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好了,有了这一政策保障,我们可以加快复制‘工业上楼’的成功试点经验,向天空要产值”——4月24日珠海市产业大会召开,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创新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出台,以创新举措升级工业用地供给方式,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新政发布后,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薛飞如是说。

随着珠海经济发展,迅速扩张的产业规模下,发展空间越来越稀缺,如何破解?针对园区产业招商载体不足、落地慢、企业自建工业厂房成本高的问题,新政鼓励各区通过政府补贴方式由各区及国有企业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或定制厂房,以低于市场价租赁给企业直接投入生产。
据了解,为集约利用产业用地,珠海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首批企业已于去年底正式投产。记者乘坐电梯来到该产业园7楼,看到高楼大厦里不仅有高端写字间,优雅会客厅、还有大型机械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的生产车间,这里是“工业上楼”首批投产企业广东若贝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营”。
“制造业对于厂房承重有较高要求,尤其像我们这样有大型生产设备的企业要求更高,这里不仅满足我们所有要求,且环境媲美写字楼,很适合我们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若贝特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孟强博士说。
据介绍,产业园不仅做到了高层高、高承重以及大面积厂房定制,还做到了高标准交付,企业仅需安装照明设备后便可直接使用,做到“拎机投产”,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装修成本,提升了投产效率。“我们通过‘提容增效’‘工业上楼’的做法,土地利用率较原有厂房提升了10倍以上。”产业园建设运营单位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介绍,这个位置原来是良豪五金公司,建筑面积仅为4000平方米,年产值约8000万元。更新后成为“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通过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预计未来三年产业园内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5亿元。
“‘工业上楼’大幅提升了存量空间利用效率,既可为企业园区腾出大量厂房,还能缓解产业发展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这种定制化专业厂房的成功试点经验将在全市推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扶志表示,今明两年我市将统筹2000万平方米的高质量标准厂房,其中1000万平方米将在原来的低效旧厂房基础上升级改扩建。

“太好了,有了这一政策保障,我们可以加快复制‘工业上楼’的成功试点经验,向天空要产值”——4月24日珠海市产业大会召开,重磅发布“1+5+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创新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出台,以创新举措升级工业用地供给方式,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新政发布后,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薛飞如是说。

随着珠海经济发展,迅速扩张的产业规模下,发展空间越来越稀缺,如何破解?针对园区产业招商载体不足、落地慢、企业自建工业厂房成本高的问题,新政鼓励各区通过政府补贴方式由各区及国有企业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或定制厂房,以低于市场价租赁给企业直接投入生产。
据了解,为集约利用产业用地,珠海高新区首个“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港湾6号·金鸿工业园二期首批企业已于去年底正式投产。记者乘坐电梯来到该产业园7楼,看到高楼大厦里不仅有高端写字间,优雅会客厅、还有大型机械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的生产车间,这里是“工业上楼”首批投产企业广东若贝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营”。
“制造业对于厂房承重有较高要求,尤其像我们这样有大型生产设备的企业要求更高,这里不仅满足我们所有要求,且环境媲美写字楼,很适合我们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若贝特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孟强博士说。
据介绍,产业园不仅做到了高层高、高承重以及大面积厂房定制,还做到了高标准交付,企业仅需安装照明设备后便可直接使用,做到“拎机投产”,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装修成本,提升了投产效率。“我们通过‘提容增效’‘工业上楼’的做法,土地利用率较原有厂房提升了10倍以上。”产业园建设运营单位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峰介绍,这个位置原来是良豪五金公司,建筑面积仅为4000平方米,年产值约8000万元。更新后成为“工业上楼”示范产业园,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通过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预计未来三年产业园内企业总产值将突破15亿元。
“‘工业上楼’大幅提升了存量空间利用效率,既可为企业园区腾出大量厂房,还能缓解产业发展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这种定制化专业厂房的成功试点经验将在全市推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扶志表示,今明两年我市将统筹2000万平方米的高质量标准厂房,其中1000万平方米将在原来的低效旧厂房基础上升级改扩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