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背景:
2018年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新社区党委利用民生微实事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升级打造南新环境、人文地理、提高南新居民的幸福感而努力。

南新社区地处平沙镇东北角,总面积7.5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主要以经济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社区现有户籍居民481户、1927人,有流动人口953人。社区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1个两新组织,共有党员49名。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南新社区立足人口、资源和群众需求等社情民情,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施“南新岭下红旗飘”特色项目,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南新。
作品的创新点:
“南新岭下红旗飘”项目以“一月一升旗,一节一主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定时间举办升旗仪式、定主题开展活动、定人选树立榜样、定方向引领发展的“四定”党建工作法,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工作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引领作用,实现思想上升华、情感上靠近、工作上融合、成果上共享的总体工作目标。
1.定时间,举办升旗仪式。实施“一月一升旗”制度,把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升国旗”活动日,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面向南新社区的母亲山——南新岭,举办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组建升旗手队伍,从志愿者、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妇女、高龄老人、党员、退伍军人等各领域、各类别中选拔先进代表担任后备升旗手,根据每月特色确定配备当月升旗手。比如,三月份聚焦“三八”妇女节,选拔优秀妇女担任升旗手;五月份聚焦五一劳动节,选拔行业劳模担任升旗手;七月份聚焦建党节,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升旗手。

把升旗手培养成解说员,由升旗手现场讲述党史党规、先进典型事迹、个人经历,开展爱国主义和先进典型教育。自2019年以来,南新社区共举办了20场南新岭下升国旗仪式,共有30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
2.定主题,开展特色活动。策划“一节一主题”党建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重大节日与主题党日相结合,围绕节日内涵确定活动主题,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建党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前后,发动党员群众、男女老少、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相约榕树下”,举办特色主题活动。

2020年,策划开展了6场主题活动,比如在元旦,志愿者携手外来务工人员畅谈南新新风貌;在清明节举办线上“话说当年史”活动,邀请老人线上讲故事形式回顾自然村有趣的历史文化;在五一劳动节举办“大榕树下百姓故事会”活动,让群众讲述个人奋斗历程;在重阳节,以家庭为单位,年轻一辈为长辈洗脚,一同讲述重阳节风俗礼节等等。特别是搭建“相约榕树下”社区议事平台,在举办节日活动的同时,组织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民警齐聚大榕树下,把相关人员从会议室、调解室解放出来,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收集民情民意,面对面化解民怨民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策划并开展了15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游乐园;春节走访慰问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小烦恼;与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科学实验课堂活动,节假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之小小科学家活动;邀请农业教授走进田头,手把手教导农户如何提升土地使用率以及产量;送书到家并为老党员佩戴党徽等等贴近民众的各类主题活动。
3.定人选,树立先锋榜样。开展“争做升旗手”活动,推进社区先锋选树常态化,坚持“从优秀代表中选标杆人物”,采取“个人自荐+他人推荐+社区复核”的多方位评价方式,把邻里中的“热心肠”、田间地头的“致富能手”、工厂车间的“质量标兵”、党员中的“领头雁”、妇女中的“巧妈妈”、老人中的“活历史”、退伍军人中的“真本色”等选拔出来担任升旗手。号召社区党员群众向升旗手学习,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先进、行动上跟随典型,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4.定方向,引领社区新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大方向,通过“一月一升旗”凝聚党心民心,通过“一节一主题”搭建社区各方联系沟通平台,通过“争当升旗手”营造争先创优氛围,统筹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辖区企业共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2020年以来,南新社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建立居民微信群,足不出户,利用线上平台为居民解决生活烦恼事;社区各项事务通过线上平台通报给居民代表;建设大型健康公园解决居民休闲去处,打造集家风家训、健康知识、爱卫文化于一体的“网红墙”;建设11座新式垃圾分类站,配备三级化粪清洁池,完成42间猪场清理清拆,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新家园;配合镇政府打造索卡足球小镇,设立足球服务和足球训练两个基地,以产业发展焕发社区新面貌。
作品取得的成果(或预期成效):
1.思想得到升华。开展“一月一升旗,一节一主题”活动,让党员群众“五分钟受洗礼,半小时受触动,长时间铭记于心”,促进个人思想升华。把每月一次升国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用庄严肃穆的五分钟仪式,强调国旗的由来和象征,重温新中国成立光辉历程,党员群众爱国情怀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而不断增强。增加升旗手讲述党史党规、先进典型事迹、个人经历环节,在半小时中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党员群众向上向善的热情更加高涨。

自2019年开展以来,南新社区15人自荐为升旗手、9人提交入党申请书,社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疫情发生期间,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志愿防控队,在村口重要位置设立检查点;在台风狂扫过后,居民纷纷拿出扫把、镰刀清理掉落的树枝,堵塞的河道;在2021年6月上旬全员核酸检查中,社区居民踊跃报名担任志愿者,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将近4000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2.情感更加靠近。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一节一主题”活动选取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举办党员群众、男女老少、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共同参与的特色主题活动、社区议事活动,营造了相同的思想价值、道德伦理、审美情趣氛围,能够引发不同群体情感共鸣,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和关系,有助于把社区打造成为文明和谐幸福团结的大家庭。
3.工作实现融合。南新社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将党组织核心力量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升级等业务工作中,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4.成果人人共享。在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下,在社区党员和升旗手的带动下,社区群众、辖区企业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变为“社区治理齐参与”,立足“相约榕树下”议事平台,主动说出心声,积极献言献策,实现家园共建、成果共享。
2021年,社区利用派驻工作人员在南新社区党群活动室全天候接待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开展,社区共征集了38条意见,并都纳入社区处理意见库里。如打造家门口的游乐园、解决公园休息椅缺失问题、邀请农业教授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教导农户如何提高土地使用率,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服务,学到成果的农户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邻里。

居民从以前的把事藏心里,到现在有事不会憋在肚子里,半天就会通过微信平台讲述给网格员,这种改变让人人都成为社区的主人,人人参与辖区治理,共同发展。

作品背景:
2018年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新社区党委利用民生微实事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升级打造南新环境、人文地理、提高南新居民的幸福感而努力。

南新社区地处平沙镇东北角,总面积7.5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主要以经济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社区现有户籍居民481户、1927人,有流动人口953人。社区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1个两新组织,共有党员49名。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南新社区立足人口、资源和群众需求等社情民情,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施“南新岭下红旗飘”特色项目,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南新。
作品的创新点:
“南新岭下红旗飘”项目以“一月一升旗,一节一主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定时间举办升旗仪式、定主题开展活动、定人选树立榜样、定方向引领发展的“四定”党建工作法,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工作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引领作用,实现思想上升华、情感上靠近、工作上融合、成果上共享的总体工作目标。
1.定时间,举办升旗仪式。实施“一月一升旗”制度,把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升国旗”活动日,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面向南新社区的母亲山——南新岭,举办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组建升旗手队伍,从志愿者、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妇女、高龄老人、党员、退伍军人等各领域、各类别中选拔先进代表担任后备升旗手,根据每月特色确定配备当月升旗手。比如,三月份聚焦“三八”妇女节,选拔优秀妇女担任升旗手;五月份聚焦五一劳动节,选拔行业劳模担任升旗手;七月份聚焦建党节,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升旗手。

把升旗手培养成解说员,由升旗手现场讲述党史党规、先进典型事迹、个人经历,开展爱国主义和先进典型教育。自2019年以来,南新社区共举办了20场南新岭下升国旗仪式,共有30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
2.定主题,开展特色活动。策划“一节一主题”党建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重大节日与主题党日相结合,围绕节日内涵确定活动主题,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建党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前后,发动党员群众、男女老少、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相约榕树下”,举办特色主题活动。

2020年,策划开展了6场主题活动,比如在元旦,志愿者携手外来务工人员畅谈南新新风貌;在清明节举办线上“话说当年史”活动,邀请老人线上讲故事形式回顾自然村有趣的历史文化;在五一劳动节举办“大榕树下百姓故事会”活动,让群众讲述个人奋斗历程;在重阳节,以家庭为单位,年轻一辈为长辈洗脚,一同讲述重阳节风俗礼节等等。特别是搭建“相约榕树下”社区议事平台,在举办节日活动的同时,组织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民警齐聚大榕树下,把相关人员从会议室、调解室解放出来,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收集民情民意,面对面化解民怨民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策划并开展了15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游乐园;春节走访慰问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小烦恼;与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科学实验课堂活动,节假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之小小科学家活动;邀请农业教授走进田头,手把手教导农户如何提升土地使用率以及产量;送书到家并为老党员佩戴党徽等等贴近民众的各类主题活动。
3.定人选,树立先锋榜样。开展“争做升旗手”活动,推进社区先锋选树常态化,坚持“从优秀代表中选标杆人物”,采取“个人自荐+他人推荐+社区复核”的多方位评价方式,把邻里中的“热心肠”、田间地头的“致富能手”、工厂车间的“质量标兵”、党员中的“领头雁”、妇女中的“巧妈妈”、老人中的“活历史”、退伍军人中的“真本色”等选拔出来担任升旗手。号召社区党员群众向升旗手学习,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先进、行动上跟随典型,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4.定方向,引领社区新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大方向,通过“一月一升旗”凝聚党心民心,通过“一节一主题”搭建社区各方联系沟通平台,通过“争当升旗手”营造争先创优氛围,统筹社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辖区企业共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2020年以来,南新社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建立居民微信群,足不出户,利用线上平台为居民解决生活烦恼事;社区各项事务通过线上平台通报给居民代表;建设大型健康公园解决居民休闲去处,打造集家风家训、健康知识、爱卫文化于一体的“网红墙”;建设11座新式垃圾分类站,配备三级化粪清洁池,完成42间猪场清理清拆,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新家园;配合镇政府打造索卡足球小镇,设立足球服务和足球训练两个基地,以产业发展焕发社区新面貌。
作品取得的成果(或预期成效):
1.思想得到升华。开展“一月一升旗,一节一主题”活动,让党员群众“五分钟受洗礼,半小时受触动,长时间铭记于心”,促进个人思想升华。把每月一次升国旗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用庄严肃穆的五分钟仪式,强调国旗的由来和象征,重温新中国成立光辉历程,党员群众爱国情怀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而不断增强。增加升旗手讲述党史党规、先进典型事迹、个人经历环节,在半小时中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党员群众向上向善的热情更加高涨。

自2019年开展以来,南新社区15人自荐为升旗手、9人提交入党申请书,社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疫情发生期间,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志愿防控队,在村口重要位置设立检查点;在台风狂扫过后,居民纷纷拿出扫把、镰刀清理掉落的树枝,堵塞的河道;在2021年6月上旬全员核酸检查中,社区居民踊跃报名担任志愿者,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了将近4000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2.情感更加靠近。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一节一主题”活动选取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举办党员群众、男女老少、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共同参与的特色主题活动、社区议事活动,营造了相同的思想价值、道德伦理、审美情趣氛围,能够引发不同群体情感共鸣,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和关系,有助于把社区打造成为文明和谐幸福团结的大家庭。
3.工作实现融合。南新社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将党组织核心力量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升级等业务工作中,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4.成果人人共享。在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下,在社区党员和升旗手的带动下,社区群众、辖区企业从“各人自扫门前雪”变为“社区治理齐参与”,立足“相约榕树下”议事平台,主动说出心声,积极献言献策,实现家园共建、成果共享。
2021年,社区利用派驻工作人员在南新社区党群活动室全天候接待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开展,社区共征集了38条意见,并都纳入社区处理意见库里。如打造家门口的游乐园、解决公园休息椅缺失问题、邀请农业教授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教导农户如何提高土地使用率,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服务,学到成果的农户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邻里。

居民从以前的把事藏心里,到现在有事不会憋在肚子里,半天就会通过微信平台讲述给网格员,这种改变让人人都成为社区的主人,人人参与辖区治理,共同发展。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