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中学,被周恩来盛赞为“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1924年秋,琅琅读书声相继从梅县城隍庙前及南门内的钟家祠、东仓巷刘家祠、陈家祠、凌家祠等屋舍内传出。就在这些通过西拼八凑租赁而来的房子中,一所初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名为“学艺中学”。

学艺中学旧照
学艺中学旧照

不同寻常的是,这所新学校主要是由学生们自己“张罗”起来的,就在数月前,他们大多还就读于梅县一所教会学校——广益中学。时人不会料到,这所简陋且“奇特”的新学校,日后将“芳名天下晓”,走出如古柏、蒲风(黄日华)、“梅州大侠”廖安祥等著名的革命志士,成为“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在斗争中诞生,由学生们“张罗”

前后不过数月时间,广益中学的学生为什么会成为学艺中学的学生?

事情还要从广益中学说起。1916年,美国传教士在梅县创办广益中学,规定圣经为必修课,强迫学生每周要做礼拜和查经。如果一个学生每学期查经、做礼拜缺席三分之一以上,就要留级或开除学籍。广益中学受新思想影响的进步学生对此十分愤懑,时刻寻找着反抗机会 。

很快,点燃斗争怒火的“火星”便到来了。

1924年春夏间,梅县美术馆向广益中学赠送了一批免费学习的优待券,时任广益中学副校长的黄墨村却让他的亲戚领发给自家族人,这引起学校学生的严重不满。袁卓明等10多位学生代表向校方提出交涉,而校长汲平如(美国人)非但不采纳学生的意见,反而诬蔑学生无理取闹,开除学生代表,并在布告栏中张榜公告。

见此情况,学生纷纷要求校方取消开除处分,校方却置之不理。学生们随即打碎布告栏的玻璃框,并撕掉布告,以示抗议。为平息事态,学校当局请许多反动军警到校镇压,并怂恿学校的杂役伙夫殴打驱逐学生。震动广东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广益风潮”由此爆发。

镇压事件发生后,进步学生朱仰能、谢北岳、张英粦、李仁华等人组织280多名学生,到梅城东南背大东岩开会。在场学生一致决定脱离广益中学,成立“学生互助社”自行办学,并出版《互助》半月刊,宣传革命,通过感化民众获取支持,继续与广益当局展开斗争。

《互助》半月刊
《互助》半月刊

学生办学,谈何容易。“学生互助社”成立后,学生们派人出面商借南门外八角亭及下市桂里学校作为教室,继续上课。没有人授课,就高年级教低年级;没有床铺,就直接睡地板;没有膳费,学生们就只喝粥汤。

为了解决授课问题,“学生互助社”派出代表前往蕉岭聘请教师。面对这批有骨气、敢于斗争的青年学生,在蕉岭教书的钟贯鲁、张资平、郭冠雄、李度旷等梅县籍人士纷纷施以援手,鼎力支持。他们陆续回梅县担任“学生互助社”的义务教员,并推定张资平为校长。

要建校,需起名。张资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的作者,与郭沫若相识已久。他想起自己曾在上海加入中华学艺社(原名丙辰学社),此时郭沫若也正在上海筹办学艺大学。张资平便去信征询郭沫若的意见,是否可以用“学艺”作为梅县这所新学校的校名。

收到信后,郭沫若表示,完全同意采用“学艺”二字,并承诺未来学艺中学的成绩优异者,可以优先保送至上海学艺大学就读。名字敲定,1924年秋季开学时,这所充溢着蓬勃朝气的初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

“芳名天下晓”的“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学艺芳名天下晓”“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这是周恩来对学艺中学的评价。

1925年4月12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率学生教导团由兴宁坐船至梅城,听闻学艺中学一事,他突然想起中共机关报《向导》曾专门报道过“广益风潮”的情况,便由衷赞叹道:“学艺芳名天下晓啊!”

次日,周恩来便前往学艺中学视察。梅县学界新鲜而浓烈的革命风气,让他激动不已。“学艺中学是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我当年在南开也就是这样啊!”随后,周恩来以国民革命为题,向学校师生员工发表演讲,介绍当前国民革命东征的形势,鼓励大家为革命教书、读书。

4月15日,周恩来再赴学艺中学考察,并在钟家祠教学点主持召开梅城各校学生骨干代表座谈会,作《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演讲中,周恩来高度赞扬学艺学生在梅县率先举起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旗帜的进步意识和行动。

在梅县期间,周恩来曾指示党代表和在政治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之龙、周逸群、黄锦辉、罗振生、麻直等同志,到学艺中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觉悟逐步提高。

此后,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的张维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师政治部主任洪剑雄抓住机遇,深入学艺中学宣传国民革命的道路,不断深耕着这片培育革命种子的沃壤。

张维的公开身份是新学生社特派员,并兼任学艺中学数学教师。他在授课的同时,向学艺中学学生传播进步思想,宣传新学生社纲领和广东学生运动史,倡导成立和发展新学生社组织,以此为基础在梅县开展建立中共党、团组织的工作。

在张维、洪剑雄等人的帮助下,学艺中学率先成立和发展了新学生社组织,学校刊物《互助》也转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进步思想,学艺中学的革命气息日渐浓厚。1926年,学艺中学建立起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张维等人埋下的革命种子,逐渐在学艺中学开花结果。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革命志士从学艺中学走出,其中就包括曾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等重要职务的古柏烈士;曾任新四军皖南文联副主任,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革命诗人蒲风(黄日华)烈士;曾任青岛市委书记、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薛尚实(梁华昌);抗战时期亲自组织营救中国大批文化精英撤离香港,被柳亚子誉为“梅州大侠”的廖安祥等等。

1968年冬,学艺中学停办。1982年1月,经梅县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梅州市政府将在梅城江南杨屋角(现学艺路)新办的江南中学改名为学艺中学。经过41年的发展,如今,复办后的学艺中学已成为梅州市排名靠前的重点中学。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
这所中学,被周恩来盛赞为“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南方+ 2023-03-01 13:22

1924年秋,琅琅读书声相继从梅县城隍庙前及南门内的钟家祠、东仓巷刘家祠、陈家祠、凌家祠等屋舍内传出。就在这些通过西拼八凑租赁而来的房子中,一所初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名为“学艺中学”。

学艺中学旧照
学艺中学旧照

不同寻常的是,这所新学校主要是由学生们自己“张罗”起来的,就在数月前,他们大多还就读于梅县一所教会学校——广益中学。时人不会料到,这所简陋且“奇特”的新学校,日后将“芳名天下晓”,走出如古柏、蒲风(黄日华)、“梅州大侠”廖安祥等著名的革命志士,成为“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在斗争中诞生,由学生们“张罗”

前后不过数月时间,广益中学的学生为什么会成为学艺中学的学生?

事情还要从广益中学说起。1916年,美国传教士在梅县创办广益中学,规定圣经为必修课,强迫学生每周要做礼拜和查经。如果一个学生每学期查经、做礼拜缺席三分之一以上,就要留级或开除学籍。广益中学受新思想影响的进步学生对此十分愤懑,时刻寻找着反抗机会 。

很快,点燃斗争怒火的“火星”便到来了。

1924年春夏间,梅县美术馆向广益中学赠送了一批免费学习的优待券,时任广益中学副校长的黄墨村却让他的亲戚领发给自家族人,这引起学校学生的严重不满。袁卓明等10多位学生代表向校方提出交涉,而校长汲平如(美国人)非但不采纳学生的意见,反而诬蔑学生无理取闹,开除学生代表,并在布告栏中张榜公告。

见此情况,学生纷纷要求校方取消开除处分,校方却置之不理。学生们随即打碎布告栏的玻璃框,并撕掉布告,以示抗议。为平息事态,学校当局请许多反动军警到校镇压,并怂恿学校的杂役伙夫殴打驱逐学生。震动广东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广益风潮”由此爆发。

镇压事件发生后,进步学生朱仰能、谢北岳、张英粦、李仁华等人组织280多名学生,到梅城东南背大东岩开会。在场学生一致决定脱离广益中学,成立“学生互助社”自行办学,并出版《互助》半月刊,宣传革命,通过感化民众获取支持,继续与广益当局展开斗争。

《互助》半月刊
《互助》半月刊

学生办学,谈何容易。“学生互助社”成立后,学生们派人出面商借南门外八角亭及下市桂里学校作为教室,继续上课。没有人授课,就高年级教低年级;没有床铺,就直接睡地板;没有膳费,学生们就只喝粥汤。

为了解决授课问题,“学生互助社”派出代表前往蕉岭聘请教师。面对这批有骨气、敢于斗争的青年学生,在蕉岭教书的钟贯鲁、张资平、郭冠雄、李度旷等梅县籍人士纷纷施以援手,鼎力支持。他们陆续回梅县担任“学生互助社”的义务教员,并推定张资平为校长。

要建校,需起名。张资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的作者,与郭沫若相识已久。他想起自己曾在上海加入中华学艺社(原名丙辰学社),此时郭沫若也正在上海筹办学艺大学。张资平便去信征询郭沫若的意见,是否可以用“学艺”作为梅县这所新学校的校名。

收到信后,郭沫若表示,完全同意采用“学艺”二字,并承诺未来学艺中学的成绩优异者,可以优先保送至上海学艺大学就读。名字敲定,1924年秋季开学时,这所充溢着蓬勃朝气的初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

“芳名天下晓”的“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

“学艺芳名天下晓”“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这是周恩来对学艺中学的评价。

1925年4月12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率学生教导团由兴宁坐船至梅城,听闻学艺中学一事,他突然想起中共机关报《向导》曾专门报道过“广益风潮”的情况,便由衷赞叹道:“学艺芳名天下晓啊!”

次日,周恩来便前往学艺中学视察。梅县学界新鲜而浓烈的革命风气,让他激动不已。“学艺中学是全东江最革命的学校,我当年在南开也就是这样啊!”随后,周恩来以国民革命为题,向学校师生员工发表演讲,介绍当前国民革命东征的形势,鼓励大家为革命教书、读书。

4月15日,周恩来再赴学艺中学考察,并在钟家祠教学点主持召开梅城各校学生骨干代表座谈会,作《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演讲。演讲中,周恩来高度赞扬学艺学生在梅县率先举起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旗帜的进步意识和行动。

在梅县期间,周恩来曾指示党代表和在政治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之龙、周逸群、黄锦辉、罗振生、麻直等同志,到学艺中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觉悟逐步提高。

此后,受中共广东区委委派的张维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师政治部主任洪剑雄抓住机遇,深入学艺中学宣传国民革命的道路,不断深耕着这片培育革命种子的沃壤。

张维的公开身份是新学生社特派员,并兼任学艺中学数学教师。他在授课的同时,向学艺中学学生传播进步思想,宣传新学生社纲领和广东学生运动史,倡导成立和发展新学生社组织,以此为基础在梅县开展建立中共党、团组织的工作。

在张维、洪剑雄等人的帮助下,学艺中学率先成立和发展了新学生社组织,学校刊物《互助》也转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进步思想,学艺中学的革命气息日渐浓厚。1926年,学艺中学建立起学校党支部和团支部,张维等人埋下的革命种子,逐渐在学艺中学开花结果。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革命志士从学艺中学走出,其中就包括曾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等重要职务的古柏烈士;曾任新四军皖南文联副主任,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革命诗人蒲风(黄日华)烈士;曾任青岛市委书记、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薛尚实(梁华昌);抗战时期亲自组织营救中国大批文化精英撤离香港,被柳亚子誉为“梅州大侠”的廖安祥等等。

1968年冬,学艺中学停办。1982年1月,经梅县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梅州市政府将在梅城江南杨屋角(现学艺路)新办的江南中学改名为学艺中学。经过41年的发展,如今,复办后的学艺中学已成为梅州市排名靠前的重点中学。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