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人生,与年龄无关。在“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记者寻访了多位耕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代表。多年前,她们风华正茂,在工作和生活中尽情挥洒青春热血;现如今,她们风采依旧,不仅活出自我,更活得漂亮。
即便容颜老去,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质与才情却沉淀在骨子里,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她们惊艳时光的新旧照片中,深刻感受优雅的人生如何躲过流年,被时光温柔以待,听她们讲述由“青春女神”蜕变成“不老女神”的心路历程。
1、“女神”赵晓燕:活出自我活得漂亮
拍摄旧照片时,赵晓燕刚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那时候的她头发乌黑,眼里有光,一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模样。“那个时候赶时髦,发型都是最潮流的。”赵晓燕笑着说。
大学毕业以后,赵晓燕一直都在河南工作。2010年来到横琴,赵晓燕觉得用“蕉林绿野、农庄寥落”来形容那时的横琴最为贴切。随着横琴开发被纳入国家战略,横琴一时间车流涌动,打桩机的声音此起彼伏,横琴岛上挑灯施工的灯光与澳门的霓红灯交相辉映,“现如今,横琴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深感骄傲自豪,因为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也是从那时起,赵晓燕开始接触沿海地区工程。她带领团队巧妙应对软基沉降、工期紧、任务重等众多难题,让众人看到了横琴建设者的坚韧与执着。2019年年初,她临危受命主持工作,担任横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在她的带领下,检测中心发展步入快车道。
多年来,在男人扎堆的工程建设工作中,赵晓燕巾帼不让须眉,曾参与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横琴新家园、横琴第一小学和横琴中心幼儿园等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珠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珠海好人”“广东好人”等称号和奖项,她负责的项目多次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等奖项。
时间一晃来到2023年。今年,赵晓燕将步入退休生活,近段时间,她在检测中心和横琴杧洲隧道施工现场来回奔波,她说:“忙,也累,但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我应该做的。”
“回头看这几十年,我踏踏实实做了事情,无怨无悔。如果有机会,退休后我还会选择在横琴继续作贡献。”赵晓燕说,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行业有很多杰出女性代表,都在本职工作中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奉献自我,“我认为理想中的完美女性自立、自强、自信,既有一技之长傍身,在自己的工作技术领域游刃有余,也能兼顾家庭。”她说,希望女性朋友都能够活出自我、活得漂亮,实现自身价值。
2、“女神”王玉玲:一个热情奔放闲不住的人
“高中毕业后,我以护理员身份进入医院工作,靠自学考取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在医院工作,从来未停止过学习的步伐。从护理员一步步晋升到副主任医师,靠的是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行政副校长王玉玲说,旧照片就是在那个时候拍的。
王玉玲今年58岁,退休后返聘至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在她眼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就是教育行业最完美的女性代表,勇挑重担、爱生如子、行善助学,带给人向善向上的力量。王玉玲说,身为女性,要积极乐观、热情奔放,用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拥抱世界、感染他人,同时也要严格自律,保持独立,不依靠别人,让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甘停歇、不甘寂寞,永远保持投身事业的活力,闲不住是王玉玲的“代名词”,她心目中对于优秀女性的期待,都能从她的行事风格中找到对应点。王玉玲原本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担任副主任医师,拥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行政管理经验。4年前,王玉玲退休后来到横琴,投入到学校的卫生防疫工作,为学校师生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同时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工作虽然忙碌,但她觉得只要全身心投入,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最近的这张照片是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在伯牙小学拍的,王玉玲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近60岁了,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同时,更希望年轻的教师能够健康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3、“女神”程梅:坚毅智慧做好多重角色
“刚毕业的照片,记忆着青涩的‘菜鸟’岁月,那时我才刚明白护士这份职业的意义。”看着旧照片,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护理部主任程梅说。她说她最欣赏的女性是业界标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护师成守珍。白衣丹心,抗疫逆行,成守珍的事迹让她看到了女性的细致温柔,也看到了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在程梅看来,完美女性不仅体现在外表上,还要具备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品格,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女性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是自己,同时也是患者依赖的医护工作者,多重角色背景下,女性要做好每一个角色,更需要坚毅和智慧。
从青涩到成熟,从稚气到稳重,程梅已在医疗领域工作了31年。2019年,横琴医院成立之初,程梅就来到横琴与医院同成长,在此期间为横琴培养了125名护士,也为琴澳居民的健康贡献了力量。通过日常工作,程梅深刻感受到琴澳正在加速融合。她表示,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澳门居民到横琴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多,澳门医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到横琴执业,澳门的护理学员也可以到横琴医院实习,两地医疗资源正在不断互通共享,充分加速了两地医疗互动,推动着两地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中成长蜕变,逐渐成熟稳重,展现自信巾帼风采。”程梅这样评价自己的近照,她说:“女性同胞能以小家传大爱,用点滴筑幸福。身为女性,要以柔肩挑重担,用大爱显情怀,努力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4、“女神”张丽:扎根坚持也是一种力量
“路面不平整,开车曾两度被扎爆胎。”张丽受命到横琴筹建营业部的时候,彼时的横琴还是一片尘土飞扬。2015年,为了招聘更多有志青年来横琴工作,担任广发证券横琴营业部总经理的张丽决定前往澳门科技大学进行招聘宣讲,留下了一张宣讲“老照片”。
历经沧桑巨变,张丽见证横琴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崭新的沥青路宛如长龙连通横琴脉络,而她也在寻找横琴金融发展新机遇的过程中,作为市人大代表积极为横琴发展建言献策。“过去有几次分公司要调我回去,我还是坚定选择与横琴共成长,我希望能在金融方面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横琴。”2021年年底,张丽在广发证券横琴营业部投资者答谢会上坚定地说。
如今,张丽已扎根横琴十年。作为横琴金融机构的女性代表,她认为,女性力量备受关注,重点在于其坚韧不拔。“有很多人在横琴等不到机会可能会陆续离开,但我愿意为横琴未来产业爆发增长而等待。面向世界的横琴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相信横琴未来一片光明。”除了坚守在横琴期待金融政策细则落地外,张丽还努力向社会贡献更多女性力量。2022年,张丽加入珠海女性知识联合会并任副会长,努力推动珠海女性知识联合会联合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团体,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女性天赋,向社会展现巾帼力量。
5、“女神”陈西利: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女人最美
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横琴科学城(二期)项目,目前正处于加速攻坚阶段。走进施工现场的钢筋矩阵,36岁的钢筋工陈西利正在依据钢筋下料单,指导钢筋车间工人进行钢筋原材加工及小成品钢筋笼绑扎,并分类规整吊装。一根根螺纹钢原材经过机械断料、调直、弯曲等工序,被加工成各种合适的形状,等待塔吊运到绑扎地点,组成预制构件的“筋骨”。
拍摄旧照片时,陈西利还是一名武警。在武警服役时,她可以一口气做180个俯卧撑,也曾经历过缉毒一线与毒贩的生死交锋,吃苦和要强打那时就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三年前从四川来到横琴后,她就一直从事钢筋工种,横琴国际社区、横琴科学城等项目都留下其奋斗的身影。“工作累了,抬头看见西姐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同事们经常这样评价她。陈西利行事风风火火,即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也未曾停下手中的活。12年前转业后,她主动放弃了外人眼中“体面清闲”的福利院工作,随丈夫一起外出闯荡干工程。钢筋加工是辛苦活,也是技术活,不仅要会绑扎,还要会看图纸,了解钢筋的规格与型号及安装方式。随着时间的积累,如今,她对钢筋加工作业日益熟练。
“建筑行业虽说很辛苦,但是付出得多,收获也多。”烈日下的坚守,陈西利从未抱怨。她说,自己的女儿是成都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十分优异,“想到为父母养老,为女儿的升学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浑身就有了力量。”
作为横琴建设的一分子,陈西利难掩心中自豪:“看着横琴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发展越来越好,我感到十分高兴。”
陈西利认为,新时代女性应具备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她始终相信一个朴实的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女人,永远都是最美的。”


统筹:王晓君 采写:王晓君 陈子怡 陈秀岑 伍芷莹 摄影:曾 遥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
优雅的人生,与年龄无关。在“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记者寻访了多位耕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代表。多年前,她们风华正茂,在工作和生活中尽情挥洒青春热血;现如今,她们风采依旧,不仅活出自我,更活得漂亮。
即便容颜老去,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质与才情却沉淀在骨子里,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从她们惊艳时光的新旧照片中,深刻感受优雅的人生如何躲过流年,被时光温柔以待,听她们讲述由“青春女神”蜕变成“不老女神”的心路历程。
1、“女神”赵晓燕:活出自我活得漂亮
拍摄旧照片时,赵晓燕刚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那时候的她头发乌黑,眼里有光,一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模样。“那个时候赶时髦,发型都是最潮流的。”赵晓燕笑着说。
大学毕业以后,赵晓燕一直都在河南工作。2010年来到横琴,赵晓燕觉得用“蕉林绿野、农庄寥落”来形容那时的横琴最为贴切。随着横琴开发被纳入国家战略,横琴一时间车流涌动,打桩机的声音此起彼伏,横琴岛上挑灯施工的灯光与澳门的霓红灯交相辉映,“现如今,横琴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深感骄傲自豪,因为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也是从那时起,赵晓燕开始接触沿海地区工程。她带领团队巧妙应对软基沉降、工期紧、任务重等众多难题,让众人看到了横琴建设者的坚韧与执着。2019年年初,她临危受命主持工作,担任横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在她的带领下,检测中心发展步入快车道。
多年来,在男人扎堆的工程建设工作中,赵晓燕巾帼不让须眉,曾参与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横琴新家园、横琴第一小学和横琴中心幼儿园等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珠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珠海好人”“广东好人”等称号和奖项,她负责的项目多次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等奖项。
时间一晃来到2023年。今年,赵晓燕将步入退休生活,近段时间,她在检测中心和横琴杧洲隧道施工现场来回奔波,她说:“忙,也累,但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我应该做的。”
“回头看这几十年,我踏踏实实做了事情,无怨无悔。如果有机会,退休后我还会选择在横琴继续作贡献。”赵晓燕说,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行业有很多杰出女性代表,都在本职工作中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奉献自我,“我认为理想中的完美女性自立、自强、自信,既有一技之长傍身,在自己的工作技术领域游刃有余,也能兼顾家庭。”她说,希望女性朋友都能够活出自我、活得漂亮,实现自身价值。
2、“女神”王玉玲:一个热情奔放闲不住的人
“高中毕业后,我以护理员身份进入医院工作,靠自学考取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在医院工作,从来未停止过学习的步伐。从护理员一步步晋升到副主任医师,靠的是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精神。”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行政副校长王玉玲说,旧照片就是在那个时候拍的。
王玉玲今年58岁,退休后返聘至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在她眼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就是教育行业最完美的女性代表,勇挑重担、爱生如子、行善助学,带给人向善向上的力量。王玉玲说,身为女性,要积极乐观、热情奔放,用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拥抱世界、感染他人,同时也要严格自律,保持独立,不依靠别人,让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甘停歇、不甘寂寞,永远保持投身事业的活力,闲不住是王玉玲的“代名词”,她心目中对于优秀女性的期待,都能从她的行事风格中找到对应点。王玉玲原本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担任副主任医师,拥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行政管理经验。4年前,王玉玲退休后来到横琴,投入到学校的卫生防疫工作,为学校师生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同时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工作虽然忙碌,但她觉得只要全身心投入,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最近的这张照片是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在伯牙小学拍的,王玉玲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近60岁了,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同时,更希望年轻的教师能够健康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3、“女神”程梅:坚毅智慧做好多重角色
“刚毕业的照片,记忆着青涩的‘菜鸟’岁月,那时我才刚明白护士这份职业的意义。”看着旧照片,珠海市人民医院横琴医院护理部主任程梅说。她说她最欣赏的女性是业界标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护师成守珍。白衣丹心,抗疫逆行,成守珍的事迹让她看到了女性的细致温柔,也看到了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在程梅看来,完美女性不仅体现在外表上,还要具备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品格,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女性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是自己,同时也是患者依赖的医护工作者,多重角色背景下,女性要做好每一个角色,更需要坚毅和智慧。
从青涩到成熟,从稚气到稳重,程梅已在医疗领域工作了31年。2019年,横琴医院成立之初,程梅就来到横琴与医院同成长,在此期间为横琴培养了125名护士,也为琴澳居民的健康贡献了力量。通过日常工作,程梅深刻感受到琴澳正在加速融合。她表示,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澳门居民到横琴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多,澳门医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到横琴执业,澳门的护理学员也可以到横琴医院实习,两地医疗资源正在不断互通共享,充分加速了两地医疗互动,推动着两地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中成长蜕变,逐渐成熟稳重,展现自信巾帼风采。”程梅这样评价自己的近照,她说:“女性同胞能以小家传大爱,用点滴筑幸福。身为女性,要以柔肩挑重担,用大爱显情怀,努力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4、“女神”张丽:扎根坚持也是一种力量
“路面不平整,开车曾两度被扎爆胎。”张丽受命到横琴筹建营业部的时候,彼时的横琴还是一片尘土飞扬。2015年,为了招聘更多有志青年来横琴工作,担任广发证券横琴营业部总经理的张丽决定前往澳门科技大学进行招聘宣讲,留下了一张宣讲“老照片”。
历经沧桑巨变,张丽见证横琴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崭新的沥青路宛如长龙连通横琴脉络,而她也在寻找横琴金融发展新机遇的过程中,作为市人大代表积极为横琴发展建言献策。“过去有几次分公司要调我回去,我还是坚定选择与横琴共成长,我希望能在金融方面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横琴。”2021年年底,张丽在广发证券横琴营业部投资者答谢会上坚定地说。
如今,张丽已扎根横琴十年。作为横琴金融机构的女性代表,她认为,女性力量备受关注,重点在于其坚韧不拔。“有很多人在横琴等不到机会可能会陆续离开,但我愿意为横琴未来产业爆发增长而等待。面向世界的横琴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我相信横琴未来一片光明。”除了坚守在横琴期待金融政策细则落地外,张丽还努力向社会贡献更多女性力量。2022年,张丽加入珠海女性知识联合会并任副会长,努力推动珠海女性知识联合会联合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团体,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女性天赋,向社会展现巾帼力量。
5、“女神”陈西利: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女人最美
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横琴科学城(二期)项目,目前正处于加速攻坚阶段。走进施工现场的钢筋矩阵,36岁的钢筋工陈西利正在依据钢筋下料单,指导钢筋车间工人进行钢筋原材加工及小成品钢筋笼绑扎,并分类规整吊装。一根根螺纹钢原材经过机械断料、调直、弯曲等工序,被加工成各种合适的形状,等待塔吊运到绑扎地点,组成预制构件的“筋骨”。
拍摄旧照片时,陈西利还是一名武警。在武警服役时,她可以一口气做180个俯卧撑,也曾经历过缉毒一线与毒贩的生死交锋,吃苦和要强打那时就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三年前从四川来到横琴后,她就一直从事钢筋工种,横琴国际社区、横琴科学城等项目都留下其奋斗的身影。“工作累了,抬头看见西姐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同事们经常这样评价她。陈西利行事风风火火,即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也未曾停下手中的活。12年前转业后,她主动放弃了外人眼中“体面清闲”的福利院工作,随丈夫一起外出闯荡干工程。钢筋加工是辛苦活,也是技术活,不仅要会绑扎,还要会看图纸,了解钢筋的规格与型号及安装方式。随着时间的积累,如今,她对钢筋加工作业日益熟练。
“建筑行业虽说很辛苦,但是付出得多,收获也多。”烈日下的坚守,陈西利从未抱怨。她说,自己的女儿是成都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十分优异,“想到为父母养老,为女儿的升学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浑身就有了力量。”
作为横琴建设的一分子,陈西利难掩心中自豪:“看着横琴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发展越来越好,我感到十分高兴。”
陈西利认为,新时代女性应具备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她始终相信一个朴实的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女人,永远都是最美的。”


统筹:王晓君 采写:王晓君 陈子怡 陈秀岑 伍芷莹 摄影:曾 遥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蓝辉龙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