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农而生,向农而兴。广袤的乡村大地,是珠海农商银行经营的“主阵地”,这里具有丰富的市场主体和巨大的需求潜力,集聚于此的众多中小企业和微型经济组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金融服务如何发力,为广袤乡村描绘更加美丽的新图景?围绕预制菜产业这一崭新赛道,珠海农商银行还会有怎样的布局?近日,珠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力做客“产业第一·珠海创新说”系列访谈节目演播室,畅谈珠海农商银行创新探索和实践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道。

坚守主阵地:
源源金融活水润泽农户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不仅成为火遍网络的“网红鱼”“致富鱼”,还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火出“渔乐圈”的背后,离不开珠海农商银行对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的金融助力。

据曾力介绍,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珠海农商银行长期支持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授权支持“强竞”“年丰水产”“十亿人”等十余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项目,贷款余额2.11亿元。
建立全市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率先在全省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率先落地全市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珠海农商银行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持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擦亮乡村金融底色。
为了让现代金融真正惠及“田间地头”,珠海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我们重点打造珠海市健康水产养殖、名特优新水果等优势产业,主动对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斗门白蕉海鲈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针对其融资需求制定差异化金融方案,发放专项贷款5.4亿元,‘由点及面’灌注金融动能。”曾力在访谈中报告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0.41亿元,较年初增长4.82亿元,增速达30.96%;公司类乡村振兴贷款户数132户,较年初增加53户,增速达67%。
布局新赛道:
金融服务“炒香”预制菜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在刚结束不久的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珠海农商银行宣布提供100亿元预制菜装备贷。9月21日,该行牵头成立“珠海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

“作为联盟的牵头行,我行积极围绕预制菜产业链的需求和痛点量身定制方案,推出格力冷链设备系列以及预制菜产业系列共六大贷款产品。”曾力在访谈中提到,珠海农商银行向购买格力冷链设备的借款人提供按揭贷款,额度最高可按购置价的7成,期限最长可达10年,利率最低可执行当期LPR。
从入园投建、设备采购再到生产经营,珠海农商银行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目前,30家入园企业中,强竞、诚汇丰、德洋等13家企业已获该行信贷支持。针对帮助农企纾困,曾力分享了一个案例:“曾有一家生产鲜活鱼预制菜的水产公司面临资金困难窘境,为帮助该公司破解资金瓶颈,珠海农商银行对其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后速批速放,向该公司提供低成本的创业担保贷款,帮助该公司解燃眉之急。”
除了“真金白银”对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珠海农商银行还积极利用创业补贴、贴息等扶持政策,助力粤菜师傅培训与创业,为预制菜产业输送人才。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就业工程累计投放贷款26.19亿元。
勇担新使命:
探索金融业务破局之道
今年是珠海农商银行成立70周年。改革创新,是特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同样也是珠海农商银行的鲜明底色。2021年,珠海农商银行正式成为由珠海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次以“特区速度”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依托珠海市的优质资源注入,珠海农商银行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能级量级,推动金融科技、跨境金融等业务创新发展。

抢抓“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珠海农商银行发挥区位优势,正稳步推进跨境合作业务。
“我行现在正积极推进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联合理财子公司和资金业务专营中心、在澳门合作发行跨境绿色金融债券等。”曾力表示,珠海农商银行将行使好对罗定农商银行的母行管理职能,指导其围绕母行总体战略协同发展,以点带面构建珠海农商集团,实现年底集团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大关的目标。
与此同时,珠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协同发展的“战法”也更加清晰。珠海农商银行将运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业务流程、商业模式迭代更新,实现金融服务向主动化、个性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发展。积极探索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不断优化跨境民生金融服务,发挥好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作用。
七十载初心如磐,十年改制再起航。“作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珠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农商银行,为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作出贡献。”曾力说。

因农而生,向农而兴。广袤的乡村大地,是珠海农商银行经营的“主阵地”,这里具有丰富的市场主体和巨大的需求潜力,集聚于此的众多中小企业和微型经济组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金融服务如何发力,为广袤乡村描绘更加美丽的新图景?围绕预制菜产业这一崭新赛道,珠海农商银行还会有怎样的布局?近日,珠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力做客“产业第一·珠海创新说”系列访谈节目演播室,畅谈珠海农商银行创新探索和实践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道。

坚守主阵地:
源源金融活水润泽农户
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不仅成为火遍网络的“网红鱼”“致富鱼”,还成为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火出“渔乐圈”的背后,离不开珠海农商银行对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的金融助力。

据曾力介绍,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珠海农商银行长期支持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授权支持“强竞”“年丰水产”“十亿人”等十余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项目,贷款余额2.11亿元。
建立全市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率先在全省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率先落地全市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珠海农商银行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持续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擦亮乡村金融底色。
为了让现代金融真正惠及“田间地头”,珠海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我们重点打造珠海市健康水产养殖、名特优新水果等优势产业,主动对接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斗门白蕉海鲈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针对其融资需求制定差异化金融方案,发放专项贷款5.4亿元,‘由点及面’灌注金融动能。”曾力在访谈中报告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0.41亿元,较年初增长4.82亿元,增速达30.96%;公司类乡村振兴贷款户数132户,较年初增加53户,增速达67%。
布局新赛道:
金融服务“炒香”预制菜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在刚结束不久的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珠海农商银行宣布提供100亿元预制菜装备贷。9月21日,该行牵头成立“珠海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

“作为联盟的牵头行,我行积极围绕预制菜产业链的需求和痛点量身定制方案,推出格力冷链设备系列以及预制菜产业系列共六大贷款产品。”曾力在访谈中提到,珠海农商银行向购买格力冷链设备的借款人提供按揭贷款,额度最高可按购置价的7成,期限最长可达10年,利率最低可执行当期LPR。
从入园投建、设备采购再到生产经营,珠海农商银行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目前,30家入园企业中,强竞、诚汇丰、德洋等13家企业已获该行信贷支持。针对帮助农企纾困,曾力分享了一个案例:“曾有一家生产鲜活鱼预制菜的水产公司面临资金困难窘境,为帮助该公司破解资金瓶颈,珠海农商银行对其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后速批速放,向该公司提供低成本的创业担保贷款,帮助该公司解燃眉之急。”
除了“真金白银”对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珠海农商银行还积极利用创业补贴、贴息等扶持政策,助力粤菜师傅培训与创业,为预制菜产业输送人才。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就业工程累计投放贷款26.19亿元。
勇担新使命:
探索金融业务破局之道
今年是珠海农商银行成立70周年。改革创新,是特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同样也是珠海农商银行的鲜明底色。2021年,珠海农商银行正式成为由珠海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次以“特区速度”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依托珠海市的优质资源注入,珠海农商银行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能级量级,推动金融科技、跨境金融等业务创新发展。

抢抓“四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珠海农商银行发挥区位优势,正稳步推进跨境合作业务。
“我行现在正积极推进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联合理财子公司和资金业务专营中心、在澳门合作发行跨境绿色金融债券等。”曾力表示,珠海农商银行将行使好对罗定农商银行的母行管理职能,指导其围绕母行总体战略协同发展,以点带面构建珠海农商集团,实现年底集团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大关的目标。
与此同时,珠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协同发展的“战法”也更加清晰。珠海农商银行将运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业务流程、商业模式迭代更新,实现金融服务向主动化、个性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发展。积极探索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不断优化跨境民生金融服务,发挥好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作用。
七十载初心如磐,十年改制再起航。“作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珠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农商银行,为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作出贡献。”曾力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