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本科学生从今年开始,将拥有不一样的就读体验和大学记忆。8月26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目前该校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据悉,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这意味着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

目前,中山大学已初步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拥有广州校区的南校园、东校园和北校园,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此前,中山大学大一新生主要按照高考录取专业分散在各自学院所在校区学习生活。近年来,中山大学陆续改善了办学条件,尤其是地处广州市老城区的中大南校园,大类和集中培养所需的各方面条件逐渐成熟。
据中山大学基建部门介绍,在“硬环境”方面,最近几年,南校园先后落成了可同时容纳8000多人的新体育馆、风格现代时尚的学生食堂松涛园,还新建了两栋条件优越的学生宿舍,一些老旧学生宿舍也得到修缮。与此同时,一座教学型博物馆有望今年建成交付,将集成学校现有生物学、人类学、地质学三大博物馆以及校史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载体。
随着办学空间全面改善,中山大学“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相关的一系列培养体系和方案也基本完成。据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专门配备了一年级辅导员队伍,并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前谋划新生的党团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学校成立“中山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工作组”,并配备多名教授、专职辅导员,帮助新生做好学业规划和学习指导,引领新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一新生的课程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夯实基础教育,拓宽跨学科知识广度,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自主选择专业诉求。“大一的课程方案注重通识度、基础性,而且汇集了名师和金课,让大一新生一进入学校就能获得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大学教育。”中山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这样一来,学生还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其他学科,有助于他们扎稳马步,拓宽学科视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从学校层面来看,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谈到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表示:“大类培养注重本科阶段的打基础、厚基础、强基础,这符合人才成才规律,有助于中大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研究型人才,让他们将来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重大战略领域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中山大学本科学生从今年开始,将拥有不一样的就读体验和大学记忆。8月26日,记者从中山大学了解到,目前该校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各类硬、软件设施已基本就绪,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收尾工作,准备迎接8000多名大一新生。据悉,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第一年,这意味着自2000年珠海校区启用以来,中山大学第一次实现全体大一新生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

目前,中山大学已初步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拥有广州校区的南校园、东校园和北校园,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此前,中山大学大一新生主要按照高考录取专业分散在各自学院所在校区学习生活。近年来,中山大学陆续改善了办学条件,尤其是地处广州市老城区的中大南校园,大类和集中培养所需的各方面条件逐渐成熟。
据中山大学基建部门介绍,在“硬环境”方面,最近几年,南校园先后落成了可同时容纳8000多人的新体育馆、风格现代时尚的学生食堂松涛园,还新建了两栋条件优越的学生宿舍,一些老旧学生宿舍也得到修缮。与此同时,一座教学型博物馆有望今年建成交付,将集成学校现有生物学、人类学、地质学三大博物馆以及校史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载体。
随着办学空间全面改善,中山大学“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相关的一系列培养体系和方案也基本完成。据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专门配备了一年级辅导员队伍,并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前谋划新生的党团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学校成立“中山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工作组”,并配备多名教授、专职辅导员,帮助新生做好学业规划和学习指导,引领新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一新生的课程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夯实基础教育,拓宽跨学科知识广度,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自主选择专业诉求。“大一的课程方案注重通识度、基础性,而且汇集了名师和金课,让大一新生一进入学校就能获得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大学教育。”中山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这样一来,学生还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其他学科,有助于他们扎稳马步,拓宽学科视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从学校层面来看,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谈到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中山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罗俊表示:“大类培养注重本科阶段的打基础、厚基础、强基础,这符合人才成才规律,有助于中大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研究型人才,让他们将来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重大战略领域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