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为加强深港澳文化艺术的团结合作、传承创新,涵养大湾区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12月12日晚,“云颂南山·一起向美好”深港澳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展演在云上正式播出。晚会以“同”“心”“圆”作为主线,用音乐和舞蹈来贯穿,邀请大湾区城市和艺术家参与演出,展示湾区团结融合。
粤港澳三地艺术家强强联手、紧密合作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为粤港澳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合作平台。
此次展演,是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的一次集结,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的密切及成果。三地艺术家强强联手、紧密合作,表现出为推动粤港澳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也为后续人才引进、跨界合作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精品原创音乐舞蹈作品轮番上演
由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香港首席艺术工作室带来的原创节目意境音舞拉开展演序幕,随后,“同”“心”“圆”三个篇章相继亮相,14部极具湾区特色的精品力作,共同为观众奉上一场文艺盛宴。
“同”篇章中,青年歌唱家张狄、程婉卿深情演唱一曲《深圳的模样》,赢得现场掌声雷动,这首由深圳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姚峰作曲的原创作品以音乐形式传递出深圳温度、深圳精神。深圳艺术学校的古筝小提琴重奏《渔舟唱晚》《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全方位享受。由澳门舞蹈家协会选送,澳门培正中学舞蹈团带来的群舞《醉龙说》,更是向我们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号召所有人一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心”篇章中,辛视界室内乐团带来弦乐重奏《深圳渔音·序》,以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渔歌”为旋律素材,奏响悠扬而激昂的序曲。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创作的群舞作品《粤绣悦美》也登上此次展演舞台,以广东岭南地区的钱鼓舞为创作素材,演绎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一首南山出品的原创歌曲《绽放》引发观众共鸣,这是一首属于青年的奋斗之歌,献给每一位为梦想打拼奋斗的年轻人。深圳艺术学校全国舞蹈展演作品《心向》作为“心”篇章压轴节目亮相,舞者们通过舞蹈动作传神演绎,诉说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圆”篇章中,由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带来的女子群舞《女歌》,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女性的慈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膜拜和对生命的敬畏。辛视界室内乐团带来弦乐四重奏《希望》,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演奏为观众带来新鲜的音乐体验;深圳市流行音乐协会以一首原创歌曲《家在深圳》唱出对深圳的热爱;吴正丹名家艺术工作室带来的《湾之恋》让观众看到舞台艺术绝美的魅力和生命力;深圳艺术学校、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联手带来的原创音舞诗话《中国话》,以流行音乐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圳歌剧舞剧院演绎的南山区原创歌曲《一起向美好》以亲切温暖的诉说口吻,唱出向着未来高歌勇进的憧憬,点燃整场展演高潮。
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绘就湾区文艺“同心圆”
2020年9月,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推出音乐品牌“云颂南山”系列活动,汇聚音乐大咖,促进南山本土音乐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两年来,“云颂南山”系列活动推出了民乐专场、歌剧沙龙、在线歌曲展播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推动南山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次“云颂南山·一起向美好”深港澳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展演进一步延续“云颂南山”音乐品牌,由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携手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共同打造,并由香港知名青年艺术家、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主席陈俊担纲导演。
本次展演来自陈俊的倾力奉献,同时也是他艺术旅程上的一次“蜕变”。作为一名以特殊人才引进,在香港深耕多年的艺术工作者,他始终坚持在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中,弘扬和传播中国舞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这条路上,他从一个舞者到做编舞,再到晚会总导演,直到现在的协会主席,始终以不同身份角色探寻和演绎拓宽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更多可能性。谈及导演此次展演的初心,他告诉记者:“如何用自己的力量,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他人,改变生活,是我一直在寻找和努力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大湾区同宗同源,希望能通过此次展演,联动团结区域文化艺术人才,加强粤港澳文化艺术跨界交流合作,共同绘就湾区文艺‘同心圆’,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据介绍,在陈俊的发起下,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于2022年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并于9月落地南山成立实践基地(服务中心)。协会以联动团结区域文化艺术人才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城市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为大湾区内各艺术团体及优秀艺术家搭建合作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优质的展演服务和平台,为跨地域、跨业界的全面合作建立基础。文化互通,根脉相连,此次展演活动正是大湾区文艺工作者们通力合作的成果,既为深港澳文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成长进步的大舞台,增强了大湾区城市文化的联动,同时也鼓励和激发更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助推发现和培育大湾区文艺人才,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和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起,香港文联和深圳市文联作为支持单位,深圳市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承办,邀请到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澳门舞蹈家协会、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深圳艺术学校、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深圳歌剧舞剧院、深圳市流行音乐协会、吴正丹名家艺术工作室、澳门培正中学、澳门少儿艺术团、橙studio、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等来自深港澳三地的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强强联手、共同打造。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为加强深港澳文化艺术的团结合作、传承创新,涵养大湾区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12月12日晚,“云颂南山·一起向美好”深港澳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展演在云上正式播出。晚会以“同”“心”“圆”作为主线,用音乐和舞蹈来贯穿,邀请大湾区城市和艺术家参与演出,展示湾区团结融合。
粤港澳三地艺术家强强联手、紧密合作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为粤港澳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合作平台。
此次展演,是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的一次集结,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融的密切及成果。三地艺术家强强联手、紧密合作,表现出为推动粤港澳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也为后续人才引进、跨界合作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精品原创音乐舞蹈作品轮番上演
由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香港首席艺术工作室带来的原创节目意境音舞拉开展演序幕,随后,“同”“心”“圆”三个篇章相继亮相,14部极具湾区特色的精品力作,共同为观众奉上一场文艺盛宴。
“同”篇章中,青年歌唱家张狄、程婉卿深情演唱一曲《深圳的模样》,赢得现场掌声雷动,这首由深圳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姚峰作曲的原创作品以音乐形式传递出深圳温度、深圳精神。深圳艺术学校的古筝小提琴重奏《渔舟唱晚》《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全方位享受。由澳门舞蹈家协会选送,澳门培正中学舞蹈团带来的群舞《醉龙说》,更是向我们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号召所有人一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心”篇章中,辛视界室内乐团带来弦乐重奏《深圳渔音·序》,以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渔歌”为旋律素材,奏响悠扬而激昂的序曲。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创作的群舞作品《粤绣悦美》也登上此次展演舞台,以广东岭南地区的钱鼓舞为创作素材,演绎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一首南山出品的原创歌曲《绽放》引发观众共鸣,这是一首属于青年的奋斗之歌,献给每一位为梦想打拼奋斗的年轻人。深圳艺术学校全国舞蹈展演作品《心向》作为“心”篇章压轴节目亮相,舞者们通过舞蹈动作传神演绎,诉说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圆”篇章中,由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带来的女子群舞《女歌》,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女性的慈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膜拜和对生命的敬畏。辛视界室内乐团带来弦乐四重奏《希望》,充满朝气和创造力的演奏为观众带来新鲜的音乐体验;深圳市流行音乐协会以一首原创歌曲《家在深圳》唱出对深圳的热爱;吴正丹名家艺术工作室带来的《湾之恋》让观众看到舞台艺术绝美的魅力和生命力;深圳艺术学校、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联手带来的原创音舞诗话《中国话》,以流行音乐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圳歌剧舞剧院演绎的南山区原创歌曲《一起向美好》以亲切温暖的诉说口吻,唱出向着未来高歌勇进的憧憬,点燃整场展演高潮。
助力人文湾区建设,绘就湾区文艺“同心圆”
2020年9月,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推出音乐品牌“云颂南山”系列活动,汇聚音乐大咖,促进南山本土音乐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两年来,“云颂南山”系列活动推出了民乐专场、歌剧沙龙、在线歌曲展播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推动南山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此次“云颂南山·一起向美好”深港澳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展演进一步延续“云颂南山”音乐品牌,由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携手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共同打造,并由香港知名青年艺术家、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主席陈俊担纲导演。
本次展演来自陈俊的倾力奉献,同时也是他艺术旅程上的一次“蜕变”。作为一名以特殊人才引进,在香港深耕多年的艺术工作者,他始终坚持在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中,弘扬和传播中国舞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这条路上,他从一个舞者到做编舞,再到晚会总导演,直到现在的协会主席,始终以不同身份角色探寻和演绎拓宽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更多可能性。谈及导演此次展演的初心,他告诉记者:“如何用自己的力量,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他人,改变生活,是我一直在寻找和努力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根,大湾区同宗同源,希望能通过此次展演,联动团结区域文化艺术人才,加强粤港澳文化艺术跨界交流合作,共同绘就湾区文艺‘同心圆’,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据介绍,在陈俊的发起下,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于2022年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并于9月落地南山成立实践基地(服务中心)。协会以联动团结区域文化艺术人才为核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城市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为大湾区内各艺术团体及优秀艺术家搭建合作交流互动平台,提供优质的展演服务和平台,为跨地域、跨业界的全面合作建立基础。文化互通,根脉相连,此次展演活动正是大湾区文艺工作者们通力合作的成果,既为深港澳文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成长进步的大舞台,增强了大湾区城市文化的联动,同时也鼓励和激发更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助推发现和培育大湾区文艺人才,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和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起,香港文联和深圳市文联作为支持单位,深圳市南山区音乐家协会承办,邀请到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澳门舞蹈家协会、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深圳艺术学校、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深圳歌剧舞剧院、深圳市流行音乐协会、吴正丹名家艺术工作室、澳门培正中学、澳门少儿艺术团、橙studio、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等来自深港澳三地的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强强联手、共同打造。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