年计划投入2.65亿元,完成总长度超过1.2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设。
□一把手访谈
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
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香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激荡人心。听后令我激情澎湃,内心很受鼓舞。”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洲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开创香洲发展新局面,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香洲力量。
抓好学习成果转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李伟辉说,“我们已经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进行了传达学习,制订学习宣传贯彻方案,每个党员干部都结合工作实际写了心得体会,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
李伟辉表示,接下来,香洲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还要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坚持把学习和工作、思想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香洲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香洲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实现发展动能平稳换道
“香洲作为珠海的主城区,在创新方面有很好的条件。”李伟辉表示,近期,香洲区对区内增速排名前200名的企业进行了梳理,发现了一批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成长型企业,有50多家企业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香洲区将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措施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将继续抓好“香洲创新11条”的落实,加快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支持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成长为未来的“格力”。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香洲区拥有全市最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教育医疗配套,在吸引人才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伟辉介绍,接下来,香洲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才子女读书、住房保障等问题。今年将在南屏科技生态城、三溪科创小镇等园区建设一批公办学校,破除户籍及住房限制,优先解决园区企业人才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题。
在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方面,香洲区全力推进“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建设,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入80亿元全面提升“一园一镇”基础设施和园区环境,鼓励园区企业更新改造和工业上楼,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智能制造创新企业落户园区。
接下来,香洲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加大创新投入,在旧改红利消失前,迅速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实现发展动能平稳换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市里非常重视办好‘民生微实事’,我们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居民需要什么,我们能做到的就马上去做。”李伟辉指出,全区目前已确定“民生微实事”项目1003个,占全市48.7%,解决了老旧小区整治、助老扶残、车位划线等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点赞”。
接下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优化和简化项目遴选、确定、实施等程序,放权社区实施,加快项目进度,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李伟辉介绍,近年来,香洲区共建成13所公办中小学,新增近1.6万个学位,公办幼儿园从2018年的9所增长到目前的27所,提前实现学前教育“5080”攻坚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区将投入47.5亿元,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同时大力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成为美丽香洲的第一品牌。


今年上半年,香洲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逾816亿元,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01亿元,同比增长34.6%,总量、增速均排全市第一;“一园一镇一廊一带”蓝图已定,正开足马力全面推进;一批百亿级项目正加快建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香洲区抢抓机遇、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时期。香洲区将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创新发展、突破重围,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切实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作用,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开创香洲发展新局面,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为珠海经济特区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贡献香洲力量。

有力举措
狠抓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区16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园区8家规模以上智能家电类企业累计产值288.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8月13日上午,记者在当日召开的香洲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疫情不确定性的反复考验,作为香洲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南屏科技工业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洲区按照“有叫必到、有求必应、有需必供”的要求,全力以赴推动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格力系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支持格力电器做大做强。加快推动构建以格力电器为首的千亿集群,以及纳思达、丽珠试剂、先导智能、杰理科技等为首的百亿产业集群,培育产业梯队,成长更多头部企业。
扭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香洲区通过建立健全挂图作战、“拿地即开工”等工作机制,推动凤凰谷、世茂港珠澳合作创新(珠海)中心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率先布局、签约落地、加快开工,形成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1年,香洲区通过发挥实体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定盘星作用,防止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着力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全区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加快城市更新,在抢抓机遇中再造空间
“激动!开心!终于等到了!”8月1日上午,南屏镇广昌旧村签约现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道。当天上午,广昌旧村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村民房屋拆迁补偿签约工作,意味着这个珠海最大的旧改项目将进入回迁房建设阶段。
城市更新是香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群众居住质量、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拓展产业空间的根本途径,也是保运转、保民生的重要保障。
香洲区在全区掀起更新改造热潮。推动南溪等5条旧村确认实施主体,广昌、红东、里神前等旧村改造项目尽早动工,北山、翠微、联安等7个在建项目全面提速。香洲北工业区、香洲科技工业园连片改造,加快推进国维中央广场等14个在建改造项目,动工永晟等16个旧改项目。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两个重点片区的更新发展。推进前山-环板樟山片区建设,加快暨大科技园、圆明新园和夏村改造提升等项目,连通九洲大道南中央商务区,打造全市最具活力和人气的九洲西中央活力区;全力打造情侣中路魅力滨海活力带,加快香洲渔港改造、城市阳台、菱角咀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景观打造、城市功能与开发价值“三提升”,让老香洲脱胎换骨、加快蝶变。
“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为主城区发展腾挪空间,用土地的收益保障对未来产业、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把发展之路走稳、走远、走好。”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如是说。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香洲
“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海滨风光好美呀!”游客张女士惊喜地说道。7月1日,备受市民、游客期待的香山云道鸡公山示范段开放试运营。站在栈道上,旁侧的瀑布飞流磅礴而泻,水潭和石间流水幽曲别致,涓涓溪流顺流而下。

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水、观城、瞰海、乐山等多视角实现一步一景,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健身需求,对提升城市品质、助推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香洲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区。加快建成香山湖四期、城市阳台、儿童公园和香山云道、景山道。加快九洲观光塔、洲仔桥等景观节点建设,继续管养好现有141座城市公园,持续推进美丽街角行动,全力打造“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花中”的城市景观。
坚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持续擦亮文明城市“金招牌”。充分发挥香洲区深化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作用,统筹协调城市环境、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五大工作,形成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香洲区从全国数千(县)区中脱颖而出,在“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一,正朝着“国际品质、美丽智慧”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区稳步迈进。
初步成果
“一园一镇”建设提速 加快城区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香洲区抢抓机遇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之年。2021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南屏科技生态城(旧指南屏科技工业园)等载体,打造产城融合创新特色园区。
今年以来,南屏科技生态城始终认真落实“一园一镇一廊一带”重大谋划,按照“规划引领、联动开发、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批新建产业项目陆续完成建安工程,即将进入试投产收获期;园区投资9.18亿元用于37条市政道路的改造建设,园区“智慧园区”“生态+”理念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建成35个5G基站,为园区数字化、智慧化插上翅膀。
园区增加优质学校供给,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聚集中的显著作用,建设南屏小学和容国团中学。投资5.77亿元建设沿河路示范段和屏北二路综合改造岸线提升工程;为破解园区城中旧村片区分布阻隔,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将全面加快广昌旧村、北山旧村等6处旧村更新改造。将南屏科技生态城打造成为高端产业新引擎、产城融合新城区、生态珠海新窗口的一幅幅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城市的另一头,三溪科创小镇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也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上半年,小镇加快推动力合光电产业园、示范园和中俄国际创新港等项目落地,目前拟入驻示范园的首批16个重点项目已签约。
一批在建项目如火如荼。金邦达金融科技中心、香港满记集团数据中心、东晟投资总部完成规划验收,正邦物流产业园四期、粤淇实业研发中心进入规划验收阶段;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全面封顶。
小镇优先规划建设9所幼儿园、4所小学、4所中学,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题。其中,三溪幼儿园、三溪小学于7月举行动工仪式,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
市政建设方面,园区今年计划投入2.65亿元,完成总长度超过1.2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设。
□一把手访谈
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
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香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激荡人心。听后令我激情澎湃,内心很受鼓舞。”香洲区委书记李伟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洲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开创香洲发展新局面,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香洲力量。
抓好学习成果转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李伟辉说,“我们已经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进行了传达学习,制订学习宣传贯彻方案,每个党员干部都结合工作实际写了心得体会,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
李伟辉表示,接下来,香洲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还要精心安排部署,周密组织实施,坚持把学习和工作、思想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香洲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香洲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扎实推进“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实现发展动能平稳换道
“香洲作为珠海的主城区,在创新方面有很好的条件。”李伟辉表示,近期,香洲区对区内增速排名前200名的企业进行了梳理,发现了一批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成长型企业,有50多家企业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香洲区将有针对性地出台具体措施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将继续抓好“香洲创新11条”的落实,加快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支持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成长为未来的“格力”。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香洲区拥有全市最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教育医疗配套,在吸引人才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伟辉介绍,接下来,香洲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才子女读书、住房保障等问题。今年将在南屏科技生态城、三溪科创小镇等园区建设一批公办学校,破除户籍及住房限制,优先解决园区企业人才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难题。
在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方面,香洲区全力推进“一园一镇一廊一带”建设,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入80亿元全面提升“一园一镇”基础设施和园区环境,鼓励园区企业更新改造和工业上楼,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智能制造创新企业落户园区。
接下来,香洲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加大创新投入,在旧改红利消失前,迅速打开创新发展新局面,实现发展动能平稳换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市里非常重视办好‘民生微实事’,我们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居民需要什么,我们能做到的就马上去做。”李伟辉指出,全区目前已确定“民生微实事”项目1003个,占全市48.7%,解决了老旧小区整治、助老扶残、车位划线等一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点赞”。
接下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优化和简化项目遴选、确定、实施等程序,放权社区实施,加快项目进度,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李伟辉介绍,近年来,香洲区共建成13所公办中小学,新增近1.6万个学位,公办幼儿园从2018年的9所增长到目前的27所,提前实现学前教育“5080”攻坚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区将投入47.5亿元,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同时大力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成为美丽香洲的第一品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