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唯一!香洲这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近日,国家卫健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了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香洲区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榜上有名,这也是珠海市2022年唯一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的社区。

康宁社区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52人,60岁以上老年人1932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206人,残疾人229人,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19%,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其中,一家三代同堂居住的困难老人45家,失独家庭8户,呈现“失独、空巢家庭多,残疾、高龄老人多,老年服务工作任务重”的特点。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康宁社区党委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观、提高老年群体生活福祉”的理念,努力构建“党组织+社区社工+专业机构+志愿者”服务模式,不断改善老年人宜居软硬件环境,推动社区服务精细化、织牢福利救助保障网。通过开展老年人日常出行、健康管理、社会参与等精神文化活动,构建养老、尊老、敬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党委切实把为老年人服务的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据了解,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评审标准包括了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社会参与广泛充分、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管理保障到位有力、特色亮点等8个方面的52项指标。

社区举办的长者生日会。

相关链接:
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典型做法

精准发力,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质量

康宁社区打造了珠海首家提供现炒现食的社区长者饭堂。康宁社区党委采用“社区合伙人”模式,与商家进行深度合作,依托香洲区“智慧养老系统”,将原有的爱心饭堂升级为社区长者饭堂,本着“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原则为社区长者提供餐食,满足了众多老年人就餐需要,临近辖区共有600多名长者受惠。

社区长者在长者饭堂开心就餐。

养老格局“再升级”,实现老年生活“智能化”。社区结合“全国老年人心理关爱”“长者关怀行动”“暖心家园”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养老健康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努力打造智能化健康小屋、智慧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慧社区城市基层综合治理平台,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医生为长者上门看病

近5年,康宁社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860份,开展医疗巡视600多次、康复上门服务3000人次、健康讲座100余场。疫情防控期间,专门为老年人打印过塑专属“核酸码”“粤康码”等,方便老年人进行核酸检测。积极探索新型“邻里指尖”智慧共同体,促进养老服务“再升级”。开展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应用课程”,缓解当下老年人孤独和陪伴等问题,让他们感受疫情下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社区治理,引领老年人发挥余热

“微实事”解决“大民生”。康宁社区党委充分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挖掘社区领袖、楼栋长等资源,多渠道与老年人互动,汇聚群众智慧,带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治理,实现了从“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实质性转变。

截至目前,社区共完成居家安全改造、管道燃气安装、电梯加装、楼道爱心座椅增设、便民休憩点修建、公厕紧急呼叫设备配置、人行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美丽楼道升级改造等适老化项目25个。其中,楼道加装电梯的示范效应反响最为热烈,充分体现了“百姓提、百姓议、百姓决、百姓评”的自治理念,受到了老年人一致点赞。

社区长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志愿服务传递责任爱心。社区党委充分发动退休长者参与社区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建立了由35名退休党员担任各党支部委员,14人担任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党支部书记的“红色党建”组织。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册志愿者1381名,其中126名长者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志愿者们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安全巡查、送餐上门、走访慰问、疫情防控220场次,累计服务时间5万余小时,涌现出荣树龙等4名香洲“金牌义工”和魏应照等4名“香洲好人”。

文字:何进 通讯员 黄筱 图片:赵梓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珠海唯一!香洲这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观海融媒 2022-11-24 13:32

近日,国家卫健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了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香洲区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榜上有名,这也是珠海市2022年唯一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的社区。

康宁社区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52人,60岁以上老年人1932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206人,残疾人229人,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19%,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其中,一家三代同堂居住的困难老人45家,失独家庭8户,呈现“失独、空巢家庭多,残疾、高龄老人多,老年服务工作任务重”的特点。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康宁社区党委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观、提高老年群体生活福祉”的理念,努力构建“党组织+社区社工+专业机构+志愿者”服务模式,不断改善老年人宜居软硬件环境,推动社区服务精细化、织牢福利救助保障网。通过开展老年人日常出行、健康管理、社会参与等精神文化活动,构建养老、尊老、敬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党委切实把为老年人服务的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据了解,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评审标准包括了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社会参与广泛充分、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管理保障到位有力、特色亮点等8个方面的52项指标。

社区举办的长者生日会。

相关链接:
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典型做法

精准发力,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质量

康宁社区打造了珠海首家提供现炒现食的社区长者饭堂。康宁社区党委采用“社区合伙人”模式,与商家进行深度合作,依托香洲区“智慧养老系统”,将原有的爱心饭堂升级为社区长者饭堂,本着“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原则为社区长者提供餐食,满足了众多老年人就餐需要,临近辖区共有600多名长者受惠。

社区长者在长者饭堂开心就餐。

养老格局“再升级”,实现老年生活“智能化”。社区结合“全国老年人心理关爱”“长者关怀行动”“暖心家园”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养老健康等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努力打造智能化健康小屋、智慧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智慧社区城市基层综合治理平台,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医生为长者上门看病

近5年,康宁社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860份,开展医疗巡视600多次、康复上门服务3000人次、健康讲座100余场。疫情防控期间,专门为老年人打印过塑专属“核酸码”“粤康码”等,方便老年人进行核酸检测。积极探索新型“邻里指尖”智慧共同体,促进养老服务“再升级”。开展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应用课程”,缓解当下老年人孤独和陪伴等问题,让他们感受疫情下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社区治理,引领老年人发挥余热

“微实事”解决“大民生”。康宁社区党委充分利用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挖掘社区领袖、楼栋长等资源,多渠道与老年人互动,汇聚群众智慧,带领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治理,实现了从“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实质性转变。

截至目前,社区共完成居家安全改造、管道燃气安装、电梯加装、楼道爱心座椅增设、便民休憩点修建、公厕紧急呼叫设备配置、人行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美丽楼道升级改造等适老化项目25个。其中,楼道加装电梯的示范效应反响最为热烈,充分体现了“百姓提、百姓议、百姓决、百姓评”的自治理念,受到了老年人一致点赞。

社区长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志愿服务传递责任爱心。社区党委充分发动退休长者参与社区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建立了由35名退休党员担任各党支部委员,14人担任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党支部书记的“红色党建”组织。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册志愿者1381名,其中126名长者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志愿者们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安全巡查、送餐上门、走访慰问、疫情防控220场次,累计服务时间5万余小时,涌现出荣树龙等4名香洲“金牌义工”和魏应照等4名“香洲好人”。

文字:何进 通讯员 黄筱 图片:赵梓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