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月光可以重逢 (组诗)
□ 邓红琼
树与天空
遥遥相望,却永远无法触及彼此
风是爱的信使
自由地穿梭,传递着
绿叶的深情,天空的辽阔
我也是一棵树
根深扎于土,心却向着蔚蓝
每一片叶子,都是生长的梦
筛着阳光和雨露
在风云变幻中,追寻清脆的鸟鸣
我常常心怀感激
正是这距离,造就了永恒的向往
和生命中,那些斑驳的美丽
多年后,当一棵树睡着时
漫天星星,淬出耀眼的火花
每一朵,都是醉彻心扉的爱
为来世的机缘,备足发光的记忆
有多少月光可以重逢
迁徙的雁鸣,一声比一声远
你在另一个世界沉默如金
日记里的诗句,小心安放着
你的相思
可我还是听到了你的心跳
像一朵雪花,轻轻的
经不起人间的感伤
化成一滴泪珠,晶莹夜的眼睛
隔着一层月色,忆你的莞尔一笑
竟有冷香袭来
将寂寞的夜,调制得活色生香
你在风里,芳菲如蝶
不敢问,
还有多少月光可以用来重逢
只让灵魂溢出,
梦游儿时的长亭日暮
你长长的辫子,甩着风
砸痛我,在内心喊出的清音
炊烟又起
独坐小院,听风翻阅季节
记忆的触角,像碧绿的藤蔓延伸
爬满静默的墙
檐下斜入的晨光,
如母亲手捻的火柴
轻易地
就划开一道温暖的印痕
闭目之间,总有熟悉的茅草香
氤氲我的冥想
我真想,做一只麻雀
站在高高的墙头
巡视春天的勃发
听牧童的横笛,
吹动高的树,矮的草
谁会解开乡村的衣襟
与我对饮,一杯春红酿造的酒
四目相对,却欲说还休
语言的尽头,是缓慢升起的炊烟
一个安静的午后
一杯咖啡,一本书
是最惬意的时光
海水并不蓝,海风吹落的音符
被一句句滚烫的诗句接住
字面像突然涌进银鱼群
撞碎了安静的午后
抬眼望去,
爱情灯塔在波光粼粼中
摇晃着打卡的人影
隐隐约约听到她们欢快的笑声
充满青春的诱惑
这个城市,永远不缺浪漫
放慢脚步,就能听到岁月的涛声
合上书本,走向沙滩
悬浮球划出的安全区
被几个孩子扑腾得浪花四溅
我扬起的嘴角,挂满了阳光
想变成浪花一朵朵,汹涌成潮
涨时壮怀激烈,退时柔情万转
后 山
□ 夏志红
爷爷的青砖老屋
拆了,留下的印象
是满山都有竹笋,枇杷,松柏
翠绿的后山
父亲的土砖老屋
也拆了
屋前屋后那高大崴蕤的树
在春天里发满了新叶
侄儿们起的别墅新屋
前院后院都种上了花花草草
我住在城市里的房
空空荡荡找不到后山
蚝的几种抒写方式 (外二首)
□ 邓亚明
1
夜色如伞。一条几百米的海边街
椰风吹亮一个个烧蚝摊档
炭火如浪花跳闪,大海的气息
诱惑星星也垂涎三尺
2
蚝,还有一个名字叫牡蛎
在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
那两个船上生吃牡蛎的女人
用精美的手帕托住牡蛎壳
不让汁液溅湿连衣裙
“轻快一嘬,把汁水喝了”
吃牡蛎的姿态原来可以如此优雅
3
在蚝乡,我见到蚝农
将蚝苗一串串吊挂在一根根桩柱上
沉浸在海水里,像一行行
长短不一的诗句
大海的版面上,腾起浪花和涛声
一字排开的渔妇,坐于矮凳上
以一把把小刀当钥匙
撬开一扇扇大海之门
蚝乡家家户户门前、院子里、楼顶上
晒满了蚝豉
阳光虽然忠诚和公正,但也经受不了
香味之惑,总是用舌尖一遍遍舔过来
又一遍遍舔过去
4
“哗!好肥好大的蚝——”
“再加点蒜蓉,多加辣!”
“我要芝士味!”
走过烧蚝街的女孩,驻足炉火前
海水一样喧哗和惊叫
一只只蚝游动在舌尖上
一片片月光爬在舌尖上
5
在城里酒楼,韭菜滚生蚝
是最平常最原汁原味的烹法
当地人讲究一个“生猛”和“鲜”字
而芥末焗蚝,多是好酒之人的首选
6
喧腾了一夜的海没有睡去
火红了一夜的烧蚝街没有睡去
炭火夜夜跳闪,烟火气夜夜升腾
海风夜夜翻搅我的味蕾
以炭火烧蚝的方式,
夜夜翻搅我的乡愁
盐的联想
1
蓝色血液的海水,结晶成
白色骨头的盐。从柔软到坚硬
从蓝色到白色,液体到固体
一粒盐的过程,不逊色于
一场风暴的形成
2
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盐
肉体、血液、骨头、气力,哪一样
不与盐息息相关?
所以说,盐也如种子一样能够生长
3
都知道自己身上流的汗水是咸的
可当你见过盐场的盐工
在高强度烈日下劳作的身姿
相信他们流的汗水那才是真正的咸
每粒盐都能照见他们的影子
4
凝视一粒盐,往往能想到
大海、潮汐、风暴、鱼虾蟹等等生物
甚至太阳、月亮、星辰,
每天的日出日落
好好珍惜每一粒盐,就像珍惜
自己的生命
夕阳入海时,红树林摇晃了一下
像海鸥入水叼起鱼虾的动作一样
像白鹭归家栖进窝巢的动作一样
夕阳坠入大海时,我看到红树林
摇晃了一下,肯定不是风的吹拂
速度不快,甚至比不上
那些海上船只的行驶
但夕阳太大太重了,连收网的渔夫
也没能将它从海水里拉上来
渔夫每网拉上来的鱼虾不少
将归港的渔船压得很沉,摇摇晃晃
像此时的红树林一样
有多少月光可以重逢 (组诗)
□ 邓红琼
树与天空
遥遥相望,却永远无法触及彼此
风是爱的信使
自由地穿梭,传递着
绿叶的深情,天空的辽阔
我也是一棵树
根深扎于土,心却向着蔚蓝
每一片叶子,都是生长的梦
筛着阳光和雨露
在风云变幻中,追寻清脆的鸟鸣
我常常心怀感激
正是这距离,造就了永恒的向往
和生命中,那些斑驳的美丽
多年后,当一棵树睡着时
漫天星星,淬出耀眼的火花
每一朵,都是醉彻心扉的爱
为来世的机缘,备足发光的记忆
有多少月光可以重逢
迁徙的雁鸣,一声比一声远
你在另一个世界沉默如金
日记里的诗句,小心安放着
你的相思
可我还是听到了你的心跳
像一朵雪花,轻轻的
经不起人间的感伤
化成一滴泪珠,晶莹夜的眼睛
隔着一层月色,忆你的莞尔一笑
竟有冷香袭来
将寂寞的夜,调制得活色生香
你在风里,芳菲如蝶
不敢问,
还有多少月光可以用来重逢
只让灵魂溢出,
梦游儿时的长亭日暮
你长长的辫子,甩着风
砸痛我,在内心喊出的清音
炊烟又起
独坐小院,听风翻阅季节
记忆的触角,像碧绿的藤蔓延伸
爬满静默的墙
檐下斜入的晨光,
如母亲手捻的火柴
轻易地
就划开一道温暖的印痕
闭目之间,总有熟悉的茅草香
氤氲我的冥想
我真想,做一只麻雀
站在高高的墙头
巡视春天的勃发
听牧童的横笛,
吹动高的树,矮的草
谁会解开乡村的衣襟
与我对饮,一杯春红酿造的酒
四目相对,却欲说还休
语言的尽头,是缓慢升起的炊烟
一个安静的午后
一杯咖啡,一本书
是最惬意的时光
海水并不蓝,海风吹落的音符
被一句句滚烫的诗句接住
字面像突然涌进银鱼群
撞碎了安静的午后
抬眼望去,
爱情灯塔在波光粼粼中
摇晃着打卡的人影
隐隐约约听到她们欢快的笑声
充满青春的诱惑
这个城市,永远不缺浪漫
放慢脚步,就能听到岁月的涛声
合上书本,走向沙滩
悬浮球划出的安全区
被几个孩子扑腾得浪花四溅
我扬起的嘴角,挂满了阳光
想变成浪花一朵朵,汹涌成潮
涨时壮怀激烈,退时柔情万转
后 山
□ 夏志红
爷爷的青砖老屋
拆了,留下的印象
是满山都有竹笋,枇杷,松柏
翠绿的后山
父亲的土砖老屋
也拆了
屋前屋后那高大崴蕤的树
在春天里发满了新叶
侄儿们起的别墅新屋
前院后院都种上了花花草草
我住在城市里的房
空空荡荡找不到后山
蚝的几种抒写方式 (外二首)
□ 邓亚明
1
夜色如伞。一条几百米的海边街
椰风吹亮一个个烧蚝摊档
炭火如浪花跳闪,大海的气息
诱惑星星也垂涎三尺
2
蚝,还有一个名字叫牡蛎
在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
那两个船上生吃牡蛎的女人
用精美的手帕托住牡蛎壳
不让汁液溅湿连衣裙
“轻快一嘬,把汁水喝了”
吃牡蛎的姿态原来可以如此优雅
3
在蚝乡,我见到蚝农
将蚝苗一串串吊挂在一根根桩柱上
沉浸在海水里,像一行行
长短不一的诗句
大海的版面上,腾起浪花和涛声
一字排开的渔妇,坐于矮凳上
以一把把小刀当钥匙
撬开一扇扇大海之门
蚝乡家家户户门前、院子里、楼顶上
晒满了蚝豉
阳光虽然忠诚和公正,但也经受不了
香味之惑,总是用舌尖一遍遍舔过来
又一遍遍舔过去
4
“哗!好肥好大的蚝——”
“再加点蒜蓉,多加辣!”
“我要芝士味!”
走过烧蚝街的女孩,驻足炉火前
海水一样喧哗和惊叫
一只只蚝游动在舌尖上
一片片月光爬在舌尖上
5
在城里酒楼,韭菜滚生蚝
是最平常最原汁原味的烹法
当地人讲究一个“生猛”和“鲜”字
而芥末焗蚝,多是好酒之人的首选
6
喧腾了一夜的海没有睡去
火红了一夜的烧蚝街没有睡去
炭火夜夜跳闪,烟火气夜夜升腾
海风夜夜翻搅我的味蕾
以炭火烧蚝的方式,
夜夜翻搅我的乡愁
盐的联想
1
蓝色血液的海水,结晶成
白色骨头的盐。从柔软到坚硬
从蓝色到白色,液体到固体
一粒盐的过程,不逊色于
一场风暴的形成
2
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盐
肉体、血液、骨头、气力,哪一样
不与盐息息相关?
所以说,盐也如种子一样能够生长
3
都知道自己身上流的汗水是咸的
可当你见过盐场的盐工
在高强度烈日下劳作的身姿
相信他们流的汗水那才是真正的咸
每粒盐都能照见他们的影子
4
凝视一粒盐,往往能想到
大海、潮汐、风暴、鱼虾蟹等等生物
甚至太阳、月亮、星辰,
每天的日出日落
好好珍惜每一粒盐,就像珍惜
自己的生命
夕阳入海时,红树林摇晃了一下
像海鸥入水叼起鱼虾的动作一样
像白鹭归家栖进窝巢的动作一样
夕阳坠入大海时,我看到红树林
摇晃了一下,肯定不是风的吹拂
速度不快,甚至比不上
那些海上船只的行驶
但夕阳太大太重了,连收网的渔夫
也没能将它从海水里拉上来
渔夫每网拉上来的鱼虾不少
将归港的渔船压得很沉,摇摇晃晃
像此时的红树林一样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