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架桥,周行八方!珠海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积蓄强大势能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新春伊始,珠海隧道“奋进号”盾构机蓄势待发,向最难之处攻坚,角力西江出海口的复合地层。一年来,围绕优化提升交通效能等目标,珠海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不断刷新。于珠海交通建设者而言,今天的奋斗,不仅是要建设一流的机场、一流的公路,更是为城市积蓄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强大势能。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内联外拓的交通线网正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源源不断输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香海高速与江珠高速互通立交。

为珠江口西岸城市深度合作铺路筑石

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产业第一,畅通交通网络,做强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并提出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的目标。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曾经地处“交通末梢”的珠海早已在一次次突围中逐步填补交通发展的短板,持续朝着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口岸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冲刺。过去的一年,重大交通项目现场掘进的器械和忙碌的吊车间,跃动着无数“追梦人”前行的身影,推动着项目“进度条”的稳步行进。

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正由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由伶仃洋到黄茅海,一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进一步增强珠海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加速推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的大通道即将在2024年打通。

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东塔封顶。

就在上个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的高栏港大桥东塔成为首个顺利封顶的主塔,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迎来“开门红”。全部主塔将在今年上半年封顶,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经珠海可“一步”接入江门,辐射带动珠江口西岸乃至粤西。而在此之前,与之连接的鹤港高速“先行一步”,将在今年建成。珠海高速公路里程将再度增加,服务空港、海港,强化珠海西部城区产业交通服务配套功能。视线向北,兴业快线(北段)作为深中通道连接线的重要一环,正为今年建成的目标不断冲刺。

兴业快线北段凤凰山隧道施工忙。

如今,隧道风井风道群整体开挖完成比例均超过85%。这一全国最大城市隧道群将帮助珠海实现“10分钟即可从高新区直抵迎宾北路口”的目标,并与建设中的金琴快线北延段一起,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辐射外溢,助力珠海做实做强枢纽城市功能。目光向南,珠机城际二期的建设者在过去一年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铺轨任务。二期开通运营后,串联多个粤澳往来口岸的轨道交通将实现珠海金湾到横琴仅需10-15分钟、从珠海机场到拱北仅需25分钟的出行提速目标,城市各组团的通勤时间将大大缩短。当前的珠海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加快交通项目投资建设,激发稳增长强劲动能,为推动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一条条交通动脉,实实在在便利着人民群众的出行,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让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持续焕发生机。

让交通布局与大湾区城市格局相适应

2022年11月,历经近10年从谋划到建设完成的香海大桥实现通车。从一条通道到多条,从1小时到15分钟通勤,西江磨刀门两岸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时间是变化的标尺,空间是更迭的参照,时空为证,见证了发展飞跃向前。如今,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金海大桥已在西江出海口屹立,并凭借49.6米的桥面宽度,创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宽公铁两用多塔斜拉桥的世界纪录。它的桥面中间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城际铁路,两侧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进度相近,公路部分正力争今年完成建设。未来的西江磨刀门,金海大桥、洪鹤大桥、珠海隧道、珠海大桥、香海大桥、西部沿海高速磨刀门特大桥将如一条条“金腰带”般由南向北贯穿,让东西“双城”齐齐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鹤港高速一期通车。

“八横十一纵”路网正托举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珠海,交通运输布局的跨越孕育着充满蓬勃生机、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的提速、拥堵的治理,满足着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期盼。位于珠海白蕉的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先期实施工程当下正热火朝天推进建设,今年1月瓦子佬隧道顺利贯通,成为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第一个贯通的隧道。作为连接珠海的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它也是珠江口西岸地区西向、西北向高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加快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的步伐。过去一年,珠海着力强化对外联系通道,除了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外,空港的建设也迈上新台阶。计划2024年投入运营的T2航站楼,将让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2750万人次、年客机起降能力达19.8万架次。如今,随着幕墙和金属屋面的安装,这对“湾区之翼”英姿勃发,正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形成积蓄着力量。

系统治理交通拥堵也是去年珠海交通工作的重点。地处城市中心、高峰期交通流超负荷的九洲大道,其快速化改造项目也在本月启动。完成后将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构建起快速化对接深中通道路网格局,完善东西“双城”架构。除此之外,包括刚刚完成封顶的工商大厦旁公共立体停车场等项目将扩大停车位供给;勤学公交等一批专线的开通,将优化市民出行结构,以集约出行成为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的关键抓手,为路网运行提速增效,让发展的要素涌流。

港口方面,亿吨深水大港高栏港流转不停,让珠海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国际港口物流中心。海铁联运业务运能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彰显,高栏港疏港铁路目前年人均作业量居全国港口铁路前五。珠海港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工程已取得广东省发改委立项核准批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珠海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能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筑路架桥,周行八方。一个发展要素充分涌流的珠海,必将更好激发出蕴藏的潜能,始终充满繁荣向上的活力。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钢轨铺设完成。

记者手记

不停步,定能收获累积的复利

高质量发展奋进催征的金鼓已经擂响,当下的珠海全力以赴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干出产业“新气象”、跑出发展“加速度”,奋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勇闯新路。交通始终在发展大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俯瞰山河,珠海“八横十一纵”高快速路网越织越密,而在为产业发展强核赋能的道路上,更需要每一个“追梦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发展的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让珠海收获累积的复利。

港珠澳大桥铸就世界工程奇迹,一个又一个超级创新的背后是建设精英顺境不骄、逆境不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大桥通车后,这份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珠海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传承。向最难之处攻坚,意味着勇毅担当。2022年通车的香海大桥,从前期谋划到最后建成历经近10年,项目沿线工程地质情况差、淤泥深厚、管线管网复杂;既有高速公路拼接又有涉路施工,安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受周边环境限制,临建设施布设困难,运输难,干扰大……“日日行,不怕千万里”,一轮轮攻坚持续推进,困难面前挺得住,风雨来袭稳得住,香海“巨龙”终卧磨刀门。当下,珠海隧道盾构作业正挑战着国内海底盾构隧道遭遇的最长基岩;兴业快线(北段)拥有超过15公里的隧道群,目前在全国市政道路城市隧道群中属于规模最大的,仅风道群就长达近1.5公里,风道与下方行车隧道的距离最近只有50厘米;兴业快线(南段)是国内直径最大的双层叠落盾构工程,匝道和主线这两个叠落的隧道之间,最小净距仅7.5米;黄茅海大桥作为世界最大跨径三塔斜拉桥,主跨跨径达2×720米,如今定海通天之势初现……一个个难关还需要突破,群山内、西江上,一个个“追梦人”正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积跬步以至千里,努力将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在珠海传承,不停步、不间断,定能在长时段内收获时间累积的复利,让这片发展热土爆发出更大能量。

文字:陈颖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筑路架桥,周行八方!珠海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积蓄强大势能
珠海特区报 2023-02-08 08:02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新春伊始,珠海隧道“奋进号”盾构机蓄势待发,向最难之处攻坚,角力西江出海口的复合地层。一年来,围绕优化提升交通效能等目标,珠海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不断刷新。于珠海交通建设者而言,今天的奋斗,不仅是要建设一流的机场、一流的公路,更是为城市积蓄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强大势能。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内联外拓的交通线网正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源源不断输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香海高速与江珠高速互通立交。

为珠江口西岸城市深度合作铺路筑石

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产业第一,畅通交通网络,做强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并提出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的目标。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曾经地处“交通末梢”的珠海早已在一次次突围中逐步填补交通发展的短板,持续朝着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口岸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冲刺。过去的一年,重大交通项目现场掘进的器械和忙碌的吊车间,跃动着无数“追梦人”前行的身影,推动着项目“进度条”的稳步行进。

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正由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由伶仃洋到黄茅海,一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进一步增强珠海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加速推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的大通道即将在2024年打通。

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东塔封顶。

就在上个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的高栏港大桥东塔成为首个顺利封顶的主塔,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迎来“开门红”。全部主塔将在今年上半年封顶,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经珠海可“一步”接入江门,辐射带动珠江口西岸乃至粤西。而在此之前,与之连接的鹤港高速“先行一步”,将在今年建成。珠海高速公路里程将再度增加,服务空港、海港,强化珠海西部城区产业交通服务配套功能。视线向北,兴业快线(北段)作为深中通道连接线的重要一环,正为今年建成的目标不断冲刺。

兴业快线北段凤凰山隧道施工忙。

如今,隧道风井风道群整体开挖完成比例均超过85%。这一全国最大城市隧道群将帮助珠海实现“10分钟即可从高新区直抵迎宾北路口”的目标,并与建设中的金琴快线北延段一起,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辐射外溢,助力珠海做实做强枢纽城市功能。目光向南,珠机城际二期的建设者在过去一年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铺轨任务。二期开通运营后,串联多个粤澳往来口岸的轨道交通将实现珠海金湾到横琴仅需10-15分钟、从珠海机场到拱北仅需25分钟的出行提速目标,城市各组团的通勤时间将大大缩短。当前的珠海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动力源,加快交通项目投资建设,激发稳增长强劲动能,为推动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一条条交通动脉,实实在在便利着人民群众的出行,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让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持续焕发生机。

让交通布局与大湾区城市格局相适应

2022年11月,历经近10年从谋划到建设完成的香海大桥实现通车。从一条通道到多条,从1小时到15分钟通勤,西江磨刀门两岸时空距离一下子缩短。时间是变化的标尺,空间是更迭的参照,时空为证,见证了发展飞跃向前。如今,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金海大桥已在西江出海口屹立,并凭借49.6米的桥面宽度,创造了目前世界上最宽公铁两用多塔斜拉桥的世界纪录。它的桥面中间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城际铁路,两侧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进度相近,公路部分正力争今年完成建设。未来的西江磨刀门,金海大桥、洪鹤大桥、珠海隧道、珠海大桥、香海大桥、西部沿海高速磨刀门特大桥将如一条条“金腰带”般由南向北贯穿,让东西“双城”齐齐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鹤港高速一期通车。

“八横十一纵”路网正托举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珠海,交通运输布局的跨越孕育着充满蓬勃生机、流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的提速、拥堵的治理,满足着人民对美好出行的期盼。位于珠海白蕉的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先期实施工程当下正热火朝天推进建设,今年1月瓦子佬隧道顺利贯通,成为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第一个贯通的隧道。作为连接珠海的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它也是珠江口西岸地区西向、西北向高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加快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的步伐。过去一年,珠海着力强化对外联系通道,除了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外,空港的建设也迈上新台阶。计划2024年投入运营的T2航站楼,将让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2750万人次、年客机起降能力达19.8万架次。如今,随着幕墙和金属屋面的安装,这对“湾区之翼”英姿勃发,正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形成积蓄着力量。

系统治理交通拥堵也是去年珠海交通工作的重点。地处城市中心、高峰期交通流超负荷的九洲大道,其快速化改造项目也在本月启动。完成后将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构建起快速化对接深中通道路网格局,完善东西“双城”架构。除此之外,包括刚刚完成封顶的工商大厦旁公共立体停车场等项目将扩大停车位供给;勤学公交等一批专线的开通,将优化市民出行结构,以集约出行成为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的关键抓手,为路网运行提速增效,让发展的要素涌流。

港口方面,亿吨深水大港高栏港流转不停,让珠海成为华南地区重要国际港口物流中心。海铁联运业务运能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彰显,高栏港疏港铁路目前年人均作业量居全国港口铁路前五。珠海港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工程已取得广东省发改委立项核准批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珠海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基地能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历史川流不息,发展永无止境。筑路架桥,周行八方。一个发展要素充分涌流的珠海,必将更好激发出蕴藏的潜能,始终充满繁荣向上的活力。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钢轨铺设完成。

记者手记

不停步,定能收获累积的复利

高质量发展奋进催征的金鼓已经擂响,当下的珠海全力以赴掀起项目建设“大热潮”、干出产业“新气象”、跑出发展“加速度”,奋力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勇闯新路。交通始终在发展大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俯瞰山河,珠海“八横十一纵”高快速路网越织越密,而在为产业发展强核赋能的道路上,更需要每一个“追梦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发展的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让珠海收获累积的复利。

港珠澳大桥铸就世界工程奇迹,一个又一个超级创新的背后是建设精英顺境不骄、逆境不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大桥通车后,这份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珠海这片发展的热土上传承。向最难之处攻坚,意味着勇毅担当。2022年通车的香海大桥,从前期谋划到最后建成历经近10年,项目沿线工程地质情况差、淤泥深厚、管线管网复杂;既有高速公路拼接又有涉路施工,安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受周边环境限制,临建设施布设困难,运输难,干扰大……“日日行,不怕千万里”,一轮轮攻坚持续推进,困难面前挺得住,风雨来袭稳得住,香海“巨龙”终卧磨刀门。当下,珠海隧道盾构作业正挑战着国内海底盾构隧道遭遇的最长基岩;兴业快线(北段)拥有超过15公里的隧道群,目前在全国市政道路城市隧道群中属于规模最大的,仅风道群就长达近1.5公里,风道与下方行车隧道的距离最近只有50厘米;兴业快线(南段)是国内直径最大的双层叠落盾构工程,匝道和主线这两个叠落的隧道之间,最小净距仅7.5米;黄茅海大桥作为世界最大跨径三塔斜拉桥,主跨跨径达2×720米,如今定海通天之势初现……一个个难关还需要突破,群山内、西江上,一个个“追梦人”正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积跬步以至千里,努力将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在珠海传承,不停步、不间断,定能在长时段内收获时间累积的复利,让这片发展热土爆发出更大能量。

文字:陈颖 图片:李建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