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前山凤鸡舞”传承人鲍六仙逝,享年106岁

八岁学艺,近百年坚守;用其一生,舞出一曲凤鸡魂,以他的坚持与守护,编织了一生凤鸡梦……记者10月15日从香洲区文化馆(中心)总馆获悉,2021年10月10日,省级非遗项目“前山凤鸡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鲍六仙逝,享年106岁。

与“凤鸡舞”结缘已近一个世纪
有时在清晨,有时在黄昏,在一个寂静的小院里,我们常常看到一道这样的风景:几支青青的竹篾,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一位满头银丝、任竹篾在手中翻飞的老人。不消片刻,一只只轻灵的“凤鸡”骨架便出落成型,娴熟的制作技巧凸显了“凤鸡”的独特美感。这充满韵味的古朴场景总是会让人们回想起过去某个静谧的时光。这位年逾耄耋的老人,就是赋予“凤鸡”神韵的工匠——“凤鸡舞”第二代传承人鲍六。

鲍六出生于珠海前山,8岁便拜“凤鸡舞”创始人李福五为师,与“凤鸡舞”结缘已近一个世纪。作为第二代传承人,鲍六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表演程序。分别为:“金鸡探望”“金鸡戏水”“金鸡梳妆”“金鸡寻宝”“金鸡瑞步”“金鸡起舞”和“尾声退场”。

培养一大批从事醒狮表演的徒弟
“凤鸡舞”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是重大节庆活动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作为“凤鸡舞”第二代传承人,鲍六自幼拜师李福五,系统学习醒狮表演和“耍凤鸡”技艺。在他长达70年的授徒传艺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从事醒狮表演的徒弟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民间演艺舞台上,更是培养了湛嘉威等一大批能出色表演“凤鸡舞”的徒弟,活跃在广东省内及港澳地区的非遗舞台上。此外,他熟练掌握制作“凤鸡”的全套工艺,总结出一套相对固定的“凤鸡舞”表演程序,深得人们敬佩,为香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珠澳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生前带队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近千场
据介绍,为推动“前山凤鸡舞”的传承和发展,鲍六生前曾带队参加各级各类的文艺演出近千场,身先士卒并广收学徒,百岁高龄时,还在“前山凤鸡舞”非遗传承基地香洲区荣泰小学、珠海市前山中学开展对青少年的普及教育。珠海市元宵节民间艺术大巡游、广东省与东盟十国文化交流博览会、斗门区民间艺术大巡游等活动中都留下了师徒共舞的身影。随着“凤鸡舞”的影响力拓展到省外甚至国际,这位古稀高龄却精神矍烁的“耍鸡人”,更是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深深地留在了观众们的脑海。

作为“凤鸡舞”的传承人,鲍六内心充满了对民间艺术的深深热爱。“如果说‘凤鸡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那么,鲍六便是这舞蹈中最具吸引力的内涵所在;如果说‘凤鸡舞’的发展是一幅浓香醇厚的艺术画卷,那么,鲍六便是以双手为笔、以生命为墨在这画卷上添上点晴之笔的人。”对于珠海“非遗宝贝”鲍六老人,香洲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道。

文字:马涛 编辑:刘嘉诚 王朝辉 责任编辑:王朝辉
微信
朋友圈
省级非遗“前山凤鸡舞”传承人鲍六仙逝,享年106岁
观海融媒 2021-10-15 17:44

八岁学艺,近百年坚守;用其一生,舞出一曲凤鸡魂,以他的坚持与守护,编织了一生凤鸡梦……记者10月15日从香洲区文化馆(中心)总馆获悉,2021年10月10日,省级非遗项目“前山凤鸡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鲍六仙逝,享年106岁。

与“凤鸡舞”结缘已近一个世纪
有时在清晨,有时在黄昏,在一个寂静的小院里,我们常常看到一道这样的风景:几支青青的竹篾,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一位满头银丝、任竹篾在手中翻飞的老人。不消片刻,一只只轻灵的“凤鸡”骨架便出落成型,娴熟的制作技巧凸显了“凤鸡”的独特美感。这充满韵味的古朴场景总是会让人们回想起过去某个静谧的时光。这位年逾耄耋的老人,就是赋予“凤鸡”神韵的工匠——“凤鸡舞”第二代传承人鲍六。

鲍六出生于珠海前山,8岁便拜“凤鸡舞”创始人李福五为师,与“凤鸡舞”结缘已近一个世纪。作为第二代传承人,鲍六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表演程序。分别为:“金鸡探望”“金鸡戏水”“金鸡梳妆”“金鸡寻宝”“金鸡瑞步”“金鸡起舞”和“尾声退场”。

培养一大批从事醒狮表演的徒弟
“凤鸡舞”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是重大节庆活动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作为“凤鸡舞”第二代传承人,鲍六自幼拜师李福五,系统学习醒狮表演和“耍凤鸡”技艺。在他长达70年的授徒传艺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从事醒狮表演的徒弟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民间演艺舞台上,更是培养了湛嘉威等一大批能出色表演“凤鸡舞”的徒弟,活跃在广东省内及港澳地区的非遗舞台上。此外,他熟练掌握制作“凤鸡”的全套工艺,总结出一套相对固定的“凤鸡舞”表演程序,深得人们敬佩,为香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珠澳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生前带队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近千场
据介绍,为推动“前山凤鸡舞”的传承和发展,鲍六生前曾带队参加各级各类的文艺演出近千场,身先士卒并广收学徒,百岁高龄时,还在“前山凤鸡舞”非遗传承基地香洲区荣泰小学、珠海市前山中学开展对青少年的普及教育。珠海市元宵节民间艺术大巡游、广东省与东盟十国文化交流博览会、斗门区民间艺术大巡游等活动中都留下了师徒共舞的身影。随着“凤鸡舞”的影响力拓展到省外甚至国际,这位古稀高龄却精神矍烁的“耍鸡人”,更是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深深地留在了观众们的脑海。

作为“凤鸡舞”的传承人,鲍六内心充满了对民间艺术的深深热爱。“如果说‘凤鸡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那么,鲍六便是这舞蹈中最具吸引力的内涵所在;如果说‘凤鸡舞’的发展是一幅浓香醇厚的艺术画卷,那么,鲍六便是以双手为笔、以生命为墨在这画卷上添上点晴之笔的人。”对于珠海“非遗宝贝”鲍六老人,香洲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道。

文字:马涛 编辑:刘嘉诚 王朝辉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