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美林芝” 观诗画米林
走进林芝市米林县,群山巍峨,雪峰连绵,在潺潺江水、葱翠绿树的点缀下,一幅水墨山水画铺开在游人眼前。
群山环绕中,河谷地带,一座规模不大却齐整热闹的县城坐落其中,沿着河谷,一个个小村庄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初夏的米林,到处洋溢着纯天然、宁静、幸福的气息。
米林,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全县总面积0.95万平方公里,下辖米林镇、派镇、卧龙镇等8个乡(镇)、69个村(居),主要有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侗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羌族9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

米林县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要素齐全;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等旅游资源丰富;虫草、天麻、贝母等藏药材品种繁多;铜矿、水晶、建筑用砂砾、石墨等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473855.57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91%,林木绿化率55.75%。
近年来,米林县展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据了解,2022年一季度,县域生产总值4.35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9.1万元,同比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0085万元、0.5528万元,分别增长9.15%、8.06%。
欣赏米林美景
峡谷、雪峰、森林湿地让人心动
大峡谷、雪峰、森林、野花……说起米林,大家都会想起这些关键词。身处林芝市米林县,目之所及,步步皆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有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的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峡谷自下而上垂直分布着自热带雨林到极地冰漠等各种自然气候带,使之成为天然博物馆,因此,雪山冰川、苍翠林海、沸腾温泉、帘帘飞瀑和滔滔江水,尽能在此饱览。2020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有中国西藏林芝最高的山——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山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这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静等夕阳西下,云雾散去,捕捉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的美景。

这里有被誉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的南伊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藏地药王谷”等。南伊沟内景色绮丽,有保护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一年四季充满生机,森林郁郁葱葱,野花暗香浮动,空气清新怡人,让人忘却烦恼,全身心得到大自然的抚慰。

这一处处美景、一张张精美灵动的巨幅山水画,无一不冲击着神经,震撼着心灵。
品尝米林美食
松茸、藏香猪、石锅鸡让人难忘
在林芝米林,美食亦如美景般不可辜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米林的食物味道一绝,让人品尝过便难以忘怀。尝过松茸、藏香猪和石锅鸡,才能称得上不枉此行。
长在山间的“林中精灵”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馥郁鲜香,营养滋补。无论是浓汤烩松茸,还是香煎松茸片,亦或是切碎剁馅做成包子,都鲜嫩可口,让人大快朵颐。
藏香猪,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自小吃野果、药材等天然饲料长大,因此藏香猪又名“人参猪”。猪肉脂肪含量低,简单烤制后,香气扑鼻,皮薄肉嫩不肥腻,被誉为“高原之珍”。

石锅鸡的“美味密码”在于材料。锅,用“皂石”砍凿而成;鸡,本地放养的藏鸡。藏鸡配以手掌参、当归、藏贝母以及菌类慢火熬制2小时后,乳白色的浓汤让人垂涎欲滴,品尝一口,味道鲜美无比,余香绕齿。

体验米林传统节日
感受不一样的工布新年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米林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工布新年。
每年藏历十月初一,是工布藏族的传统新年,称为工布新年。它的由来,与工布王有着密切的关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工布新年,有几个颇具特色的活动。在工布新年的大年三十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把过年的食品,如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油炸果子、牛羊肉、酥油、奶渣、人参果、红糖、干桃、苹果等摆在木盘里,放在院子中央,呼唤狗来吃,以此预测来年的情况。狗若吃了措或饼子,预示来年将是五谷丰登;狗若吃了奶渣和酥油,预示来年畜牧兴旺;狗若吃了干桃,预示来年全家幸福安康……
工布新年的大年初一清晨,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祭祖与背水。他们会到村庄附近的神山上悬挂经幡,从山顶挂到山下,祭奠祖先。妇女会背起水桶,带着青稞酒和措,到水源处去接水,在水边煨桑,祈愿祝福。
大年初二开始,在白天,工布男子们要进行射响箭比赛,女子则唱歌助兴,大家还会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到了晚上,就会举行篝火晚会,火堆旁会搁一个木桶,凡是来跳舞的人,都带自家酿的青稞酒以及其他酒水相互敬酒,然后围着篝火边饮酒边跳舞,热闹非凡。

了解米林药洲文化
促进藏药发展之路
米林,藏语的意思为“药洲”“产药材的地方”。由于丰沛的雨水和多样的气候,为野生药材的生长和分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米林有植物3768种,其中药用植物多达上千种,崖上、道旁、石缝、林间、溪边,随处可见,有冬虫夏草、贝母、天麻、丹参、党参、手掌参、灵芝、红景天、当归、珠子七等,许多属于珍稀的药材,因此,米林堪称药材之宝库。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展藏医药文化,米林县以县藏医药文化馆、藏医院为中心,以米林镇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力发展藏医药材种植。2021年,米林县藏药材种植项目达7个,建设面积188亩,全县种植灵芝菌150万袋,收获灵芝4.5万斤。

“醉美林芝” 看农场巨变
西藏林芝市米林农场创建于1960年,系林芝市3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农场原为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米林4团,1986年归属林芝地区行政公署直接管理并命名为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农场,2012年开始由林芝地区国资委监管,系正县级编制。2021年12月,根据农垦改革要求更名为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
1995年7月至2016年7月,米林农场先后由福建省多个地市和单位对口支援,从2016年7月开始由广东省珠海市对口支援。对口支援以来,珠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方针政策,深入推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大援藏力度、创新援藏模式、丰富援藏内涵、提升援藏成效。

专业的种植技术、现代的设施设备、丰富的水果品种……雪山见证,农场巨变!如今,这家国有传统农场,正大步向现代农业企业转型跨越。
今天的米林农场,明确了高原特色精品农牧业和高原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丰富农场水果品种,推进农场走一、三产业创新发展,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高原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农场的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为了改变农场产品单一、销售不佳的情况,过去三年来,农场从全国各地引进樱桃、草莓、蓝莓、葡萄、蟠桃等60多种高附加值水果,在标准化果园进行试种和比选。如今,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水果,在雪域高原安家、扎根、结果,逐步销售到林芝、拉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珠海“7+2消费援藏平台”建设,借助华发林芝商贸物流园、民航林芝站、南方航空等力量支持,农场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将米林农场苹果、樱桃、黄李、草莓销往大湾区。以“嘎玛苹果”为例,其销售额三年累计达200万元,年均增长3倍以上。


“醉美林芝” 观诗画米林
走进林芝市米林县,群山巍峨,雪峰连绵,在潺潺江水、葱翠绿树的点缀下,一幅水墨山水画铺开在游人眼前。
群山环绕中,河谷地带,一座规模不大却齐整热闹的县城坐落其中,沿着河谷,一个个小村庄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初夏的米林,到处洋溢着纯天然、宁静、幸福的气息。
米林,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全县总面积0.95万平方公里,下辖米林镇、派镇、卧龙镇等8个乡(镇)、69个村(居),主要有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侗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羌族9个民族,总人口2.62万人。

米林县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要素齐全;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等旅游资源丰富;虫草、天麻、贝母等藏药材品种繁多;铜矿、水晶、建筑用砂砾、石墨等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473855.57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91%,林木绿化率55.75%。
近年来,米林县展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据了解,2022年一季度,县域生产总值4.35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9.1万元,同比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0085万元、0.5528万元,分别增长9.15%、8.06%。
欣赏米林美景
峡谷、雪峰、森林湿地让人心动
大峡谷、雪峰、森林、野花……说起米林,大家都会想起这些关键词。身处林芝市米林县,目之所及,步步皆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有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的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峡谷自下而上垂直分布着自热带雨林到极地冰漠等各种自然气候带,使之成为天然博物馆,因此,雪山冰川、苍翠林海、沸腾温泉、帘帘飞瀑和滔滔江水,尽能在此饱览。2020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有中国西藏林芝最高的山——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山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这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静等夕阳西下,云雾散去,捕捉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的美景。

这里有被誉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的南伊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藏地药王谷”等。南伊沟内景色绮丽,有保护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和植被,一年四季充满生机,森林郁郁葱葱,野花暗香浮动,空气清新怡人,让人忘却烦恼,全身心得到大自然的抚慰。

这一处处美景、一张张精美灵动的巨幅山水画,无一不冲击着神经,震撼着心灵。
品尝米林美食
松茸、藏香猪、石锅鸡让人难忘
在林芝米林,美食亦如美景般不可辜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米林的食物味道一绝,让人品尝过便难以忘怀。尝过松茸、藏香猪和石锅鸡,才能称得上不枉此行。
长在山间的“林中精灵”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馥郁鲜香,营养滋补。无论是浓汤烩松茸,还是香煎松茸片,亦或是切碎剁馅做成包子,都鲜嫩可口,让人大快朵颐。
藏香猪,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自小吃野果、药材等天然饲料长大,因此藏香猪又名“人参猪”。猪肉脂肪含量低,简单烤制后,香气扑鼻,皮薄肉嫩不肥腻,被誉为“高原之珍”。

石锅鸡的“美味密码”在于材料。锅,用“皂石”砍凿而成;鸡,本地放养的藏鸡。藏鸡配以手掌参、当归、藏贝母以及菌类慢火熬制2小时后,乳白色的浓汤让人垂涎欲滴,品尝一口,味道鲜美无比,余香绕齿。

体验米林传统节日
感受不一样的工布新年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米林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工布新年。
每年藏历十月初一,是工布藏族的传统新年,称为工布新年。它的由来,与工布王有着密切的关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内涵,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工布新年,有几个颇具特色的活动。在工布新年的大年三十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把过年的食品,如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油炸果子、牛羊肉、酥油、奶渣、人参果、红糖、干桃、苹果等摆在木盘里,放在院子中央,呼唤狗来吃,以此预测来年的情况。狗若吃了措或饼子,预示来年将是五谷丰登;狗若吃了奶渣和酥油,预示来年畜牧兴旺;狗若吃了干桃,预示来年全家幸福安康……
工布新年的大年初一清晨,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祭祖与背水。他们会到村庄附近的神山上悬挂经幡,从山顶挂到山下,祭奠祖先。妇女会背起水桶,带着青稞酒和措,到水源处去接水,在水边煨桑,祈愿祝福。
大年初二开始,在白天,工布男子们要进行射响箭比赛,女子则唱歌助兴,大家还会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到了晚上,就会举行篝火晚会,火堆旁会搁一个木桶,凡是来跳舞的人,都带自家酿的青稞酒以及其他酒水相互敬酒,然后围着篝火边饮酒边跳舞,热闹非凡。

了解米林药洲文化
促进藏药发展之路
米林,藏语的意思为“药洲”“产药材的地方”。由于丰沛的雨水和多样的气候,为野生药材的生长和分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米林有植物3768种,其中药用植物多达上千种,崖上、道旁、石缝、林间、溪边,随处可见,有冬虫夏草、贝母、天麻、丹参、党参、手掌参、灵芝、红景天、当归、珠子七等,许多属于珍稀的药材,因此,米林堪称药材之宝库。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展藏医药文化,米林县以县藏医药文化馆、藏医院为中心,以米林镇红太阳科技示范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力发展藏医药材种植。2021年,米林县藏药材种植项目达7个,建设面积188亩,全县种植灵芝菌150万袋,收获灵芝4.5万斤。

“醉美林芝” 看农场巨变
西藏林芝市米林农场创建于1960年,系林芝市3家国有农垦企业之一。农场原为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米林4团,1986年归属林芝地区行政公署直接管理并命名为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农场,2012年开始由林芝地区国资委监管,系正县级编制。2021年12月,根据农垦改革要求更名为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
1995年7月至2016年7月,米林农场先后由福建省多个地市和单位对口支援,从2016年7月开始由广东省珠海市对口支援。对口支援以来,珠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方针政策,深入推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大援藏力度、创新援藏模式、丰富援藏内涵、提升援藏成效。

专业的种植技术、现代的设施设备、丰富的水果品种……雪山见证,农场巨变!如今,这家国有传统农场,正大步向现代农业企业转型跨越。
今天的米林农场,明确了高原特色精品农牧业和高原现代农业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丰富农场水果品种,推进农场走一、三产业创新发展,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高原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农场的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为了改变农场产品单一、销售不佳的情况,过去三年来,农场从全国各地引进樱桃、草莓、蓝莓、葡萄、蟠桃等60多种高附加值水果,在标准化果园进行试种和比选。如今,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水果,在雪域高原安家、扎根、结果,逐步销售到林芝、拉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珠海“7+2消费援藏平台”建设,借助华发林芝商贸物流园、民航林芝站、南方航空等力量支持,农场已经连续三年组织将米林农场苹果、樱桃、黄李、草莓销往大湾区。以“嘎玛苹果”为例,其销售额三年累计达200万元,年均增长3倍以上。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