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才启动,香港政府“高才通”计划接受申请

今年施政报告提到的一系列人才入境计划,其中政府昨日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提供更多资讯和便捷申请通道予人才。新设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由昨日起接受申请,创新科技署亦于同日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措施,包括撤销聘用本地雇员的要求、延长配额有效期至两年及扩展至更多新兴科技范畴,并在创新科技署署长认为有需要时增添新范畴,以切合本港创新科技发展。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三年达到“抢人才”指标。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昨晨在电台节目表示,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以外来人才为对象,提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用户进入平台后便可浏览香港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详情等各类实用资讯及生活资讯。有意申请者可利用线上平台的人才入境计划分类小工具,了解自己合资格的入境计划。为方便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人才,申请者可即时通过此平台连接入境事务处电子签证平台,递交申请、付费及领取签证等程序均可在线上进行。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现在正是香港主动出击、竞逐人才的黄金时机。政府定当全力以赴,全面推进“人才服务窗口”等一系列“抢人才”的新措施,以补充和丰富香港的人才库,配合香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他续指,有信心在未来三年达到“抢人才”指标,即在2023至2025年期间,每年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一共至少35000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线上“人才服务窗口”出台

除推出网上平台外,政府也正全力为“人才服务窗口”筹设实体办公室,以专责制订人才招揽策略和宣传,并为到港人才提供更多支援服务。政府将在明年初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所需资源。此外,“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会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的查询,并提供政府设于各驻内地和海外办事处的“招商引才专组”的联络资料。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专组最大作用是与当地适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百强大学联系,接触有兴趣人才来港。他指出,在香港达到“高才通”年薪标准的人士不足1%,但相信会有更多人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此外,孙玉菡表示,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检视除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外,会否考虑特定学科著名院校的毕业生。

孙玉菡并提到,本地人是香港的“根”,随时欢迎他们回来建设香港,也会向他们提供资讯、培训等。

另外,创新科技署于同日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措施,创科署表示,优化措施将进一步增加计划的吸引力和弹性,让在香港进行14个科技范畴研发活动的合资格公司受惠于计划的确定性和简化手续,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增长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抢人才启动,香港政府“高才通”计划接受申请
大公报 2022-12-29 12:43

今年施政报告提到的一系列人才入境计划,其中政府昨日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提供更多资讯和便捷申请通道予人才。新设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由昨日起接受申请,创新科技署亦于同日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措施,包括撤销聘用本地雇员的要求、延长配额有效期至两年及扩展至更多新兴科技范畴,并在创新科技署署长认为有需要时增添新范畴,以切合本港创新科技发展。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三年达到“抢人才”指标。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昨晨在电台节目表示,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以外来人才为对象,提供一站式电子化服务。用户进入平台后便可浏览香港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详情等各类实用资讯及生活资讯。有意申请者可利用线上平台的人才入境计划分类小工具,了解自己合资格的入境计划。为方便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人才,申请者可即时通过此平台连接入境事务处电子签证平台,递交申请、付费及领取签证等程序均可在线上进行。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现在正是香港主动出击、竞逐人才的黄金时机。政府定当全力以赴,全面推进“人才服务窗口”等一系列“抢人才”的新措施,以补充和丰富香港的人才库,配合香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他续指,有信心在未来三年达到“抢人才”指标,即在2023至2025年期间,每年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一共至少35000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线上“人才服务窗口”出台

除推出网上平台外,政府也正全力为“人才服务窗口”筹设实体办公室,以专责制订人才招揽策略和宣传,并为到港人才提供更多支援服务。政府将在明年初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所需资源。此外,“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会接受世界各地人才的查询,并提供政府设于各驻内地和海外办事处的“招商引才专组”的联络资料。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专组最大作用是与当地适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百强大学联系,接触有兴趣人才来港。他指出,在香港达到“高才通”年薪标准的人士不足1%,但相信会有更多人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此外,孙玉菡表示,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检视除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外,会否考虑特定学科著名院校的毕业生。

孙玉菡并提到,本地人是香港的“根”,随时欢迎他们回来建设香港,也会向他们提供资讯、培训等。

另外,创新科技署于同日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措施,创科署表示,优化措施将进一步增加计划的吸引力和弹性,让在香港进行14个科技范畴研发活动的合资格公司受惠于计划的确定性和简化手续,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增长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