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2023年2月27日)

微信图片_20230227094653.jpg

爱的墙

□蒋子龙

文学讲座的惯例,最后要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与听讲人“互动”,讲座一般对社会开放,听讲的什么人都有,提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些跟文学并不搭界。

 

曾有一位姑娘的问题,格外让我感兴趣:她爱上一个还没有成名的网络作家,但那个人写小说下笔千言,天花乱坠,却不会给她写情书,发微信总是非常简单枯燥。

 

我想对她说,发微信能写多长,现在写情书也有点过时了,再说写情书只给你一个人看,没有点击量呀……想想自己要充当的角色,便忍住那些想开的玩笑话,努力搜索枯肠要表达得严肃一些:

 

作家是职业写作者,但作家也有写不了或不想用写作表达的时候。作家写不出来的东西,也许正是最沉重和最值得珍惜的。人们很容易觉得作家要想表达什么是极其容易的,而写得太多,很容易让人分不清是在创作,还是在生活?是真话,还是虚构?

 

而一个正常的女人,有着所有正常女人应该有的向望和需求。问题出在如果太丰富,想有不同寻常的爱,又想有正常的结果,这就难了。世间真正刻骨铭心的爱多是没有结果的,因其没有结果反而能受用终生。一旦有了结果,很容易变成柴米油盐、鸡零狗碎,所向望的爱就会渐渐地冷却,然后是淡然、漠然。最好的结局也不过就是被习惯和责任取代。许多人甚至连这样的结果都得不到,由失望而争吵,最后分手,连同过去的许多美好也葬送了。

 

关于爱情的大道理,经典作家说得太多了,我讲不出更新鲜的话。我最欣赏陈寅恪的爱情观,他说:爱情分五个等级,“一等爱情是爱上陌生人,可为之死;二等爱情是相爱而不上床;三等爱情是上一次床而止,终生相爱;四等爱情是相守一生;五等爱情是随意乱上床。”我想当下正流行“第五等爱情”,不能享受“五等爱情”,却要求对方有前三等爱情的精神境界……

 

话题一扯开,我不能就事论事,越具体越说不清楚,干脆笼统地谈一个她苦恼的根源,即只认为爱就该亲密无间,忽略了一对男女的爱中间,是有一堵墙的。正是这堵看不见的墙的存在,才有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前三等爱情。

 

所谓的“墙”,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最初的犹豫不决,皆源于对这堵墙的无奈和恐惧。当爱足够强烈的时候,就看不到这堵“墙”了,看到了也不在乎。当心里有了委曲感,害怕自己所经历的爱不可能有结果的时候,那堵“墙”就凸现出来,变得不可逾越了。

 

而且这堵墙,还是玻璃的。呵护得好,擦得干净明亮,像没有墙一样。一旦弄脏甚或碰撞出裂纹,就再也难以弥合得完好如初。

 

当初选择爱时,就应该选择对方和他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爱了一段时间,甚至在一起过了很长时间的日子,才会觉得不对头,乃至一阵阵地感到对自己不公呢?不一定都是对方变了,变的也可能是自己,外在和内心都有了相当大的压力。

 

人不光需要爱,还需要别的,特别是需要一种能存放爱的堂堂正正的形式。所以爱而不能结合的人,关系总是非常脆弱。感情不够强大和粗粝时,就变得敏感多疑,容易为一点小事破坏整个情绪。破坏后修复的还慢。不再像以前那样,即便是电闪雷鸣,很快也能云开日出。

 

无论多么牢固的感情也经不住抱怨,抱怨就是在给自己的爱砌墙。

 

当相处变得被动和无所适从,心中没有底,完全听凭情绪的驱动,感情就变得危险了……

 

我越说越空泛,这样空对空地聊下去,如何收尾?最后还是要把话题拉回来:爱中间有堵墙,是我听了恋爱中的姑娘在感情上还有这么多苦恼,临时想出来的词儿。不记得经典作家,也就是会写情书的那些大家,以及各类爱情专家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建议那位姑娘理智地掂量一下自己的爱情,有没有墙?有墙也不怕,一是彻底清除,二是学《西厢记》里张生的办法,翻墙而过。如果前两条做不到,还有第三招,惹不起躲得起,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得是。不可死撞南墙,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按陈寅恪先生的教导,去追求前三等爱情吧。

 

不管结局如何,实实在在地爱过一次,都比从来没有爱过要幸运得多。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微信图片_20230227101211.jpg

早春二月 王红 摄

关中酒事

□潘飞玉

我好酒,和关中的其他人一样,把喝酒当成一次次神奇时刻,喝完一场能显摆念叨几天,若是场面经典了,那可就是一生可以念叨的事了。

 

关中喝酒的风气应该与粮食较为充足有关,酒是粮食酿的,粮食不够吃谁会咬紧牙关酿酒?关中的酒历史久远,东有白水杜康,据传是酒圣传下来的;西有西凤、太白,都是在全国有大名气的;中间还有泾阳特、龙窝酒;其他浩如繁星的特曲最盛时几乎每个县都有。关中富庶,关中人长期不缺吃,不必外出刨食,生活节奏舒适可称懒汉,可以悠闲地好吃懒做,你说喝酒的风气能不盛吗?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你说喝酒的诱惑能不大吗?米面夫妻,酒肉朋友,你说喝酒的责任能不神圣吗?《大秦帝国》里说的苦菜烈酒俱是本色没错,酒早就刻到秦人的胃里、骨头里。

 

酒是需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喝酒就离不开酒场。酒场基本都是志同道合者,一个酒场一般六到十人,太少了没气氛,太多了组织经营不易。当然也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起以酒为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了。酒场是要喝倒一两个人才算圆满,主家的心意才能达成。酒场一般准备酒“N-1”,八个人喝酒最少准备七瓶,依次类推,可以超量。酒场如战场,要让别人喝好,绝不能心慈手软。喝酒开始基本上先干六杯预热一下,同时也是观察,看谁的状态不佳,于是默契地对准开战,怂恿打关,一圈关打下来加重感情,输了拳的不服再捞几下,一阵组合下来,弱者就开始有些醉态了。我组织过场子,更多是参与,酒量都得是够得上的,否则一轮下来就倒了,岂不扫了大家的酒兴?

 

关中人爱喝酒,和陕南陕北比起来,酒量算是一般,更不能和新疆、东北、内蒙相比了。关中人的酒量基本都在一斤以下,超过斤半的就是海量,自己能拿住,可以场场不醉了。热闹的场子大家的酒量都差不了多少,拼状态,拼技巧,拼划拳,场面热烈非凡,也紧张。有的人可以喝猛酒,就尽量劝急酒;有的人拳高一筹,就尽量伸手,谢绝碰酒喝;有的人状态一般,就找更差的开战,让自己不第一个倒下就是胜利;有的人超常发挥,喝出了新水准,得乐好长时间。这是熟场子,如果生场子,有外人在场,就一致对外,把外人的“气焰”打下去,回去后就各自夸自己的拳、酒、劝酒技巧,自己贡献大,谁也不服谁。我年轻时状态好能喝一斤左右,偏偏状态时好时差,有一段时间不行,逢场必先醉,让人一直叫着倒倒麦,谁来都能割,简直让人伤心。泾阳县有一个同学,为人豪爽,酒量超过一斤半,每次都是我喝醉了,他再去赶场子应承,羡慕死我了。

 

关中人喝酒,对品种没要求,可以说来者不拒。除了五大名酒外,二十多年前,我们先后喝过太白、尖庄、沱牌、绵竹、秦池、河套、扳倒井、二锅头、伊力、小白杨,还喝过地瓜烧、苞谷烧,当地的泾阳特曲就更不用说了。一种酒兴起,一种酒衰落,见证兴衰就在觥筹交错中,似乎很有历史感。流传的段子就更多了。喝了泾阳特曲,谁都认不得谁,说的不仅是这个酒的生猛,也说出了泾阳冷娃的憨厚直爽,见酒就喝,绝不推辞,肯定逢场都喝好。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渭河水,越喝越貌美;酒是敌敌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像不像青春的火热激情?一盘素菜,一瓶普太,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求败。是不是夜色之下的一醉解千愁?记得有一次大醉,醒来觉得很幸福,张口就来:醉里不知乾坤大,抱得日月一起眠。酒就是这般神奇,不爱它,不深入关中酒场经历浮沉,你就没有深刻的感受,酒喝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关中人心知肚明。

 

酒场多且重要,见的自然不少。有一个同学酒量不错,有一回酒场上随口说了句“渗都渗八两”,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渗八两”。三原县有个女将,酒量好不说,关键是拳划得好,打过一关又一关,从来不输,只喝本庄酒,有一次我亲自经历,看得我目瞪口呆。男人喝酒其实最有意思,喝多了囫囵话反复说,有影没影东拉西扯,喝了酒的人听着有意思,没喝酒的人听了也有意思。到了永寿,敬酒是先干为敬,要让别人喝多少,你得先喝多少,而且不以杯为限,能喝一圈敬酒的都得有大气魄。我有一年下县去乡镇,看着敬酒的杯子越来越大,最后一个敬酒的足足二两,看得我舌头都掉到了肚子里,一圈六个人敬酒下来,就喝了半斤多,最后当然醉了。

 

时间像酒,喝酒得趁年轻,年龄大了酒量就不行了,酒胆也不行了,怯场是常有的事,慢慢地酒场就少了,酒场就小了,喝酒的心气就减退了。只是我嗜酒的毛病没有什么改变,闲暇时倒上二两,一个人慢慢品味,慢慢回溯过去的光阴,也是极好的。如果能凑个酒场,高朋满座,酣畅淋漓一回,就太美了,也太迷人了。关中大地,这里正开演着酒场,一个个身影神情专注,他们涨红着脸,高声划拳,低声交谈,一杯杯酒里满满都是这方土地的味道,火辣辣的。

潘飞玉

1972年生,陕西华州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陆续在中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余篇首,获全国首届百名优秀诗词家、“凤凰杯·西凤酒”小小说全球征文大赛奖等奖项50余项。出版诗集《蒹葭的河流》等。

微信图片_20230227101417.jpg

渔归(国画) 戴尚妤 作品

黄昏有我的牵挂(组诗)

□刘合军

黄昏有我的牵挂

没有人告诉我,夕阳

落下去,是否会被流水带走

那个香樟树的村口,是否还悬挂着

一轮魂系的弯月

月下是否有一条小黑狗在安静地

等候一缕晚归的风漏

潜出泥土的根系,错认风向流转的门牌

时光总是如此反复,随旧梦翻涌

序乱的苔瓦,蛛丝摇落

天空的露水,我在墙外寻火浮窗

渡出波寒

 

反光

风在吹,月光在流淌

寒水摇动碎碎的镜面,听

远方千帆熄鼓,波光倒退游向遥远

被黎明渗透的沙滩

重重搓揉一个人单薄的影子

被繁星吹破的远景

空归,北风抱紧她空出的骨缝

万缕离愁在一滴光中抖动

滑出暗钝的瞳孔

 

晨早

有尘埃在水上清洗

有粗重的大麻石压住大海的愤怒

抹去青苔的斜坡

尽情翻阅梦醒风声和潮水的低叹

被时空卡住的地平线

被抛掷在历史轮回的雪地上

我的目光落在海水晃动的世界里

身体像一条溃败于水的鱼

裸露在阳光的瀑布下

 

子夜,只有风在折腾

我听过的声音你也听过

起初行走的手指像柳枝一样柔软,后来

渐渐僵硬地拨弄着冷雨的颠音

他用唇语发出绳子的蜜汁

用舌尖敲打八百里响鼓

天太黑

地上落满雨的钉刺

风欲急,身边的高山越长越快,入冬了

草叶放弃攀爬

 

夜来得早点

随手拉上相守的窗帘

让密闭的墙体早早去和黑暗相会

季节的冷风加速吹动毛茸茸的地面

空置的楼梯箭一样飞向

铺展的天台和光一起霉烂,躺在

客厅的摇椅失神地迎送着时光暮年

多事的外面,不敢耳闻

也不敢直视

轻轻将白天弯曲的身子放平

合上口腔和肉体的阴暗,祈祷

下一个晨日,浮上

清白的黄河水

 

你有遗世铜声,我有朝暮青葱

让一根绳子在天台上驰骋

让台阶回到简单的纹理

让风暗含肤浅而重复的日子,让阳光

在残存的叶片上注入人的血液

用小麻雀的翅膀扇动我迟钝的目光

我们一起,远离公害的液体

远离低眉顺眼的人群

打开体內的瓷器

把阳光和露水还给天空

 

冬雨起苍茫

又立冬了,雨水没有给我新意

多余的暗光正在电线上晃荡,空出

的天空,寒风正划过它

寒风给窗户

划出一个边际的虚线

那是从一份地图中切割下,没有

形状的疆域

暗光是世界的一部分

一直活在我沉默颤栗的血液里

多年了,我以生命珍藏它

让它奔赴于幸存者的书笺上

 

致陪伴的骨刺

人到中年,不去想

那些没有痛感和过于遥远的事

扔出的时间和往返折回的弯道

厚厚的老花镜架在鼻梁上

以免被惊恐的文字灼伤,不安的枕边

随时配好痛风药和止痛贴

从此不以无用的肉体和石头对峙,四肢

腾出奔走的地面,把大道

让给骨刺,经络在破巷中回转,春光

随疾风而去,山水在眼眸中回溯

握手静默云烟,只和青山相望

刘合军

诗坛壹周诗刊社社长兼主编,出版个人专著《刘合军汉英诗集》《一寸人间》《锈蚀的锁孔》《丢失的钥匙》等诗集八部,主编《诗坛-2018》《诗坛-2019》《诗坛-2020》华语好诗榜。有1800首诗歌在国内外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获奖若干。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韵|大家(2023年2月27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2-27 10:24

微信图片_20230227094653.jpg

爱的墙

□蒋子龙

文学讲座的惯例,最后要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与听讲人“互动”,讲座一般对社会开放,听讲的什么人都有,提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些跟文学并不搭界。

 

曾有一位姑娘的问题,格外让我感兴趣:她爱上一个还没有成名的网络作家,但那个人写小说下笔千言,天花乱坠,却不会给她写情书,发微信总是非常简单枯燥。

 

我想对她说,发微信能写多长,现在写情书也有点过时了,再说写情书只给你一个人看,没有点击量呀……想想自己要充当的角色,便忍住那些想开的玩笑话,努力搜索枯肠要表达得严肃一些:

 

作家是职业写作者,但作家也有写不了或不想用写作表达的时候。作家写不出来的东西,也许正是最沉重和最值得珍惜的。人们很容易觉得作家要想表达什么是极其容易的,而写得太多,很容易让人分不清是在创作,还是在生活?是真话,还是虚构?

 

而一个正常的女人,有着所有正常女人应该有的向望和需求。问题出在如果太丰富,想有不同寻常的爱,又想有正常的结果,这就难了。世间真正刻骨铭心的爱多是没有结果的,因其没有结果反而能受用终生。一旦有了结果,很容易变成柴米油盐、鸡零狗碎,所向望的爱就会渐渐地冷却,然后是淡然、漠然。最好的结局也不过就是被习惯和责任取代。许多人甚至连这样的结果都得不到,由失望而争吵,最后分手,连同过去的许多美好也葬送了。

 

关于爱情的大道理,经典作家说得太多了,我讲不出更新鲜的话。我最欣赏陈寅恪的爱情观,他说:爱情分五个等级,“一等爱情是爱上陌生人,可为之死;二等爱情是相爱而不上床;三等爱情是上一次床而止,终生相爱;四等爱情是相守一生;五等爱情是随意乱上床。”我想当下正流行“第五等爱情”,不能享受“五等爱情”,却要求对方有前三等爱情的精神境界……

 

话题一扯开,我不能就事论事,越具体越说不清楚,干脆笼统地谈一个她苦恼的根源,即只认为爱就该亲密无间,忽略了一对男女的爱中间,是有一堵墙的。正是这堵看不见的墙的存在,才有了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前三等爱情。

 

所谓的“墙”,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最初的犹豫不决,皆源于对这堵墙的无奈和恐惧。当爱足够强烈的时候,就看不到这堵“墙”了,看到了也不在乎。当心里有了委曲感,害怕自己所经历的爱不可能有结果的时候,那堵“墙”就凸现出来,变得不可逾越了。

 

而且这堵墙,还是玻璃的。呵护得好,擦得干净明亮,像没有墙一样。一旦弄脏甚或碰撞出裂纹,就再也难以弥合得完好如初。

 

当初选择爱时,就应该选择对方和他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爱了一段时间,甚至在一起过了很长时间的日子,才会觉得不对头,乃至一阵阵地感到对自己不公呢?不一定都是对方变了,变的也可能是自己,外在和内心都有了相当大的压力。

 

人不光需要爱,还需要别的,特别是需要一种能存放爱的堂堂正正的形式。所以爱而不能结合的人,关系总是非常脆弱。感情不够强大和粗粝时,就变得敏感多疑,容易为一点小事破坏整个情绪。破坏后修复的还慢。不再像以前那样,即便是电闪雷鸣,很快也能云开日出。

 

无论多么牢固的感情也经不住抱怨,抱怨就是在给自己的爱砌墙。

 

当相处变得被动和无所适从,心中没有底,完全听凭情绪的驱动,感情就变得危险了……

 

我越说越空泛,这样空对空地聊下去,如何收尾?最后还是要把话题拉回来:爱中间有堵墙,是我听了恋爱中的姑娘在感情上还有这么多苦恼,临时想出来的词儿。不记得经典作家,也就是会写情书的那些大家,以及各类爱情专家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说法?

 

所以,我建议那位姑娘理智地掂量一下自己的爱情,有没有墙?有墙也不怕,一是彻底清除,二是学《西厢记》里张生的办法,翻墙而过。如果前两条做不到,还有第三招,惹不起躲得起,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得是。不可死撞南墙,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按陈寅恪先生的教导,去追求前三等爱情吧。

 

不管结局如何,实实在在地爱过一次,都比从来没有爱过要幸运得多。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微信图片_20230227101211.jpg

早春二月 王红 摄

关中酒事

□潘飞玉

我好酒,和关中的其他人一样,把喝酒当成一次次神奇时刻,喝完一场能显摆念叨几天,若是场面经典了,那可就是一生可以念叨的事了。

 

关中喝酒的风气应该与粮食较为充足有关,酒是粮食酿的,粮食不够吃谁会咬紧牙关酿酒?关中的酒历史久远,东有白水杜康,据传是酒圣传下来的;西有西凤、太白,都是在全国有大名气的;中间还有泾阳特、龙窝酒;其他浩如繁星的特曲最盛时几乎每个县都有。关中富庶,关中人长期不缺吃,不必外出刨食,生活节奏舒适可称懒汉,可以悠闲地好吃懒做,你说喝酒的风气能不盛吗?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你说喝酒的诱惑能不大吗?米面夫妻,酒肉朋友,你说喝酒的责任能不神圣吗?《大秦帝国》里说的苦菜烈酒俱是本色没错,酒早就刻到秦人的胃里、骨头里。

 

酒是需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喝酒就离不开酒场。酒场基本都是志同道合者,一个酒场一般六到十人,太少了没气氛,太多了组织经营不易。当然也有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一起以酒为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了。酒场是要喝倒一两个人才算圆满,主家的心意才能达成。酒场一般准备酒“N-1”,八个人喝酒最少准备七瓶,依次类推,可以超量。酒场如战场,要让别人喝好,绝不能心慈手软。喝酒开始基本上先干六杯预热一下,同时也是观察,看谁的状态不佳,于是默契地对准开战,怂恿打关,一圈关打下来加重感情,输了拳的不服再捞几下,一阵组合下来,弱者就开始有些醉态了。我组织过场子,更多是参与,酒量都得是够得上的,否则一轮下来就倒了,岂不扫了大家的酒兴?

 

关中人爱喝酒,和陕南陕北比起来,酒量算是一般,更不能和新疆、东北、内蒙相比了。关中人的酒量基本都在一斤以下,超过斤半的就是海量,自己能拿住,可以场场不醉了。热闹的场子大家的酒量都差不了多少,拼状态,拼技巧,拼划拳,场面热烈非凡,也紧张。有的人可以喝猛酒,就尽量劝急酒;有的人拳高一筹,就尽量伸手,谢绝碰酒喝;有的人状态一般,就找更差的开战,让自己不第一个倒下就是胜利;有的人超常发挥,喝出了新水准,得乐好长时间。这是熟场子,如果生场子,有外人在场,就一致对外,把外人的“气焰”打下去,回去后就各自夸自己的拳、酒、劝酒技巧,自己贡献大,谁也不服谁。我年轻时状态好能喝一斤左右,偏偏状态时好时差,有一段时间不行,逢场必先醉,让人一直叫着倒倒麦,谁来都能割,简直让人伤心。泾阳县有一个同学,为人豪爽,酒量超过一斤半,每次都是我喝醉了,他再去赶场子应承,羡慕死我了。

 

关中人喝酒,对品种没要求,可以说来者不拒。除了五大名酒外,二十多年前,我们先后喝过太白、尖庄、沱牌、绵竹、秦池、河套、扳倒井、二锅头、伊力、小白杨,还喝过地瓜烧、苞谷烧,当地的泾阳特曲就更不用说了。一种酒兴起,一种酒衰落,见证兴衰就在觥筹交错中,似乎很有历史感。流传的段子就更多了。喝了泾阳特曲,谁都认不得谁,说的不仅是这个酒的生猛,也说出了泾阳冷娃的憨厚直爽,见酒就喝,绝不推辞,肯定逢场都喝好。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渭河水,越喝越貌美;酒是敌敌畏,你不喝醉我不喝醉,这么宽的马路谁来睡?像不像青春的火热激情?一盘素菜,一瓶普太,两个人在一起孤独求败。是不是夜色之下的一醉解千愁?记得有一次大醉,醒来觉得很幸福,张口就来:醉里不知乾坤大,抱得日月一起眠。酒就是这般神奇,不爱它,不深入关中酒场经历浮沉,你就没有深刻的感受,酒喝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关中人心知肚明。

 

酒场多且重要,见的自然不少。有一个同学酒量不错,有一回酒场上随口说了句“渗都渗八两”,我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渗八两”。三原县有个女将,酒量好不说,关键是拳划得好,打过一关又一关,从来不输,只喝本庄酒,有一次我亲自经历,看得我目瞪口呆。男人喝酒其实最有意思,喝多了囫囵话反复说,有影没影东拉西扯,喝了酒的人听着有意思,没喝酒的人听了也有意思。到了永寿,敬酒是先干为敬,要让别人喝多少,你得先喝多少,而且不以杯为限,能喝一圈敬酒的都得有大气魄。我有一年下县去乡镇,看着敬酒的杯子越来越大,最后一个敬酒的足足二两,看得我舌头都掉到了肚子里,一圈六个人敬酒下来,就喝了半斤多,最后当然醉了。

 

时间像酒,喝酒得趁年轻,年龄大了酒量就不行了,酒胆也不行了,怯场是常有的事,慢慢地酒场就少了,酒场就小了,喝酒的心气就减退了。只是我嗜酒的毛病没有什么改变,闲暇时倒上二两,一个人慢慢品味,慢慢回溯过去的光阴,也是极好的。如果能凑个酒场,高朋满座,酣畅淋漓一回,就太美了,也太迷人了。关中大地,这里正开演着酒场,一个个身影神情专注,他们涨红着脸,高声划拳,低声交谈,一杯杯酒里满满都是这方土地的味道,火辣辣的。

潘飞玉

1972年生,陕西华州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陆续在中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余篇首,获全国首届百名优秀诗词家、“凤凰杯·西凤酒”小小说全球征文大赛奖等奖项50余项。出版诗集《蒹葭的河流》等。

微信图片_20230227101417.jpg

渔归(国画) 戴尚妤 作品

黄昏有我的牵挂(组诗)

□刘合军

黄昏有我的牵挂

没有人告诉我,夕阳

落下去,是否会被流水带走

那个香樟树的村口,是否还悬挂着

一轮魂系的弯月

月下是否有一条小黑狗在安静地

等候一缕晚归的风漏

潜出泥土的根系,错认风向流转的门牌

时光总是如此反复,随旧梦翻涌

序乱的苔瓦,蛛丝摇落

天空的露水,我在墙外寻火浮窗

渡出波寒

 

反光

风在吹,月光在流淌

寒水摇动碎碎的镜面,听

远方千帆熄鼓,波光倒退游向遥远

被黎明渗透的沙滩

重重搓揉一个人单薄的影子

被繁星吹破的远景

空归,北风抱紧她空出的骨缝

万缕离愁在一滴光中抖动

滑出暗钝的瞳孔

 

晨早

有尘埃在水上清洗

有粗重的大麻石压住大海的愤怒

抹去青苔的斜坡

尽情翻阅梦醒风声和潮水的低叹

被时空卡住的地平线

被抛掷在历史轮回的雪地上

我的目光落在海水晃动的世界里

身体像一条溃败于水的鱼

裸露在阳光的瀑布下

 

子夜,只有风在折腾

我听过的声音你也听过

起初行走的手指像柳枝一样柔软,后来

渐渐僵硬地拨弄着冷雨的颠音

他用唇语发出绳子的蜜汁

用舌尖敲打八百里响鼓

天太黑

地上落满雨的钉刺

风欲急,身边的高山越长越快,入冬了

草叶放弃攀爬

 

夜来得早点

随手拉上相守的窗帘

让密闭的墙体早早去和黑暗相会

季节的冷风加速吹动毛茸茸的地面

空置的楼梯箭一样飞向

铺展的天台和光一起霉烂,躺在

客厅的摇椅失神地迎送着时光暮年

多事的外面,不敢耳闻

也不敢直视

轻轻将白天弯曲的身子放平

合上口腔和肉体的阴暗,祈祷

下一个晨日,浮上

清白的黄河水

 

你有遗世铜声,我有朝暮青葱

让一根绳子在天台上驰骋

让台阶回到简单的纹理

让风暗含肤浅而重复的日子,让阳光

在残存的叶片上注入人的血液

用小麻雀的翅膀扇动我迟钝的目光

我们一起,远离公害的液体

远离低眉顺眼的人群

打开体內的瓷器

把阳光和露水还给天空

 

冬雨起苍茫

又立冬了,雨水没有给我新意

多余的暗光正在电线上晃荡,空出

的天空,寒风正划过它

寒风给窗户

划出一个边际的虚线

那是从一份地图中切割下,没有

形状的疆域

暗光是世界的一部分

一直活在我沉默颤栗的血液里

多年了,我以生命珍藏它

让它奔赴于幸存者的书笺上

 

致陪伴的骨刺

人到中年,不去想

那些没有痛感和过于遥远的事

扔出的时间和往返折回的弯道

厚厚的老花镜架在鼻梁上

以免被惊恐的文字灼伤,不安的枕边

随时配好痛风药和止痛贴

从此不以无用的肉体和石头对峙,四肢

腾出奔走的地面,把大道

让给骨刺,经络在破巷中回转,春光

随疾风而去,山水在眼眸中回溯

握手静默云烟,只和青山相望

刘合军

诗坛壹周诗刊社社长兼主编,出版个人专著《刘合军汉英诗集》《一寸人间》《锈蚀的锁孔》《丢失的钥匙》等诗集八部,主编《诗坛-2018》《诗坛-2019》《诗坛-2020》华语好诗榜。有1800首诗歌在国内外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获奖若干。

微信图片_20200320125007.jpg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