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四世同堂》来了!演员与你分享戏里戏外的那些事儿

国家话剧院经典名作《四世同堂》将于10月27日在珠海大剧院上演。26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刘喆、姬晨牧、师悦玲来到首届珠海艺术节文化沙龙现场,与观众分享《四世同堂》戏里戏外的那些事儿。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是老舍毕生至爱之作。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其文学、艺术和思想、社会价值超越《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更被称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话剧版《四世同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极富才情的女导演田沁鑫改编。田沁鑫被誉为“经典作品的翻译器”,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青蛇》《北京法源寺》《阿尔兹记忆的爱情》《狂飙》《红玫瑰与白玫瑰》《赵氏孤儿》《断腕》等。

饰演“祺瑞丰”的刘喆、饰演“冠晓荷”的姬晨牧、饰演“大赤包”的师悦玲和现场观众分享《四世同堂》的幕后故事。

26日晚来到首届珠海艺术节文化沙龙现场的三位演员分别是:刘喆(饰演祁瑞丰)、姬晨牧(饰演冠晓荷)、师悦玲(饰演大赤包)。提到他们饰演的这三个大反派,师悦玲称大赤包为:女汉子、“英雄”;刘喆称祁瑞丰是颜值还过得去的可爱的坏人;姬晨牧称冠晓荷是自私的、唯我独尊、不顾颜面的人。

虽然他们饰演的角色都是反面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角色的热爱。这部话剧上演了十年,刘喆和师悦玲都是从这部话剧创作初始加入角色演绎的,为了避免长时间演绎对角色产生倦怠感,刘喆时刻提醒自己,每一场都当作第一次上台来演,他还会听从团里的哥哥姐姐们的建议,不断加强对角色的认知,不断进步。师悦玲说,登上舞台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兴奋的。因为她饰演的大赤包是个胖角色,和自己反差有点大,所以每次演戏时她都要穿上厚厚肥胖的衣服,当她在防滑松香上踩踏跳动的时候,她就抖一抖胖胖的身躯,高兴地告诉自己:要演出了!姬晨牧则表示,自己是从2019年接演冠晓荷这个角色的,开始他很紧张,为了能顺利完成角色,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准备台词,把整个戏过一遍。因为他饰演的角色一出场就是在大清早,他要习惯这样的时刻,真正把自己融入进去。

饰演“大赤包”的师悦玲

师悦玲说,演员们都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饰演老舍先生的巨作。每次演出前,台口前都会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老舍先生的像。她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希望先生给我灵感,演好这场戏。

假如可以为剧中饰演的角色做些什么,姬晨牧希望能为冠晓荷买一张2021年10月27日晚在珠海大剧院上演的话剧《四世同堂》的演出票,“让冠晓荷来亲自看一看,我演的怎么样。”

就如田沁鑫所说:这是一部平民史诗,里面有旧派北京人、新派北京人、正派北京人和城市平民,通过《四世同堂》,可以看到他们琳琅地活在民国时的北平,一直坚持到八年抗战的结束。

在话剧版本里,田沁鑫集结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的演员们,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将《四世同堂》85万字的原著浓缩为三小时话剧,把半个多世纪前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重现舞台,展开八年抗战中北京人民的艰难、忍耐、抗争的生活画卷。话剧借用原著《惶惑》《偷生》《饥荒》,采用三幕式结构,并以说书人的角色贯穿全剧。

10月27日晚,让我们走进首届珠海艺术节,走进话剧《四世同堂》,去领略这部荡气回肠的浩繁的“平民史诗”的风采。

文字:郭秀玉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应立枫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话剧《四世同堂》来了!演员与你分享戏里戏外的那些事儿
观海融媒 2021-10-26 22:55

国家话剧院经典名作《四世同堂》将于10月27日在珠海大剧院上演。26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刘喆、姬晨牧、师悦玲来到首届珠海艺术节文化沙龙现场,与观众分享《四世同堂》戏里戏外的那些事儿。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是老舍毕生至爱之作。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其文学、艺术和思想、社会价值超越《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更被称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话剧版《四世同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极富才情的女导演田沁鑫改编。田沁鑫被誉为“经典作品的翻译器”,其代表作品有:《生死场》《青蛇》《北京法源寺》《阿尔兹记忆的爱情》《狂飙》《红玫瑰与白玫瑰》《赵氏孤儿》《断腕》等。

饰演“祺瑞丰”的刘喆、饰演“冠晓荷”的姬晨牧、饰演“大赤包”的师悦玲和现场观众分享《四世同堂》的幕后故事。

26日晚来到首届珠海艺术节文化沙龙现场的三位演员分别是:刘喆(饰演祁瑞丰)、姬晨牧(饰演冠晓荷)、师悦玲(饰演大赤包)。提到他们饰演的这三个大反派,师悦玲称大赤包为:女汉子、“英雄”;刘喆称祁瑞丰是颜值还过得去的可爱的坏人;姬晨牧称冠晓荷是自私的、唯我独尊、不顾颜面的人。

虽然他们饰演的角色都是反面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角色的热爱。这部话剧上演了十年,刘喆和师悦玲都是从这部话剧创作初始加入角色演绎的,为了避免长时间演绎对角色产生倦怠感,刘喆时刻提醒自己,每一场都当作第一次上台来演,他还会听从团里的哥哥姐姐们的建议,不断加强对角色的认知,不断进步。师悦玲说,登上舞台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兴奋的。因为她饰演的大赤包是个胖角色,和自己反差有点大,所以每次演戏时她都要穿上厚厚肥胖的衣服,当她在防滑松香上踩踏跳动的时候,她就抖一抖胖胖的身躯,高兴地告诉自己:要演出了!姬晨牧则表示,自己是从2019年接演冠晓荷这个角色的,开始他很紧张,为了能顺利完成角色,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准备台词,把整个戏过一遍。因为他饰演的角色一出场就是在大清早,他要习惯这样的时刻,真正把自己融入进去。

饰演“大赤包”的师悦玲

师悦玲说,演员们都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饰演老舍先生的巨作。每次演出前,台口前都会放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老舍先生的像。她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希望先生给我灵感,演好这场戏。

假如可以为剧中饰演的角色做些什么,姬晨牧希望能为冠晓荷买一张2021年10月27日晚在珠海大剧院上演的话剧《四世同堂》的演出票,“让冠晓荷来亲自看一看,我演的怎么样。”

就如田沁鑫所说:这是一部平民史诗,里面有旧派北京人、新派北京人、正派北京人和城市平民,通过《四世同堂》,可以看到他们琳琅地活在民国时的北平,一直坚持到八年抗战的结束。

在话剧版本里,田沁鑫集结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的演员们,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将《四世同堂》85万字的原著浓缩为三小时话剧,把半个多世纪前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重现舞台,展开八年抗战中北京人民的艰难、忍耐、抗争的生活画卷。话剧借用原著《惶惑》《偷生》《饥荒》,采用三幕式结构,并以说书人的角色贯穿全剧。

10月27日晚,让我们走进首届珠海艺术节,走进话剧《四世同堂》,去领略这部荡气回肠的浩繁的“平民史诗”的风采。

文字:郭秀玉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