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保障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然而,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接到不少市民报料,称在我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中,存在公交候车亭残旧、座椅等配套设施不够人性化、公交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给市民出行带来较大的不便。

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具体的成因何在?又该如何解决?为此,本期《民生新观察》关注我市公交服务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请来了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余荣军、北理珠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现象:
公交站台设施破损、不完善
座椅设计不够人性化
近日,记者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前往香洲区的多个公交站点,实地探访这些站点的配套设施情况。
位于华发商都附近的南屏大桥站北临坦洲,南接湾仔,东、西方向则衔接着香洲和西区,是一个公交线路集中、交通往来频繁的大站点。然而,在这么一个大站里,仅有的设施仅为一块简陋的公交站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供遮阳避雨的候车亭。无论晴天、雨天,市民们都只能露天候车。

此外,记者注意到,这块站牌两侧的公交线路图,已经被人为污损破坏,并张贴有大量小广告,根本看不清公交线路及途径的站点,不便于市民、游客查找路线,对于城市形象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施工,不少道路两旁的公交车站,仅剩下一个站牌作为标志。然而,在基础设施完成建设后,新的候车亭依旧不见踪影。对此,乘客周先生对记者表示:“如果是外地游客来这里,根本不知道这里有个公交站。我住周边,也是用手机导航才知道这里有站点,要不然根本关注不到。”
除此之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部分车站里,还存在设施设计欠缺安全性、人性化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公交车站的座椅上——我市不少公交车站的座椅,采取倾斜45度的设计,候车市民坐上去十分不便。“这样的设计完全不实用,坐不了,东西也放不上去,起不到便民、利民的作用。”部分市民建议,将这类座椅更换成实用性更高的长凳,方便市民在候车间隙休憩。

在走访过程中,部分市民还提出残疾人服务设施不足、实时线路不准确等问题。这些也是我市公交体系运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珠海是以生活品质高著称的城市,提升公交服务,才能更好地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乘车市民黄女士对记者说道。
分析:
候车亭需有哪些配套基础设施?
相关规定尚不完善
对于公交车候车亭建设、管理不善的问题,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余荣军认为,“大部分公交车站的建设,归属于当时进行周边基础设施施工的单位负责。公交集团此前仅负责公交站牌的设置及管养。”余荣军表示。在此情况下,不少建设单位并未做好前期规划,在完成施工后才发现,并未配套建设有相应的公交候车亭,给周边市民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站牌即一个车站”的情况的发生。
此外,施工单位与公交集团沟通的不足,也会增加车站配套设施建设的难度。“未经前期充分沟通就建成的公交车站,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配合公交线路,惠及更多的市民。”余荣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建设单位规划并建设候车亭,这类候车亭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市民所需、符合市民所愿。据北理珠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介绍,依据现有的国家规定,公交候车亭的设置及规模大小,是有明确规定的。然而,对于候车亭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包含什么设施,具备哪些其他的配套功能等情形,并未有明确的要求。
“这样模糊的界定,很容易让建设单位忽略市民的声音,而是选择简单、省事的方式方法,粗放型地完成候车亭的建设。”邓荣峰表示,这也是诸如45度倾斜座椅、长条型窄板凳等违背人性化管理的设施,集中出现在珠海候车亭的原因之一。
对策:
重点优化现有站点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的“交通门面”,又该如何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游客呢?针对上述问题,余荣军表示,目前候车亭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划归公交集团负责。现在,公交集团正高度重视新车站的建设及旧车站的更新维护工作,打造一批富含珠海本土特色的公交候车亭。“我们将引入专业机构参与规划、设计,以此提升候车亭设计及建设的品质。”余荣军表示,其后公交集团将重点打造数个样板候车亭,推出候车亭模板,在全市范围内规范候车亭建设工作,并在其中融入全新的珠海本土元素,在马路边建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针对配套设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公交集团将全面优化现有的设施与设备,对不符合市民需求、不具备实用价值的设施,进行清拆和更换,以此保证市民、游客在候车时,能够享有轻松、舒适的出行体验。
“目前,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率先完成制定公交候车亭的建设规范,以此保障候车亭的质量水平。”邓荣峰建议,我市可积极学习、对照这类先进城市的经验,制定我市公交候车亭的建设规范与标准。
在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方面,邓荣峰表示,珠海现已在多个公交服务领域实现领先,一元公交、老年人免费乘车、高峰期加开班线、点对点设置专班等举措,已经成为行业较为知名的标杆范例。但是,这也可能引致服务管理跟不上、监管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发生。
对此,余荣军表示,珠海公交集团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防疫工作质量,优化站点设置,加强员工培训及监管,并探讨优化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服务项目,为珠海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放心、可靠的公交出行服务。“优质的服务,是市民选择、信任公交出行的根本因素。我们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大家选择乘坐公交,绿色出行。”余荣军表示。


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保障城市运转的重要一环。然而,近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接到不少市民报料,称在我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中,存在公交候车亭残旧、座椅等配套设施不够人性化、公交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给市民出行带来较大的不便。

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具体的成因何在?又该如何解决?为此,本期《民生新观察》关注我市公交服务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请来了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余荣军、北理珠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做客演播室,共同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现象:
公交站台设施破损、不完善
座椅设计不够人性化
近日,记者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前往香洲区的多个公交站点,实地探访这些站点的配套设施情况。
位于华发商都附近的南屏大桥站北临坦洲,南接湾仔,东、西方向则衔接着香洲和西区,是一个公交线路集中、交通往来频繁的大站点。然而,在这么一个大站里,仅有的设施仅为一块简陋的公交站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供遮阳避雨的候车亭。无论晴天、雨天,市民们都只能露天候车。

此外,记者注意到,这块站牌两侧的公交线路图,已经被人为污损破坏,并张贴有大量小广告,根本看不清公交线路及途径的站点,不便于市民、游客查找路线,对于城市形象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施工,不少道路两旁的公交车站,仅剩下一个站牌作为标志。然而,在基础设施完成建设后,新的候车亭依旧不见踪影。对此,乘客周先生对记者表示:“如果是外地游客来这里,根本不知道这里有个公交站。我住周边,也是用手机导航才知道这里有站点,要不然根本关注不到。”
除此之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部分车站里,还存在设施设计欠缺安全性、人性化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公交车站的座椅上——我市不少公交车站的座椅,采取倾斜45度的设计,候车市民坐上去十分不便。“这样的设计完全不实用,坐不了,东西也放不上去,起不到便民、利民的作用。”部分市民建议,将这类座椅更换成实用性更高的长凳,方便市民在候车间隙休憩。

在走访过程中,部分市民还提出残疾人服务设施不足、实时线路不准确等问题。这些也是我市公交体系运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珠海是以生活品质高著称的城市,提升公交服务,才能更好地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乘车市民黄女士对记者说道。
分析:
候车亭需有哪些配套基础设施?
相关规定尚不完善
对于公交车候车亭建设、管理不善的问题,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余荣军认为,“大部分公交车站的建设,归属于当时进行周边基础设施施工的单位负责。公交集团此前仅负责公交站牌的设置及管养。”余荣军表示。在此情况下,不少建设单位并未做好前期规划,在完成施工后才发现,并未配套建设有相应的公交候车亭,给周边市民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站牌即一个车站”的情况的发生。
此外,施工单位与公交集团沟通的不足,也会增加车站配套设施建设的难度。“未经前期充分沟通就建成的公交车站,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配合公交线路,惠及更多的市民。”余荣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建设单位规划并建设候车亭,这类候车亭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市民所需、符合市民所愿。据北理珠工业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邓荣峰介绍,依据现有的国家规定,公交候车亭的设置及规模大小,是有明确规定的。然而,对于候车亭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包含什么设施,具备哪些其他的配套功能等情形,并未有明确的要求。
“这样模糊的界定,很容易让建设单位忽略市民的声音,而是选择简单、省事的方式方法,粗放型地完成候车亭的建设。”邓荣峰表示,这也是诸如45度倾斜座椅、长条型窄板凳等违背人性化管理的设施,集中出现在珠海候车亭的原因之一。
对策:
重点优化现有站点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的“交通门面”,又该如何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市民、游客呢?针对上述问题,余荣军表示,目前候车亭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划归公交集团负责。现在,公交集团正高度重视新车站的建设及旧车站的更新维护工作,打造一批富含珠海本土特色的公交候车亭。“我们将引入专业机构参与规划、设计,以此提升候车亭设计及建设的品质。”余荣军表示,其后公交集团将重点打造数个样板候车亭,推出候车亭模板,在全市范围内规范候车亭建设工作,并在其中融入全新的珠海本土元素,在马路边建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针对配套设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公交集团将全面优化现有的设施与设备,对不符合市民需求、不具备实用价值的设施,进行清拆和更换,以此保证市民、游客在候车时,能够享有轻松、舒适的出行体验。
“目前,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率先完成制定公交候车亭的建设规范,以此保障候车亭的质量水平。”邓荣峰建议,我市可积极学习、对照这类先进城市的经验,制定我市公交候车亭的建设规范与标准。
在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方面,邓荣峰表示,珠海现已在多个公交服务领域实现领先,一元公交、老年人免费乘车、高峰期加开班线、点对点设置专班等举措,已经成为行业较为知名的标杆范例。但是,这也可能引致服务管理跟不上、监管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发生。
对此,余荣军表示,珠海公交集团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防疫工作质量,优化站点设置,加强员工培训及监管,并探讨优化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服务项目,为珠海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放心、可靠的公交出行服务。“优质的服务,是市民选择、信任公交出行的根本因素。我们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大家选择乘坐公交,绿色出行。”余荣军表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