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脉⑫|珠海第二届艺术节:“文化走亲”,让珠澳“一家亲”
《羊城晚报》【珠海文脉·花地珠海】2022年11月22日版面图

珠海与澳门同根同源、唇齿相依。珠海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珠澳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今,两地更是大步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份,已办理珠海市居住证的澳门居民超过12万人,占澳门居民总数的17.6%,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以及在珠海购房置业人数三项指标都超过了4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要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支持弘扬岭南文化,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增强湾区文化软实力。如今,珠海正以文化为引领,推动与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金莲花开 情深谊长

“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在珠海唱响

□钱瑜

莲花盛世开,美妙乐曲来;珠澳共此时,情谊深处在。近日,“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唱响。本场音乐会是珠澳“文化走亲”的重要成果,也是第二届珠海艺术节“澳门艺术展览展演”板块的重要内容。中央歌剧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珠海歌舞团以及澳门的艺术家们联袂演出,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

该音乐会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协会、珠海演艺集团主办。

王心妤(左)和容甄甄(右)共同演唱

台前:歌唱家携手演绎原创歌曲

“旧旧的屋檐,晾晒着衣服;窄窄的楼梯,窗户放满鲜花……”澳门歌手王心妤演唱的土生葡语歌曲《澳门就是这样》拉开了音乐会上半场的帷幕,以欢快动人的旋律刻画了澳门这座城市的缤纷美丽图景。

张莉莉、李想、耿哲、秦侃如等中央歌剧院歌唱家携手李家富、容甄甄、马曼莉、陈昶旭等澳门歌唱家共同演唱《世界飞驰吧》《莲成一家》《共创世纪》等歌曲,展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成就,展示了澳门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念。

信肖乐(左)、张桢子(右)演唱《水语》

淡水与咸水交融,濠江与前山河汇聚。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欣欣向荣,金莲花与簕杜鹃竞相绽放。珠海与澳门正共享大湾区的荣光,齐头并进,携手向前。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珠海演艺集团的青年歌唱家献唱,张桢子、信肖乐、刘倪汝、李步凡、董斌、林青等青年歌唱家带来《水语》《飞虹》《莲心》《浪奔》等歌曲,以民族管弦乐合奏、男女声二重唱、男女声独唱等演唱形式,奏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民族音乐,用原创民族音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在歌曲《领航》大气磅礴的旋律中,音乐会落幕。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中央歌剧院耿哲演唱《世界飞驰吧》

幕后:生活中以诚相待成为好友

中央歌剧院歌唱家秦侃如曾于2021年年底在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中献唱,“今天再一次受邀参与珠澳两地合作演出,我感到十分荣幸。很开心能与澳门及珠海歌舞团的青年歌手合作,进行音乐上的交流。”秦侃如说。在“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上,秦侃如与两位澳门歌手共同演绎《莲成一家》,“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跨界演唱,还现学了一句粤语。这次演出,我收获很多:认识了很多澳门同胞与珠海歌手,大家都非常热情。对于音乐原创作品,大家都保持一颗非常热忱的心,在舞台上尽情地去诠释表达,这让我特别感动。”

信肖乐、盛梅、王皓光演唱《因你之名》

中央歌剧院歌唱家耿哲称:“澳门同胞在生活中很热情,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我们在共同演唱爱国歌曲时,感情相通。无论我们生活在澳门还是在内地,爱国的情怀是永远是一致的。我们从歌声中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真挚的情感。”

澳门歌手容甄甄在内地工作已有多年。这些年,“斜杠青年”容甄甄勇于尝试,在设计师、直播达人、创业者等多重身份自由切换,拥有了不设限的人生舞台,“在内地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从小爱唱歌的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拥有登台演唱的机会,“现在演出机会越来越多,觉得非常开心,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澳门的原创歌曲乃至文化。我们近期演出的每一首歌都饱含着我们对祖国的爱,也表现了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过往在内地的经历,她亦充满感恩:“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同胞们一定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的。”

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剑丹称,音乐会搭建起了澳门与内地交流的平台,让更多青年朋友、艺术家们相聚一堂,共同带动大湾区的发展。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张天宇认为,通过“文化走亲”,珠澳距离更近了,文化相融成为“一家亲”,“从而促进珠澳两地在经济、文化上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他介绍,12月,珠海歌舞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还将赴澳门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

画中景,珠澳情

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以画传情”

□钱瑜

“画为心印”,绘画作品是传递心灵印记的重要媒介。日前,作为第二届珠海艺术节“澳门艺术展览展演”板块的重要活动,珠澳和鸣·共谱华章——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励骏庞都广场开幕。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梁华,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澳门中联办珠海联络部副部长傅汉荣出席开幕式。

美术作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受访者供图

现场展出珠澳两地美术家作品各30幅,展览作品珠澳元素丰富,寄托了美术家们对珠澳合作发展的美好憧憬。

珠澳两地,文化互通,根脉相连。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进程中,珠澳两地文化艺术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去年以来,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与珠海市委宣传部合力打造了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品牌,旨在充分发挥珠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积极调动两地文化文艺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交流合作,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珠澳和鸣·共谱华章”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是珠澳两地以文艺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成果之一。展览由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珠海市美术家协会、澳门美术协会承办,共展出珠澳两地美术家作品共60幅,其中珠海作品30幅、澳门作品30幅。展览作品主题鲜明、具有丰富的珠澳元素,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在内的多个画种,以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不同形式,寄托了美术家们对珠澳合作发展的美好憧憬。笔墨淋漓、色彩斑斓,其中不乏《嘉思栏花园》《浪漫海岸》《横琴新路》等展现出珠澳多元城市魅力和深厚艺术底蕴的作品。

“我们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向更高水平迈进,切实为人文湾区建设探索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建设提供文化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活动主办方表示。据悉,展出时间将持续至11月25日,观众均可免费参观。

佳作欣赏

笔随心动,画为心声。画作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更引人回味重温。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陆曦的作品《我教妹妹唱国歌》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身穿澳门培正中学校服的孙女右手敬礼,认真唱国歌;身着彩衣的小孙女手持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兴高采烈和着姐姐唱。画面传递出浓浓的爱国情怀和生活乐趣。

作品《我教妹妹唱国歌》

澳门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曾国明创作了《神与物游》,“神”意指“中国精神”,在画面集中体现于鼎上,鼎代表祖国五千年之文化,似于空中飘移,“俯瞰”下方所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具象和抽象兼备,鼎和山水写实,传递出整幅画抽象的意念”。

作品《神与物游》

数块木板,几把黄沙,若干小花,构成了妙趣横生的综合材料绘画《休渔季节》。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席湖说,他的作品旨在倡导市民自己动手,变废为宝,注重环保的同时创作艺术作品。

作品《休渔季节》

现场展出的画作《港湾新貌》,画面随景象显现“凹凸感”,似乎船舶已跃出纸上,令人不由驻足观看。画家韩建明说,自己多次到实地采风写生,作品旨在反映改革开放珠海特区建设四十周年取得的成就,展示了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集高科技、现代化的花园城市。

作品《港湾新貌》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大学生国乐大赛决赛举行

□钱瑜

青春珠海,活力校园。11月20日,2022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大学生国乐大赛决赛在珠海科技学院正式开赛。从初赛到复赛,经过层层选拔,决赛共有10组选手参赛。

气壮山河的合奏《抗金令》拉开决赛序幕,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运用娴熟的中国鼓乐演奏技巧,加上气势恢宏的曲风,衬托出古代巾帼英雄义愤填膺的爱国情操,全曲具有强烈的张力及激昂的气势,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国乐大赛决赛现场 珠海传媒集团供图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杨诗宇带来古筝独奏曲《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塑造了码头工人英勇奋战台风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工人们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日月湖艺术团民乐团演奏的《权御天下》讲述了一群纯粹的少年,为了内心信仰,上下求索,披荆斩棘,将“小众文化”带入大众视角的故事,激情的指挥、悠扬的韵律,青年的慷慨与昂扬浸润其间。

“一首首专业、精彩的曲目,是珠海大学校园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动人诠释,也是珠海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生动体现。”2022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导演彭洁华表示,活动坚持广泛发动与适度规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线上与线下共开展,鼓励高校学生将创新精神融入艺术创作中,不断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珠海校园文明建设,奏响青春正能量。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珠海文脉⑫|珠海第二届艺术节:“文化走亲”,让珠澳“一家亲”
羊城晚报 2022-11-22 09:52
《羊城晚报》【珠海文脉·花地珠海】2022年11月22日版面图

珠海与澳门同根同源、唇齿相依。珠海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珠澳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今,两地更是大步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份,已办理珠海市居住证的澳门居民超过12万人,占澳门居民总数的17.6%,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以及在珠海购房置业人数三项指标都超过了4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要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支持弘扬岭南文化,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增强湾区文化软实力。如今,珠海正以文化为引领,推动与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金莲花开 情深谊长

“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在珠海唱响

□钱瑜

莲花盛世开,美妙乐曲来;珠澳共此时,情谊深处在。近日,“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唱响。本场音乐会是珠澳“文化走亲”的重要成果,也是第二届珠海艺术节“澳门艺术展览展演”板块的重要内容。中央歌剧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珠海歌舞团以及澳门的艺术家们联袂演出,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

该音乐会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协会、珠海演艺集团主办。

王心妤(左)和容甄甄(右)共同演唱

台前:歌唱家携手演绎原创歌曲

“旧旧的屋檐,晾晒着衣服;窄窄的楼梯,窗户放满鲜花……”澳门歌手王心妤演唱的土生葡语歌曲《澳门就是这样》拉开了音乐会上半场的帷幕,以欢快动人的旋律刻画了澳门这座城市的缤纷美丽图景。

张莉莉、李想、耿哲、秦侃如等中央歌剧院歌唱家携手李家富、容甄甄、马曼莉、陈昶旭等澳门歌唱家共同演唱《世界飞驰吧》《莲成一家》《共创世纪》等歌曲,展现了建党百年的光辉成就,展示了澳门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坚定信念。

信肖乐(左)、张桢子(右)演唱《水语》

淡水与咸水交融,濠江与前山河汇聚。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欣欣向荣,金莲花与簕杜鹃竞相绽放。珠海与澳门正共享大湾区的荣光,齐头并进,携手向前。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珠海演艺集团的青年歌唱家献唱,张桢子、信肖乐、刘倪汝、李步凡、董斌、林青等青年歌唱家带来《水语》《飞虹》《莲心》《浪奔》等歌曲,以民族管弦乐合奏、男女声二重唱、男女声独唱等演唱形式,奏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民族音乐,用原创民族音乐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港澳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在歌曲《领航》大气磅礴的旋律中,音乐会落幕。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中央歌剧院耿哲演唱《世界飞驰吧》

幕后:生活中以诚相待成为好友

中央歌剧院歌唱家秦侃如曾于2021年年底在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中献唱,“今天再一次受邀参与珠澳两地合作演出,我感到十分荣幸。很开心能与澳门及珠海歌舞团的青年歌手合作,进行音乐上的交流。”秦侃如说。在“金莲花开”澳门原创歌曲音乐会上,秦侃如与两位澳门歌手共同演绎《莲成一家》,“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跨界演唱,还现学了一句粤语。这次演出,我收获很多:认识了很多澳门同胞与珠海歌手,大家都非常热情。对于音乐原创作品,大家都保持一颗非常热忱的心,在舞台上尽情地去诠释表达,这让我特别感动。”

信肖乐、盛梅、王皓光演唱《因你之名》

中央歌剧院歌唱家耿哲称:“澳门同胞在生活中很热情,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我们在共同演唱爱国歌曲时,感情相通。无论我们生活在澳门还是在内地,爱国的情怀是永远是一致的。我们从歌声中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真挚的情感。”

澳门歌手容甄甄在内地工作已有多年。这些年,“斜杠青年”容甄甄勇于尝试,在设计师、直播达人、创业者等多重身份自由切换,拥有了不设限的人生舞台,“在内地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从小爱唱歌的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拥有登台演唱的机会,“现在演出机会越来越多,觉得非常开心,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澳门的原创歌曲乃至文化。我们近期演出的每一首歌都饱含着我们对祖国的爱,也表现了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过往在内地的经历,她亦充满感恩:“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同胞们一定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的。”

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梁剑丹称,音乐会搭建起了澳门与内地交流的平台,让更多青年朋友、艺术家们相聚一堂,共同带动大湾区的发展。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张天宇认为,通过“文化走亲”,珠澳距离更近了,文化相融成为“一家亲”,“从而促进珠澳两地在经济、文化上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他介绍,12月,珠海歌舞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还将赴澳门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

画中景,珠澳情

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以画传情”

□钱瑜

“画为心印”,绘画作品是传递心灵印记的重要媒介。日前,作为第二届珠海艺术节“澳门艺术展览展演”板块的重要活动,珠澳和鸣·共谱华章——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励骏庞都广场开幕。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梁华,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澳门中联办珠海联络部副部长傅汉荣出席开幕式。

美术作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受访者供图

现场展出珠澳两地美术家作品各30幅,展览作品珠澳元素丰富,寄托了美术家们对珠澳合作发展的美好憧憬。

珠澳两地,文化互通,根脉相连。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进程中,珠澳两地文化艺术界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去年以来,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与珠海市委宣传部合力打造了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品牌,旨在充分发挥珠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积极调动两地文化文艺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交流合作,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珠澳和鸣·共谱华章”珠澳美术作品邀请展是珠澳两地以文艺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成果之一。展览由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珠海市美术家协会、澳门美术协会承办,共展出珠澳两地美术家作品共60幅,其中珠海作品30幅、澳门作品30幅。展览作品主题鲜明、具有丰富的珠澳元素,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在内的多个画种,以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不同形式,寄托了美术家们对珠澳合作发展的美好憧憬。笔墨淋漓、色彩斑斓,其中不乏《嘉思栏花园》《浪漫海岸》《横琴新路》等展现出珠澳多元城市魅力和深厚艺术底蕴的作品。

“我们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向更高水平迈进,切实为人文湾区建设探索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建设提供文化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活动主办方表示。据悉,展出时间将持续至11月25日,观众均可免费参观。

佳作欣赏

笔随心动,画为心声。画作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更引人回味重温。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陆曦的作品《我教妹妹唱国歌》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身穿澳门培正中学校服的孙女右手敬礼,认真唱国歌;身着彩衣的小孙女手持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兴高采烈和着姐姐唱。画面传递出浓浓的爱国情怀和生活乐趣。

作品《我教妹妹唱国歌》

澳门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曾国明创作了《神与物游》,“神”意指“中国精神”,在画面集中体现于鼎上,鼎代表祖国五千年之文化,似于空中飘移,“俯瞰”下方所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具象和抽象兼备,鼎和山水写实,传递出整幅画抽象的意念”。

作品《神与物游》

数块木板,几把黄沙,若干小花,构成了妙趣横生的综合材料绘画《休渔季节》。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席湖说,他的作品旨在倡导市民自己动手,变废为宝,注重环保的同时创作艺术作品。

作品《休渔季节》

现场展出的画作《港湾新貌》,画面随景象显现“凹凸感”,似乎船舶已跃出纸上,令人不由驻足观看。画家韩建明说,自己多次到实地采风写生,作品旨在反映改革开放珠海特区建设四十周年取得的成就,展示了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集高科技、现代化的花园城市。

作品《港湾新貌》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大学生国乐大赛决赛举行

□钱瑜

青春珠海,活力校园。11月20日,2022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大学生国乐大赛决赛在珠海科技学院正式开赛。从初赛到复赛,经过层层选拔,决赛共有10组选手参赛。

气壮山河的合奏《抗金令》拉开决赛序幕,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运用娴熟的中国鼓乐演奏技巧,加上气势恢宏的曲风,衬托出古代巾帼英雄义愤填膺的爱国情操,全曲具有强烈的张力及激昂的气势,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国乐大赛决赛现场 珠海传媒集团供图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杨诗宇带来古筝独奏曲《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塑造了码头工人英勇奋战台风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工人们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的日月湖艺术团民乐团演奏的《权御天下》讲述了一群纯粹的少年,为了内心信仰,上下求索,披荆斩棘,将“小众文化”带入大众视角的故事,激情的指挥、悠扬的韵律,青年的慷慨与昂扬浸润其间。

“一首首专业、精彩的曲目,是珠海大学校园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动人诠释,也是珠海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生动体现。”2022首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导演彭洁华表示,活动坚持广泛发动与适度规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线上与线下共开展,鼓励高校学生将创新精神融入艺术创作中,不断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珠海校园文明建设,奏响青春正能量。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