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祖国西南边陲,皑皑雪山之下,雅鲁藏布江边,坐卧着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米林农场。2019年6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开展新一轮援藏工作,来自珠海的米林县工作组和米林农场工作组同步进驻,珠海与米林县、米林农场的林海情缘更加紧密。援藏三年来,工作组如何为援藏工作贡献珠海力量?米林禀赋如何链接湾区资源?民生援藏、结对结亲有何感人故事?近日,珠海传媒集团派出采编团队深入林芝米林县和米林农场开展蹲点式采访报道,今日起在全平台推出“聚焦援藏 行走林芝”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西藏林芝,素有“雪域江南”之美誉,群山环绕,绿树葱茏,江水青碧。走进米林农场,标准化果园里数十个品类的类果树长势喜人,嘎玛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满是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高优车厘子种植基地里果满枝头,处处是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

米林农场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是西藏自治区四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从计划经济时期再到上世纪80年代,米林农场拥有过诸多辉煌,但从90年代起,农场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活力和竞争力,成了一家长期亏损的国有农垦企业。
2019年6月,第九批广东援藏工作队米林农场工作组进驻农场。三位援藏干部分别是珠海市党政机关干部、市属国企集团高管和事业单位高级专家,结构合理、优势互补。
初到农场,工作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症结,寻求突破。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农场存在政企不分、人员老化、职工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要与市场经济接轨,就要首先从制度入手,实施公司制改革。”广东援藏干部、米林农场工作组组长周哲文说。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制工作,打破了农场的“平静”。围绕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米林农场工作组一方面对农场进行清产核资,另一方面着手规范整个公司的治理结构。
要为传统国营农场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绝非易事。其中,仅清产核资这项工作便历时半年才得以完成。米林农场工作组依靠专业力量全方位盘点农场的账目和实物资产,为米林农场做了一次全身“体检”,助力农场轻装前行。
跟改制工作同步进行的,是工作组对于农场发展方向的思考。经过深入调研,工作组为农场明确了高原特色精品农牧业和高原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从单一的苹果种植到引进车厘子、草莓、蓝莓等高附加值水果,从想尽办法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到推动农场实现一、三产业多元发展,从积极对接沿海企业投资项目到推动“珠海—林芝”空中通道航线开通……三年时间,由改革创新引发的改变,每天都在农场上演。

“我们就是要充分挖掘米林农场的资源禀赋,发挥珠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搭建优质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提升农场可持续发展动力。”周哲文说。
林海情深,勠力同心。农场改制的方案,得到林芝市国资委、农场职工的大力支持。2021年底,米林农场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改制工作方案获全票通过,这让工作组的成员们备感振奋。12月26日,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米林农场翻开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改制方案获得全票通过,不仅说明了农场职工对我们援藏干部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的认可,也体现了大家对农场未来的产业发展、业务经营非常有信心。”广东援藏干部、米林农场副总经理李鸿斌说。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年多来对农场产业的高端谋划和纵深布局,米林农场在公司改制当年便实现了扭亏为盈,农场职工的收入也逐年提高。而借助米林农场改制的成功经验,林芝市另一家农垦企业仅用一个月完成了公司制改革,走入发展“快车道”。
李鸿斌表示:“以农场改制为例,我们充分发挥珠海国企的成熟经验,从阶段性发展规划到具体的业务经营、市场营销、内控管理、品牌提升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来自珠海的智慧和力量,正推动具有光荣历史的米林农场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农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记者在标准化果园碰到了农场2019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尼玛旺堆,他说:“公司制改革完成后,米林农场的面貌焕然一新,产业业态欣欣向荣,农场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强告诉记者,“工作组为农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长远基础,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公司营收翻番,将突破千万元大关,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编者按:祖国西南边陲,皑皑雪山之下,雅鲁藏布江边,坐卧着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米林农场。2019年6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开展新一轮援藏工作,来自珠海的米林县工作组和米林农场工作组同步进驻,珠海与米林县、米林农场的林海情缘更加紧密。援藏三年来,工作组如何为援藏工作贡献珠海力量?米林禀赋如何链接湾区资源?民生援藏、结对结亲有何感人故事?近日,珠海传媒集团派出采编团队深入林芝米林县和米林农场开展蹲点式采访报道,今日起在全平台推出“聚焦援藏 行走林芝”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西藏林芝,素有“雪域江南”之美誉,群山环绕,绿树葱茏,江水青碧。走进米林农场,标准化果园里数十个品类的类果树长势喜人,嘎玛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满是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高优车厘子种植基地里果满枝头,处处是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

米林农场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是西藏自治区四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从计划经济时期再到上世纪80年代,米林农场拥有过诸多辉煌,但从90年代起,农场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活力和竞争力,成了一家长期亏损的国有农垦企业。
2019年6月,第九批广东援藏工作队米林农场工作组进驻农场。三位援藏干部分别是珠海市党政机关干部、市属国企集团高管和事业单位高级专家,结构合理、优势互补。
初到农场,工作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症结,寻求突破。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农场存在政企不分、人员老化、职工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要与市场经济接轨,就要首先从制度入手,实施公司制改革。”广东援藏干部、米林农场工作组组长周哲文说。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制工作,打破了农场的“平静”。围绕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米林农场工作组一方面对农场进行清产核资,另一方面着手规范整个公司的治理结构。
要为传统国营农场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绝非易事。其中,仅清产核资这项工作便历时半年才得以完成。米林农场工作组依靠专业力量全方位盘点农场的账目和实物资产,为米林农场做了一次全身“体检”,助力农场轻装前行。
跟改制工作同步进行的,是工作组对于农场发展方向的思考。经过深入调研,工作组为农场明确了高原特色精品农牧业和高原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从单一的苹果种植到引进车厘子、草莓、蓝莓等高附加值水果,从想尽办法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到推动农场实现一、三产业多元发展,从积极对接沿海企业投资项目到推动“珠海—林芝”空中通道航线开通……三年时间,由改革创新引发的改变,每天都在农场上演。

“我们就是要充分挖掘米林农场的资源禀赋,发挥珠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搭建优质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提升农场可持续发展动力。”周哲文说。
林海情深,勠力同心。农场改制的方案,得到林芝市国资委、农场职工的大力支持。2021年底,米林农场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改制工作方案获全票通过,这让工作组的成员们备感振奋。12月26日,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米林农场翻开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改制方案获得全票通过,不仅说明了农场职工对我们援藏干部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的认可,也体现了大家对农场未来的产业发展、业务经营非常有信心。”广东援藏干部、米林农场副总经理李鸿斌说。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年多来对农场产业的高端谋划和纵深布局,米林农场在公司改制当年便实现了扭亏为盈,农场职工的收入也逐年提高。而借助米林农场改制的成功经验,林芝市另一家农垦企业仅用一个月完成了公司制改革,走入发展“快车道”。
李鸿斌表示:“以农场改制为例,我们充分发挥珠海国企的成熟经验,从阶段性发展规划到具体的业务经营、市场营销、内控管理、品牌提升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来自珠海的智慧和力量,正推动具有光荣历史的米林农场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农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记者在标准化果园碰到了农场2019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尼玛旺堆,他说:“公司制改革完成后,米林农场的面貌焕然一新,产业业态欣欣向荣,农场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
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强告诉记者,“工作组为农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长远基础,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公司营收翻番,将突破千万元大关,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